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干燥方式对桑叶降糖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探讨了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和热风干燥4 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桑叶降糖活性成分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含量、苯酚-硫酸法测桑叶多糖含量、亚硝酸钠法测定桑叶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法制备的桑叶色泽最好,与新鲜桑叶最为接近,但DNJ和总黄酮的含量都较低;真空干燥法制备的桑叶DNJ和多糖含量最低,且桑叶的色泽也最差;微波干燥对桑叶的降糖成分和色泽影响较小,当功率为140 W处理10 min时,其DNJ和多糖的含量最高,分别为(297.15±6.35) mg/100 g和(11.71±0.01)%;热风干燥的时间较短,对桑叶的颜色影响也较小,当干燥温度为75 ℃,干燥时间为60 min,所得桑叶的DNJ、总黄酮、多糖的含量都较高,分别为(227.47±5.79)mg/100 g、(49.51±1.18)mg/g和(11.29±0.01)%。因此热风干燥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中大批量桑叶的干燥。同时测定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可知干燥后桑叶降糖物质结构未发生改变,降糖效果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
对香椿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进行研究,同时考察不同热处理条件对香椿的特征香气有机化合物之一2-巯基-3,4-二甲基-2,3-二氢噻吩(2-Mercapto-3,4-Dimethyl-2,3-Dihydrothiophene,MDD)稳定性的影响,分析MDD热降解的动力学以及热力学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越高,香椿干燥速率越快,符合传统的干燥速率变化规律。MDD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规律和Arrhenius模型,反应速率常数介于0.0155~0.0345min-1之间,并且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同温度下半衰期分别为44.719、32.239、20.091 min,随着干燥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呈现出减少的变化趋势,反应的活化能(Ea)为39.052 kJ/mol。焓变(ΔH)为正值说明MDD热降解过程是吸热反应,吉布斯自由能(ΔG)也为正值,说明MDD热降解反应为非自发反应。研究可为有效控制香椿加工生产过程特征风味物质的降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热风辅助射频(hot air-assisted radio frequency,HA-RF)干燥过程中维生素C随温度变化的降解动力学模型。方法在6.5 cm极板间距和60℃热风系统条件下进行HA-RF干燥,重点研究胡萝卜丁中维生素C在干燥过程中的降解动力学,包括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DHAA)和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总维生素C含量采用2,4-硝基苯肼分光光度法测定,AA采用2,6-二氯吲哚酚滴定法测定。结果HA-RF干燥过程中维生素C的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可逆模型,其降解活化能为40.54 kJ/mol。DHAA活化能为35.83 kJ/mol,表明DHAA的稳定性低于AA。结论本研究使用的干燥温度为62.5~77.5℃,较高的干燥温度下维生素C降解速率较高,较低处理温度下的降解过程具有更好的模型适应度(R2>0.98)。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黄秋葵干燥工艺条件,选取不同干燥方式、干燥温度对黄秋葵进行干燥,研究不同干燥工艺条件对干燥特性、动力学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速率受干基含水率的影响大,远红外干燥速率受干基含水率的影响小。Midilli 模型能准确描述黄秋葵热风和远红外干燥过程。在相同温度下,热风干燥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比远红外干燥的大0.52~1.10 倍,热风干燥所需活化能比远红外干燥所需活化能低5 481.76 J/mol。干制品的VC 降解、复水比和硬度受温度和时间累积效应的影响。以干燥特性、动力学和干制品品质为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获得黄秋葵干燥条件,热风温度70 ℃,干燥时间为300min,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1.36×10-9m2/s,所得干制品VC 含量7.71mg/100g、复水比6.03、硬度3.25 N。  相似文献   

5.
张巧  顾欣哲  吴永进  屠康 《食品科学》2016,37(16):117-122
研究热风干燥对枇杷果皮中功能性成分(多酚、黄酮、三萜酸)及果皮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用60 ℃热风干燥将枇杷果皮烘干至水分含量为9%~10%后,测定干燥前后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和鉴定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显示,干燥后枇杷果皮中的总多酚((37.94±0.84) mg GAE/g)和总黄酮((19.29±0.76) mg Rutin/g)的含量较新鲜果皮(总多酚:(63.66±1.68) mg GAE/g;总黄酮:(56.78±1.44) mg Rutin/g)显著减少(P<0.05),总三萜酸含量变化不显著;在新鲜果皮中检测到35 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酯、酮,其中己醛(相对含量19.79%)和反-2-己烯醛(相对含量26.59%)为主要挥发性成分。与新鲜枇杷皮相比,热风干燥增加了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共检测到73 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酯、酮,与新鲜果皮共有的成分有21 种。壬醛(相对含量31.47%)为干样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他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β-环柠檬醛、β-紫罗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癸醛等,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干燥果皮的特有香气。  相似文献   

6.
以冷冻干燥为对照,分析不同热风干燥温度(40,60,80,100,120 ℃)对冰菜干燥动力学、色度、水分活度、多酚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DPPH、FRAP)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风干燥条件下,干燥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短。冰菜热风干燥的最优模型为SLogistic1模型,各温度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70以上。随着热风干燥温度的升高,冰菜中的总酚、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80 ℃左右最高,其中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铁离子抗氧化能力分别为24.3 mg TE/g dw和105.0 mg TE/g dw。进一步分析冰菜多酚含量,发现80 ℃时冰菜中的原儿茶酸、香豆酸、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其它温度处理组。此外,80 ℃热风干燥的冰菜色泽与冷冻干燥最为接近。80 ℃是冰菜热风干燥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大果山楂片在热风干燥条件下的干燥特性,试验以大果山楂为原料,大果山楂片干基含水率和干燥速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大果山楂片厚度、装料量和热风温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并建立大果山楂片热风干燥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大果山楂片厚度、装料量和热风温度均对大果山楂片热风干燥特性影响较大,随着热风温度的升高,干燥速率增大;随着山楂片厚度和装料量的增加,干燥速率降低。不同条件下的干燥均可分为加速和降速干燥2个阶段。根据试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大果山楂片热风干燥的动力学符合Page模型,此模型适合对大果山楂片热风干燥过程进行预测和描述。该研究结果可为预测热风干燥过程中大果山楂片水分含量和干燥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紫薯热风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新鲜紫薯为原料,研究其热风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方法:以铺料密度、干燥温度、热风风速为因素,研究其对紫薯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并通过SAS8.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紫薯热风干燥模型。结果:得到紫薯热风干燥的干燥特性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紫薯热风干燥数学模型为ln(-lnMR)=ln(-0.0104+0.000283T+0.00427V-0.0126P)+(1.1830-0.00067T+0.0487V-0.1332P)lnt(MR为水分比;T为干燥温度/℃,V为物料干燥热风速率/(m/s);P为物料干燥铺料密度/(g/cm2;t为干燥时间/min)。结论:干燥温度、物料铺料密度对紫薯热风干燥的速率有较大影响,而热风风速对干燥速率的影响较小;紫薯热风干燥符合Page模型。  相似文献   

9.
借助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及其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不同热风干燥温度(50~70 ℃)在干燥时间(120~180 min)范围内牛肉脯的水分状态、水分质量分数与水分分布情况。3种干燥温度下平均干燥速率分别为 0.226 5、0.277 9、0.353 9 g/(g·min);牛肉脯的干燥效果主要取决于其不易流动水的含量,通过在热风干燥过程中提高温度,可以明显提高肉脯的干燥速率,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的迁移也会加快;干燥过程中不易流动水在自由水和结合水之后发生变化,不同热风温度条件下的峰面积、峰比例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温度越高曲线变化愈明显;牛肉脯水分含量与峰面积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70℃干燥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323.34x- 6 092.77(R2=0.975 0);纵向弛豫时间T1加权成像图表明牛肉脯70 ℃热风干燥过程中氢质子密度分布相对均匀,干燥品质较高。比较3种干燥温度的差异,这可为今后肉脯品质提升、产品研发和节约能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干燥方式及碱液处理对鲜枸杞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缩短鲜枸杞干燥时间,降低能耗,提高枸杞干制品品质,采用清水和不同质量分数(2%、4%和6%) 的Na2CO3溶液对枸杞进行前处理后,分别进行热风和热泵干燥,测定并分析了所获得枸杞干果的干燥速率、色 泽、复水率以及主要营养成分(多糖、总类胡萝卜素、黄酮)含量。结果表明:Na2CO3前处理能使枸杞表皮蜡质 层变薄、断裂,形成水分通道,进而缩短枸杞干燥时间,较为适宜的Na2CO3质量分数为2%。在干燥效率方面,热 泵和热风干燥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干燥产品品质上,热泵干燥要明显优于热风干燥。相对于恒温恒湿干燥, 分阶段变温干燥在保证干燥产品品质的同时,加快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因此枸杞干燥的最适工艺参数为 2% Na2CO3前处理,干燥温度40 ℃(2 h)-45 ℃(4 h)-50 ℃(6 h)-55 ℃(10 h),干燥相对湿度40%的热泵干 燥。此工艺条件下枸杞干燥时间为22 h,干燥枸杞色差值为15.09,复水率为2.35 g/g,多糖含量为10.29 g/100 g,黄 酮含量为0.43 g/100 g,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 503.13 μg/g。  相似文献   

11.
不同提取温度对白鲢鱼皮明胶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白鲢鱼皮为原料提取鱼皮明胶,考察不同提取温度(30、50、70、90、100 ℃)对鱼皮明胶得率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提取的鱼皮明胶的紫外吸收峰均在波长218 nm左右;明胶提取率在提取温度为90 ℃时最大,为(86.91±0.98)%;50 ℃条件下提取的鱼皮明胶的凝胶强度最大,为(896.75±117.03)g;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30、50 ℃条件下提取的鱼皮明胶由α1、α2、β 3 条肽链组成,70、90、100 ℃条件下提取的鱼皮明胶由于明胶分子的热降解,电泳条带不明显;30、50、70、90、100 ℃条件下提取的鱼皮明胶的热变性温度分别为(97.88±2.65)、(108.66±0.43)、(106.48±3.33)、(100.27±2.37)、(99.56±0.37)℃;提取温度越高,明胶的G’’和G’值越小、流变性能越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榆树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组分的结构和含量。方法:丙酮提取榆树叶类胡萝卜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类胡萝卜素组分,依据其光谱和质谱信息并与标准品和文献相比较,确定主要类胡萝卜素的结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集时间的榆树叶中主要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结果: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为榆树叶中主要的类胡萝卜素组分,其含量因采集时间不同而异:叶黄素含量范围为880.2~1 385.4 μg/g干样,平均含量为1 098.3 μg/g干样;β-胡萝卜素含量范围为142.8~364.2 μg/g干样,平均含量为297.7 μg/g干样。结论:榆树叶有望成为叶黄素开发的食品新资源。  相似文献   

13.
卢江长美  张超  马越  赵晓燕 《食品科学》2016,37(10):134-13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干燥温度对紫苏中挥发性物质组成和风味的影响。电子鼻分析显示:55 ℃干燥获得产品的风味与新鲜紫苏冻干后的风味非常相似,与其他温度干燥获得产品风味有一定区别。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显示:新鲜紫苏冻干后总共检出25 种挥发性物质,其中紫苏酮含量最高为173 μg/g,根据生理代谢途径特征可以判定该紫苏为PK(perillaketone)型。干燥温度对紫苏中挥发性物质组成有不同影响,其中55 ℃干燥样品保留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典型的挥发性物质如紫苏酮、芳樟醇、香芹酮等均有检出,较好保留了紫苏的风味。因此,55 ℃是紫苏较适宜的干燥温度。  相似文献   

14.
陈伟  杨英士  杨海燕 《食品科学》2014,35(11):72-78
昆仑雪菊结合型黄酮类化合物因与细胞壁以共价键结合,难以直接用溶剂萃取出来。本研究采用碱降解法使结合型化合物释放出来并优化降解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溶剂对降解产物进行提取筛选出最佳的溶剂得到粗提物,利用常压硅胶柱层析和SepdexLH-20凝胶柱层析对粗提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Fe3+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2,2-diphenyl-1-(2,4,6-trinitrophenyl)hydrazyl,DPPH)法及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最佳的碱降解时间2 h、温度50 ℃、NaOH浓度2 mol/L,最佳提取溶剂为正丁醇;从粗提物中分离得到2 个单体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和电喷雾质谱(electrosprayionization mass spectra,ESIMS)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金鸡菊查尔酮-4’-O-β-D-吡喃葡萄糖(化合物1)、3’,4’,7,8-四羟基二氢黄酮(化合物2);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化合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均强于阳性对照VE,化合物1与化合物2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17.29±0.17)μmol/L和(70.09±0.09)μmol/L、对ABTS+·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22.86±0.21)μmol/L和(33.4±0.18)μmol/L,远低于阳性对照VE的IC50值(分别为(78.08±1.63)μmol/L和(38.54±0.42)μmol/L),说明两个化合物均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任美  夏延斌  王亮亮 《食品科学》2016,37(10):105-110
以莲子钻芯粉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莲子钻芯粉中的甲基莲心碱,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为自变量,以甲基莲心碱提取量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莲子钻芯粉中甲基莲心碱,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3.1%(质量分数)、酶解时间1.7 h、酶解pH 4.8、酶解温度50 ℃。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甲基莲心碱提取量为(7.02±0.22)mg/g,高于传统乙醇法(4.03±0.17)mg/g,提取量提高了71.9%。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有效地提高了莲子钻芯粉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槟榔预处理及热风干燥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槟榔的优良加工工艺,研究采用不同水煮时间(10、20、30 min)和水煮温度(80、90、100 ℃)预处理工艺后槟榔的干燥特性和干燥后长径比变化情况;并研究不同干燥温度(50、55、60、65 ℃)和装载质量(16、24、32、40 kg/m2)条件下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水煮时间对槟榔干燥后水分比的变化影响不显著;不同水煮温度对槟榔干燥后水分比的变化影响较显著。不同水煮时间和水煮温度条件下槟榔干燥后的长径比变化差异显著,长径比随着水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着水煮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较优的水煮预处理工艺为:水煮时间10 min、水煮温度100 ℃。干燥温度和装载质量对槟榔干燥的含水率变化有显著影响,且干燥速率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装载质量的增加而减少。槟榔的热风干燥没有恒速干燥阶段,只有降速干燥阶段。较优的热风干燥工艺为:干燥温度60 ℃、装载质量24 kg/m2。  相似文献   

17.
以1 株分离自酱油曲的米曲霉(Asperg i l lus oryzae)M-4为材料,初步研究其降解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的特性。米曲霉M-4对DES的降解率与菌体生物量呈正相关,在基础盐培养基(mineralsalt medium,MM)中培养9 d对100 mg/L的DES降解率为93%。动力学研究表明,该菌株降解DES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所测试的培养温度、初始pH值、底物质量浓度范围内,DES半衰期为1.645~5.295 d。培养温度30 ℃和偏酸性环境有利于其对DES的降解;底物质量浓度越高,其半衰期越长。  相似文献   

18.
研究挤压膨化预处理对玉米蛋白粉色素提取的影响,探讨挤压膨化可有效提高玉米黄色素提取量的原因,并对玉米黄色素的组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挤压膨化预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黄色素的提取量,当物料水分含量18%、螺杆转速160 r/min、挤压筒温度150 ℃时,玉米黄色素提取量可达到(59.03±1.86)mg/g,比未处理提高了149.70%;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挤压膨化前后玉米蛋白粉微观结构的分析结果显示,挤压膨化预处理可使玉米蛋白粉颗粒内外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内部致密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增大了玉米黄色素提取量;经高效液相色谱对挤压膨化预处理后提取的玉米黄色素进行初步分析表明,其主要成分为玉米黄质、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9.
高温连续干燥与干燥-通风联合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的干燥方式对稻谷进行干燥,降至安全水分含量12%(湿基),测定干燥后稻谷的整精米率(head rice yield,HRY)、脂肪酸值以及RVA特征值。结果表明:对于连续干燥作业,缓苏过程中存在一个临界缓苏时间,达到临界缓苏时间能显著提高整精米率,且干燥温度越高,该临界缓苏时间的出现越明显;但干燥温度高于60 ℃,且一次降水幅度不小于9.4%,缓苏温度与干燥温度相同时,通过延长缓苏时间,整精米率难以达到70%;对于干燥-通风联合作业,干燥温度高于60 ℃,且缓苏温度不低于干燥温度时,虽能保持较高整精米率(>72%),但稻米的RVA特征值(峰值黏度、最低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生值)总体上随着干燥温度、缓苏温度的升高和缓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存在一些波动,干燥温度、缓苏时间对其影响显著性低于缓苏温度。两种干燥方式的脂肪酸值都存在不同于恒低温干燥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