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营养教育为重点的学校健康促进项目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萍 《中国厂矿医学》2002,15(3):259-261
目的探索改善青少年饮食健康行为和营养健康知识、行为/信念、习惯/技能,提高其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按SCOPE模式制定实施计划,对目标人群采取开设健康教育课、提高学校饮食服务水准等于预措施,并进行干预前、后问卷调查。结果三类人群干预前后营养知识教育知晓率、健康信念流行率、行为/技能正确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可以提高人们的营养知识、健康信念和行为/技能,学校的教育应该将其融人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2.
某市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某市12~20岁青少年吸烟危险行为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采用SPSS 8.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曾尝试吸烟率为22.66%,吸烟年龄≤13岁的吸烟率11.1%,目前吸烟率9.55%.并存在性别、学校类型、学习成绩等之间的差异(P<0.05).结论 青少年吸烟危险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学业的升级呈上升趋势.必须抓好学校健康教育,给予他们正确健康行为指导,不断提高全市青少年健康知识,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学校健康教育是使儿童青少年获得卫生知识、转变态度、增强卫生信念、转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产生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并改善环境,以达到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健康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和蔓延。青少年成为感染的高危人群。在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控制艾滋病蔓延的重要策略。我们以临汾铁路地区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本次调查。了解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态度和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做好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青少年由于难以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1] 。自虐行为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因心理障碍而导致的极端行为 ,不可忽视。为了解青少年自虐行为发生的原因 ,提高青少年的健康素质 ,从侧面反映青少年心理发育情况 ,进行了本次调查 ,旨在为青少年青春期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对恩施市的 1所大学、2所中专、3所中学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随机原则抽取年龄为 14~2 1岁的学生 15 5 0人 ,其中男生 896名 ,女生 65 4名作为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6.
医院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作为健康教育的基地,以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使病人了解有关自己疾病的生理及心理保健知识,改变他们的健康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方向发展的过程。我们通过1a来的临床实践,采用具有胸外科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日期、降低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临朐县学生家长安全用药知识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临朐县西苑中学学生家长安全用药知识和行为情况,为开展青少年安全用药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抽样的方法 于2008年3月抽取西苑中学的部分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安全用药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基层有相当多的家长缺乏应有的药品有效性和安全使用等方面的知识,不安全用药行为比较严重.结论 为保障青少年健康,应该加强中学生及家长用药安全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昆明市五华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政府、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的预防政策、规划和干预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在6所随机抽取的学校开展现场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危险行为在该区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在各种危险因素中,曾尝试吸烟率为35.7%,曾尝试饮酒率为73.8%,有赌博史的学生占23.0%.结论 应加强健康教育,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改变青少年的危险行为,强化认知水平,提高青少年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未婚重复人工流产青少年心身症状及生殖避孕状况,关注青少年生殖健康。方法对青少年文化程度、不同年龄段、性生活及流产情况及未婚青少年妇科疾病检出率等进行比较,心身行为调查采用90项症状自评最表(SCL-90)进行。结果青少年人流中高职院校人数最多,其中20-21岁为高发年龄段;首次性生活年龄小,人流次数多,而且多伴有生殖道感染,生殖避孕知识和性卫生知识缺乏、性生活活跃、流产次数多和流产间隔时间短是重复流产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大多数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结论为青少年提供性与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不仅能增强他们对性行为的责任感,推迟他们性行为开始的年龄,而且可提高避孕措施的使用率并减少不安全的性行为。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时期发生的各种健康危险行为,将极大地影响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危害青少年的终身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1].本文主要研究淮北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吸烟饮酒、网络行为等与健康相关的行为状况,目的在于了解中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促进中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寻求生殖健康服务意愿的健康行为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二种健康相关行为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影响青少年利用生殖健康服务的行为、心理和社会因素,促进青少年更好地利用健康服务。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取生殖健康状况及保健水平为中等及以上的4个大城市的10~24岁青少年,对影响青少年就诊意愿的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5019名青少年,其中在校学生占81.5%;将可能影响青少年寻求生殖健康服务意愿的因素分别纳入合理行为/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与求医行为理论模型,模型拟合检验的2分别为1365.80和1164.39,均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影响青少年就诊意愿的因素基本符合基于合理行为/计划行为理论以及求医行为理论而建立的应用假设模型。结论有效促进青少年自觉利用健康服务增进健康,必须从心理、行为和社会综合因素考虑,在改善青少年自身行为的同时,还要提供一种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行为确立或改变的支持性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2.
徐燕萍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288-288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使儿童青少年逐步形成了健康的行为。方法: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要督促教育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全身和口腔健康行为与社会-行为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青少年全身和口腔健康相关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通过多级分层抽样选择所需样本人群,研究人群的年龄组分别为11,13和15岁年龄组,最后的样本人数为2662人.以WHO全球口腔保健项目中心设计提供的标准问卷作为问卷调查表收集青少年口腔和全身健康行为的数据. 结果 本研究表明青少年口腔健康相关行为与社会.经济状况、学校表现和伙伴关系相关.二元分析结果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相一致,证实有高水平的口腔健康行为的青少年更可能有好的全身健康促进行为.全身和口腔健康相关行为的因子分析分离出3个因子:即1)健康-危险行为;2)健康-促进行为;3)帮助-寻找行为. 结论 本研究支持多维的健康行为模式理论,口腔健康教育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方式,去调整和改变影响青少年口腔健康的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茂名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茂名地区重点和普通中学、技校、大学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茂名市在校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大约为70.0%,危险行为主要为意外伤害、自杀、吸烟、饮酒、不良膳食行为、缺乏体育锻炼、接触毒品和无保护性行为。危险行为的发生率与学生年龄及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有密切关系,且男生和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校青少年普遍存在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应针对青少年危险行为特点,开展综合性行为干预,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二种健康相关行为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影响青少年利用生殖健康服务的行为、心理和社会因素,促进青少年更好地利用健康服务.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取生殖健康状况及保健水平为中等及以上的4个大城市的10~24岁青少年,对影响青少年就诊意愿的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调查5019名青少年,其中在校学生占81.5%;将可能影响青少年寻求生殖健康服务意愿的因素分别纳入合理行为/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与求医行为理论模型,模型拟合检验的x2分别为1365.80和1164.39,均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影响青少年就诊意愿的因素基本符合基于合理行为/计划行为理论以及求医行为理论而建立的应用假设模型.结论 有效促进青少年自觉利用健康服务增进健康,必须从心理、行为和社会综合因素考虑,在改善青少年自身行为的同时,还要提供一种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行为确立或改变的支持性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全身和口腔健康行为与社会-行为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青少年全身和口腔健康相关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通过多级分层抽样选择所需样本人群,研究人群的年龄组分别为11,13和15岁年龄组,最后的样本人数为2662人。以WHO全球口腔保健项目中心设计提供的标准问卷作为问卷调查表收集青少年口腔和全身健康行为的数据。结果本研究表明青少年口腔健康相关行为与社会-经济状况、学校表现和伙伴关系相关。二元分析结果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相一致,证实有高水平的口腔健康行为的青少年更可能有好的全身健康促进行为。全身和口腔健康相关行为的因子分析分离出3个因子:即1)健康-危险行为;2)健康-促进行为;3)帮助-寻找行为。结论本研究支持多维的健康行为模式理论,口腔健康教育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方式,去调整和改变影响青少年口腔健康的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未婚青少年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与行为方面的现状及需求.方法 选择顺德区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伦教街道、北滘镇及乐从镇为项目点,每个项目点分别抽调5个村(居委)的流动人口相对密集的单位进行抽样调查.本调查表明,流动未婚青少年对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匮乏,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安全性行为意识淡薄.结论 十分有必要对流动未婚青少年进行性知识、避孕知识和生殖健康教育.全社会应共同关注外来人口这一特殊的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广泛以及更针对性的生殖健康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杨丛莲 《攀枝花医药》2001,23(B09):49-50
健康教育是研究以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人和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害因素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可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健康行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这是护士对促进和加速“减轻痛苦、维持生命、增进健康”这一护理目标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贺州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贵森  尹志芬  袁湘意 《广西医学》2007,29(9):1395-1396
目的 了解贺州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贺州市八步城区四所初中、三所高中、二所职业高中分层抽取初一至高三学生3 088名,采用匿名问卷方式调查中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结果 健康危险行为在我市中学生中普遍存在,曾经吸烟率55.7%,饮酒率67.8%;有4.8%的学生报告曾尝拭过违禁药品,初中生有使用毒品现象;6.1%的高中生承认有过性交行为;有20.4%的学生考虑过自杀,2.0%的学生曾进行过自杀,多种健康危险行为男生高于女生.结论 中学生存在着许多健康危险行为,应针对青少年的年龄、性别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并进行健康危险行为干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冉莉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7):56-57
健康教育是克服和消除不健康生活行为及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措施,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的基本手段。通过对我校2005级高职生健康相关行为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存在吸烟、饮酒和赌博等健康危险行为,这些行为不但影响他们的学业,而且也将影响其今后的健康及工作。为此,我校从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对他们进行了健康教育。针对高职生特点进行生理、心理卫生及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其中侧重于心理卫生方面的健康教育,促使高职生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建立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