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比较稻谷热风与真空干燥特性及对其加工品质的影响,为有效改善稻谷加工品质提供依据。通过对初始水分为26.5%的稻谷进行热风和真空干燥试验,研究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对稻谷的干燥特性和其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稻谷的平均降水速率越大,且真空干燥平均最大降水速率大于热风干燥平均最大降水速率;热风干燥在干燥开始后的5~10min降水速率出现最大值,真空干燥在干燥开始后的5~15min降水速率出现最大值。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稻谷的爆腰率上升,出糙率和整精米率下降;相同的干燥温度下,真空干燥稻谷的加工品质优于热风干燥稻谷的,其中爆腰率最为明显。对于高水分稻谷采用真空干燥可以提高稻谷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2.
低糖黄皮果脯的开发与研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皮果脯加工的关键技术在于表皮苦涩味的去除、防褐变的处理、最佳风味的形成和真空渗糖工艺参数的确定.试验表明.在10%~12%的盐水中浸泡12 h可除去表皮的苦涩味,微波80℃杀酶护色5 min、采用前期50℃~60℃、后期60℃~80℃进行干燥可有效的防止袁皮的褐变,处理过后的黄皮在葡萄糖15%、蔗糖25%、柠檬酸0.1%、果胶0.5%的糖液中、0.085 MPa真空环境下渗糖20 min,果脯风味形成最佳.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8):155-161
为了提高稻谷机械干燥效率和干后品质,降低干燥能耗,以平均干燥速率r、爆腰率b和单位能耗e为指标,以热风温度(X_1)、热风风速(X_2)、转换点含水率(X_3)、真空温度(X_4)为试验因素,设计Box-Behnken Design(BBD)试验对稻谷热风-真空联合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将优化结果与热风、真空单一干燥方式最优工艺参数对应的指标值相比较。结果表明,联合干燥的最优工艺参数为:X_1=40℃、X_2=0. 7 m/s、X_3=20. 7%、X_4=38. 1℃,对应的平均干燥速率为0. 000 483 g/(g·min)、爆腰率为6. 3%、单位能耗为2 612 kJ/kg。联合干燥的平均干燥速率比热风干燥降低了29. 5%,比真空干燥提高了33. 1%;爆腰率比热风干燥降低了10%,比真空干燥降低了13. 7%;单位能耗比热风干燥降低了60. 1%,比真空干燥降低了12. 6%,说明稻谷热风-真空联合干燥与单一干燥方式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杏鲍菇干燥速率、品质及降低能耗,采用Design-expert软件的Box-Benhnken方法设计,探讨热风温度、热风时间、真空冷冻干燥时间对干燥速率、感官得分、复水比和氨基酸的综合影响,在该基础上由试验数据推导出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并对干燥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温度55℃、热风时间54 min,真空冷冻干燥时间11h。联合干燥耗时和耗能分别比真空冷冻干燥减少25.5%,6.3%,比热风干燥减少156.4%,63.3%。  相似文献   

5.
以猕猴桃果脯为试验对象,探讨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3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其水分构成、复水性、硬度、韧性、风味和滋味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经快速水分测定仪和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发现,真空冷冻干燥果脯含水量显著偏低(P<0.05),其自由水和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明显偏高;果脯复水性显著偏高(P<0.05),果脯硬度和韧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干燥方式(P<0.05)。电子舌和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猕猴桃果脯咸味显著偏高(P<0.05),而挥发性芳香物质含量呈现出相反的趋势(P<0.05)。经聚类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所得猕猴桃果脯品质接近,与真空冷冻干燥的果脯品质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制备的猕猴桃果脯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6.
真空与热风联合干燥香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二次回归旋转设计试验研究真空与热风联合干燥香菇。结果表明,真空干燥产品复水性好,色泽保持良好,但是干燥耗时长,设备成本偏高。热风干燥产品耗时短,设备成本低,但是产品复水性差,褐变严重。真空与热风联合干燥的产品色泽和复水性接近真空干燥产品品质,远远优于热风干燥产品品质,比真空干燥大大缩短了干燥时间,降低了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7.
张琳静 《中国皮革》2023,(5):61-66+71
提高皮革材料的真空干燥性能,获取皮革材料最佳真空干燥工艺参数组合,通过分析真空度、温度、张紧度对皮革材料干燥特性的影响程度,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值的合理范围。在此基础上以得革率、干燥速率、拉伸强度作为皮革材料性能指标,通过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和方差分析与响应面分析,确定了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单工艺目标和综合工艺目标进行优化,确定了单工艺目标优化值为得革率1.24%,干燥速率为15.57 g/min,拉伸强度为20.24 MPa;综合工艺目标的优化工艺参数为真空度为0.035 MPa,干燥温度为72.85℃,张紧度为15%,此时得到的皮革材料得革率为1.24%,干燥速率为14.91 g/min,拉伸强度为0.89 MPa,具有较高的干燥特性。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热风干燥与冷冻干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对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猕猴桃切片进行了对比实验,比较了不同冷冻干燥工艺和热风干燥工艺下猕猴桃VC损失率和干燥速率。实验发现热风干燥实验中,厚度、温度和对流情况三个因素对干燥速率和VC损失率两个指标都有显著影响(p<0.01)。最佳猕猴桃热风干燥工艺条件是:猕猴桃切片厚度取中间值6mm,温度取高值70℃,对流情况取加风。冷冻干燥实验中,厚度、一次干燥温度对干燥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冻结速率无显著影响。厚度、一次干燥温度和降温速率对VC损失率有显著影响(p<0.05)。最佳猕猴桃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条件是:猕猴桃切片厚度取中间值8mm,一次干燥温度-10℃,冻结降温速率取快速冻结。热风干燥的平均干燥速率远远大于冻干实验结果。冷冻干燥的VC损失率大大小于热风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产滇橄榄果为原料制备滇橄榄果脯,研究柠檬酸、植酸、抗坏血酸3种不同护色剂及加工工艺对滇橄榄果脯护色效果的影响,以滇橄榄果脯的色差值和褐变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滇橄榄果脯无硫护色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确定滇橄榄果脯无硫护色工艺的重要技术参数。结果表明,3种护色剂均有一定的护色效果,其中抗坏血酸护色效果最为显著;滇橄榄果脯护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杀青时间2 min、抗坏血酸浓度2.00 g/kg、真空浸糖时间5 h、干燥温度70℃,制备的滇橄榄果脯呈黄绿色,透明度好,果肉紧实饱满,滇橄榄风味浓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控制木瓜果脯生产和储藏过程中的非酶褐变问题,本文从生产工艺和储藏条件上着手,对木瓜果脯在不同条件下的褐变程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真空渗糖法和100%白砂糖的糖液组成,添加0.10%Na2SO3+0.10%异抗坏血酸钠+0.30%柠檬酸作为护色剂,并且进行真空包装,在低温下储藏,可以有效控制木瓜果脯的非酶褐变,保持原有色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热风恒温干燥、热风变温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对干香菇甲醛含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进行处理,并测定干燥产品的甲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收缩率、复水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不经预处理直接热风恒温干燥的香菇的甲醛含量高于热风变温干燥。经过预处理后再进行热风干燥的香菇中甲醛含量与直接热风干燥相比都有显著降低,但香菇的感官品质较差,收缩率较大,复水性较差,可溶性糖和蛋白质都有所损失。微波真空干燥的香菇甲醛含量比直接热风干燥低,与经预处理后热风干燥的香菇甲醛含量相近,香菇复水性适中,质地疏松。经预处理后再微波真空干燥的香菇与直接微波真空干燥相比,甲醛含量较低,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较低,体积收缩率和复水率差别不显著。本研究为香菇干燥过程中品质和甲醛含量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银杏果微波间歇干燥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银杏果微波间歇干燥最佳工艺,选取微波功率、加热时间和间歇时间为试验因素,以干燥过程平均 干燥能耗、质量干燥速率以及干燥后的感官品质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二次正交回归试验优化银杏果微波间歇干燥 工艺,运用BackWard分析法建立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所选试验因素对 干燥进程有显著影响,其强弱顺序为:加热时间>微波功率>间歇时间。试验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采用响应面 寻优法得到银杏果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4.5 W/g、加热6.5 s、间歇80 s,在此条件下,质量干燥速率为 0.157 kg/(h·kg),平均干燥能耗为65.54 kJ/g,感官品质评分为8.5。实验结果对改进干燥设备和银杏果微波干燥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干燥方式对莲子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莲子的热风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风-真空微波干燥和热风-气流膨化干燥5 种不同干燥方式及其对莲子干燥产品物理性质、主要营养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总色差值大小顺序为真空冷冻干燥>热风-气流膨化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热风-真空微波干燥;硬度大小顺序为热风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热风-真空微波干燥>热风-气流膨化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而脆度大小顺序为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热风干燥<热风-真空微波干燥<热风-气流膨化干燥;比容大小顺序为真空冷冻干燥>热风-气流膨化干燥>热风-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热风干燥;复水性大小顺序为真空冷冻干燥>热风-气流膨化干燥>热风-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热风干燥;5 种产品中的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相差不大;真空冷冻干燥、热风-真空微波干燥与热风-气流膨化干燥产品的微观结构均观察到明显的蜂窝状结构,热风干燥产品仍为致密结构,真空微波干燥产品中仅出现少量空隙。综合看来,热风-气流膨化干燥可以作为开发莲子休闲食品的适合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14.
无核白葡萄热风干燥过程中总酚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价褐变的发生对葡萄营养与功能活性的影响,跟踪考察无核白葡萄在30℃热风干燥过程中的色度、总酚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无核白葡萄在干燥的第8天开始出现明显的褐变,之后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褐变程度不断加深,表现为红值(a*)上升,亮度值(L*)、黄值(b*)和色彩饱和度(c*)下降;干燥过程中,葡萄果实中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呈总体下降趋势,但在第8天时有突然增大,之后又迅速下降;第8天时总酚含量的突然增大与葡萄开始褐变和红值(a*)峰值的出现时间相吻合;整个干燥过程中的总酚含量与3种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些现象说明,无核白葡萄中总酚是赋予其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褐变程度的加深会导致葡萄中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脱水速度对‘无核白’葡萄干制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及褐变的影响,以新疆‘无核白’葡萄为材料,采用快速和缓慢两种脱水方式,观察‘无核白’葡萄脱水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及褐变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缓慢脱水质量损失50%及快速脱水质量损失60%‘无核白’葡萄细胞线粒体、叶绿体、液泡膜等遭到破坏,同时褐变指数明显上升,因此认为,‘无核白’葡萄脱水过程中褐变与细胞区室化作用被打破密切相关。与缓慢脱水相比,快速脱水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胞内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器膜结构的破坏,保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且快速脱水褐变指数显著低于缓慢脱水。研究结果可为快速脱水在‘无核白’葡萄干制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干燥方式对枣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4 种干燥方式所得枣粉的物理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枣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物理特性方面: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枣粉呈现较好色泽,真空冷冻干燥枣粉溶解性差于其他3 种枣粉,吸湿性无明显差异,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和热风干燥枣粉复水性较好,真空冷冻干燥枣粉的粒径和堆积密度最小;在营养成分方面:4 种枣粉的营养成分较鲜样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枣粉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相对较高,真空干燥枣粉总酸含量最高,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枣粉的VC和黄酮含量较高,真空冷冻干燥和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枣粉的环磷酸腺苷含量稍高于其他两种。枣粉的综合评分结果显示,真空冷冻干燥枣粉品质最佳,其次是真空干燥枣粉和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枣粉,热风干燥枣粉品质最差。真空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生产成本高,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枣粉品质较好,且所需干燥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适宜在枣粉加工产业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蕉产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玉 《食品科学》2016,37(15):100-106
为了对比普通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传统油炸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微波干燥、变温压差膨化干燥6 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对香蕉干燥产品营养成分、微观结构、感官品质、风味成分、生产周期的影响。采用理化分析技术检测营养成分含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检测风味成分;评分法进行感官评价、变异系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 种不同干燥方式下香蕉产品营养成分变化显著,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可较好保留产品各种营养成分;电子显微镜扫描显示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产品细胞空隙最大,感官评分最高;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6 种不同干燥方式下香蕉产品生成了不同种类风味物质和特有风味成分,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能较好地保留鲜香蕉中的酯类物质。干燥方式综合评价结果为:真空冷冻干燥>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传统油炸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微波干燥>普通热风干燥。但真空冷冻干燥投资大,生产周期长;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微观细胞结构空隙最大,赋予产品疏松多孔结构。综合考量产品营养成分、感官评分、风味物质、微观结构、生产周期五类评价指标得出,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加工技术适用于香蕉干制品的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8.
陈晶  李琪  黄春萍  张晓峰  徐艳  丁然  张宏 《食品科学》2015,36(18):58-63
以枇杷花中总黄酮、总三萜含量作为检测指标,考察D101、AB-8、聚酰胺3 种大孔树脂对枇杷花提取物中总黄酮、总三萜的分离性能,考察4 种不同干燥方法对枇杷花总黄酮、总三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孔树脂AB-8作为最佳分离树脂,上样量2.1 mL、吸附时间4 h、洗脱速率2 BV/h、洗脱体积3 BV时,枇杷花洗脱液中总黄酮含量为74.82%,收率为76.56%,总三萜含量为15.57%,收率为46.48%;减压干燥作为最佳干燥方法,真空度0.07 MPa、温度45 ℃、干燥时间10 h时,纯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76.07%,收率为77.87%,总三萜含量为15.89%,收率为47.09%,含水量为4.07%。研究结果表明,此制备工艺可行,为枇杷花总黄酮、总三萜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的干燥方法干燥富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的酪蛋白水解物,研究对ACE活性抑制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喷雾干燥法、流化床干燥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干燥富含ACE抑制肽的酪蛋白水解产物,以干燥产物的水分含量低于5%为指标,确定干燥条件,以干燥产物的ACE活性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优化干燥条件。并通过动物实验,评价不同干燥方法所得产物的降血压效果。结果显示,采用喷雾干燥法干燥水解产物优化条件为:进风温度190 ℃、出风温度75 ℃、进料量44 mL/min,其干燥产物的ACE活性抑制的IC50值为0.442 mg/mL;流化床干燥水解物的条件为:进风温度65 ℃、进料量180 mL、悬浮介质添加量30 g,其干燥产物ACE活性抑制的IC50值为0.294 mg/mL;真空冷冻干燥产物的ACE活性抑制的IC50值为0.275 mg/mL。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方法所得干燥产物,最有利于ACE抑制肽活性的保留,其次是流化床干燥,而喷雾干燥产物的活性损失最大。因此,在富含ACE抑制肽水解产物干燥时,采用冷冻干燥方法较好。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法优化番木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对番木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基于响应面的中心组合设计方法,分析预干燥时间、膨化温度、抽
空时间3 个因素对番木瓜膨化产品含水率、硬度、脆度、色泽和复水比5 个指标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5 个
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评分得到番木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范围。结果表明:预干燥时间、膨化温
度、抽空时间三因素对产品的含水率、硬度、脆度、色泽和复水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三因素交互作用
对产品品质影响显著;番木瓜变温压差膨化最优干燥参数为:预干燥时间4.96~6.00 h、膨化温度80.00~97.23 ℃、
抽空时间2.02~3.00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