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目的】分析河南省小麦种植户的农业生产托管行为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验证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的福利效应。【方法】在理论分析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福利效应影响的基础上,基于河南省918个小麦种植户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行为对农户的福利效应,并用农户受教育程度和经营规模两个特征变量对农户福利效应进行了分组分析。【结果】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福利效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群体间存在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生产规模越小的农户,其农业生产托管的福利效应水平越高。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托管驱动因素发现,家庭非农就业人口数量对农户农业生产托管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业机械价值、地块数量和农户距中心城区距离对其选择农业生产托管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为促进农户福利水平的提升,应当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多种渠道引导农户外出务工就业,适当调整当前农机补贴政策,采取适当方式开展地块整理合并。  相似文献   

2.
运用1 682个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通过门限效应模型和样本选择修正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户市场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门限效应模型分析得出人均基本需求农地的面积为0.068 hm~2,即人均年基本需求粮食为466.27 kg。2)农业机械化水平对门限前后的农户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门限前的农户市场化程度就提高0.496个单位,门限后的农户市场化程度就提高0.67个单位。3)自我农机作业方式和外包农机作业方式都对门限前后的农户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户主不健康和转出土地对农户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社会资本、粮食价格、人均土地面积、复种指数、平原地区对农户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议重点提高平原地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程度,关注农户健康问题,增加家庭社会资本,鼓励农户复种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从而促进农户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农户家庭自有农机在土地流转中发挥的作用。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CFPS2018数据,在控制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前提下,检验了农户家庭自有农机对其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随着家庭自有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农户转出土地的可能性越低,转入土地的可能性越高。2)利用调节效应模型,发现家庭非农就业率会显著正向调节自有农机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农业雇工成本和不平坦的地形会负向调节自有农机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但村庄交通情况无法调节自有农机对土地流转的影响。3)对于农户土地转入行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和自有农机会互相负向调节各自对农户土地转入的影响效应,表明在家庭扩大经营规模的决策中,自有农机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因此,本研究意味着家庭自有农机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不可忽视,且非农就业、劳动力成本、自然地貌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外在因素会增强或削弱自有农机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断加快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步伐,可以解放原本束缚于土地上的劳动力和资源,使农村的经济和农民的收入得以提升。分析了土地流转是否会影响农户收入及其影响路径,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土地流转影响农户收入的路径。将土地流转细分为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将农户收入细分为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在此基础上,从转入转出2个角度提出“土地转入-农业机械化-农业收入”和“土地转出-非农就业-非农收入”这2条影响路径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户的家庭收入比未流转户高12.41%,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在1%的统计水平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土地转入促进了农业收入,土地转出促进了非农收入。(2)进一步发现土地转入是通过农业机械化推动农户农业增收的,农业机械化在土地转入影响农户农业收入的路径中发挥了26.13%的中介作用。土地转出通过非农就业推动农户非农收入增收的,非农收入在土地转出影响农户非农收入的路径中发挥了50.71%的中介作用。基于此研究结论,从推动土地流转、形成现代化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完善非农就业服务体系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非农创业的稳步发展在提高农户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推动了农户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与利用,进而对农地转出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的微观农户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家庭非农创业对农地转出的影响,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农户家庭保险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比例不高,仅为14.6%,农地转出行为参与率和转出规模平均比重均呈现出较低水平,分别为17.4%和14.4%。非农创业对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和转出规模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非农创业在青壮年农户中的影响强度要显著高于老年农户。非农创业通过促进农户家庭参与保险,进一步推动了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和转出规模,家庭保险参与在非农创业对农地转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因此,提出有序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基于农户发展特征实施差异化的政策扶持和就业引导,通过完善农村保障制度提高农户保险参与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对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农户增收和共享经济增长红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匹配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均,农户间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农户收入尚处于较低水平。48.0%的农户非农就业水平为0,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仍是一项严峻任务。数字普惠金融、非农就业均正向促进农户收入增加,非农就业水平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收入的重要渠道,中介效应占比为3.507%。另外,相较于财富较多的农户,数字普惠金融对财富较少农户的增收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建议完善农村地区数字化建设,为不同农户精准提供数字金融产品;鼓励引导使用数字金融产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水平,进而带动农户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7.
探究家庭禀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对推进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农户非农就业、农户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1770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OLS、分位数回归模型,探讨家庭禀赋对农户收入及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非农就业在家庭禀赋与农户收入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1)家庭禀赋对农户收入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家庭经济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家庭自然资本,最后是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2)家庭禀赋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具有不同的影响差异,且对中高收入水平农户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非农就业在家庭人力资本与农户收入和家庭经济资本与收入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9.0%和6.4%。因此,为促进农户增收,建议充分考虑农户家庭禀赋水平,要大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不断丰富和拓宽农户的信息获取渠道;其次要重视低收入水平农户养老服务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支持;最后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农户非农创业,实现劳动力就近就业。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劳动力价格上涨背景下不同地形上农户的策略行为,从理论上探讨了农业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采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农户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实证检验不同地形下农业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省级宏观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民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即面对农业劳动力价格上涨,我国农户会采取三种不同的策略行为:要素替代、产品替代和非农就业。同时,在不同的地形上,农户的策略选择有所侧重,具体而言,平原地区农户会更多地选择要素替代和非农就业,而丘陵山区农户会更多地选择产品替代。由此认为,面对劳动力价格上涨,我国农户会采取相应的策略行为,因此不必要表现出过分的担忧。针对要素替代现象,建议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均要加强用于粮食生产的农业机械的研发、创新;针对产品替代现象,建议丘陵山区要加快研发针对经济作物的中小型农业机械;针对非农就业现象,建议平原地区要以完善区域劳动力市场为主,而丘陵山区要以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分工深化和种植结构调整,基于200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定量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种植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从整体上看,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周边省份种植结构"趋粮化"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这主要归因于大中型农机跨区作业。2)本地农业劳动力价格上涨将促进周边省份的"趋粮化",城镇化进程和农林水支出则表现出抑制作用。3)2001—2003年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2004年以后农业机械总动力、大中型拖拉机动力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且呈现递增趋势,2011年小型拖拉机动力开始出现正的空间溢出效应。4)不同地形条件的地区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平原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大中型拖拉机动力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丘陵山区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小型拖拉机动力则呈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为此提出加强农机区域协调、推进"宜机化"改造和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林慧  王玉斌 《农学学报》2021,11(9):111-117
为了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解决“三农”的核心问题,运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探究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与农民非农收入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与农民非农收入互为格兰杰因果,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非农收入的增加有着较为稳定的促进作用,但短期来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非农收入的增加会较为强烈地抑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两者尚未形成良性的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鉴于此,研究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带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通过完善农业合作组织提升农业机械服务保障水平,加强农机技能培训发挥农业机械利用效率,拓宽农民的非农就业渠道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等方面的建议,以期促进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和非农收入之间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多效抗旱驱鼠剂(RPA)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多效抗旱驱鼠剂(RPA)研制的技术路线、组方原理、试验研究结果等。用RPA进行常规蘸浆造林,能显著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和生长量,可有效预防甘肃鼢鼠、草兔和牛羊的危害,定植2年后油松的高生长比对照提高8.0cm,对鼠类的综合预防效果提高10.2%~13.8%。用RPA进行拌种和浸种处理,可以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使苗齐苗壮,提高土壤的生产潜力。RPA在苗圃育苗或飞播造林中应用,能够提高成苗率,促进苗木木质化程度,使苗木安全越冬,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起到以根提水,以水促长的作用,处理区油松幼苗保存量达0.5~0.8株/m2,对照区仅为0.07株/m2,处理区油松苗木平均高3~5cm,对照区为2~3cm。  相似文献   

12.
本从N×-3的结构,电子组态,价键出发来说明它所具有的高度活泼性和生物学效庆,交用酶学试验和杀虫效果来证实;对N^-3的杀虫机制,特点进行了探讨;对N^-3的杀虫应用前景也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13.
果园生草栽培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果园生草栽培是果树生态培育的一种重要模式.研究其系统内生理生态机制是完善这一模式的重要环节.综合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及公布的有关文献和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生草栽培的果树生理效应、土壤效应、环境效应及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4.
化感稻新品系抑制稗草能力的田间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22 个化感稻新品系和美国强化感稻PI312777 抑制稗草的能力,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水稻封 行前抑草率.竞争抑草率\灌浆期抑草率\伴生稗草平均株高和稗草单株干物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院化感稻的 抑草作用受环境条件影响,其中化感作用表现相对稳定,竞争作用随环境变化较大曰化感稻的抑草作用主要表现在 抑制稗草萌发和资源竞争力弱的稗草死亡,封行前抑草率是影响其抑草效果的主要因素.基于灌浆期抑草率,初步 筛选到12 份抑草特性强且田间表现相对稳定的化感稻新品系3\4\6\7\12\14\15\16\17\19\21\22,其中化感稻新 品系15\16 在2011 年晚季和2012 年早季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草特性袁化感稻新品系6尧15尧19 在2011 晚季的抑草特 性优于美国强化感稻PI312777,这些强化感稻新品系的筛选将有助于化感稻商业品种的选育及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蜡状芽孢杆菌引起的鲫鱼病害药物防治提供实验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芦荟等7种常见药食两用中药对鲫鱼蜡状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7种常见药食两用中药均对致病菌蜡状芽孢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甘草、鱼腥草、芦荟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金银花、蒲公英、槐米、桔皮的抑菌作用较弱。7种供试样品的最小杀菌浓度均远大于最小抑菌浓度,仅甘草、鱼腥草在500μg/ml时表现出弱的杀菌作用,其余样品在其选择的浓度范围内均无明显杀菌作用。[结论]所选择的7种药食两用中药均具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但仅具有弱的或不具有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疆南疆地区沙漠公路的建成通车,对南疆地区经济的发展、货物的运输、交通条件的改善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讨论了沙漠公路的生态价值,分析了其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  相似文献   

17.
青海云杉硬枝扦插的激素、年龄和位置效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青海云杉插穗生根的外在因素和内在生理生化基础,采用网袋容器和自动间歇喷雾扦插繁殖技术,系统研究了青海云杉插穗母株年龄、部位、类型及激素处理等对插穗生根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插穗类型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异戊烯基腺嘌呤(IPA)、酚类化合物和糖类的含量。结果表明,以7年生母株枝条作穗条扦插繁殖效果最佳;一级侧枝的生根情况优于二级侧枝和顶枝穗条,树冠下部穗条生根优于上部枝条;激素处理能显著提高硬枝插穗的生根率,其中以IBA 200 m g/kg处理3 h的生根效果最好;邻苯二酸和儿茶酸2种酚类化合物可能对生根有抑制作用;枝条和针叶中三糖含量随母株年龄增加而增大,而葡萄糖含量却呈下降趋势;高含量的Z和ZR均有利于插条生根,IAA对生根无促进作用,IPA对插条生根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单一的某种激素对青海云杉插穗生根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8个早熟加工番茄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通过对两组共8个早熟加工番茄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在不同自交系间一般配合力存在差异,同一自交系在不同性状上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也有较大差异,而且各自交系均具有其优势性状.组合HT48×HT19 在始熟期、前期产量和总产方面特殊配合力表现较好;组合HT69×HT27 和组合HT71×HT21在始熟期、耐压力、前期产量和总产方面特殊配合力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从期望效应概念入手,阐述了期望效应对教育的影响,论述了为实现教员期望的良性循环,如何获得期望效应的方法,通过对学员全面客观的分析形成恰当的期望,并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期望通过合适的途径传递给学员,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对小麦条锈菌具有不同抗性强度的小麦品种作为亲本配成不同杂交组合,在分离世代中通过人工接种条锈病菌,将其不同反应型植株进行归类分组种植,再通过条锈病菌的接种鉴定,对各组继代分离个体继续进行抗性反应型归类分组种植.如此轮回数代,可从低世代感病类型个体中选择出抗性提高的植株.在无专化抗性基因控制的亲本品种间杂交所获得的中抗或中感材料是累积微效抗性基因的重要材料.在持续多代选育持久抗锈品种过程中,F4及其以后的1~2代是累积微效抗性基因的关键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