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66):155-156
本文从现实出发研究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主要表现在法律认知不足、法律情感单薄及法律信仰缺失等方面。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较多,具体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大学生法治主体意识;二是优化社会法制环境;三是强化家庭法律意识;四是改革高校法制教育;五是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整个社会、高校及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及密切配合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大学生法律认识、法律情感、法律信仰等方面,对江西省6所高校637名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在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水平的基础上,就如何通过法律教育的途径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未来社会栋梁之才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造就高水平的法律意识,对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普遍不高,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的现实问题。作为培养全面发展有益社会人才的当今各高校应首先创新法律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水平法律意识与坚定法律信仰的合格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法律意识的核心就是法律信仰、法律精神。对“法律基础”课进行教学改革是高校对在校生法律意识教育和培养的主要途径,法制德育课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为了获取丰富的法律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法律意识,树立法律精神,坚定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从总体上看。目前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水平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法律信仰缺失等问题,亟待通过多种路径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出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合格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与改进高校法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状况:大学生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但法律意识与行为选择脱节现象较严重,法律信仰尚未形成;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总体不能满足需要;大学生对现行法制教育评价不高.但对高校法制教育改革充满期望等。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必须从优化校园法治环境,加强法制教育认识.深化法制教育教学改革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法制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及法律信仰等方面论述了新时期法制教育的价值取向,并从更新理念、强化教学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实现法制教育价值取向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重任。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同样也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首先从了解和掌握基本法律知识着手,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增强对法律的信仰,自觉守法,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9.
体育类大学生具有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组织纪律性差、自我控制力弱等特点,因而更具情绪性和暴力性,成为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最常见群体之一。加强体育类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有助于提高体育类大学生法律意识,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培养和提高体育类大学生法律信仰应做到:合理设置法律教育课程,重视道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营造法治校园环境,重视法治宣传,拓宽法治教育渠道。  相似文献   

10.
与一个人的法律行为密切相关的是法律态度而不是法律知识.法律态度是一个人对法律的看法及其所采取的行动,反映一个人对法律的信仰及其程度.法律态度是构成法律意识的核心因素.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表现为法律态度的不真诚.其必然导致不同犯罪的产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营造自觉的守法氛围对培养大学生真诚的法律态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高校法律信仰教育指对大学生法律信仰情感、法律信仰态度和法律信仰行为的培养。高校法律信仰教育的本土资源障碍包括:传统法律化和政治化中的负面影响、强烈的工具主义倾向、学生对法律的冷漠。教育的具体途径:增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等。  相似文献   

12.
层出不穷的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案件,揭示了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仍然十分贫乏。高职院校要重视法制教育课程,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培养大学生融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技能于一体的法律素质,使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成为大学生本能意识和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是法律信仰的培养,法律信仰的培养途径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制教育的不断深入,宁波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升,但仍存在部分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不强,发生违法犯罪的现象.针对这种状况,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该从高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三个维度出发,培养大学生信仰和尊重法律的情感和心态,从而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必须从法律情感、法律认知、法律理念三个方面入手。目前现状是大学生对法律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认同),但是不完全相信法律;也确实学到了一些法律基本知识,但是很肤浅;最关键的是缺乏法律意识的升华——完全没有法律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法大学发生的"弑师事件"反映了高校内部管理非法治化境况,此种境况势必会对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造成不利影响,应该从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尊重大学生合法权益、畅通大学生申诉渠道等三个方面来促进高校内部管理实现法治化,进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以利于大学生法律信仰之培养.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状况及其培育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新形势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法律常识和法律运用能力仍显不足,法律信仰缺失。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既需要高校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也需要社会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一大学生法律教育的现状大学生是新时代风尚的引领者,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其重点并不是其掌握了多少法律知识而更多的是体验新时代的法律观念,为整个社会树立榜样。与此同时,并不能忽略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普及,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坚定自己的法律信仰。"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如果大学生连自身  相似文献   

19.
法律信仰的产生并非是现代才兴起的产物,早在古希腊罗马的时期,就有了这一概念的雏形,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学界人士郑重提出了"法律信仰"这一命题并逐渐为社会公众所熟知,接受.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和敬畏.法律信仰作为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核,形成和发展有其自然演变过程,但同时也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结果.在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至关重要.因此,探析大学生法律信仰现状、问题及对策,对于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和有效地预防、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笔者常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工作,执教思想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在教学和课余时常常帮助大学生解决或指导各类法律问题,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笔者认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本人一直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改进提高。现就结合课程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