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胰腺中段切除(MP,middle pancreatectomy)是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远端胰腺切除术手术范围缩小的一种胰腺节段切除手术,旨在尽可能保留正常的胰腺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腺中段切除术对胰腺良性疾病的处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胰腺中部良性疾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疗效。7例胰岛细胞瘤及3例胰腺囊肿采用胰腺中段病灶及部分胰腺切除,胰腺近端断面缝合,胰腺远端断面胰腺与空肠行Roux-en-Y吻合。2例胰腺结石采用中部胰腺切除、取石,两侧断端胰腺与空肠行Roux-en-Y吻合。结果 12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无胰瘘、出血、肠瘘等并发症。12例随访半年至3年,无腹痛、发热及低血糖等情况。结论胰腺中段切除是处理胰腺中部良性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胰腺颈部及体部近端的良性肿瘤及低度恶性肿瘤,胰腺中段切除术是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手术之一。而目前胰腺中段切除术大多采用胰肠吻合或胰胃吻合的方式来解决远端胰腺的外分泌问题,但同时也改变了远端胰腺及胃肠道的正常生理状态。笔者单位自于2017年8月30日完成第一例机器人胰腺中段切除、胰管成形、胰腺端端吻合术("荣氏"胰腺中段切除术)后,到2018年11月已开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胰腺中段切除术中胰腺吻合的主要方式为胰腺头侧断端封闭、胰腺尾侧断端行胰肠吻合或胰胃吻合。这两类重建方法已应用于开腹、腹腔镜和机器人胰腺中段切除术。然而,上述两种吻合方法无法维持消化道的完整性和胰液分泌的正常路径,存在一定局限性。笔者结合前期机器人手术和胰管修复手术的开展经验,于2017年8月30日完成1例机器人胰腺中段切除、胰管成形、胰腺端端吻合术(荣氏胰  相似文献   

5.
中段胰腺切除术(附10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中段胰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10例中段胰腺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6.6岁。本组病例中病理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5例。胰腺囊腺瘤4例。慢性胰腺炎伴胰石症1例。2例行中段胰腺切除+胰头空肠、胰体空肠、空肠空肠吻合术,8例行中段胰腺切除+胰体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 术后均无死亡。术后发生胰瘘2例,经保守治疗2个月和2周后均痊愈。仅1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病人术后出现血糖轻度增高,随访1年血糖无变化。10例病人中8例随访至2004年4月均健在,无复发。结论 中段胰腺切除术适用于位于胃十二指肠动脉左侧和近脾静脉与肠系膜下静脉汇合处之间良性或低度恶性的胰腺肿瘤。该术式有利于降低胰腺术后糖尿病的发生和维持胃肠道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中段切除术、胰腺远端切除术和胰腺局部切除术。胰头肿瘤发病率远高于胰腺其他部位,因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应用较为广泛,该手术无论从手术难度、切除毗邻脏器的数量范围和并发症的种类均超过其他胰腺手术。由于胰腺手术切除的部位不同,因而胰肠吻合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胰腺中段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对胰腺肿瘤的手术治疗,通常是按肿瘤存在的部位施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胰体尾部切除术。至于胰腺颈一体部良性肿瘤,亦因其常累及主胰管而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包括脾脏在内的胰体尾部切除术。但是这种标准的切除范围损失了太多的正常胰腺组织并可引起外分泌和内分泌的功能不足,对于良性或交界性肿瘤来说未免是太大了,而且左侧胰腺切除术后还可引起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因此许多外科医师致力于对胰腺中段(颈体段)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施行更局限的胰腺中段切除术.以达到既能根治疾病又能保留正常胰腺组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解剖关系紧密,传统的胰腺切除手术(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脾脏切除术等)多需合并切除胰腺周围脏器,对机体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胰腺良性肿瘤和低度恶性肿瘤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发现,降低手术创伤成为外科医生探索的方向,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手术(organ-preserving pancreatectomy,OPP)应运而生。该文就OPP几种术式如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uodenum-preserving pancreatic head resection,DPPHR)、胰腺中段切除术(central pancreatectomy,CP)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SPDP)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胰腺颈体部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传统的治疗术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体尾切除术)手术创伤较大,且由于切除了较多的正常胰腺组织,对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存在一定影响。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快速康复理念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保留功能的胰腺手术如胰腺局部剜除术和胰腺中段切除术已逐渐成为趋势,此类术式创伤小,尽可能地保留了正常胰腺组织,对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影响较小。胰腺局部剜除术较胰腺中段切除术手术难度小,能最大程度保留正常胰腺组织,缺点是可能存在肿瘤切除范围不够,受限于肿瘤的大小与位置;而胰腺中段切除术操作难度大,术后并发症高,因而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另外,还需要不断完善和规范胰腺颈体部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流程,才能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腹腔镜胰腺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腹腔镜胰腺手术在国内逐渐开展,在国内少数胰腺中心甚至已经成为常规的手术方式[1-2]。腹腔镜胰腺手术主要包括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胰体尾切除术(distal pancreatectomy,DP)、胰腺中段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等。除了常规的和联合脏器切除的腹腔镜胰腺手术,对  相似文献   

11.
区域性胰腺切除术因切除的胰腺组织少,保留了胆总管、十二指肠、脾脏和有功能的胰腺,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影响较小,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胰腺头、颈、体部良性肿瘤的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例施行区域性胰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行保留十二指肠和胆总管的区域性胰头切除术,7例行胰腺中段切除术.术后随访3~ 48个月,无胰瘘、胆瘘和胃肠道并发症发生.因此,区域性胰腺切除术可作为胰腺头、颈、体部良性肿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中段胰腺切除治疗胰颈体部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胰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13例患者行中段胰腺切除术治疗。术中游离胰颈体部切除肿瘤,行Roux-en-Y胰肠吻合或胰胃吻合。单吻合法5例,"Ω"形双吻合法6例,胰胃吻合法2例,胰肠吻合均放置肠造口管充分减压引流。结果切除胰腺平均直径4.3 cm,手术时间(237±43)分钟,出血量(287±75)ml。术后胰瘘2例,出血2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1例,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2例,神经内分泌瘤1例,神经鞘瘤1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例。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8±5)天,随访9个月~3年未见低血糖和肿瘤复发及新发糖尿病。结论个体化中段胰腺切除术适合胰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治疗,保护了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Yang YS  Wang XD  Ji DG  Zhang D  Xie YJ  Meng ZH  Zhang XW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8):1402-1404
目的 探讨胰腺中段切除术在胰腺颈体部良性肿瘤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11月至2009年6月期间收治的胰腺颈体部良性肿瘤并施行胰腺中段切除术的1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3例,女性12例,年龄30~55岁,平均45岁.其中因上腹部胀痛不适入院4例,其余11例均为常规体检行腹部彩色超声检查发现.结果 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15例患者均行胰腺中段切除,其中14例行胰头断端闭锁、胰尾空肠吻术(单吻合术),1例行胰腺两断端空肠"Ω"吻合(双吻合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3例,胰腺囊腺瘤11例.术后发生胰瘘3例,均在3个月内自行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5个月,15例患者无死亡,无新发糖尿病,无肿瘤再发,无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结论 胰腺中段切除术治疗胰腺颈体部良性肿瘤临床效果确切,对患者内、外分泌功能影响小,胰瘘发生率高于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只要通畅引流,多能自行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腺中段切除术在治疗胰腺颈体部疾病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6月~2012年3月17例胰腺颈体部疾病患者实施胰腺中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胰岛细胞瘤4例(2例为无功能性),黏液性囊腺瘤4例,浆液性囊腺瘤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非侵袭性胰管内乳头状粘液癌2例(病理科已核实),外伤胰腺颈体部横断伤1例.结果 17例均行胰腺中段切除,胰体空肠Roux-en-Y吻合14例,胰头、胰体空肠双吻合3例,术后胰瘘5例(29.4%),出血2例(11.8%),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随访时间5个月-2年,1例因腹腔转移多器官衰竭术后5个月死亡;1例术后8个月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其余均存活,且随访期血糖监测正常,无其它并发症.结论 对于胰腺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胰腺中段切除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该术式能最大程度保留胰腺组织,维持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维持上消化道连续性,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分为功能性与无功能性两大类,常见类型包括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等,根治性手术切除是pNENs患者治愈和长期生存的唯一方法.基本手术方式包括局部切除和规则切除两类,前者为肿瘤局部切除(剜除)术,后者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准或保留幽门)、胰体尾切除术(联合脾脏切除或保留脾脏)及中段胰腺切除术等.肝脏是最常见远处转移部位,手术切除是肝转移瘤首选治疗方法,RFA、TACE以及肝移植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中,男1例,女10例,年龄12~56岁,平均27.1岁。肿瘤位于胰头部6例,胰颈2例,胰体尾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其中1例合并部分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行联合十二指肠第三、四段切除的胰腺钩突切除术2例;行中段胰腺切除、胰肠吻合2例;胰体尾、脾切除术2例,保留脾脏的胰尾切除术1例。肿块长径平均(6.8±3.1)cm。术后所有病例均存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临床少见。首选积极的手术切除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胰腺中段节段性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3年4月至2009年12月共40例行胰中段节段性切除的病例资料,对术前、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和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为 225min,术中出血平均为295mL,切除胰腺长度平均为44mm。术后病理报告4例为恶性肿瘤,余为良性。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9d。1例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经过输血、止血等保守治疗后,成功治愈。有17例病人术后出现胰瘘。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4个月至6年),2例死于胰腺癌转移后多器官功能衰竭。出现新发糖尿病1例。结论 对于胰颈部或体部的胰腺良性、低度恶性肿瘤,在具有手术指征情况下,胰腺中段切除是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对于胰腺颈部或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传统上是作胰十二指切除或左半胰腺切除。虽然这些标准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已降至可以接受的程度,然而对良性肿瘤而言,这些手术的切除范围则嫌过广,以致损失过多的胰腺组织及其内、外分泌功能。虽也有人采用摘除肿瘤的方法,但毕竟存在主胰管损伤的危险,故也不甚可取。为此,胰腺中段切除术应运而生。作者在1985.11~1998.9期间共作了10例这样的手术,本文乃报告作者的经验并结合文献上其他报道,共计85例进行分析。本组10例中,5男5女,平均年龄45.7岁。6例因分别有重度低血糖、腹痛和急性胰…  相似文献   

19.
正中段胰腺切除术对病人内外分泌功能影响较小,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胰腺颈体部良性肿瘤的治疗,以往文献报道的重建方式均为胰腺空肠吻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肝胆胰外科对中段胰腺切除的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进,采用胰胃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自2011年11月至2015年3月以来的共施行1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胰腺中段切除(MP)即中央或中间胰腺切除术,是针对胰腺颈部或体部等中间部分肿瘤的一种术式,相对于扩大的胰头切除术和扩大的胰体尾切除术(ELP),可以更多的保留正常胰腺实质,减少术后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不足的发生率。目前,MP报道较少,对其手术适应症、近期和远期疗效尚无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