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对前列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住院期间的127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进行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并与127例非肿瘤疾病的男性泌尿系疾病患者对照。将伴焦虑或(和)抑郁症状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心理治疗组、氟西汀治疗组以及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组,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结果:前列腺癌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实体肿瘤的患者(P〈0.05),患者经心理治疗或氟西汀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心理治疗较氟西汀治疗疗效更为显著(P〈0.05),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较单独采用氟西汀或心理治疗的HAMA、HAMD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前列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疗效满意,且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护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59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即心理康复护理及氟西汀组31例,对照组即氟西汀组28例,疗程4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经4周治疗后,两组HAMD^[1]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表示两组均有效。治疗4周末,实验组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有效率为78.6%,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实验组起效较迅速(在治疗1周后HAMD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服用氟西汀联合心理康复护理疗效较单服氟西汀4周后疗效明显提高,且给予康复护理后1周内HAMD下降显著,提示早期康复护理对于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及门诊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氟西汀,观察组患者给予氟西汀加用尼莫地平。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采用HAMD、MMSE、CSS、MBI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MMSE、CCS、MBI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较好,不但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还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到本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对照组给予黛力新联合多塞平治疗,疗程均为4周,随访3个月,从HAMD抑郁评估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AMD抑郁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后,两组的MES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忘忧方治疗30~50岁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收集的63例抑郁障碍患者,按随机表法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前行HAMD量表初次评分,治疗组予中药忘忧方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周,治疗后第6周末再次进行HAMD量表及Asberg氏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结果:各组治疗前后HAMD分值差异显著(P〈0.05),两组之间治疗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副作用较对照组小,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忘忧方治疗与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均有疗效,二者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但忘忧方组的副作用较氟西汀组少。  相似文献   

6.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氟西汀对抑郁障碍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4例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治疗组和氟西汀对照组,每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20~40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氟西汀20~4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价病情及疗效,以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1%及85.7%,差异无显著性(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多于治疗组(P〈0.01)。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疗效确切且人体耐受性较好的新一代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盐酸氟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所致抑郁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盐酸氟西汀和西酞普兰治疗,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用药2周后,西酞普兰组HAMD得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在治疗4周后盐酸氟西汀组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在用药8周后,疗效相当(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西酞普兰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38.1%)低于盐酸氟西汀组(60.5%)(P〈0.05)。结论: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所致抑郁症方面,西酞普兰起效较快,且较盐酸氟西汀安全性好。两组长期使用疗效相当。西酞普兰适合阿尔茨海默病所致抑郁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病后抑郁及残留期抑郁使用西酞普兰(喜普妙)与氟西汀疗效的对比。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疗程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以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TESS评分均未见明显增加。两组间比较HAMD,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酞普兰与氟西汀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后抑郁及残留期抑郁表现均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但西酞普兰组在减少复发及多药合用等方面较氟西汀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8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两组,氟西汀组42例和阿米替林组4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氟西汀组的不良反应明显较阿米替林组少且轻(P<0.01).结论: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按是否服用氟西汀(百忧解)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对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两组患者,分别行HAMD、NIH-NINDS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抗抑郁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NIH-NINDS卒中评分治疗前后同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可影响神经功能康复,在治疗脑卒中的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可加快抑郁状态的恢复并可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中西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甘麦大枣汤加减联合西药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药氟西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MESSS)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组间及组内HAMD评分及MES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麦大枣汤加减联合西药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氟西汀,且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氟西汀用于老年高血压并发抑郁症的临床降压疗效。方法 将70例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降压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口服,bi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mg,口服,qd。疗程共8周。分别于8周内对两组的血压、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两组间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2.29%)要高于对照组(45.71%)(P〈0.05),其中治疗组显效率(54.29%)要明显高于对照组(17.14%)(P〈0.05);治疗组HAMD评分逐渐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8周后HAMD-24减分率为57.29%(〉50%),具有临床疗效;对照组HAMD-24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AMD-24评分于4周及8周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西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抑郁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6例)和氟西汀组(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或氟西汀胶囊口服用药。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1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的HAMD总分低于氟西汀组(P<0.05),而在第2、4、8周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  相似文献   

14.
氟西汀治疗抑郁症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按照双盲法原则分组。对抑郁症患者60例实行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剂量20~60 mg/d,平均34 mg/d,疗程6周,同期收治的抑郁病患者60例采用淀粉安慰剂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HAMD减分率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以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治疗1周即见效。6周后观察组,痊愈38例(63.33%),显著进步15例(25.00%),进步5例(8.33%),无效2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35.00%(χ2=15.296,P〈0.01)。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服药过程中表现出恶心8例,呕吐6例,食欲减退5例,乏力7例,失眠8例,头昏4例,出汗5例,口干7例,焦虑5例等,多为轻度或中度,多能耐受、部分症状可自行缓解。结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微,并随用药时间而缓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名,行氟西汀(20mg/d)抗抑郁治疗;对照组40名,行茴拉西坦胶囊(100mg/d)做安慰剂使用。两组均先行神经内科常规和康复治疗,治疗后随访3—6个月,老年脑卒中治疗效果评估采用抑郁状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标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改良爱丁堡一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odified Edinburgh 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MESSS)两项进行评定,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I)分级变化进行统计。结果: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相比,实验组SDS和MES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ADI分级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氟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可有效减缓患者产生不稳定的抑郁心理,有利于恢复患者缺损的神经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治疗的脑卒中抑郁患者80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以及常规临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6周的生存质量(QOL)、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神经功能缺陷(ND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16周后,治疗组QOL得分及SDS明显较对照组好转(P〈0.05);NDS明显低于对照组,A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4/40)。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明显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氟西汀和阿米替林对6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氟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间HAMD,CGI-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P〈0.01)。结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同阿米替林相当,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天芪平颤方治疗帕金森病(PD)异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PD伴异动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常规服用西药,治疗组加服天芪平颤方,疗程为7个月(服药3个月-停药1个月-服药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疗效,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Ⅲ、Ⅳ及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价患者的异动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UPDRSⅣ评分较入组时明显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的AIMS总分及口面、上肢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2.0%,对照组为51.2%,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芪平颤方对治疗PD异动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