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古建筑的修缮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保护文物,传承建筑、历史文化,后代的教育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浅议了古建筑修缮工程的原则和理念,重点阐述了古建筑修缮施工管理中的准备工作和实践操作需要注意的重点。前言古建筑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艺术、历史和科学方面的价值。重视对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是重视旨在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故建筑,进行现代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表  相似文献   

2.
文物建筑承载着人类文明以及它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具有珍贵价值,同时也决定了对其实施保护的重要性。因而,如何在保持文物建筑原风貌的前提下,以最少干预方式,对其进行加固、修缮,最大限度地、真实客观地保存其蕴涵的历史信息,便成为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工作的关键。在此以宁波市庆安会馆古建筑保护与修缮工程作为实践案例,从古建筑的木作工程、瓦作工程修缮等方面探讨基于原真性和最少干预考虑的文物建筑保护与修缮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外加自然灾害的影响,古建筑的数量与保存质量都成为修复和保护的重点,对古建筑科学合理的修缮加固,能有效保护历史资源。文章以历史上对应县木塔结构修缮加固为例,提出了木塔现状修缮加固的重点及可行的方法,并由此得出对古代木结构建筑修缮保护的策略与启发。  相似文献   

4.
以宁渡市桂花厅古建筑保护与修缮工程作为实践案例,从古建筑的本作工程,瓦作工程、粉刷工程的修缮,探讨基于原真性和最少干预考虑的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亮  邢亮 《城市住宅》2016,(2):63-66
正对BIM技术在历史建筑修缮与扩建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BIM技术在历史建筑修缮与扩建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应对策略。BIM技术在历史建筑修缮与扩建中的应用,根据历史建筑的数据建立模型,对模型采取修缮与扩建工作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能够促进历史建筑的保护,降低历史建筑修缮与扩建的难度,减少历史建筑保护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节省历史建筑预保护工作的成本,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1历史建筑修缮及扩建中BIM技术的应用难点BIM技水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虚  相似文献   

6.
高强盛 《云南建材》2011,(15):80-81
古建筑是中华文明历史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文化。艺术的结晶。但是当前古建筑的保护并不乐观,许多古建筑都已经到了需要修缮的地步。但是在古建筑修缮管理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造成修缮的结果难以让人满意,影响到了古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本文主要针对古建筑修缮的特点,结合红楼修缮工程的修缮实例,介绍古建筑修缮的主要原则和应做的准备工作,重点介绍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居业》2015,(10)
古代中国建筑物从设计风格上讲在世界建筑领域也是别具风格的,有超高的艺术价值。关于古建筑的保护,其主要目的就是尽量保存古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同时也是保护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式,在进行古建筑保护的时候,要运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两者互相结合来解决保护修缮古建筑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为中国古建筑保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相似文献   

8.
福州地区的古建筑和古民居文化源远流长。古时,大量的北方建筑文化随着人口迁徙南迁,在进入福州地区后与福州的本土文化与环境进行了融合及互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发展出了独特的建筑文化特征。本文旨在以"彭城金氏宗祠"的修缮工程为例,分析该古民居的历史文化、现状及修缮和保护的方案,为其他古建筑修复提供参考,尽可能减少在古建筑修缮中对古建筑可能造成的二次损坏。  相似文献   

9.
南京历史文化悠久,具有鲜明独特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南京古建筑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古民居,现在仍保留着的古民居有2 000多幢。许多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南京秦淮区门西古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南京秦淮区门西穿斗式民居保护施工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对穿斗式民居建筑修缮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日均 《山西建筑》2007,33(2):168-169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修缮古建筑的原则,对榴花塔的修复处理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探索出对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良好途径,最终使建筑在修缮后真正达到恢复原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谈谈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我国的古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 ,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 ,保护好现有的古建筑是我们这一代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当前 ,在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现有古建筑的保护。本文就当前我国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问题谈几点个人意见 ,供研究讨论。  一、要正确理解和贯彻文物古建筑的修缮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颁行的《文物保护法》 ,规定了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原则 ,这就是第十四条规定的“古建筑保护单位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 ,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修缮古建筑和保护文物时,要保证其所蕴含的历史底蕴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现阶段,文物保护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在当今修缮古建筑时,总是会不可避免地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从而更好地对古建进行修缮与保护。  相似文献   

13.
石材在中国古建筑中应用广泛,常用于台基、门槛、栏板、立柱等部位,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形状、雕饰及历史文化内涵,古建筑石材往往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因此在修缮过程中确定建筑石材的种类以达到较好的保护修缮效果是必要的.通过对岩石分析工作基本流程的研究、借鉴,结合古建筑石材勘察的经验,提出了古建筑石材种类专项检测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工程案例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修缮古建筑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修缮工作有明确的要求,即要把残破程度不同的各种古建筑,依照历史的本来面貌修缮复原。因此,对从事古建筑修缮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必须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知识,熟悉国家的文物保护政策;在建筑技术上,既要熟练掌握古建筑传统的施工工艺,又要善于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懂得现代工程技术。一般地说,要做好古建筑的修缮工作,必须抓住查勘、设计、定案、预算、计划、施工准备、技术措施、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等生产环节。以下就本人的一些体会试作阐述。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概述了一个古建筑实例,然后从建筑共性特性(木梁柱、墙壁、门窗特色)、古建筑修缮内容(古建筑修缮原则、古建筑修缮内容)、现代建筑方法的应用(石作、柱子、板椽和封檐板、地面)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建筑方法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古建筑遭受各种形式破坏和损害,甚至有的已经消失,实在令人惋惜。贺州历史悠久,保留了大量古建筑,加强我市的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对维护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形成社会生活环境文化氛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的特点,对古建筑的修缮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提出相应做好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学校园中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古建筑,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科学和艺术价值及育人功能,结合笔者所在校园古建筑背景,对建筑类别与风格以及利用价值等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如加强科学管理、健全协调机制、注重精细修缮、坚持修旧如旧、强化技术应用、传承建筑文化、开展特色编研、创建信息平台、推进活化利用等,为校园古建筑可持续性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祁伟成 《建筑》2011,(11):27-28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发展,正确认识中国古建筑文化,切实保护中国的文物建筑,已成燃眉之急。古建筑修缮技术的发展关系到如何更好地保护古建筑。如何使我国传统的修缮技术和现代科技优势互补,让我国的古建筑传统修缮技术得以传承和发展,这是摆在古建筑行业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近现代历史建筑保留保护与修缮涵盖了历史建筑的日常使用、档案管理、检测鉴定、修缮设计、修缮施工等具体工作,已基本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体系和修缮技术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保护城市建筑遗产意识的提升,上海历史建筑的保留保护范围还将继续扩大,对其保留保护及修缮现状及策略进行进一步研究,是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支撑。文章对上海市历史建筑保留保护和修缮概况进行梳理,总结分析目前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提高本市历史建筑保留保护和活化利用水平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热点项目     
正古建筑研究所gujianzhu yanjiusuo北京故宫成立古建筑研究所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故宫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近日在北京成立。对公众尘封了60余年的大高玄殿的修缮,将是基地成立后首个重大工程,预计2016年完成修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