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生存素(Survivin)在乳腺良性病变、乳腺导管原位癌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良性病变、乳腺导管原位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67%,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50.00%)和乳腺导管原位癌(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0.0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41.67%)和乳腺导管原位癌(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有关(P<0.05),而与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大小、孕激素受体(PR)情况、患者是否绝经无关(P>0.05)。Survivin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ER、PR、患者是否绝经无关(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OX-2阳性表达与Survivin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3,P<0.05)。结论:COX-2与Survivin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OX-2与Survivin阳性表达密切相关,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主要图像特征与发生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92例,分析研究肿瘤的高频声像图表现;并依据腋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腋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统计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纵横比、病灶边缘、周边状况、病灶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血供丰富程度、血流阻力指数,探讨乳腺癌超声特征与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1.30%(84/92),其声像图特征主要表现为:乳腺内实质性低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边缘毛刺、周边高回声光带、微钙化、内部丰富血供及血流阻力>0.70。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在肿瘤大小、边缘毛刺、周边强光带、血供丰富程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彩超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中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综合分析淋巴结图像改变结合病灶典型特征对提示腋淋巴结转移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Ki-67指数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有关,且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加;Ki-67指数与肿瘤的大小无关.结论 Ki-67是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对影响预后的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Kodama法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清扫LEVELⅢ淋巴结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对68例女性初治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在Auchincloss术基础上,加行Kodama法清扫LEVELⅢ淋巴结,并单独标记送病检,对该组淋巴结转移率及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EVELⅢ淋巴结转移率为30.88%。与LEVELⅢ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和肿瘤数目(P>0.05);与LEVELⅢ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肿瘤的大小、患侧腋窝淋巴结状态、TNM分期和分子分型(P<0.05)。结论:对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乳腺癌患者行Auchincloss术时,加行Kodama法清扫腋窝LEVELⅢ淋巴结是必要且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ER、C-erbB-2、PCNA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作为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LSAB法对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根治标本,作ER、C-erbB-2、PCNA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1)ER阳性率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降低,ER阳性率在Ⅰ级(16/20)和Ⅲ级(7/19)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级(16/20)和Ⅱ级(13/21),Ⅱ级(13/21)和Ⅲ级(7/19)差异无显著性(P>0.05);ER在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病例中表达率较高。(2)C-erbB-2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3)PCNA与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无关。(4)C-erbB-2的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与ER呈负相关。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ER过度表达者预后好,C-erbB-2、PCNA过度表达者预后不良,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等的相关性.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01年1月-2007年12月新收治的910例可手术乳腺癌的ER、PR、HER2及各种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910例的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占89.4%,浸润性小叶癌占1.7%,导管原位癌占5%,其他类型占4.9%;肿瘤卣径<2 cm占29.9%,在2~5 cm之间的占45.6%,5 cm的占24.5%;无淋巴结转移的占54.2%,3个及3个以下淋巴结转移的占25.5%,4个及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的占20.3%.ER表达阴件的占33.0%,PR表达阴性的为27.4%.HER2表达为+++的占20.1%.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就诊时淋巴结癌转移率减小(P<0.001),其他指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肿瘤大小与淋巴结痛转移率呈正相关(P<0.001),与ER及PR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1),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P=0.02);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01);ER及PR与HER-2呈明显负相关(P<0.001).在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乳癌中,ER、PR及HER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PR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良好的重要指标与HER2的表达呈负相关,HER-2的表达与年龄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临床上能更早期发现ER及PR阳性或HER2阴性的肿瘤.  相似文献   

7.
ER PR及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Her-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Her-2的表达.结果:ER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R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Her-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复发呈正相关.结论:ER、PR、Her-2联合免疫组化检测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myc、Survivin、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plus法测定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乳腺纤维腺瘤及癌旁组织中c-myc、Survivin、P53的表达。结果 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c-myc、Survivin、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0%、68.33%、48.33%,与乳腺纤维腺瘤及癌旁组织相比,三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myc的阳性表达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P53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c-myc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6;P〈0.01)。结论 c-myc、Survivin、P53在高海拔地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而与海拔高度无关。联合检测乳腺癌中c-myc、Survivin、P53的表达,有利于更好地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提高对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准确指导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CD44v3在乳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CD44v3在乳腺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0例乳腺癌及23例淋巴结转移灶的CD44v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CD44v3在乳腺良性组织表现为肌上皮细胞着色;在浸润性乳腺癌中,除肌上皮细胞外,有此癌细胞胞膜也着色。癌细胞胞膜表达阳性率达58.8%,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癌栓、肿瘤大小及病理核分裂未见相关关系。CD44v3在淋巴结转移灶中仅表现为转移癌细胞胞膜表达,其阳性率为52.1%,与原发灶接近。结论 CD44v3在乳腺癌癌细胞胞膜呈阳性表达,其意义及在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云瀚  王灿  杨钱 《重庆医学》2012,41(11):1071-1072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448例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结果 448例患者中腋窝淋巴结转移255例(56.9%),无转移193例(43.1%);对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分子亚型、肿块大小、肿块部位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关系进行分析,P值分别为0.858、0.822、0.660、0.844、0.972、0.000、0.001。结论腋窝淋巴结的转移与肿块大小、肿块部位相关(P<0.05),而与年龄、ER、PR、HER-2、分子亚型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肿瘤大小(T)分期乳腺癌患者病理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指导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应用,以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带来的术后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首次治疗为手术治疗、T在0~5 cm的2 10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分析不同T分期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比较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并对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不同T分期(1 cm< T≤ 2 cm,2 cm< T≤ 3 cm,3 cm< T≤ 4 cm)间各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分期为0 cm≤ T≤ 1 cm、1 cm< T≤ 2 cm、2 cm< T≤ 3 cm和3 cm< T≤ 4 cm时,Luminal B型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转移率分别为40.00%、29.41%、50.00%和65.22%;T分期为4 cm< T≤ 5 cm时,Her-2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最高,为75.00%。在所有的乳腺癌T分期中,Triple-negative型均具有较低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Her-2过表达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特点不同。Luminal B型和Her-2型乳腺癌患者在前哨淋巴结应用时需要更加谨慎。Her-2过表达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子分型是对传统的乳腺癌病理分型及分期的重要补充,可以进一步提示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助于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2.
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在乳腺癌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在乳腺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0例乳腺癌及23例淋巴结转移灶的层粘蛋白、Ⅳ型胶原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浸润性乳腺癌中,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失去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连续线状表达,表现为间线线状、条索状、碎片状或缺如。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病理核分裂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组织学分型、肿瘤大小及瘤栓之间未见相关性。在淋巴结转移灶中,除脉管对Ⅳ型胶原及层粘蛋白呈阳性表达外,也见个别转移癌细胞胞浆对层粘蛋白呈阳性反应,部分转移灶癌细胞间存在着碎片状层粘蛋白表达,癌细胞巢周围没有连续的或间短的线性状表达。结论随着腺癌进展,细胞外基质表达逐渐下调,并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病理核分裂密切相关,表明分化越差,病理核分裂像赵多,转移能力越强的肿瘤破坏基底膜的能力越强。癌细胞具有产生基底膜橛物质的能力,可能与肿瘤细胞的浸润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转移病灶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23例,探讨其病灶转移的发生率及相关性影响因素。结果 12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出现病灶转移83例,均为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超过2 cm、组织学分级III级、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超过3 mm者、淋巴结纵横比低于1.8者发生病灶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主要向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纵横比、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分析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0年至2013年治疗的SLN宏转移的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144例,分析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  结果  144例SLN宏转移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49.8±10.8)岁,平均肿瘤大小为(2.8±1.1) cm。中位阳性SLN数目为1枚(1~5枚),中位SLN数目为3枚(1~10枚),中位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枚(8~38枚)。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19.4%。单因素分析得出原发肿瘤大小、脉管侵犯、阳性SLN数目以及分子分型是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原发肿瘤>2 cm(P=0.043,OR=3.421)、脉管侵犯阳性(P<0.000 1,OR=16.332)、阳性SLN数目≥2枚(P=0.007,OR=4.191)是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分子分型尽管显示Luminal B型及HER2型NSLN转移风险较高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77)。  结论  对于SLN宏转移的临床早期乳腺癌,原发肿瘤>2 cm、脉管侵犯阳性、阳性SLN数目≥2枚是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乳腺X线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术前测量乳腺癌肿瘤大小的准确性。方法:术前乳腺X线、超声测量70例原发性乳腺癌肿瘤大小,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理学测量的肿瘤大小为参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绝经前患者术前乳腺X线所测肿瘤大小与术后病理大小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术前超声所测肿瘤大小与术后病理大小无相关关系(P>0.05);绝经后患者术前乳腺X线、超声所测肿瘤大小与术后病理大小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和P<0.01)。腋窝淋巴结无转移时,术前乳腺X线、超声所测肿瘤大小与术后病理大小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和P<0.05);腋窝淋巴结有转移时,术前乳腺X线、超声所测肿瘤大小与术后病理大小均无相关关系(P>0.05)。不考虑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时,术前乳腺X线、超声所测肿瘤大小与术后病理大小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和P<0.05)。结论:术前乳腺X线对乳腺癌肿瘤大小的评估优于乳腺超声。但在部分特殊的乳腺结构及疾病类型中,乳腺X线术前评估肿瘤大小准确性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1-2N0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因素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阐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规律,发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cT1-2N0期乳腺癌患者687例,根据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对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分层,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687例cT1-2N0期乳腺癌患者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156例(22.7%)。单因素分析,年龄、cT分期、pT分期、病理分型、脉管浸润、神经浸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分子分型等因素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年龄<35岁(r=3.440,P=0.010)、cT2(r=1.770,P=0.007)、浸润性导管癌(r=3.397,P=0.001)、脉管浸润(r=7.434,P=0.000)和Luminal型(r=2.212,P=0.015)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cT1-2N0期乳腺癌患者中,年龄、cT分期、病理分型、脉管浸润和分子分型是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的危险因素,其中有无脉管浸润最为重要,术前全面分析和评估临床资料及术前获得的病理结果将有助于正确选择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女性乳腺癌受体ER、PR及Her-2与民族、发病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查阅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1年12月1日到2009年3月10日所有已手术乳腺癌病历856例,探索乳腺癌受体ER、PR及Her-2在回汉族、不同的发病年龄、月经状态、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以及临床分期间的相关性。结果宁夏地区乳腺癌受体ER表达强度在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受体PR表达强度在不同的发病年龄、月经状态以及肿瘤大小之间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宁夏地区乳腺癌受体ER表达同肿瘤大小相关;乳腺癌受体PR表达强度与发病年龄、月经状态以及肿瘤大小之间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iR-125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中miR-125b的表达,分析miR-125b表达与乳腺癌常用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miR-125b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非肿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miR-125b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状态及Her-2的表达相关(P=0.019和P=0.033),miR-125b的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临床病理分期及雌、孕激素状态未见显著相关性。结论:miR-125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异常,可能和乳腺癌的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avoiding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 for patients with only one sentinel lymph node (SLN) metastasi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dictive factors for non-sentinel lymph node (NSLN) metastasis of patients with single positive SLN were also analyzed.
Methods  Patients with no and only one SLN metastasis (0/n and 1/n group, n ³2) were selected from 1228 cases of 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who underwent axillary dissection in Shandong Cancer Hospital between November 1999 and December 2011, 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SLN metastasis between them. For the 1/n group,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NSLN metastasis were analyz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Differences of the NSLN metastasis between the 0/n and the 1/n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P <0.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on level III in 1/n group and 0/n group (P=0.570). When the total SLN number was ≥4 and with one positive case, the NSLN metastasi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0/n group (P=0.118). In the 1/n group, clinical tumor size (P = 0.012), over-expression of Her-2 (P=0.003), tumor grade (P=0.018)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SLN (P=0.047)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non-SLN metastasis. Clinical tumor size (P=0.015) and the expression of Her-2 (P=0.01) were independent predictive factors for non-SLN metastasis by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Conclusio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single SLN metastasis could avoid ALND.
  相似文献   

20.
分析120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参考日本乳癌研究会分类法,将其中的78例浸润性导管癌再分为乳头管状癌、实性管状癌和硬癌三个亚型.发现各亚型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和5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提出了对浸润性导管癌进行亚型分类的建议.另外,通过对其中106例乳腺癌淋巴结的临床病理检查发现,27.7%的病人触不到淋巴结(No).但病捡时,其腋窝淋巴结内已有癌转移,提示对No期病人亦应行腋窝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