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描述了用于自由电子激光的永磁铁周期系统、理论要求以及实际限制以及三维场计算永磁铁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运用于反应堆的永久磁铁处于中子辐照的恶劣环境,而辐照将会影响永久磁铁的性能。为评估中子辐照对永磁铁性能的影响程度,利用欧洲活化计算系统EASY-2007对耐2a中子辐照的Sm(Co0.82,Fe0.1,Cu0.06,Zr0.02)7.2永磁铁进行辐照计算,通过分析元素成分的变化来推测磁性能的衰减情况。结果表明,辐照后的永磁铁中Fe元素含量变化不大,而Sm元素含量大幅降低,这使得矫顽力降低严重。  相似文献   

3.
报告了一台用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研究的混合型波振器的研制情况。该波振器采用稀土永磁与纯铁混合形式。磁场气隙及磁场锥度连续可调。波振器的磁场峰值的均方根误差小于0.53%。电子轨迹偏移在0.03mm左右。文中论述了此波振器的设计、利用模拟退火法对磁块进行优化组合、电子束在波振器理想及实际磁场情况下的轨迹的计算,以及波振器的磁场测量技术和磁场调整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利用正电子湮灭方法研究了时效退火处理对两种磁性材料Fe-Cr-Co-Si和Sm_2(Co、Fe、Cu、Zr)_(17)微观结构的影响。Fe-Cr-Co-Si永磁合金具有机械加工性能好,最大磁能积高的优点,适于在需要加工的情况下应用。Sm_2(Co,Fe,Cu,zr)_(17)是一种性能十分优良的第二代稀土化合物的永磁材料。它的最大磁能积高达30兆高·奥。这两种永磁材料经时效退火处理,磁性能(矫顽力和磁能积)明显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磁性能和继续设计新的磁性材料,就需要深入探讨材料的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之间的联系。这是当前磁性材料物理研究的一个显著的趋势。目前在研究这类问题的实验中,国外已经使用了核磁共振、穆斯鲍尔效应和μ介子  相似文献   

5.
由于R_2Co_(17)型稀土钴永磁合金具有高的磁能积、磁晶各向异性和居里温度,且较RCo_5型稀土钴永磁合金节省钐钴,因而发展成为高性能的实用的永磁体。 本文报告我们制备的一个含铁量较实用的、要求高的Sm_2(Co,Fe,Cu,Zr)_(17)永磁合金铸态样品,其成分是:26Sm-39.5Co-24.5Fe-8Cu-2Zr,在自制等加速穆斯堡尔谱仪上用~(57)Co(Pd)源测得室温下的透射谱。拟合实验谱  相似文献   

6.
硅光电倍增器件(SiPM)的自动增益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光电倍增器件(SiPM)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用于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的光电探测器件。与传统的光电倍增管(PMT)相比,它有着尺寸小、工作电压低、对磁场不敏感等优点,但其缺点是增益对环境温度敏感。在PET探测器的研发中,为了改善温度变化引起的增益漂移,设计了一个SiPM的增益校正系统。该系统通过测量环境温度对SiPM的偏置电压实时调节,从而保证其增益的相对稳定。最后对该系统对温度变化引起的SiPM增益漂移的抑制能力做了定量评估。采用增益校正系统后,在相似的温度变化范围内,SiPM的最大增益漂移由校正前的79.67%减小到11.03%。该结果显示此系统对温度变化引起的SiPM增益漂移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该系统能够补偿因温度变化引起的SiPM增益漂移,从而提高基于SiPM阵列探测器模块的PET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电磁场理论,引出电磁流量计的基本方程和电极电势的计算公式。计算了永磁式电磁流量计的磁路系统。制造了两台钠用永磁式电磁流量计。它们的电势信号足够大,并与液态钠的流量成良好的线性关系,能满足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用裂变产额比法测量了样品中235 U/238 U同位素丰度比。样品受14.8MeV中子短时间辐照后,用HPGe谱仪系统跟踪测量其γ能谱,从各自的特征峰分析得到不同裂变产物的加权平均产额,得到了若干对产物核素的产额比与丰度比的相关曲线。  相似文献   

9.
<正>锦屏实验室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地下实验室,其表面2 400m的岩层覆盖很好地屏蔽了宇宙线带来的本底。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室(JUNA)计划依托锦屏实验室的低本底条件,对具有重要的核天体物理意义的带电粒子辐射俘获反应进行测量。本工作该年度完成了~(12)C(α,γ)~(16)O间接测量并给出天体物理SE2因子,建立了C注入靶的结构和制备分析方法,并基于实验设计对整个实验系统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验证了实验的可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 60 Co集装箱检查系统的安全联锁方法。介绍了用 PLC设计安全联锁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编程。由于采用了 PLC分布式控制结构 ,系统的运行稳定、安全、可靠。PLC在 60 Co集装箱检查系统中的成功应用 ,对其在核技术方面的广泛运用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低温永磁波荡器(Cryogenic Permanent Magnet Undulator,CPMU)是目前插入件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其利用一些永磁材料,如钕铁硼(Nd Fe B)或镨铁棚(Pr Fe B)的磁场性能在低温下明显高于室温的特性来提高波荡器性能和光源束流品质,工作温区为50-150 K,需要冷却系统的冷却。CPMU冷却系统主要包括过冷液氮冷却系统和磁体阵列冷却回路。本文介绍了上海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SSRF)CPMU过冷液氮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进行了系统主要热负载的分析;对冷却系统中关键设备之一的过冷换热器进行了设计,并计算分析了过冷氮流经CPMU冷却系统的全程阻力损失,为系统另一关键设备液氮泵的选型提供依据。对CPMU过冷液氮冷却系统进行的在线测试表明,该设计满足CPMU样机的冷却需求。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DAMA实验的触发判选系统之构成、功能、所解决的问题,以及与整个数据获取系统联合使用时所达到的指标。该系统的设计方案不仅用于DAMA实验,也用于DAMA合作组的其他实验,如液氙闪烁探测器和R&D实验系统等,其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核电厂安全参数显示系统中所采用的对核电厂安全状态的自动诊断功能。为了保证诊断的多样化,该系统提供了用于核电厂应急运行时的两种诊断准则,一是设计基准事故的监督,另一个是临界安全功能的监督。作为一种扩充诊断功能,该系统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电厂正常运行时的参数偏离监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承压边界(RCPB)泄漏监测的重要性和常用的几种放射性监测方法进行叙述,对这几种监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重点介绍了一种测定压水堆核电站RCPB泄漏率的~(18)F(氟-18)放射性微尘监测新方法,并对其基本监测原理进行说明。详细阐述了~(18)F微尘监测系统的结构组成、系统设计要求及计算假定条件等内容,同时还对~(18)F微尘监测系统泄漏率探测限进行计算,给出了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5.
做为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的一部分,将建造1台100 MeV的紧凑型回旋加速器,用于产生强流质子束。由于回旋加速器中心区接收度的限制,基于TRIUMF的经验研制了1台新的多峰负氢离子源,以产生更高的质子流强,并将发射度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该离子源包括1个圆柱形的等离子体腔(内径98 mm; 高150 mm)、10对提供多峰场和虚拟电子过滤磁场的永磁铁、三电极引出系统、内嵌永磁铁的端盖和可接1对或多对灯丝的水冷接线柱。在引出系统中,引出电极内安装1对小的永磁铁以过虑被引出的电子,环形的电磁x-y导向磁铁套在引出系统的地电极上。截止到2003年10…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克服传统集装箱检测系统难以辨别前后重叠在一起的物体的缺点,双视角60Co集装箱检测系统将立体成像技术应用在传统的检测系统中。双视角立体成像与分析是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研究与比对不同的立体成像方式,针对系统的不同终端,分别应用色分法和时差分像法将系统从不同视角获得的图像分别传送至检测人员的左右眼,使其在大脑中融合成一幅立体图像。论文设计的双视角60Co集装箱检测系统实现了对集装箱等大型客体的立体成像检测,不仅可以对前后重叠的物体进行有效区分,而且可以生成客体的三维影像,提高了系统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一台体积和重量都较大、设计性能较高的全永磁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ECR)离子源LAPECR2(Lanzhou all permanent magnetic ECRion source No.2 ).该离子源将用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320 kV高压平台,为其提供强流高电荷态离子束流.LAPECR2的研制采用全新的全永磁磁体结构设计,通过采用高性能的NdFeB永磁材料、优化的磁结构设计以及精确的计算,实测源体的磁场参数能达到高性能ECR离子源的设计要求.离子源采用较高频率的14.5 GHz微波馈入加热等离子体,波导直接馈入离子源以增强馈入微波的稳定性与效率.此外,还大量采用了一些有利于提高离子源高电荷态离子产额的关键技术,如铝内衬等离子体弧腔、负偏压盘、铝制等离子体电极、三电极引出系统、辅助掺气等.  相似文献   

18.
利用POISCR程序计算了调变磁化方向型(MMD)和调变宽度型(MW)永磁多极磁体的磁场分布。本文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到永磁材料实际退磁曲线的非线性,两种型式永磁多极磁体所产生的磁场分布相似,而带软铁屏蔽的MW型磁体的场强略高于MMD型磁体。  相似文献   

19.
采用选择性抽提方法结合整装细胞电镜技术(whole mount cellEM)及扫描电镜技术,对单核、巨噬细胞的骨架系统进行了观察;并应用抗肌动蛋白(Anti—actin)抗体和抗α-管蛋白(Anti—α tubulin)单抗结合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分别对其微丝、微管进行了定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前后单核、巨噬细胞骨架系统的辐射效应进行了观察,发现照射后细胞骨架系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同时,对照观察了秋水仙素、松胞素B对其骨架系统的影响,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类似之处。因此,我们认为~(60)Coγ射线引起的细胞骨架系统改变可能与微管、微丝的聚合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选择性抽提方法结合整装细胞电镜技术(whole mount cell EM)及扫描电镜技术,对单核、巨噬细胞的骨架系统进行了观察;并应用抗肌动蛋白(Anti-actin)抗体和抗α-管蛋白(Anti-αtubulin)单抗结合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分别对其微丝、微管进行了定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前后单核、巨噬细胞骨架系统的辐射效应进行了观察,发现照射后细胞骨架系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同时,对照观察了秋水仙素、松胞素B对其骨架系统的影响,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类似之处。因此,我们认为~(60)Coγ射线引起的细胞骨架系统改变可能与微管、微丝的聚合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