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 2种典型结构的高合金、高强度灰铸铁缸盖的去应力工艺,根据铸件要求及生产条件,分别采用退火炉退火和型内保温退火工艺消减铸件内应力,通过试验对比,得出结论:由于高牌号灰铸铁缸盖材料质量要求高,结构复杂,铸件浇注后残余应力大,必须采用强制去应力方法降低;在选择去应力工艺时,需要综合考虑铸件特点、成本、效率等因素,使铸...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经过审稿专家与编辑部同事的努力,第2期杂志即将出版发行,本期精彩文章有: 东风锻造有限公司毕国永等介绍了 2种典型结构的高合金、高强度灰铸铁缸盖的去应力工艺,根据铸件要求及生产条件,分别采用退火炉退火和型内保温退火工艺消减铸件内应力,通过试验对比,得出结论:由于高牌号灰铸铁缸盖材料质量要求高,结构复杂,铸件浇注后残余应...  相似文献   

3.
灰口铸铁件残余应力的测量与消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铸件的残余应力影响其尺寸稳定性和性能,甚至会导致铸件失效.采用盲孔法测定铸态、退火态和铸造后砂型保温的灰口铸铁件试样的残余应力.试验结果表明,砂型保温工艺和退火处理一样,能有效地降低铸铁件的残余应力,而且该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4.
Mn13钢铸件在铸后割冒口期间频频发生开裂现象。通过不同温度下的铸后去应力退火试验,发现去应力退火温度控制在400~450℃之间能有效降低该铸件的开裂倾向。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缸体铸件残余应力测试及消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钻孔法测量铸件残余应力的基本原理,通过退火热处理,振动时效对消除柴油机缸体铸件残余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退火热处理可使缸体铸件残余应力下降87.61%,可满足该铸件的使用要求;而振动时效处理,可使残余应力下降27.4%,不能满足缸体铸件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覆砂铁型线生产奥贝球铁齿轮铸件的铸造工艺.通过增加补贴,促使铸件同时凝固,消除了铸件的内部缩松;通过采用含钡SiFe瞬时孕育,降低了铸件硬度,改善了加工性能.对比了铸态和退火态齿轮半精加工后等淬处理前后的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和尺寸变化,结果表明:与铸态等淬齿轮相比,退火态等淬齿轮的伸长率提高、硬度降低、奥铁体中残余奥氏体量增加,但两种齿轮都能满足QT950-7对材料性能的要求;0.15 mm的精磨余量对铸态和退火态齿轮都足够了.  相似文献   

7.
通过铸造数值模拟软件ProCAST模拟了磨球铸态下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同时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热处理后磨球试样上应力分布状态.结果表明,磨球金属型部位先凝固,砂型部位后凝固,磨球内部组织致密、无缺陷;铸态下在磨球内有大量的残余应力,热处理后可以消除一定的铸造残余应力,但仍有大量残余应力存在.  相似文献   

8.
在建筑机械和交通运输机械制造业中,铁素体球墨铸铁件用得很多。因为它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延伸率和冲击功都比较高。同时,它还有良好的铸造性能。目前,国内多数工厂在生产铁素体球铁件时大都采用铸后热处理——退火,来保证各项机械性能指标。这种工艺,不仅生产周期长,往往在退火过程中铸件产生变形,增加了清理校正的劳动量。同时国外很多工厂,则早已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使铸件在铸态就能达到铁素体球铁所要求的全部机械性能,不再进行退火。近年来,国内也有少数工厂开始采等这一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缸体铸件的热时效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家权  邓晓丽  沈炜良  温洁明 《铸造》2003,52(8):581-583
对柴油机缸体铸件在铸态和热时效处理后的残余应力进行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热时效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缸体铸件的残余应力。在本试验中,铸件经过热时效处理后,其残余应力显著降低,平均降低了83%。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焊后热处理对8万吨模锻压机主缸材料20MnNiMo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制定了窄间隙焊接方案和15 h×(550±10)℃焊后热处理方案,并通过盲孔法对焊接接头表面残余应力进行了测定和记录。得到了15 h×(550±10)℃焊后热处理对20MnNiMo厚板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5 h×(550±10)℃去应力退火可以很好的减小20MnNiMo厚板焊接残余应力,去应力效果显著,可以很好地改善20MnNiMo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该热处理方案满足实际产品需要,可以用于实际焊接生产中。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影响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质量的因素,分析了铁素体球墨铸铁件铸态率低的原因,通过调整化学成分、改进二次孕育、降低铁液w(S)量、适当降低球化剂w(Mg)量、延长铸件冷却时间、控制薄壁件的过冷倾向及加强过程控制等方面对工艺进行改进,结果显示:铸态率提高到98%以上,铸态球墨铸铁抗拉强度可达到460~480 MPa,超过了退火件的抗拉强度(410~430 MPa),提高了铸件力学性能。铸态率的提高,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缩短了生产周期,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铸造生产中,机械加工后尺寸精度要求严格或壁厚变化大的铸件,有时候需要消除铸造应力。笔者所在的铸造厂消耗的城市煤气中曾经有60%用于消除应力退火。为了节约能源,减少退火消除应力的铸件数量,测定了每批铸件的残余应力,对铸件壁厚变化小的,取消了消除应力退火;对有些铸件形状尺寸作了修改,使其接近于均匀凝固,也取消了退火。但是,还剩下一部分需要消除应力的铸件,我们认为可以利用余热去应力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铸造技术》2015,(8):2185-2186
采用盲孔法对铸态和退火态GEVO16型柴油机机体残余应力进行测量,并讨论了退火工艺对GEVO16机体残余应力的消除作用。结果表明,铸态机体残余应力值较大并且以拉应力为主,最大应力值为60 MPa;退火后机体残余应力减小并且分布比较均匀、以压应力为主,机体表面残余应力的最大消除率达到50.63%。  相似文献   

14.
对7075高强铝合金试件进行表面喷丸强化,分析表面粗糙度与表层残余应力分布情况,并引入退火热处理评估喷丸对疲劳寿命的增益效果与稳定性。结果表明,喷丸同时引入显著的表层残余压应力,表层残余应力峰值与表面粗糙度随喷丸强度增加而逐渐加剧且应力峰内移;残余应力场根据退火处理的温度与时间不同出现水平不一的应力松弛,并最终稳定在新的残余应力场状态。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各种元素对铸态球铁影响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合金化方法、合理的球化以及孕育工艺等一系列措施,成功地实现了完全铸态条件下QT700-2铸件的生产.该方法省去了铸件的热处理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铸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利用感应加热系统对激光沉积修复试样进行去应力退火局部热处理,研究了局部热处理的保温温度和时间对试样温度分布和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感应加热系统的局部加热效果明显;随着局部热处理保温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加热区温度分布更加均匀;600℃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后,残余应力平均降低30.6%以上,高于500℃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后的应力消减幅度,局部热处理后由残余应力引起的端部变形量由2.67 mm消减为0.54 mm。试验验证了基于感应加热的局部热处理可有效消减修复应力和变形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感应加热系统对激光沉积修复试样进行去应力退火局部热处理,研究了局部热处理的保温温度和时间对试样温度分布和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感应加热系统的局部加热效果明显;随着局部热处理保温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加热区温度分布更加均匀;600℃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后,残余应力平均降低30.6%以上,高于500℃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后的应力消减幅度,局部热处理后由残余应力引起的端部变形量由2.67 mm消减为0.54 mm。试验验证了基于感应加热的局部热处理可有效消减修复应力和变形量。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各种元素对铸态球铁影响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合金化方法、合理的球化以及孕育工艺等一系列措施,成功地实现了完全铸态务件下QT700-2铸件的生产。该方法省去了铸件的热处理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铸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现代铸铁》2008,28(5)
铸件残余应力过大容易导致铸件变形、开裂,影响铸件的质量及进一步的加工。玉柴股份公司提出利用铸件余热和电辅加热的时效热处理工艺,并将其应用在发动机缸体、缸盖等铸件的时效热处理工艺中。  相似文献   

20.
卢献忠  吴润  陆芳芳  吴志方  潘国华  雷雪 《铸造》2012,61(4):431-433
采用盲孔法测定铸态、退火态和铸造后砂型保温的球墨铸铁件试样的残余应力.将试验结果通过计算得出各种状态下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砂型保温工艺和退火处理一样,能有效降低铸铁件的残余应力,而且该方法简单、节能、成本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