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新型冻胶酸缓蚀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缓蚀剂是酸液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添加剂,针对冻胶酸对油管、套管及井下金属设备的腐蚀,研究了一系列单一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并通过复配得到高温复合型缓蚀剂-NKJ.静态腐蚀实验得到此复合型缓蚀剂在90℃、浓度为20%的盐酸的冻胶酸中的缓蚀率为98.0%,达到行业三级标准,高温高压动态实验得到该缓蚀剂平均腐蚀率为28.96 g/(m2·h),达到行业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采用酸浸法从剑麻柄中提取了酸洗缓蚀成分——剑麻总生物碱(JM—B)、用静态失重法探讨了JM—B作为酸洗缓蚀剂的最佳缓蚀条件,在研究范围内,w(JM—B)为0.40%的盐酸溶液(w=3%)中,30℃下,腐蚀时间为4h,缓蚀效率最高达87.4%;而与六次甲基四胺复配使用后缓蚀效率达到92.5%.利用Tafel极化曲线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其为阴极型缓蚀剂.通过Frumkin吸附等温式的拟合计算,认为JM—B在碳钢上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且吸附分子间表现为引力.缓蚀剂的加入使碳钢在盐酸中溶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升高.  相似文献   

3.
以蓖麻酸和三乙烯四胺(TETA)合成蓖麻酸咪唑啉缓蚀剂A,再将A与氯化苄反应改性生成水溶性蓖麻酸咪唑啉铵盐型缓蚀剂B。使用静态失重法和线性扫描极化曲线法考察其在1000μg/g HCl+200μg/g H2S介质中的缓蚀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缓蚀剂A与B的缓蚀效果在加入量为37.5 mg/L以上的情况下能达到90%以上,且缓蚀剂B的缓蚀效果比A好。此外,缓蚀剂用量、腐蚀介质温度和停留时间对缓蚀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当缓蚀剂A和B的添加量为37.5 mg/L,腐蚀介质温度为85℃,停留时间为6 h时缓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用静态失重法、稳态极化曲线和扫描电镜初步研究了DAMEPNa2及DAMEPNa2-庚烷-戊醇-自来水微乳液对20^#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1)两者都为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2)该微乳液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缓蚀率可达99%以上,而单一DAMEPNa2的缓蚀率仅为16.2%。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CO2分压对碳钢腐蚀的影响及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在模拟油田腐蚀环境中,采用FS-Ⅲ高温高压动态腐蚀仪,辅以失重法计算,对不同CO2分压下油管钢N80的动态腐蚀速率,A(1-硫脲乙基-2-烷基咪唑啉)和B(1-氨乙基-2-烷基咪唑啉季铵盐)两种咪唑啉缓蚀剂对CO2腐蚀的缓蚀效果及与其它油田用化学药剂的配伍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条件下,随着CO2分压的升高,N80钢的动态腐蚀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缓蚀剂A和B对CO2腐蚀都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最佳缓蚀效率分别为95%和94.6%,其中A与其它化学药剂具有很好的配伍性。使用缓蚀剂A对油田CO2腐蚀进行防护会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无机复配体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出了咪唑啉季铵盐缓蚀荆,在50℃、5%的盐酸介质中用静态失重法对咪唑啉季铵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无机阴离子的协同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个与咪唑啉季铵盐有最佳复配效果的复配体,咪唑啉季铵盐与I^-复配比为1:1(质量比)时,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最佳,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下对复合型缓蚀剂的缓蚀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率达到99%以上,较单独用咪唑啉季铵盐缓蚀效率提高了0.7%左右。  相似文献   

7.
天冬氨酸及其席夫碱的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交流阻抗、极化曲线方法系统地研究天冬氨酸及其席夫碱两种缓蚀剂在0.1 mol/L硫酸介质中对N80低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缓蚀效率也增加.天冬氨酸的缓蚀效率为70.78%,天冬氨酸席夫碱的缓蚀效率为79.71%,这说明天冬氨酸席夫碱的缓蚀性能优于天冬氨酸.用动力学方程对这两种缓蚀剂的吸附方式进行拟合,得到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这两种缓蚀剂对N80低碳钢表面的吸附与朗缪尔吸附等温式一致.  相似文献   

8.
用失重和电化学测试方法考察了钼磷酸在硫酸—醋酸混酸介质中对316不锈钢的缓蚀性能,对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推断,目的就是解决硫酸对金属设备的腐蚀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钼磷酸是一种阳极型缓蚀剂,在w(H2SO4)=0.5%-1.5%,w(CH3COOH)=56.0%,w(HPA)=0.1%-0.2%,温度100—120℃的条件下,腐蚀速度小于0.05mm/a,缓蚀效率高达99.7%.  相似文献   

9.
界面型缓蚀剂缓蚀吸附行为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缓蚀剂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缓蚀吸附与腐蚀电化学交互作用、缓蚀吸附影响因素、缓蚀剂构效相关性以及缓蚀吸附作用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综述了界面型缓蚀剂缓蚀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运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和理论化学方法深入阐释缓蚀剂在金属界面的缓蚀吸附行为和机理是未来缓蚀剂领域研究中的发展趋势,对于开发围绕性能和经济目标的新型多用途环保型缓蚀剂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油田采出水用缓蚀剂缓蚀率的测定,采用的是企业标准Q/SH 10250389-2005《油井缓蚀剂技术条件》.在实际检测中发现试瓶口的严密性、钢片的筛选与处理、采集试验介质等因素影响缓蚀剂缓蚀率的检测结果.本文提出了改进意见,提高了缓蚀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常年加工高酸高硫原油会导致炼厂设备严重腐蚀,腐蚀较明显部位为塔顶冷凝系统及管线,材质为20钢。采用失重挂片法评价了2种油田常用缓蚀剂LH01、WS01和实验室制备的新型咪唑啉类缓蚀剂PF99在减粘塔顶油水介质中对20钢的缓蚀性能,讨论了浸泡时间对PF99缓蚀率的影响,简要分析了PF99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PF99缓蚀剂具有稳定的、最佳的缓蚀效果,最佳用量0.05 mL/L,缓蚀率达93.79%;温度为80℃时,浸泡时间为120 h,缓蚀效果最好;PF99缓蚀剂分子中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的共同作用,使其起到良好的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油酸和羟乙基乙二胺为原料,甲苯作溶剂,采用微溶剂法经过酰胺化和成环反应合成咪唑啉缓蚀剂(1),又通过与氯化苄进行季铵化反应得到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2),改善了水溶性.使用挂片失重法和电化学Tafel极化曲线法对缓蚀剂产品进行评价.并研究了缓蚀剂与KI复配后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缓蚀效果随缓蚀剂浓度增加而增强,咪唑啉季铵盐的缓蚀性优于未季铵化的咪唑啉,缓蚀剂与KI复配后的缓蚀效果明显增强.极化曲线法标明咪唑啉季饺盐质量浓度为250mg/L,参与复配KI质量浓度为150mg/L时,其在20℃的1mol/L H2SO4腐蚀环境中的缓蚀率可达到98.2%.  相似文献   

13.
聚合物缓蚀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有机膦酸聚合物、乙烯基聚合物、含氮聚合物、导电聚合物等各类缓蚀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聚合物缓蚀剂易在底物表面形成单层或多层致密的保护膜,具有缓蚀效率高、缓蚀作用持久、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缓蚀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双烷基咪唑啉季铵盐在酸洗液中缓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电位极化技术及腐蚀失重法并采用自制酸雾测定装置对双烷基咪唑啉季铵盐在盐酸酸洗液中对A3钢有缓蚀、抑雾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缓蚀剂浓度、酸洗温度等因素对缓蚀率、抑雾率的影响以及双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规律,发现该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Frumkin吸附等温式,阐述了该缓蚀剂的缓蚀、抑雾机理。实验表明,双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的缓蚀效率较高(缓蚀率可达99.6%以上)、抑雾作用较强(抑雾率可达85%以上),且酸洗耗酸量低,可作为一种多功能的酸洗缓蚀抑雾剂,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自制的有机膦酸为复配剂对油酸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进行了复配研究,利用静态挂片失重法考察了复配对咪唑啉缓蚀剂在饱和CO_2油田水中缓蚀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油酸咪唑啉季铵盐与多胺缩聚物有机膦酸(PAMMP)质量比达到1∶0.75时缓蚀效果最好,缓蚀率可以达到95.3%,而油酸咪唑啉季铵盐与乙二胺四甲叉膦酸(EDTMP)的质量比为1∶1时缓蚀效果的稳定性最强,经过72 h之后,其缓蚀率仍可达到88.5%。  相似文献   

16.
一种高温酸化缓蚀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芳香酮,甲醛,有机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酮醛胺缩合物,利用该缩合物与一些有效组合的协同作用,制备出HZF-2复合酸化缓蚀剂。对HZF-2的高温高压缓蚀性能及在土酸中的缓蚀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了H2S的存在对HZF-2缓蚀性能的影响,考察了该缓蚀剂对地层伤害的情况。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在高温高压下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能抗硫化氢危害,对地层伤害小,透射扫描电镜分析证明了缓蚀剂在钢片表面的吸附膜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缓蚀剂KA-01是室内合成的有机缓蚀剂。本文通过静态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量对缓蚀剂KA-0l和硫脲(TU)及复配物在15%和28%磷酸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KA-01和硫脲在30℃和90℃15%和28%磷酸中单独使用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而二者复配使用其缓蚀效果明显增加,在90℃15%和28%磷酸中加入1.8%KA-0l和0.2%TU时A3钢的腐蚀速度低于1g/m^2.h,缓蚀率高达99.8%以上,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KA-01和TU是以阴极控制为主的缓蚀剂,而二者的复配物则表现出阴阳极混合控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从缓蚀剂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缓蚀吸附与腐蚀电化学交互作用、缓蚀吸附影响因素、缓蚀剂构效相关性以及缓蚀吸附作用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综述了界面型缓蚀剂缓蚀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运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和理论化学方法深入阐释缓蚀剂在金属界面的缓蚀吸附行为和机理是未来缓蚀剂领域研究中的发展趋势,对于开发围绕性能和经济目标的新型多用途环保型缓蚀剂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研究新型三唑衍生物在1mol/L H2SO4中缓蚀性能和机理,并研究该缓蚀剂在20g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新型三唑绥蚀剂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在1mol/L H2SO4溶液中缓蚀剂浓度为1000g/L时缓蚀率最高,为94.6%。Matlab拟合表明该缓蚀剂在20g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Bockris-Swinkels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20.
环保型复合缓蚀剂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碳钢在含有NaCl溶液中的腐蚀问题,在硅酸钠溶液中复配其他缓蚀组分,制备环保型复合缓蚀剂,通过Tafel极化曲线,盐水浸泡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缓蚀剂的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含缓蚀剂的NaCl水溶液(质量分数5%)对碳钢的腐蚀速率明显降低,缓蚀率达到85.58%,SEM分析显示碳钢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钝化膜;随着腐蚀体系的温度、搅拌速度升高以及碳钢浸泡时间的延长,缓蚀效率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