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复方中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并总结重叠组分的药理作用。方法:在国内医学数据库中查找2001~2015年有关复方中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ce系统评价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5.2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1081名受试者,均为RCT。结论:采用复方中药治疗慢性病毒肝炎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回顾近年来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纤维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单味中药、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复方中成药及针灸联合抗病毒疗法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的疗效.方法:将220例肝郁脾虚证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用吡喹酮、促肝细胞生长素、复方甘草酸胺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肝郁脾虚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笔者2006年以来,采用中药复方软肝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0例,并与对照组作比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肝炎30例.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下降.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亚梅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2):873-875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已显示出良好的抗病毒、调整免疫、改善肝脏炎症及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肝炎(LRHB)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知之甚少。笔者拟用叶下珠复方联合拉米夫定对LRHB抗病毒免疫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抗肝纤维化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耘松  侯凤刚 《河北中医》2000,22(4):317-319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形成的必由之路,是当代疑难病之一,亦是近年中医药研究的热点,肝纤维化中医药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单方研究、经方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和自拟复方研究.过去以单方和经方研究为主,而近几年的研究则集中在自拟复方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其中自拟复方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现将近几年关于肝纤维化中医自拟复方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复方木鸡冲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988-989
目的 :探讨复方木鸡冲剂抗肝纤维化和降甲胎蛋白 (AFP)作用。方法 :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病人 89例随机分为木鸡组 (治疗组 )及对照组 ,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HA、PCⅢ、LN、Ⅳ -C)和血清AFP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和AFP水平均明显下降 ,与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差异显著(P <0 0 1)。结论 :复方木鸡冲剂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和降低血AFP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肝炎后肝纤维化治疗的影响。方法28例肝炎后肝纤维化病人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10例肝炎后肝纤维化病人作为对照组(单纯西医组),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两组均能降低AST、ALT、GGT、TB、IB,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纤维化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给予对照组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肝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肝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在抗肝纤维化治疗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众多中成药及中药复方在临床上的良好疗效均被证实,现就中医方面阐述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及中西医对肝纤维化的认识,从"瘀"与"虚"方面讨论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大黄蛰虫胶囊(大黄蛰虫丸)及一些中药复方的抗纤维化机制展开综述,探索新形势下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丹芪颗粒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保亮  沈澎  任丽君  田葱 《河北中医》2004,26(5):343-344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进展快、发病率高,为探讨中药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我们应用复方丹芪颗粒剂(复方861合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3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重度乙型黄疸型肝炎病人治疗前后肝功变化,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慢性重度乙型黄疸型肝炎病人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肝功疗前疗后的指标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转氨酶及黄疸指标迅速下降,临床有效率97.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度乙型黄疸型肝炎,重点以保肝、降酶、退黄、恢复肝功为主,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肝纤维化是大多数慢性肝脏疾病向肝硬化进展的必经病理过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何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一直是肝脏病学的研究重点.中药复方治疗肝纤维化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的优势,进一步明确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并研发质量稳定和疗效确切的中药新药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该文章将概述近五年来国内外中药复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为临床医师及科研人员研发有效的抗纤维化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复方银杏叶冲剂治疗86例慢性乙型迁延性和活动性肝炎早期纤维化患者,疗程3个月,以血清层粘连蛋白、血清Ⅲ型胶胶原肽、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部分光、电镜活检为指标。结果显示治疗后PⅢP、LN、SOD、MDA均有明显下降(P<0.01),病理活检也证实肝纤维化进程获得缓解,从而表明复方银杏叶冲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纤维化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金三莪对慢性乙型肝炎中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对照组和γ-IFN组,分别对其进行金三莪、普通治疗和γ-IFN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症状和B超影像学变化。结果:治愈率中药组高达83.2%,对照组为35.6%,γ-IFN组为81.3%,中药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改善,与γ-IFN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中药复方金三莪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对肝纤维化影响.方法 将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2组均予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2组惠者的ALT水平及HBeAg、HBVDNA、肝纤维化标志物.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肝纤维化标志物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肝病高发区,肝纤维化主要由慢性肝病肝功能反复不正常导致,慢性肝病多数都有肝纤维化,其中25%~40%最终会发展成为肝硬化乃至肝癌,对其发病机理及有效治疗方药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学术领域之一.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开展中医药防治肝硬化及抗肝纤维化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笔者从1997年至今开展中药芪蚣抗纤方抗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实验研究,目的是筛选出高效、无毒副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纤维化阶段阻断其发展进程,为中药复方抗免疫性肝纤维化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肝纤维化是由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引起的共同病理过程,涉及多条细胞内外信号通路,通过干预肝纤维化信号通路来终止和逆转肝纤维化病理过程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中药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近年来从中药中提取出有效活性成分,干预肝纤维化信号通路已成为研究热点,中药提取物白芍总苷、橙皮苷、川芎嗪、青蒿琥酯、槲皮黄酮、熊果酸等能分别干预(TGF-β)/Smad、Wnt、NF-κB、PPAR等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寻找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新靶点,探索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提供新思路。参考文献44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1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化瘀软坚汤口服。2组疗程均为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应用多普勒彩超检测肝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及脾脏厚度值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 L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CG水平(P0.05);多普勒彩超结果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缩小肝门静脉、脾静脉内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及延缓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