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达到或超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SBP)≥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DBP)≥90mmHg(12kPa)的高血压患者.老年人高血压有其特有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并且忠者多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因此必须掌握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才能提供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 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未服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为老年性高血压,SBP≥140mmHg,DBP〈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LSH),约占老年性高血压一半,这种高血压对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3.
老年高血压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高血压患病人数急剧增加,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21.3kPa(160mmHg)和(或)舒张压〉12.7kPa(95mmHg)的高血压患者,一部分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迟,收缩压升高而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常见于老年人.大量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试验证实,收缩压及脉压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肯定关系,能更准确地预测各种原因所致的死亡、心衰以及脑卒中等.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强调,50岁以上成人,收缩压≥140mmHg是比舒张压更重要的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1].65~74岁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病患者与血压正常者相比,心血管病危险性增高3倍,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增高2倍,心血管病病死率增高2倍.青年和中年人中,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与心血管危险性有关,而老年人中ISH比舒张期高血压(DH)更能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2].美国高血压监测和随访(HDFP)研究多元回归分析表明,60~69岁组除外其他危险因素,SBP每升高1mmHg,年死亡率增加1%.  相似文献   

5.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5,28(3):207-207
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规定是: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为正常血压;收缩压≥140mmHg且/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如连续3次测血压(不在同1天内)都超过正常标准,就可能是患了高血压,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40%-45%有高血压,其中一半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而后者是心血管病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高血压一部分是由老年前期高血压演进而来,大部分是由于大动脉弹性减退而产生,往往表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老年人高血压有以下特点:(1)随着年龄增大,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降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较多,降压治疗难以调节至理想水平.(2)因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调节血压能力减退,致使血压波动大,常出现相对性低血压,如夜间低,清晨高;空腹高,饭后下降;卧位高,直立位低.(3)容易发生心衰.(4)常合并肝肾功能减退,以及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其它合并症,使病情更为复杂,造成治疗难度增大.老年高血压包括ISH是老年人心血管病致死、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且与痴呆和脑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因而控制老年人高血压十分重要.老年人的降压目标是140/90 mmHg以下,尤其应重视降低收缩压.  相似文献   

7.
老老年高血压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名词,其诊断与一般成人高血压病的诊断相同,连续3次非同日血压测定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患者,除外假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年龄若≥80岁,则符合老老年高血压诊断[1].高血压危象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往往> 200 mmHg/120mmHg[2],临床上具体治疗存在争议[3].我科2005年10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老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56例,临床救治效果满意,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高血压是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相似文献   

9.
顽固性高血压是指治疗计划包括生活方式措施和足够剂量的药物联合应用后不能使典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 18 6 12 0kpa (14 0 90mmHg)以下 ,或者单纯收缩期血压高患者收缩压不能降至 18 6kpa (14 0mmHg)以下。现将作者收集的 2 1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1例患者均按世界卫生组织 (WHO)和国际高血压学会的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其中男 13例 ,女8例。年龄最大 74岁 ,最小 4 4岁。1 2 病史及治疗情况 :2 1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史最长 35年 ,最短 8年。经用利尿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是心血管领域内重要的课题,也是当今的社会问题.老年高血压是指在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中,血压持续或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若收缩压≥1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并除外其他使心排血量增加的疾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瘘、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贫血、甲亢等所致的收缩压升高)、老年人假性高血压及白大衣高血压等,就可以诊断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上升的趋势.目前,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000万以上,约每2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占高血压患病总数的60%~70%[1].数量占世界各国首位,其防治问题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对我社区4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血压1096人,其中40~59岁(非老年组)224人,60~95岁(老年组)872人。按1988年美国全国联合委员会(JNC)制定标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收缩压(SBP)≥160mmHg,舒张压(DBP)<90mmHg,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SBP<140mmHg和DBP>95mmHg,SDH:SBP≥  相似文献   

12.
李建英 《医学文选》2004,23(4):515-517
年龄≥60岁,收缩压(SPB)≥140mmHg或(和)舒张压(DPB)≥90mmHg者称老年高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一部分是由老年前期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在老年期才出现血压升高。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脉压增大,血压波动大,并发症多,合并症多,致残致死率高。收缩期高血压可使总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2~4倍,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年性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kPa)者.  相似文献   

14.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人口健康报告中建议,根据各国的社会经济学背景确定老年人的年龄切点,即发达国家(如欧美国家)以≥65岁作为老年人的年龄界限,而发展中国家则为≥60岁.1982年我国采用≥60岁作为老年期年龄切点,此标准一直沿用至今.据此,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若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 Hg,则定义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为与国际接轨,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将≥65岁作为老年人的年龄切点.对此,尚有待相关学术机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5.
年龄≥ 6 0岁收缩压 (SBP)≥ 14 0mmHg和舒张压(DSP)≥ 90mmHg者称为老年人高血压。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危险呈连续性相关 ,即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 ,心脑血管危险渐增加。我国有 2 0 0 0万例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疾病 ,已上升为老年病中的第一位 ,而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卫生组织新通用标准规定:≥80岁称为高龄老年人,但对高龄老年高血压目前还没有专门定义.在2003年美国国家高血压检测、评估和治疗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2003年和2007年的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及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老年及高龄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一般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相同,即收缩压(SBP)≥140 mmHg,舒张压(DBP)≥90 mmHg[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临床中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法. 结论 Ⅱ期与Ⅲ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必须降到140/90mmHg(18.9/12.0kPa)以下为宜.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应将收缩压降到160mmHg(21.3kPa)以下为好.  相似文献   

18.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常见于老年人。大量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试验证实,收缩压及脉压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肯定关系,能更准确地预测各种原因所致的死亡、心衰以及脑卒中等。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 7)强调,50岁以上成人,收缩压(SBP)≥140 mmHg是比舒张压(DBP)更重要的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65~74岁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病患者与血压正常者相比,心血管病危险性增高3倍,脑  相似文献   

19.
<正>高血压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作为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脑、肾等损害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的如脑中风、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青年高血压是指44岁以下的青年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也属血压偏高。据调查,44  相似文献   

20.
在75岁以上的男女老人中仅有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60 mmHg以上,舒张压90 mmHg以下)者,约占25~30%。对单纯高收缩压进行治疗是否可减少心血管病的危险,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不必治疗,这种看法是基于两个错误概念:单纯高收缩压是伴随于“正常”老化;老年人不易耐受降压治疗。70岁以上单纯高收缩压的病人较舒张期高血压者更为多见,无论舒张期血压水平如何,收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