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南昌市自2011年12月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以来,南昌地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一年共接待医患纠纷咨询756人次,正式立案受理274起,调解结案248起,结案率为90.5%,共收到医患双方赠送锦旗29面。通过第三方调解,全市医患纠纷持续"降温",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人民日报曾以《"医闹"为何不再闹》为标题对南昌医患纠纷调解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南昌地区医调中心群体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管理》2016,(3):57-59
近年来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作为非诉讼调解机制在国内多地推行实践,对医患纠纷的调解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笔者通过分析某三甲医院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实施情况和特点,提出了实施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的思考与对策,以期不断完善和改进医疗纠纷处置的实践和探索,更有效妥善解决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3.
近年,各地纷纷尝试“人民调解”或称“第三方机制”处理医患纠纷机制的实践.文章分析了松阳县于2009年12月成立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印发的推进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的工作意见,对其组织框架、工作机制、运作方式等提出对策思考,以期达到期望的第三方机制参与的医患纠纷调解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统计分析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案例,为在医院、患方、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三方中解决医患纠纷提供更有效的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3年南京市某区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的801份医患纠纷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医院、患者、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的访谈.结果 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率高达98.63%,影响患者获赔额高低的主要因素为医方态度、患者现状和有无医学鉴定.结论 医患双方对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工作较为认可,促进了医患和谐,但调解工作仍存在困难,建议法律赋予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一定的调查权和鉴定权.  相似文献   

5.
205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某市近三年来205例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探讨第三方调解机制在医患纠纷处理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其优势和不足。方法查阅资料,对2012—2014年期间医调委介入处理的205例医疗纠纷过程和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疗纠纷调解例数分别为29例、40例和197例;205例纠纷中,调解成功197例,失败6例;成功案例调解时间均在7天以内。结论第三方调解作为医疗纠纷处理的新模式,是一种快速、有效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途径,但其职能和体系设置还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6.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公正性强、可信度大、成功率高,加之程序少、省时间、赔偿快,现已得到医患双方的普遍认可。文章介绍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新机制的特点及成效,提出完善第三方调解的建议: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率;加强调解队伍能力和素质建设,不断增强医患双方的认可度;强化监督机制,确保调解过程的公正性;积极推动司法认可,赋予第三方调解机制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医疗纠纷处理第三方“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引入,阐述了第三方在处理医疗纠纷的作用,通过第三方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纠纷调解的成功率,同时,就第三方引入后需要改善的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各级医院乃至整个卫生系统非常棘手的问题,直接影响医患和谐甚至卫生工作开展。近年来,济宁市积极探索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在化解医患纠纷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化解医患纠纷的调解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卫生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第三方调解。这三种调解模式各有其特点与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与不足。实践表明,单纯地依托三种模式中的任何一种用于调解医患纠纷是不够的,而必须在加强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构建“三调解联动”的多元调解体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大调解格局,实现三种调解模式的互补与衔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温州市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实施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问卷调查法与现场访谈法相结合;结果: 温州市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院内纠纷院外解决,减轻了医疗机构的经济赔偿负担,减轻了医务人员心理压力,比诉讼更省钱更省时,比行政调解更中立,比和解更权威;结论:温州市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简易程序缺失、调解协议书不够规范以及中立性隐患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理的态度,为有效预防和处理医患纠纷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1—2月,应用自编问卷,对北京市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810名医务人员和835名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医患双方公认导致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治疗效果未达到患者的期望、医患对病情和治疗效果认识不一致、医患之间的沟通问题,认同率均70.0%;对于预防医患纠纷的措施,医务人员认同率较高的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97.8%)、平衡医疗资源(97.3%)等涉及政府、社会层面的宏观措施,而患者认同率较高的是提升医务人员服务态度(92.7%)、改善医务人员沟通技巧(92.5%)等医院方面可操控的措施;在第三方调解、法律仲裁、行政调解、双方协商4种纠纷解决途径中,医务人员首选第三方调解和法律仲裁,但患方则首选双方协商和行政调解。结论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等、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是导致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在纠纷的解决过程中,积极探索第三方调解模式,规范多元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并完善各种处理途径之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2.
《家庭健康》2012,(7):2-2
建调解平台化医患纠纷6月26日是第二个“医师节”,山东省的活动主题为:依法执业、理性维权,医息携手、共创和谐。省政协原副主席乔延春出席活动。省卫生厅副厅长李仲军介绍,构建和谐医息关系对于维护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省卫生厅将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切实加强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提高医师业务水平和执业技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医患纠纷的发生。与此同时,各地均将建立健全调解医息纠纷的工作平台,健全完善以人民调解为主,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相互衔接配合的医患纠纷调解机制,加强医患纠纷调解。  相似文献   

13.
69%、73.4%与医患纠纷 《中国卫生产业》:医患矛盾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不和谐因素,都说天津市医院纠纷自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后卓有成效,请您介绍一下天津市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医疗纠纷相对于其它民事纠纷,具有专业性强、情绪对立面大、易引发群体事件等特点,所以目前国家正力推在各地开展专业化第三方人民调解途径以解决医疗纠纷。该调解不单强调第三方调解的居中地位,更强调以医学、法律知识确保真正的中立地位,通过"情、理、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妥善解决医患纠纷、修复患方创伤心灵、增进医患和谐互信",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安宁。因此,如何在纠纷处置中准确评估把握事件动态?如何对过错与否准确定性定责?如何对医患双方在情感、医学法律专业等方面有的放矢地引导?在医疗纠纷的处置中显得非常重要。以下通过一起医患纠纷的调解经过,探讨医患纠纷调解中医疗法律背景专业的运用技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医疗纠纷频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医院管理的难点.目前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司法途径及通过第三方调解机制解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索化解医患纠纷的途径和方法,改善医患关系。方法:通过对当前医患关系存在的利益冲突,政府、患者、医疗机构三方主体共同作用以及导致医患纠纷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认为应规范医生的执业行为;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创新医患纠纷人民调解体制机制,实行三级联动,建立覆盖所有医疗机构的医患纠纷调解机制;结论:医疗责任保险与医疗纠纷调解机制的有效结合,形成人民调解和保险理赔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目前医患纠纷产生的成因、特点、危害、制约因素等,提出了医患纠纷的防范对策及建议:由国家为主导从制度层而上进行防范,完善医疗事故处理法规,建立健全第三方调解机制;以医院为核心从诊疗的环节上进行防范,建立正确的医患关系、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提高处理医患纠纷的能力,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医事纠纷调解与仲裁是解决医患纠纷的良好方式,太原仲裁委员会医事纠纷调解中心的工作受到了<人民日报>等多方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中心拥有熟稔医学和精通法律的调解员和仲裁员,而且作为独立于医院和患者的社会第三方,在解决医患纠纷中起到居中调解的桥梁作用,因此,能够保证公正和中立地解决医患双方的纠纷,解决争议,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结构的负责人,2006年底,北京市丰台区司法局长辛店司法所所长卢民发现,由于一个小小的医患纠纷调处站挂牌,自己突然成为媒体追踪对象,格外忙碌起来。  相似文献   

20.
目前,医患纠纷数量激增,矛盾日趋尖锐.因此,建立医院内的有效的调解医患矛盾的第三方关系,从中起到缓冲、斡旋、协调的桥梁作用,协调解决医院的各种医患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