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习护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的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个性因素测查表(16-PF),对106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在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幻想性、实验性、自律性的人格特征得分均不同程度高于全国女性常模,差异具有显著性(分别是P〈0.001,P〈0.01);聪慧性的人格特征得分则低于全国女性常模(P〈0.001);在敏感性、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的人格特征得分两者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次级人格因素方面,实习护生得分偏向适应,多数属于外向型;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的均值为64.01,高于常模平均分55分,创造能力的人格因素的均数为4.41,稍低于常模;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的均数为20.29,低于常模均值22分。结论 要全面提高实习护生的整体素质的和个性的发展,必须对她们进行人格教育,拟应用16PF的结果建立实习护生心理特征的模型,提高护士人力资源的选拔、培养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保颖怡  钱念渝 《护理研究》2005,19(9):785-786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测查量表(16PF)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 -90 )对113名实习护生进行测量。[结果] 16PF心理健康因素得分低于平均分(2 2分) ,SCL -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差异显著。[结论]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稳定其专业思想,加强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保颖怡  钱念渝 《护理研究》2005,19(5):785-786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测查量表(16PF)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3名实习护生进行测量。[结果]16PF心理健康因素得分低于平均分(22分),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差异显著。[结论]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稳定其专业思想,加强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士兵现代健康人格训练的心理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士兵与现代战争相适应的健康人格要素结构与训练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塑造我军士兵的现代健全人格优势,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依据.方法:于2003-05/09以驻湖北地区某部队562名男性基层兵员为调查对象.以CattellRB编制的16项人格因素(乐群、聪慧、稳定、持强、兴奋、有恒、敢为、敏感、怀疑、幻想、世故、忧虑、实验、独立、自律、紧张性)问卷作为测量工具,以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成人与男大学生常模(辽宁常模)为参照,将受测士兵人格测验结果与辽宁常模的两样本分别进行总体均值(u)比较.结果:562名士兵的测试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①562名基层兵员的16项人格因素,与成人常模比较,除聪慧性因素以外,其余15项个性因素均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与男大学生常模比较,9项因素具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焦虑与适应性个性因素,562名测试者得分居于均值范围;内向与外向个性因素得分略趋外向;感情用事与安祥机警个性因素得分居于中间均值范围;怯懦与果断个性因素得分略趋向怯懦.③整体心理健康得分不高,专业成就、创造能力、新环境成长能力个性因素得分均明显低于均值水平.结论:对我军士兵实施现代健全人格训练,是提升我军士兵心理健康水平、激发创造力、增强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杨群  王锐安  杨瑞  刘喜文 《护理研究》2005,19(28):2618-2620
[目的]根据人格测验分析军校非军人护生的心理状况特征,提出改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法.[方法]选择非军人护生149名、地方大学生147名,经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16PF)测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在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敏感性、世故性、实验性、内向外向性、感性用事与安详机警型因素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格测验分析为军校非军人护生实施科学管理及心理辅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191名新疆民汉合班本科护生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新疆民汉合班护理专业本科护生的个性特征,提出维护心理健康的建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及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对某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院191名民汉合班本科护生进行测查。结果:民汉合班本科护生的EPQ结果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精神质(P)、神经质(N)、掩饰性(L)三维度得分低于常模,E维度得分高于常模。不同年级护生在内外向(E)维度和N维度的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获得奖学金的护生在N维度(稳定性)上的得分高于未获得奖学金的护生,但低于全国常模。民汉合班中的少数民族护生的人格特征与汉族护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民汉合班本科护生个性以外向稳定型占优势,这符合护理职业特点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生的个性特征和专业态度现状,探讨个性与专业态度的相互性。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60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的专业态度每题平均得分为3.07分,EPQ结果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精神质(P)、神经质(N)、掩饰性(L)三维度得分低于常模,E维度得分高于常模。不同个性特征护生的专业态度均存在差异,性格外向、情绪稳定和无精神质倾向的护生专业态度均明显优于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和有精神质倾向的护生(P<0.05)。结论:护生个性以外向稳定型占优势,个性是专业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临床实习初期护生与护士人格特征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喜文  尼春萍  马进  杨群 《护理研究》2005,19(10):851-852
[目的]调查分析实习护生与临床护士的人格特征,便于护理学生的管理和培养。[方法]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测量表,对在临床实习的68名护生和临床工作的65名护士进行测试,所得资料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临床护士与实习护生在稳定性、有恒性、世故性、自律性方面以及6种次级人格因素方面存在差异(P <0 .0 5 )。[结论]在实习初期应注意疏导护生的不良情绪,增强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顺利完成由学生向实习护生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控制感对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26例实习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控制感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实习护生的GSES及IPC量表中的Ⅰ分量表的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的总分以及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4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控制感均与SCL-90中的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机遇及内控性对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预测作用.结论 实习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控制感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高职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特质,并了解人格特质对护生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高职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组实习护生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因子与青年常模、大学生常模Ⅰ、大学生常模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护生EPQ-P及女护生EPQ-P、EPQ-E、EPQ-N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PQ-P、EPQ-N与SCL-90总均分呈正相关(P<0.01),EPQ-E、EPQ-L与SCL-90总均分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高职实习护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是否为学生干部、EPQ-P、EPQ-N均对护生的心理健康起正向预测作用,EPQ-E起反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生多元文化护理的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多元文化护理水平提供课程设置依据及建议.方法 采用"特需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调查问卷"基础上修改的问卷(5个维度),对6所学校的207名护生在同一时间内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 多元文化护理认知总分(179.17±15.552)分,其中理论知识得分最低(26.11±7.893)分..不同学习时间实习护生在总分、理论知识及饮食文化三个维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P<0.05),且总分、理论知识、语言沟通的得分与学习时间呈正相关(P<0.01,P<0.01,P<0.05).综合性院校及专科性院校护生认知总分在理论知识、宗教风俗和隐私保护三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1,P<0.05);大专护生的多元文化护理总分、理论知识及语言沟通得分显著高于本科护生的得分(P<0.05,P<0.01,P<0.01);不同英语级别实习护生的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学过多元文化护理的护生理论知识得分显著高于未学过者(P<0.01);三甲医院护生理论知识、宗教风俗及饮食文化三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二甲医院护生的得分(P<0.01,P<0.01,P<0.05).结论 护理实习生的多元文化护理认知水平亟待提高,必须填补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缺口.  相似文献   

12.
护生实习后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护生实习后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6名实习护生进行测量.结果 护生实习后期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因子分均数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重视护生实习后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护生对临床实习产生的状态焦虑及相关原因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护生适应临床实习,顺利渡过实习期.[方法]对50名中专护生和50名大专及本科护生,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调查护生的状态焦虑情况,自制焦虑原因调查问卷了解护生导致状态焦虑情绪的原因.[结果]100名护生状态焦虑量表(S-AI)得分48.85分±10.01分,明显高于国内女性常模38.97分±8.45分(t=9.87,P<0.01),状态焦虑检出率为59%;中专组护生状态焦虑情绪明显高于大专及本科组(t=3.11,P<0.01 ).[结论]临床实习导致护生状态焦虑,自我价值实现未得到满足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实习后期护生压力源与人格特征相关性。[方法]采用实习护生压力源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量表对18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的精神质维度高于全国常模(P0.01),在神经质和内外向维度方面,本科护生得分低于大专和中专护生(P0.01),掩饰生维度得分高于大专和中专护生(P0.01);实习后期护生压力表现前3位的是考试与就业、出现护理差错、专业知识与技能欠缺;护生的人格特征内外向、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维度与压力源中考试与就业维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护生的内外向维度与实习压力源中的自身技术和技能、临床环境和人际关系有相关性(P0.05)。[结论]护生在实习后期存在较大的压力,性格内向者压力较大,护理管理者应该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减轻护生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提升护生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描述护理本科生不同实习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以基本情况调查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为工具,采取便利抽样法对北京和山东4所护理学院的150名本科实习护生于实习前、实习1周、1个月、3个月和5个月时进行了5次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的平均水平比18~29岁青年组常模和全国女性常模好;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的4个因子的得分在实习前与实习的各个时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而SCL的各因子在实习的不同时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实习前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某些方面较实习期间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临床实习护生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实习护生心理压力提供有力的依据。 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RS),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量表,以236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对护生的人格特征和实习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1.实习护生SAS、SDS总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提示实习护生在实习前期心理压力较大;2.实习护生SAS总分与主观社会支持因子分呈负相关,即个体所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也就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因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越高,焦虑情绪就越少;3.SDS总分、SDS躯体因子、SDS抑郁因子均与SSRS总分及利用度因子分呈正相关,提示实习护生在分界值以内的抑郁情绪、躯体化症状越多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分析某部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的个性特征,为提高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某部队疗养院85名非现役文职护士进行测量,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该部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除聪慧性外的其余所有因素得分均与国内成人女性常模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女军人常模相比,研究群体的所有因素得分中除敏感性、怀疑性、实验性因素外,其余因素得分均与女军人常模存在显著性差异;所研究群体中的人格以外向和中间型居多,但创造力和专业成就能力不高;疗养院不同下属单位的非现役文职护士的人格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疗养院护理管理者应当依据上述特点,科学选拔、培养、管理非现役文职护士。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的自尊水平和人格特征的现状,分析自尊水平与人格特征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和艾克森人格问卷中国简易版对198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低、中、高自尊水平的本科护生人数分别为39(19.7%)、137(69.2%)、22(11.1%);人格特征的神经质得分高于全国常模(t=3.365,P0.01),掩饰性得分低于全国常模(t=4.08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尊水平与人格特征的内外向、神经质及掩饰性三个维度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科护生的自尊水平有待提高,人格特征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士兵与现代战争相适应的健康人格要素结构与训练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塑造我军士兵的现代健全人格优势,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依据。方法:于2003-05/09以驻湖北地区某部队562名男性基层兵员为调查对象。以CattellRB编制的16项人格因素(乐群、聪慧、稳定、持强、兴奋、有恒、敢为、敏感、怀疑、幻想、世故、忧虑、实验、独立、自律、紧张性)问卷作为测量工具,以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成人与男大学生常模(辽宁常模)为参照,将受测士兵人格测验结果与辽宁常模的两样本分别进行总体均值(u)比较。结果:562名士兵的测试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①562名基层兵员的16项人格因素,与成人常模比较,除聪慧性因素以外,其余15项个性因素均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与男大学生常模比较,9项因素具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焦虑与适应性个性因素,562名测试者得分居于均值范围;内向与外向个性因素得分略趋外向;感情用事与安祥机警个性因素得分居于中间均值范围;怯懦与果断个性因素得分略趋向怯懦。③整体心理健康得分不高,专业成就、创造能力、新环境成长能力个性因素得分均明显低于均值水平。结论:对我军士兵实施现代健全人格训练,是提升我军士兵心理健康水平、激发创造力、增强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分析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心理弹性对心理压力的影响,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减轻实习护生心理压力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方便抽取山东省某三甲医院252名实习护生,使用问卷调查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职业认同感、心理弹性及一般资料特征.结果 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平均得分为21.6分,在控制一般资料特征后,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得分(β=-0.150,P=0.028)、心理弹性得分(β=-0.342,P<0.001)与心理压力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为改善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减少护理人才流失促进护理专业发展,学校及医院应当关注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其心理弹性,减轻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