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对西安地区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学进行分析,为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1年1月~6月555例(其中男性347例,女性208例,年龄范围8个月~6岁,平均年龄2.6岁)西安市儿童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结果 56例重症患者其中45例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占重症病例的80.4%(45/56),4例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引起,占重症病例的7.1%(4/56).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率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273.4,P<0.0001).结论 西安地区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学以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与2010年相比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有上升趋势,且高发于3岁以下儿童组,重症患者与2010年相同,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  相似文献   

2.
西安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西安地区手足口病病原学进行分析调查,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0年5月~6月432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结果 EV阳性率82.87%(358/432),EV71阳性率25.93%(112/432),CA16阳性率21.06% (91/432),EV71阳性率与CA16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2.84,P〉0.05).22例重症患者11例由EV71引起,2例由CA16引起.结论 西安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和CA16多见,高发于4岁以下儿童,重症患者主要由EV71引起.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苏省徐州地区2009-2010年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2009年3-8月和2010年1-12月共采集徐州儿童医院门诊、住院及常规监测的511例疑似手足口病(HFMD)儿童患者的咽拭、肛拭标本,提取病毒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同时进行肠道病毒(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 A16)的特异性基因检测。结果 511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的标本中,总肠道病毒阳性288例,占56.36%;288个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病例中,EV71核酸阳性202例,Cox A16核酸阳性55例,构成比分别为70.14%和19.10%。≤5岁儿童感染的肠道病毒有EV71型、Cox A16型及非EV71非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5岁儿童则只有EV71感染病例。结论 2009-2010年徐州地区儿童手足口病患儿以1~3岁儿童为主,其主要病原是肠道病毒EV71型,其次是Cox A16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浙江省奉化市手足口病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病原分布情况,分析2013-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和病原学监测结果,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每月采集手足口病患者5例及其15名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检测肠道病毒,同时开展住院病例病原学监测,对2013-2014年病原学监测结果和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4年奉化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分别为225.99/10万和365.07/10万;街道发病率高于乡镇;发病率最高为1岁组。病例肠道病毒A组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0.94%、20.42%和38.74%;2013年优势病毒为其他肠道病毒(占61.00%),2014年为Cox A16和EV71;EV71发病年龄大于其他肠道病毒(Z=-3.70,P=0.00);肠道病毒阳性病例和阴性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阳性率分别为48.44%和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病毒阳性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在44.96%~48.1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与密切接触者肠道病毒以同型为主(Kappa值0.53);1~8岁密切接触者阳性率42.08%,12~66岁密切接触者阳性率31.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奉化市手足口病处于高流行态势,流动人口密集地区高发。多种病毒流行,优势病毒处于变化中,流行特征与病原体有关,病原监测有助于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必要时应对其他肠道病毒开展进一步分型。密切接触者带病毒率高,应关注密切接触者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13年3—6月手足口( HFMD)流行期间的449例HFMD患儿进行病原学流行特征分析,探讨其对临床护理实践的启示,为制定 HFMD 患儿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3—6月期间449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资料,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定量分型。结果449例HFMD患儿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69.5%(331/476),其中EV71型203例、CA16型109例,重症组的患儿EV71阳性率高于轻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81,P<0.05)。结论 HFMD患儿以EV71型流行为主,重症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年龄<3岁的儿童,且基本为EV71型感染。重视肠道隔离仍是手足口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3年长春市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学及分布特征,为今后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对临床诊断手足口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013年1月-12月共采集病例标本376例手足口病例的标本,阳性率为68.94%,96.05%的病例在6岁以下,高发期在5月-9月。结论 2013年长春市手足口患者以小于6岁的儿童为主,其主要病原是柯萨奇6型(CA6),其次是肠道病毒71型(EV71)。  相似文献   

7.
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广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64 197例,重症病例2592例,死亡160例,报告发病率为338.13/10万,病死率为0.097%。报告病例中3岁儿童占82.04%,病原学监测中EV71阳性率达37.39%,重症及死亡病例中EV71核酸阳性比例分别为82.37%和91.72%。 结论 2010年广西手足口病整体高发,呈点多、面广、局部有暴发流行的特征,发病高峰为4-5月,主要危及3岁儿童,病原以EV71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广东省广州市肠道病毒71型(EV71)所致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特征。方法通过整理2013 — 2017年广州市5家监测点医院EV71手足口病的感染情况,结合大疫情网中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和暴发疫情数据,定义估算公式。 采用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3 — 2017年广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中EV71阳性分别占53.85%和100.00%,哨点监测手足口病普通病例中EV71阳性率为12.21%。 估算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2014年发病率最高,为134.36/10万。 高发月份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 — 6月;发病人群以≤5岁,特别是1 ~ 3岁的儿童为主,但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多发于0 ~ 1岁婴幼儿。结论2013 — 2017年EV71是导致广州市手足口病重症死亡病例的重要病原体,医疗机构应重点做好EV71所致手足口病病例,特别是1 ~ 3岁病例的重症早期识别与救治,减少危重病例,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范凯  张旭  宋颖  莫晓艳  张新岩 《疾病监测》2012,27(2):104-106
目的 了解辽宁省锦州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日常监测工作中收集2008-2011年锦州地区294例手足口病临床确诊患儿的330份样本检测结果,其中咽拭子274份,粪便标本56份,进行病原学检测。 结果 294例被检测患儿中246例为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83.67%,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率30.61%,柯萨奇A组16型(Cox A16)阳性率32.31%,EV71、Cox A16混合感染阳性率0.34%,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20.41%。330份标本中咽拭子阳性率82.12%(225/274),粪便阳性率71.43%(40/56)。2008-2011年病例的咽拭及粪便标本采用不同检测方法、不同试剂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锦州市儿童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Cox A16为主,每年略有不同,近年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率逐年增高。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和粪便标本的阳性检出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顺义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1年顺义区346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非EV71和CVA16的其他肠道病毒的特异性核酸.结果 346例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肠道病毒阳性率为47.98%(166/346).病原谱构成以CVA16型为主,其构成比为50.00%(83/166),其次为EV71占29.52%(49/166),其他肠道病毒占20.48%(34/166).3种肠道病毒在每月中均有报告,4~7月为手足口病高发期,0~5岁为高风险年龄组.男性阳性率略高于女性,性别比为1.52∶1.散居的散发病例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 顺义区2010~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CVA16型是优势病毒型.每年春夏季节,应加强对流动人口聚居区5岁以下儿童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儿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502例(重症型104例,轻症型398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咽试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以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核酸进行检测。同时检测白细胞(WBC)、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并进行分析。结果 502例手足口病患儿中,EV、EV71、CA16感染阳性分别为384例(76.49%)、262例(52.19%)、39例(7.76%)。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104例重症型手足口病患儿中,EV71阳性率为92.31%;502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有402例3岁。104例重症型患儿有97例(93.27%)3岁;其中EV71阳性率92.78%(90/97)。重症型与轻症型相比,重症型手足口病患儿WBC、LDH、CK-MB、DBIL和ALT水平较高(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以3岁为主,感染的肠道病毒主要为EV,引起重症型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河北省2010-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来自国家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和河北省各网络手足口病实验室的病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河北省2010-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444 825例,其中重症病例3 643例,死亡病例157例,6年平均发病率为102.34/10万;每年5-6月达到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保定市、沧州市和石家庄市,三市病例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50.54%;病例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尤其是1~3岁组儿童,男性病例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病原学方面,共对34 069例手足口病病例的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检出阳性病例21 645例,阳性检出率为63.53%,肠道病毒71型(EV71)的构成比为38.82%,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中EV71的构成比分别为80.44%和92.31%。结论 手足口病在河北省分布广泛,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差异;EV71是河北省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也是引起大多数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手足口病疫情上升期,分析2017年1-5月全国手足口病流行强度、严重程度、肠道病毒循环血清型的变化趋势及重点关注地区,进行风险提示,提出防控建议。方法 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手足口病监测数据,对2017年前5月的全国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与2016年同期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2017年1-5月,全国手足口病病例数、重症数和死亡数较2016年同期分别下降40.7%、39.7%和30.9%,但重症比例,病死率及重症死亡比例略高于2016年同期。轻症和重症病例以12~23月龄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7 940.4/100万和71.9/100万,6~11月龄死亡率最高,为1.1/100万。大部分省份病例数、重症数和死亡数较往年同期水平下降,但山东、陕西、山西、内蒙古和福建等省(自治区)重症数和(或)死亡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优势循环,分别占41.4%和41.6%,其中轻症病例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分别占40.2%和42.0%;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仍以EV71感染为主,分别占61.9%和92.9%。以EV71为优势血清型的省份较2016年增加。结论 手足口病疫情整体流行强度低于2016年同期,但疾病严重程度略高于2016年同期。部分省份受EV71构成增加、优势病原改变、易感人群积累致重症和死亡病例上升,应加强EV71疫苗免疫接种宣传,以降低重症、死亡发生。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优势血清型的省份,尤其是重症病例中其他肠道病毒构成较高的省份,应加强血清型鉴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柳州市2013-2016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及病原谱变化情况,为制定柳州市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柳州市2013-2016年医院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肛拭子及疱疹液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 技术对标本中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 型(CoxA16)及非EV71和CoxA16的其他肠道病毒(EV)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013-2016年共收集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标本3 503份,实验室确诊EV阳性标本2 720份;2013-2016年柳州市每年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均有变化,除EV71和CoxA16外,还存在着较高比例的EV;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每年3-9月;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的人群,其中1~3岁儿童发病最多,男性发病例数高于女性;EV71为引起重症及死亡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死亡病例未见CoxA16.结论 EV是引起柳州市2013-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但每年病原谱在不断变化,EV71是引起重症及死亡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西安地区2010年引起手足口病(HFMD)的肠道病毒血清型和调查HFMD高发的6月、7月健康儿童携带肠道病毒核酸情况,为HFMD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4至9月,在西安市所属13个区县,每月采集临床诊断HFMD患儿的肛拭子标本,同时,在西安市儿童医院采集临床诊断为重症、危重症HFMD病例标本,以及采集高发的6月和7月健康儿童肛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学分析,研究西安地区2010年HFMD病原构成和健康儿童病原携带情况.结果 2010年西安地区共报告HFMD 23439例,病原EV71占24.81%、CA16占55.04%、非EV71和非CA16的其它肠道病毒占20.16%;EV71 7、8月所占比例增高;EV71占重症病例病原的75.71%;农村、城市健康儿童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9.68%和3.51%.结论 2010年西安地区HFMD病例数较2009年增加,病原以CA16为主,重症病例主要由EV71引起,农村健康儿童携带肠道病毒与城市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7-2008年北京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病毒分离和鉴定了解2007-2008年春夏北京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7年4-8月及2008年5-9月收集25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共356份,其中咽拭子255份(包括10份重症患儿标本),疱疹液标本101份.将所有标本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分离阳性的毒株用RT-PCR进行鉴定;对10份重症患儿标本除病毒分离外,还直接进行RT-PCR检测病毒核酸.结果 256例被检测患儿中188例为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73.4%.356份标本中共分离到239株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67.1%.其中疱疹液标本分离阳性率为75.2%(76/101),咽拭子标本分离阳性率63.9%(163/255),但两种标本接种细胞后出现病变的速度没有差别.重症患儿标本病毒分离阳性率50%(5/10).2007年的45例病毒分离株经肠道病毒通用引物PCR检测均为阳性,分型PCR显示,其中CA16占95.6%(43/45),EV71占4.4%(2/45);而2008年的143例病毒分离株经肠道病毒通用引物PCR检测142例为阳性,PCR分型显示,EV71占82.4%(117/142),CA16占16.8%(24/142).10份重症患儿标本直接分型检测结果均为EV71.结论 北京儿童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CAV16为主,2007年与2008年流行的优势型别不同,2007年主要为CA16,而2008年主要为EV71.本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均为EV71.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012年4月至9月手足口病(HFMD)流行期间对449例HFM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49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定量分型.结果449例HFMD临床诊断病例中,肠道病毒通用型阳性数为331例,包含203例EV71型和109例CA16型,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69.5%(331/476),其中EV71占42.6%(203/476),CA16占22.9%(109/476),EV71/CA16两者兼有者占3.8%(18/476),非EV71、CA16的其他肠道病毒占4.6%(22/476).2012年送检标本中EV71与CA16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2,P=0.231).结论2012年HFMD患儿以EV71型和CAl6型流行为主.而重症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年龄〈3岁的儿童,且重症患儿基本为EV71型感染.故小年龄组HFMD患儿应成为HFMD流行期间重点监测对象,并给予积极治疗,以防止成为重症HFMD患儿,从而降低重症HFMD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病毒分离和鉴定了解2007-2008年春夏北京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7年4-8月及2008年5-9月收集25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共356份,其中咽拭子255份(包括10份重症患儿标本),疱疹液标本101份.将所有标本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分离阳性的毒株用RT-PCR进行鉴定;对10份重症患儿标本除病毒分离外,还直接进行RT-PCR检测病毒核酸.结果 256例被检测患儿中188例为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73.4%.356份标本中共分离到239株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67.1%.其中疱疹液标本分离阳性率为75.2%(76/101),咽拭子标本分离阳性率63.9%(163/255),但两种标本接种细胞后出现病变的速度没有差别.重症患儿标本病毒分离阳性率50%(5/10).2007年的45例病毒分离株经肠道病毒通用引物PCR检测均为阳性,分型PCR显示,其中CA16占95.6%(43/45),EV71占4.4%(2/45);而2008年的143例病毒分离株经肠道病毒通用引物PCR检测142例为阳性,PCR分型显示,EV71占82.4%(117/142),CA16占16.8%(24/142).10份重症患儿标本直接分型检测结果均为EV71.结论 北京儿童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CAV16为主,2007年与2008年流行的优势型别不同,2007年主要为CA16,而2008年主要为EV71.本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均为EV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