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北京四合院是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要保护古都风貌,必须认真保护北京四合院.以南池子试点改造为例,对比西方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结合北京四合院的现状,分析了四合院保护过程中的难点及其对策,初步探索了北京旧城保护的出路,试图为保护北京四合院提供另外一种思路,希望对四合院的保护、修缮提供具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旧城区改造应该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尤其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旧城改造,更要持慎重态度。在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建设风格和文化特色问题上,作者结合襄阳北街规划实例,从功能、空间、时间和艺术等多方位、多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观点和构思。  相似文献   

3.
四合院是北京的传统民居形式,它型制规整,特点鲜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本文详细介绍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建筑要素,以及它们所反映出来的当时社会文化等.  相似文献   

4.
居住形态发展与历史城市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城市具有较为完整的某一时代或若干时代叠加而形成的传统环境。文章从城市居住形态的变化入手,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中国传统居住形态的影响以及社会进步引发居住形态变革,说明中国城市旧区急需改造,同时旧城改造过程中保护城市历史环境亦迫在眉睫。在关于城市的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方面,笔者认为应从区、历史地段、历史文物建筑三个层面上建立历史城市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5.
历史城市具有较为完整的某一时代或若干时代叠加而形成的传统环境,文章从城市居住形态的变化入手,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中国传统居住形态的影响以及社会进步引发居住形态变革,说明中国城市旧区急需改造,同时旧城改造过程中保护城市历史环境亦迫在眉睫.在关于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方面,笔者认为应从区、历史地段、历史文物建筑三个层面上建立历史城市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6.
北京四合院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国民居形式的精华,是北方民居形式的典范,几乎成了北京古建筑形式的代名词,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迷恋,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它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内涵。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对北京四合院建筑形式的影响分析,以哲学观念、儒家思想等方面整理,阐述了北京四合院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规划有着独特的处理新、旧城空间秩序的规划经验,本文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提出古代新城建设的三种模式,重点分析了不同模式下城市空间形态的具体特征及其动力影响因素.总结了古人通过延续原旧城空间轴线,建立新旧城多轴的空间格局,以及结合关键地段营造城市地标建筑体系,以实现新、旧城市空间秩序的整体构建的规划设计方法.认为中国古代城市新城空间的建设过程,不仅是城市生用空间增长的过程,也是城市对自然环境美的发现过程,与自然山水环境的融合过程,更是以文化的视角再次思考城市内涵与整体空间秩序的二次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北京城市历史形成、北京旧城改造与交通的现状、旧城改造的典型范例,提出了北京旧城区改造与交通发展的规划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的营造大体包括宅居建筑、室内室外的陈设以及环境装饰三大部分。四合院的建筑环境装饰不仅流行于当时社会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而且还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具有传统文化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0.
沙漠戈壁传统聚落民居建筑是人类在极端自然生境条件下绝地求生、创造性发展的地域民居文化遗产典范.宗教严格、社会封闭、资源匮乏、贫穷落后,气候恶劣、建设艰难是其建筑文化发展的瓶颈,但同时也是它富含顺应性抗争、创造性发展、本土性智慧等特色的源泉.论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新疆麻扎村为例,通过调查与分析,解读麻扎村沙漠戈壁的极端自然生境条件、宗教文化内涵、社会经济状态、历史发展脉理,展现麻扎村聚落空间形态特色,梳理麻扎村传统民居建筑遗产的基本型制、空间形态、生活关系及文化魅力,挖掘整理麻扎村民居建筑优秀的营造经验与智慧,总结在极端自然、社会、经济生境下朴素的建筑结构、材料、构造、节能等适宜性技术经验与智慧.  相似文献   

11.
以往的讨论城市文化传承都瞩目在城市建筑美学上,其实城市文化的讨论应同时关注城市的人文形态,这样才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北京的胡同文化体现在四合院,这个建筑与自然交流得多,北京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村落空间形态诠释着乡情、宗亲、落叶归根等民族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和传承村落精神,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通过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分析,梳理了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传统因素及新生因素,从村落景观的完整性、空间形态的整体性和地缘关系的领域性等方面提出了基于传承村落精神的规划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张家口堡子里的四合院居民为对象,调查其交往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居民的日常交往正在减退,主要原因是建筑密度过高、绿化匮乏,交通管制不足、空间规划不合理等.针对这些问题,从交往空间、生活设施及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传统民居的改造从过去“推倒重来”逐渐向渐进式更新转变,旨在保留传统民居的价值、延续文化内涵。本文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祁门县“圆磨形排列”的传统聚落空间,以及传统民居的平面、空间、立面、色彩、材质,总结了该地区传统建筑现状中存在聚落肌理破坏、传统空间格局和审美意境脱节、外立面材质和色彩丢失、建筑结构损坏和建筑文化缺失的问题,明确了强调因地制宜、体现时代理性、弘扬传统文化的改造目标、五项原则以及三项方法,提出延续聚落肌理、改造建筑实体和延续地域文化价值的改造策略,以实现聚落空间肌理和传统建筑风貌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考证北京四合院的形成年代,研究历史建筑在某个时代留给人们的印记,反映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技术.方法利用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考证北京四合院历史建筑形成的年代.结果通过研究和考证。确定了北京四合院建筑物的形成年代.并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分析,提出了四合院的营造方法和建筑技艺,科学确定了四合院建筑年代的3个线索.结论由于明、清北京城承袭元大都的城市格局,四合院的居住形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最终成为明、清的典型住宅.  相似文献   

16.
北京四合院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民居建筑。本文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对它的形成原因。构成规律、组合形式、分隔手段和布局特点等进行了探讨和归纳,并重点分析了四合院的内向空间特点,为现代化居住建筑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的营造大体包括宅居建筑,室内室外的陈设以及环境装饰三大部分,四合院的建筑环境装饰不仅流行于当时社会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而且还现体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具有传统文化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8.
城市建设中的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已成为城市结构变化的两个重要动因,本文就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关系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动态协调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内在的功能关系与空间形态的关系,做到“新旧结合,以新补旧”,以此推动城市功能与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结合作者所参与完成的实际工程"贵州织金县新华路改造"项目,初步探讨了在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迅猛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多的面临旧城改造问题的背景下,对传统历史街区进行小规模渐进式改造的一些心德体会;并在结合该街区北门节点工程实际介绍了作者自己的设计想法.  相似文献   

20.
在快速的城市更新中,如何保持城市的个性是个关键性的问题。章分析了旧城老居住区的环境品质和结构,提出了规划改造的目标应该分层次地改造老居住区的环境,保证类似街坊的社会中性的公共空间系统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