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结核初治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5例肺结核初治患者分成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8.6±6.4)d和(25.8±6.2)d,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2 056.28元和2 884.49元,满意度分别为97.92%和87.23%,二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24例行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的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随机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平均住院日和按期手术率。结果 实验组平均住院22.80d,对照组29.84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期手术率实验组94.4%,对照组89.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的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得分为(92.36±13.55)分,对照组为(83.27±1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4%,对照组为2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1.59%,对照组为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2.95±2.77)d,对照组为(15.06±3.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为(96.28±15.49)分,对照组为(87.34±14.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临床恢复的时间,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程舒适护理在泌尿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泌尿外科收治的合并糖尿病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全程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切口愈合情况、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焦虑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前空腹血糖为(7.51±2.17)mmol/L,对照组为(7.62±2.09)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空腹血糖为(7.82±2.21)mmol/L,对照组为(8.54±1.79) 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切口一期愈合占84%,对照组占66.67%;实验组感染发生率为5.33%,对照组为17.33%;实验组住院时间(11.48±4.75)d,对照组为(14.09±5.0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院时焦虑得分(61.08±4.32)分,对照组得分(60.97±4.5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出院时焦虑得分(47.63±2.95)分,对照组得分(49.08±3.12)分;实验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94.22±8.65)分,对照组得分(88.79±9.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程舒适护理有助于泌尿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减轻不良情绪,维持良好心态,使术前、术后血糖水平维持在平稳状态,从而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促进患者的恢复,并使护理质量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短信教育对冠心病(CHD)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6例CH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短信提醒,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服药的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方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服药依从得分为(4.55±0.48)分,低于干预前得分(6.25±0.56)分,也低于对照组得分(5.85±0.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196,12.266;P<0.01);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2,P<0.01);实验组干预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7,4.91,5.54;P <0.05);生活方式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79,14.67,4.67,4.98;P <0.05).结论 短信教育能有效地提高CHD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正常产褥期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二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医护矛盾发生率,以及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和护理质量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医护矛盾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健康教育调查问卷得分为(93.18±2.7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6±4.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正常产褥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产妇自我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矛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 CNP )结合医嘱信息一体化在断指再植围术期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12月收治的断指再植围术期患者100例,按照是否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医嘱信息一体化护理( CNP )分为CNP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医嘱处理耗费时间、断指再植成活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收费的满意度。结果 CNP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98%,对照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96%;CNP组患者住院时间(10.94±2.486) d、住院费用(1.964±0.314)万元,低于对照组;CNP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91.16±3.01)分、患者满意度(95.06±2.30)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08,7.667,8.162,9.551;P〈0.05);医嘱处理耗费时间从(20.70±5.44) min降至(9.48±2.1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18,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与医嘱信息一体化在断指再植围术期能够减少住院时间、医疗护理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质量,提高医嘱处理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健康理念形成率和治疗依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28.21±2.25),健康理念形成率为85.O%,对照组分别为(23.04±4.12)分,6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4,χ2=4.27,P〈0.05);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0%比80.0%,97.5%比85.0%,χ2分别为4.67,4.35;P〈0.05);实验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住院天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的指示对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系统、动态、连续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疾病知识知晓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5.2±2.1)d,对照组为(31.1±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14,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为(4700±105)元,对照组为(5030±14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0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98.96%,96%;对照组分别为9%,95.0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1,8.87,17.29;P<0.05或P<0.01)。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管理,可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包括生理优质护理、心理优质护理、社会优质护理等措施在内的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生存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①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均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SAS与SDS得分分别为(30.29±9.18)分和(31.44±10.72)分,对照组SAS与SDS得分分别为(36.38±11.23)分和(36.65±11.22)分,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护理后生存质量得分为(135±8)分,对照组的护理后生存质量得分为(114±11)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同期62例CSP患者分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组(联合组32例)和妇科手术组(手术组30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治疗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保宫率的差异,并观察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和手术组术前平均年龄、停经时间、血β-HCG值、妊娠囊直径、阴道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保宫率为96.9%(31/32),手术组保宫率为2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269,P<0.01).联合组手术时间为(42.0±13.2)min,手术组为(120.0±34.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79,P<0.001);联合组住院时间为(7.0±1.0)d,手术组为(15.0±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86,P<0.001);联合组住院费用为(9143.5±864.3)元,手术组为(11 371.7±1621.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4,P<0.001).联合组住院期间有1例发生近期并发症.手术组住院期间7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轻微并发症6例,严重并发症1例.2组均未发生与处理因素有关的远期并发症.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1/32),手术组为2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400,P<0.01).结论 与妇科手术治疗相比,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治疗CSP,手术时间短,输液量少,保宫率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过程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手足口病(普通型)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组,将西安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30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实施临床路径病例153例(试验组)和同期未实施临床路径的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153例病例(对照组)的住院天数、费用指标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住院天数分别为(4.56±0.45)d ,(6.18±0.63)d ,住院天数平均相差1.6 d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费用分别为(2158.57±42.65)元,(4041.34±35.23)元,二者相差1882.77元,试验组住院天数、治疗费、检查费、药物费用、杂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8.69%(151/153)远远高于对照组81.04%(124/153),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569,P <0.01);而对临床医生的调查显示临床路径实施可减少工作量。【结论】对普通型手足口病病例实施临床路径可以明显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护主动医疗行为,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6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平均睡眠时间为(7.18±1.319)h,男护士睡眠时间低于女护士(P<0.05);睡眠质量较好(PSQI总分≤7分)护士占被调查者68.75%,有睡眠质量问题(PSQI总分>7分)占被调查者31.25%,两组PSQI各成分得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学历、婚姻状态、技术职称在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30岁的护士及6~15年护龄的受试者PSQI得分最高(P<0.05);20~30岁、中专学历、单身护士群体睡眠质量问题的发生率最高(P<0.01);PSQI的7个成分得分及总分与焦虑情绪均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低于普通人群,1/3有睡眠质量问题,睡眠质量与人口学因素及焦虑情绪存在明显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无粘胶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换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惠尔无粘胶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伤口换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以康惠尔无粘胶泡沫敷料作为气管切开换药敷料,对照组以普通无菌纱布作为气管切开换药敷料。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后周围皮肤情况、切口感染情况、平均换药间隔时间及患者舒适程度。结果实验组6例患者发生皮肤损害,对照组12例患者发生皮肤损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86,P〈0.05)。观察组敷料更换时间为(3.63±1.30)d,对照组为(1.28±0.50)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4,P〈0.01)。观察组患者本拔管时间为(15.98±2.54)d,对照组为(21.05±3.15)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6,P〈0.01)。结论泡沫敷料可有效减少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切口感染率的发生。减少了换药次数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负性情绪干预,分析其对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接受正规的ACS常规治疗。对照组按照心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家庭社会支持等综合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分别于入院3天内及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入院后3d内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干预组SAS评分(44.58±8.08)分,较对照组评分(54.82±12.06)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P〈0.01),SDS评分也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13±6.75)分比(50.25±11.16)分;t=-3.94,P〈0.01];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可根据SAS、SDS对老年ACS患者进行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定,从而对负性情绪实施综合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北京市某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270例进行调查,并与250例非高血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总分高于对照组(t=-2.55,P〈0.01),高血压组的抑郁和焦虑检出率分别为18.1%,12.5%,均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抑郁和焦虑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与抑郁和焦虑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关注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助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自我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支架外固定术患者愈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干预对骨折支架外固定术患者愈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行下肢骨折支架外固定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专业人员指导下的自我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住院时间及出院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针道感染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而针道感染率较对照组低。结论对骨折支架外固定患者实施专业自我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水平,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支架外固定术后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高静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7):3229-3232
目的调查酒依赖患者共隋能力与述情能力,探讨共晴缺陷与述隋障碍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52例酒依赖患者进行评估,与52名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IRI-C总分实验组为(51.92±9.49)分,对照组为(54.62±5.2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P〉0.05);TAS-20总分实验组为(55.19±9.42)分,对照组为(42.46±1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P〈0.01);实验组IRI—C总分与TAS-20总分呈负相关(r=-2.01,P〈0.05)。结论酒依赖患者存在广泛的共情缺陷及述情障碍,提示加强酒依赖患者情绪表达及情绪理解的能力,对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系统化健康教育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服药依从性,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10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开展多种形势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2%,对照组为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33,19〈0.01);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73.1%比13.5%,X^2=37.64,P〈0.01),两组患者SF-36量表得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改善。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能增加患者对药物维持治疗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对扁桃腺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择扁桃腺切除术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术前由责任护士指导使用0~10疼痛数字量表评估疼痛程度,对照组术后在患者提出需要镇痛药时,护士遵医嘱给药。实验组手术前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疼痛认知与态度的评价,术后当疼痛程度达到3时护士遵医嘱给药。两组镇痛药均选择双氯芬酸钾25~50mg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用药量。结果实验组术后3h疼痛程度(3.900±1.207)分,术后第1天早餐前疼痛程度(4.830±1.845)分,均低于对照组(4.960±1.611)分和(5.590±1.68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7,-2.067;P〈0.05);术后24h内实验组用药量为(90.25±31.25)mg,对照组为(62.5±33)na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P〈0.01)。实验组术后镇痛满意度为90.6%,对照组为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P〈0.05)。结论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扁桃腺切除术后患者镇痛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