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护生临床实习管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中的重要阶段,是护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由学生向护士转变的桥梁,对护生今后职业素质的养成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重视护理临床实习,加强护生实习期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我院通过加强对护生临床实习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重点是做好实习前的岗前培训,科学合理安排实习轮转,进行严格的岗位管理和考评等,成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妇产科实习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实习是临床护士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习过程中,如何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关乎实习结束后护生能否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现代护理医学发展迅猛,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妇产科护理的特殊性,决定了护生在妇产科实习阶段必须加强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实现从护生到临床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胜任妇产科临  相似文献   

3.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及延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同时也是护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奠定基础,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所以实习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护生的职业素质。我们就2005年7月-2006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进行了分组管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护理工作是一项集理论性、操作性于一体的实践性服务工作,临床实习是护生将课堂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获得感性认识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护生要完成由学习到工作、有学生到护士的转变过程,其人生观、道德观和事业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以至决定其终生追求。可以说,实习质量关系到护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关系到能否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护理人才。在此过程中,带教教师肩负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因此,必须护生实习前带教教师的培训和实习过程中的带教管理工作。1护生实习前带教教师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使护生能更好地适应医院的管理模式,更好地符合现代医学模式对护理人员角色的延伸。方法基础护理教学中教师进行护生思想品德、专业素质、护理礼仪、身心素质进行培养。结果护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护士的多种角色行为在实习时得以体现,受到实习医院及患者的好评。结论基础护理教师不仅是护生角色转变良师,而且基础护理教师对护生角色转换较其他教师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6.
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准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媛媛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590-2591
临床实习是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临床实践.是一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临床实习为护生独立从事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会面临许多在校学习所没遇到的问题,我们的院校会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集中强化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等培训,但是对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就比较欠缺,由于缺乏相应自我保护知识而导致身体、心理受到损伤,给护生带来严重影响甚至改变其今后工作及人生道路。为了减少护生职业暴露的发生,在实习前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梅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63-264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伤害现状和防护情况,完善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教育,减少其职业伤害的发生。方法对2008—2009年临床实习的182名不同层次的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最常见的职业伤害是锐器损伤,实习护生最易忽视的基本防护措施依次为洗手、戴手套和戴口罩。结论继续加强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的教育和指导,并完善职业伤害的防护机制,养成良好的自我防护习惯,降低职业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张翠萍 《安徽医药》2013,34(7):1004-1006
目的探讨大专护生在实习后期的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状况,为护生的培养和临床带教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例大专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以阐述大专护生在实习后期的真实心理体验。结果采用Claizzi内容分析法对大专护生实习后期的心理压力源进行总结,共得出4个主题,分别是:①工作压力大,职业认可度低;②就业压力大;③综合素质能力较差;④缺乏社会支持。面对压力的主要应对方式有:自我安慰、同伴的支持、父母的鼓励和回避。结论学校和实习医院要加强护生专业思想教育,注重护生压力管理,提高护生综合素质能力,建立护生社会支持系统,协助护生职业生涯规划,以提高护生实习后期应对压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操作戴手套情况,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其防范意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86名护理专业实习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实习护生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戴手套的情况。结果283名实习护生中98.59%实习护生在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前戴手套,仅24.38%的实习护生在有可能接触性职业危害因素时戴手套,实习护生实习过程中对职业危害因素的防范意识较差。结论应继续加强实习护生自我防护的意识,并提高其在临床上戴手套的次数,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降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走向实际独立工作的第一步,也是保证培养素质型、多向性、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品质和综合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整个护理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适应社会对新型护士的需要,笔者在临床实习中注重对实习护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强化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文献资料显示,随着“现代传染病”的迅速上升,护理职业具有高度的危害性。护生在临床实习时和临床护士一起暴露在这一职业危险因素之中。实习护生刚刚走出学校,临床经验和操作技能的不足,发生职业伤害的可能性就越大[1~2]。为此,对实习护生进行职业防护意识培训,值得重视。1对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现状调查1.1对象2004届三年制护生,已进入毕业实习1个月。均为女生,年龄17~20岁,共120人。1.2方法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调查问卷是自行设计的开放式问卷,共计8项内容。均为护生自愿填写。发放问卷120份,回收率100%。1.3调查结果护生的职业防…  相似文献   

12.
临床实习是护生把所学的理论应用于临床,是护生从学校跨入临床工作岗位的桥梁。良好的带教有助于护生早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几年来,笔者根据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摸索总结出带教工作的几点做法,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更是护生理论联系实践、练习各项护理操作技能的重要阶段,但正是因为初次接触临床,实习早期的护生自我保护意识差、防护意识淡漠,更容易暴露在职业伤害之中。只有加强实习早期护生的职业暴露教育,增强其防护意识,提高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才能减少护生在整个临床实习中的职业暴露和伤害。  相似文献   

14.
输液室实习护生出科考核方法的改进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发展,人群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而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在实践中总结经念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过程,是帮助护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职业素质及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5.
罗琼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16-316,F0003
高护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走向独立的第一步。也是护生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因此加强高护学生实习管理对于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与护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高护专业的迅猛发展,加强高护专业实习护士的管理。充分发挥带教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全体高护生以饱满的热情、刻旨的精神积极投入到临床实习中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专门人才,以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实习护生的职业形象在构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影响。方法:医院以2012年实习护生80人为实验组,从思想政治觉悟与职业道德水平、职业礼仪与服务态度、医护质量与安全防护意识等方面注重实习护生职业形象的培养,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生职业形象符合社会期望。结论:注重护士职业形象的培养,能有效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使用不同护理实验教学模式对实习护生职业能力得分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取189例护理专业实习护生作为参照组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实习护生90例使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观察组实习护生99例使用改革之后的实验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4个月之后,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带教教师进行调查,对两组实习护生在沟通合作、动手实践、知识运用、服务意识等8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各项能力得分均高于参照组实习护生得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护理专业实习护生进行实验教学新模式有助于提高和培养其职业能力,值得在教学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姜今玉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70-3571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针刺伤发生、预防、处理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院实习的102名护理专业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针刺伤发生情况、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及报告情况、对针刺伤的认知情况、自我防护情况。结果:被调查的102例实习护生中有100%的实习护生发生过针刺伤,针刺伤后能够正确处理的护生仅为17.6%,88.2%的实习护生针刺伤后未报告或未及时报告,48.0%的实习护生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高危操作时未戴手套操作,87.3%的实习护生未接受过针刺伤防护教育。结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实习前要强化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实习医院应建立、完善职业防护管理体系,定期对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安全教育,以减少针刺伤危害。  相似文献   

19.
刘颖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5):275-276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情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方法对2009年在我院实习的101实习护生(包括48名护理本科生,53名护理中专生)进行调查。结果 89.5%的护生具有积极的职业情感,表现在对护理专业热爱,工作责任心强,职业定位比较坚定,但对护理社会地位认可度态度低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就业压力、归属感、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职业兴趣是职业情感的影响因素。结论实习护生具有积极职业情感,但相关因素的影响可动摇护生职业情感投入,认为缓解就业压力、满足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稳定职业兴趣对深化职业情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单纯的学生向临床护士转变的一个过渡阶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环节,是培养一个合格的临床护士必须手段。随着病人就医服务需求的增长,法制观念的加强,以及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聘用制,就业形势下,实习护生面临着实习要求提高,就业压力增大,职业风险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这都给我们临床护理带来很大的挑战性。我认为在实习带教中,我们应采用“带思想、带作风、带技术”的方法来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