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心肺复苏后对大鼠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4组: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心肺复苏模型组(C组)、EPO干预组(D组)。C组、D组采用窒息的方法制作大鼠呼吸心跳骤停模型,后行心肺复苏治疗(CPR),D组CRP同时静脉给予EPO 3000U/kg;B组仅静脉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4小时的脑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神经元细胞凋亡、Bcl-2及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A、B组未见凋亡细胞,C组可见较多凋亡细胞,D组凋亡细胞数少于C组(P0.01)。A、B组少量Bcl-2、Bax阳性细胞,C、D组Bcl-2、Bax阳性细胞数均高于A、B组(P0.01),D组Bcl-2阳性细胞数高于C组(P0.01),D组Bax阳性细胞数低于C组。结论心肺复苏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Bcl-2、Bax表达上调。EPO可抑制心肺复苏后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凋亡、上调Bcl-2表达同时下调Bax表达。  相似文献   

2.
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回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回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对照动物研究,用改良Chaudry方法制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60min后回输血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复苏,部分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含量和回肠黏膜细胞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大鼠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血清TNF-α、MDA含量以及回肠黏膜细胞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Bcl-2明显降低。复苏后血清TNF-α含量下降,MDA含量升高;回肠黏膜细胞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Bcl-2蛋白明显升高;乌司他丁复苏组上述指标的恢复程度较生理盐水复苏组为好。结论 乌司他丁可抑制失血性休克大鼠回肠黏膜细胞的凋亡,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回肠组织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回肠组织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haudry方法(略作改动)制作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60min后用回输血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复苏。检测不同的时相回肠组织Bax、Bcl-2、Bcl-2/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电镜下回肠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回肠组织Bax、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下降,回肠组织凋亡明显。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回肠组织凋亡的可能机制是上调回肠组织Bax蛋白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使Bcl-2/Bax比值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心肺复苏(CPR)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及外源性磷酸肌酸(CP)干预的影响,研究大鼠CPR后心肌损伤机制及外源性CP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常规复苏组(B组)、常规剂量CP组(C组,胸外按压时首次给药CP 0.5g/kg,2 h后再次给药1.0g/kg)、大剂量CP组(D组,胸外按压时首次给药CP 1.0g/kg,2 h后再次给药2.0g/kg).每组动物8只.建立窒息型大鼠心搏骤停(CA)-CPR模型,ROSC后24 h取心肌标本待测.以脱氧核糖核昔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ROSC后24h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以免疫组化法检测ROSC后24h的心肌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与A组比较,CPR后24h B,C,D各组心肌凋亡指数及Bax,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Bcl-2/Bax值均明显降低(P<0.01);与B组比较,C组和D组心肌的凋亡指数及Bax,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Bax值均明显上升(P<0.01);与C组比较,D组的凋亡指数及Bax,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Bax值明显上升(P<0.05).结论 外源性磷酸肌酸可明显抑制窒息型大鼠CPR后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肺复苏后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以大剂量时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腺苷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蛋白Bcl-2/Bax的影响.方法 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I/R)和腺苷预处理的大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凋亡蛋白Bcl-2和Bax.结果 ①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凋亡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缺血/再灌注组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而腺苷组Bcl-2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Bax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 腺苷预处理明显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凋亡,并使Bcl-2/Bax比值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对戊四氮点燃小鼠癫癎发作及脑神经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各10只,给药组予塞来昔布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和给药组以戊四氮点燃法制备小鼠癫癎模型,通过行为学检测观察塞来昔布对小鼠癫癎发作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塞来昔布对小鼠脑神经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组织Bcl-2和Bax蛋白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给药组Bax蛋白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Bcl-2蛋白阳性细胞数及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塞来昔布能下调戊四氮点燃小鼠脑组织Bax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提高Bcl-2/Bax比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38信号通路对缺氧下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从新生2 d的大鼠的脑组织分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将细胞分为缺氧组、缺氧+p38抑制剂组和正常组,各组细胞培养12 h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38、p-p38蛋白表达;24 h后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缺氧组p-p38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而缺氧+SB203580组p-p38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缺氧组(P0.01);缺氧组细胞存活率及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细胞凋亡率及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缺氧+SB203580组细胞存活率及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缺氧组,细胞凋亡率及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缺氧组(P0.01)。结论 p38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了缺氧下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的凋亡,而抑制p38信号通路可提高细胞的增殖及抑制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对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根据不同的培养基将胰岛β细胞株NIT-1细胞划分为四组:A组(5.6 mmol/L葡萄糖全程),B组(5.6 mmol/L葡萄糖+10-7 mol/L Ghrelin 24 h,5.6 mmol/L葡萄糖72 h),C组(5.6 mmol/L葡萄糖24 h,33.3 mmol/L葡萄糖72 h),D组(5.6 mmol/L葡萄糖+10-7 mol/L Ghrelin 24 h,33.3 mmol/L葡萄糖培养72 h).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色法测定四组NIT-1细胞早期凋亡率;Hoechst 33258标记细胞核并在荧光显微镜下测各组细胞总凋亡率;RT-PCR法测定Bcl-2、Bax mRNA水平.结果 (1)与A组比较,B组NIT-1细胞早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C组NIT-1细胞早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均<0.01);与C组比较,D组NIT-1细胞早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均降低(分别P<0.01,P<0.05).D组较A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有增加(P<0.05),而总凋亡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A组比较,B组NIT-1细胞Bax、Bcl-2、Bcl-2/Bax表达水平无变化,而C组Bcl-2、Bcl-2/Bax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C组比较,D组Bcl-2、Bcl-2/Bax表达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各组Bax表达水平无差别.结论 Ghrelin对葡萄糖生理浓度下的胰岛β细胞凋亡无影响,但可抑制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β细胞凋亡.Ghrelin可能不通过Bcl-2、Bax抑制高糖诱导的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Bcl-2/Bax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谷氨酰胺(Gin)对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LPS 4 ms/ks)腹腔注射法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实验地点在中山大学北校区动物实验中心.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及LPS+Gln(0.3g/kg)组,再分为0 h,6 h,12 h,24 h亚组(腹腔注射后每组成功存活至观察时间点的大鼠累积达到6只,n=6),检测各时点心肌细胞凋亡率和Bcl-2及Bax蛋白的含量,同时检测心肌Bcl-2及Bax mRNA表达.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LPS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6 h、12 h及24 h均明显高于埘照组(F=186.786,P<0.01);心肌细胞Bax蛋白表达术后6 h降低(F=9.027,P<0.01),之后高于对照组;而Bcl-2蛋白表达6 h,12 h及24 h均低于对照组(F=301.142,P<0.01);Bax/Bcl-2蛋白表达比明显高于对照组(F=527.373,P<0.01);BaxmRNA和Bcl-2 6 h,12 h及24 h较对照组均明显上调(F=126.157,80.745,P<0.01).LPS+Gln组与LPS组比较,6 h,12 h及24 h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LPS组(F=75.187,P<0.01);Bax蛋白表达下降(F=20.981,P<0.01),而Bcl-2蛋白却升高(F 164.969,P<0.000);Bax/Bcl-2蛋白表达比降低(F=141.426,P<0.01);Bax mRNA和Bcl-2 6 h,12 h及24 h组较LPS组均明显下调(F=103.463,89.373,P<0.01).结论 Bcl-2抗凋亡基因及Bax促凋亡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参与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应用Gln能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减轻脓毒症心肌细胞的凋亡,改善脓毒症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Bcl-2/Bax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谷氨酰胺(Gin)对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LPS 4 ms/ks)腹腔注射法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实验地点在中山大学北校区动物实验中心.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及LPS+Gln(0.3g/kg)组,再分为0 h,6 h,12 h,24 h亚组(腹腔注射后每组成功存活至观察时间点的大鼠累积达到6只,n=6),检测各时点心肌细胞凋亡率和Bcl-2及Bax蛋白的含量,同时检测心肌Bcl-2及Bax mRNA表达.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LPS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6 h、12 h及24 h均明显高于埘照组(F=186.786,P<0.01);心肌细胞Bax蛋白表达术后6 h降低(F=9.027,P<0.01),之后高于对照组;而Bcl-2蛋白表达6 h,12 h及24 h均低于对照组(F=301.142,P<0.01);Bax/Bcl-2蛋白表达比明显高于对照组(F=527.373,P<0.01);BaxmRNA和Bcl-2 6 h,12 h及24 h较对照组均明显上调(F=126.157,80.745,P<0.01).LPS+Gln组与LPS组比较,6 h,12 h及24 h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LPS组(F=75.187,P<0.01);Bax蛋白表达下降(F=20.981,P<0.01),而Bcl-2蛋白却升高(F 164.969,P<0.000);Bax/Bcl-2蛋白表达比降低(F=141.426,P<0.01);Bax mRNA和Bcl-2 6 h,12 h及24 h组较LPS组均明显下调(F=103.463,89.373,P<0.01).结论 Bcl-2抗凋亡基因及Bax促凋亡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参与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应用Gln能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减轻脓毒症心肌细胞的凋亡,改善脓毒症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结合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制成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液体复苏组和盐酸戊乙奎醚结合液体复苏组,每组8只.采用流式细胞仪和FITC-Annexin V/PI荧光染色法检测和比较失血/复苏/急救后各组大鼠小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无论采取治疗措施,经历了失血性休克和复苏的大鼠,其小肠黏膜细胞均存在显著的细胞凋亡情况.液体复苏组和盐酸戊乙奎醚结合液体复苏组大鼠的小肠黏膜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与液体复苏组相比较,盐酸戊乙奎醚结合液体复苏组大鼠的小肠黏膜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结合液体复苏能有效抑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黏膜细胞的凋亡,从而减少失血/复苏对肠道黏膜完整性的损害,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用丙泊酚和水合氯醛全身麻醉建立全身高温模型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蛋白的表达,探讨全身热疗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信号途径。 方法63只健康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丙泊酚麻醉热疗组(B组)、水合氯醛麻醉热疗组(C组),每组21只。B、C两组热疗后24 h,A、B、C 3组大鼠同时断头取脑,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百分比,免疫组化法检测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B、C两组与A组比较,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发生改变,B组神经元超微结构损害较C组轻;B组和C组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百分比和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均高于A组(P<0.05),C组Bax、caspase-3阳性评分高于B组(P<0.05)、Bcl-2阳性评分低于B组(P<0.05)。 结论全身热疗通过上调Bax、caspase-3表达和下调Bcl-2表达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碳(CO)后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后大鼠平衡能力的改善以及对小脑皮质内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350~400)g,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5组(n=12),分别为对照组(Sham组)、失血性休克组(H组)、失血性休克+CO后处理组(HC组)、PD98059+失血性休克+CO后处理组(PHC组)、PD98059+失血性休克组(PH)。失血性休克通过股静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为(30±5)mm Hg维持60 min建立模型,再将收集的血液回输至大鼠体内达到初始血压水平作为复苏,必要时输注生理盐水;将大鼠置于含有10 m L/L CO的玻璃箱内3 h作为外源性CO后处理;ERK1/2阻断处理为放血前1 h向脑室内注射30μL的ERK1/2抑制剂PD98059(30μmol/L);对照组只进行股静脉、股动脉穿刺置管和脑室内等量生理盐水注射。采用气相分析法测定小脑皮质中CO含量,采用杠杆秤和倾斜测试评价大鼠的平衡能力,采用HE染色法测定嗜酸性浦肯野细胞数量,采用TUNEL法测定神经元凋亡率,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磷酸化ERK1/2、总磷酸化ERK1/2、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H组小脑皮质内CO含量增加,神经细胞凋亡率和嗜酸性浦肯野细胞数增加,杠杆秤和倾斜测试的合格率下降,磷酸化ERK1/2水平升高,Bcl-2/Bax比值下降(P0.05);与H组比较,HC组小脑皮质内CO含量增加,神经细胞凋亡率和嗜酸性浦肯野细胞数减少,杠杆秤和倾斜测试的合格率升高,磷酸化ERK1/2水平升高,Bcl-2/Bax比值升高(P0.05);与HC组比较,PHC组神经元凋亡率和嗜酸性浦肯野细胞数增加,杠杆秤和倾斜测试的合格率下降,磷酸化ERK1/2水平降低,Bcl-2/Bax比值下降(P0.05)。结论外源性CO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平衡能力的机制,与增加小脑皮质内神经细胞ERK1/2磷酸化水平,降低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大鼠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及丙泊酚(propofol)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窒息(琥珀酰胆碱)合并0.5mol/L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脏骤停,停跳5min后开始心肺复苏。健康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56只,随机分7组:Con组(假手术组)、IR1组(复苏后3h组)、IR2组(复苏后6h组)、IR3组(复苏后12h组)、IR4组(复苏后24h组)、P1组(丙泊酚预处理+复苏后6h组)、P2组(丙泊酚预处理+复苏后12h组),每组8只。P组自缺血前30min静脉输注丙泊酚1mg/(kg·min),Con组及IR组按0.1mL/(kg·min)速率输注乳酸钠林格液,然后开始I/R模型制作。在相应的时间点处死大鼠,采用酶生化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肝细胞Bcl-2、Bax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情况。结果IR组ALT和AST表达较Con组明显升高(P〈0.05),IR1组ALT和AST表达最高;与Con组比较,IR2组、IR3组和IR4组肝细胞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5),IR1组、IR2组、IR3组和IR4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升高(P〈0.05),肝细胞NF—κB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IR组比较,P1组和P2组ALT和AST表达明显降低(P〈0.05),肝细胞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增多(P〈0.05),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下降(P〈0.05),肝细胞NF—κB表达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大鼠存在肝细胞损伤和凋亡,其中Bcl-2/Bax比例失衡、NF—κB的激活可能在肝细胞损伤中起重要作用;丙泊酚预处理可有效降低Bax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细胞的凋亡,发挥肝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失血性休克并发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48只TLR4基因突变型小鼠C3H/HeJ和野生型小鼠C3H/HeN随机分为2组:①假手术组;②失血休克复苏组.分别于失血性休克复苏后6 h、24 h和48 h取颈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测肺组织HO-1蛋白和mRNA的表达、肺组织IL-6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失血休克复苏后24 h C3H/HeN和C3HL/HeJ的肺组织中HO-1 mRNA和蛋白含量的表达、IL-6含量、MPO活性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与C3H/HeN鼠比较,休克复苏后24 h C3H/HeJ鼠的HO-1mRNA和蛋白含量、IL-6含量和MPO活性明显降低(P<0.01或P<0.05).C3HL/HeN鼠休克复苏后24 h并发ALI并且PaO2/FiO2<300 mmHg.结论 TLR4受体激活在失血性休克致ALI肺组织HO-1的表达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室内注射胰岛素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对抑凋亡因子Bcl-2,促凋亡因子Bax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地点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试验动物中心.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n=6)、心肺复苏组(复苏组,n=12)及CPR后胰岛素干预组(胰岛素组,n=12).经食道超速起搏诱发6min室颤制备大鼠CPR模型;以CPR后大鼠恢复室上性心率、收缩压超过60 mmHg(1 mmHg=0.133 kPa)并持续10 min以上,作为自主循环恢复(ROCS)标准;ROCS 10 min后,胰岛素组大鼠经立体定位仪定位,脑室内注射12.5 μL(1 U)胰岛素,其余2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维持生命体征,CPR后24,72 h,应用实时荧光PCR (Realtime-PCR)测定海马CA1区神经元Bcl-2,Bax mRNA的表达量;CPR后7d,应用TUNEL染色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CPR前后监测大鼠静脉血糖变化.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相关性统计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CPR后24,72 h,胰岛素组大鼠Bcl-2 mRNA表达量均高于复苏组(1.45±0.05) vs.(0.79±0.01);(0.95±0.06) vs.(0.35±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发现,胰岛素组、复苏组72 h表达均低于24 h(P<0.01).而胰岛素组与复苏组Bax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复苏组72 h与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PR后7d,胰岛素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计数,复苏组(124.75±17.35)个/mm2明显高于对照组(5.12±3.26)个/mm2和胰岛素组(92.79±7.49)个/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各组大鼠各时间点外周静脉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室内注射1U胰岛素,能够促进CPR后大鼠神经元促凋亡因子Bcl-2 mRNA的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脑室注射1U胰岛素不降低外周血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2018年3月选取SD大鼠6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预处理组,各21只。模型组大鼠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制备缺血模型前2 h取0. 9%氯化钠溶液(5 ml/kg)静脉输注;对照组大鼠仅穿线不结扎;预处理组:在制备缺血模型前2 h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5 ml/kg)。测定大鼠危险区面积、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兔抗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3蛋白表达。结果预处理组大鼠危险区面积及心肌梗死面积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心肌细胞凋亡率也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预处理组和模型组Bcl-2、Bax蛋白PEI表达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Bax PEI低于模型组,Bcl-2 PEI高于对照组,Bcl-2/Bax预处理组高于模型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预处理组C3蛋白含量较模型组低,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上调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C3蛋白表达,减轻大鼠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凋亡以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低O2高CO2组(H组)、低O2高CO2+川芎嗪组(H+LTZ组)3组,每组10只.监测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与总面积比值(WA/TA);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肺细小动脉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的含量.结果 H组和H+LTZ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重量比、WA/TA比值均明显高于N组,H+LTZ组则均明显低于H组(P均<0.01);3组间平均颈动脉压(mCAP)无明显差异(P均>0.05).H组和H+LTZ组肺细小动脉AI显著低于N组,H+LTZ组则显著高于H组(P<0.05或P<0.01).H组和H+LTZ组Bcl-2含量均显著高于N组,Bax含量、Bax/Bcl-2比值均显著低于N组;H+LTZ组Bcl-2含量显著低于H组,Bax含量、Bax/Bcl-2比值显著高于H组(P均<0.01).结论 川芎嗪有抑制慢性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建的作用,抑制肺细小动脉的增殖、促进肺细小动脉凋亡是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诱导分化剂苯乙酸(phenylacetate,PA)对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PA诱导胶质瘤C6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C6细胞,实验组给予PA浓度5.0 mmol/L诱导72 h,对照组不用PA,用原位杂交检测Bcl-2、Bax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图像分析比较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Bcl-2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的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P<0.01).结论:PA能增强Bax和Caspase-3的表达,其诱导胶质瘤C6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建立新生大鼠窒息的动物模型基础上。比较纯氧与空气复苏对窒息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新生大鼠建立窒息模型2.5h,并分组进行纯氧与空气复苏。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纯氧复苏组(PO组)和空气复苏组(RA组),均在复苏后24h和72h取心肌组织,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光镜观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O组可见大部分心肌纤维肿胀,有少许断裂,心肌间质及小静脉明显淤血,RA组心肌纤维则表现明显的片状或灶性坏死。RA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PO组,且以24h升高最显著。PO组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高于RA组,RA组促凋亡基因Bax明显高于PO组。结论:空气复苏较纯氧复苏后心肌细胞凋亡更严重,且以复苏后24h最明显,空气复苏促进Bax基因的表达上调,纯氧复苏可使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上调,提示高浓度氧对窒息复苏后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