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调查研究,从生产环境、生产技术、产量质量、加工销售、成本效益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和田地区管花肉苁蓉生产发展现状,从区位、政策、市场、产业链和宣传方面分析了肉苁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肉苁蓉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和田地区肉苁蓉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荒漠肉苁蓉为列当科肉苁蓉属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生长在荒漠草原及荒漠沙丘地带,具有重要的药用、经济和生态价值。过去由于野生荒漠肉苁蓉滥采乱挖现象严重,造成野生资源日益匮乏。近年来随着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肉苁蓉已经从濒危物种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植物,不仅解决了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还为西部荒漠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但目前在肉苁蓉规范化栽培过程中,还存在接种成活率低、品质差、病虫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荒漠地区肉苁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武威地区近几年的肉苁蓉栽培经验,系统总结了荒漠肉苁蓉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河西地区肉苁蓉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沙漠地区肉苁蓉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肉苁蓉主要成分、功效、产品开发市场前景、产业效益估算,提出了沙漠地区肉苁蓉产业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基原考证、道地沿革、道地产区及发展、药材生产技术、药材采收与加工、药材质量特征及标准等方面综述了肉苁蓉Herbs Cistanches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加快肉苁蓉产业发展及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实施的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药用濒危植物肉苁蓉人工控制寄生技术研究",日前取得关键性突破,为宁夏肉苁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该项目通过对肉苁蓉人工控制寄生过程中,寄主梭梭适宜树龄、寄生最佳时间、寄生接种种子量、灌水频率等关键技  相似文献   

6.
充分利用古浪县移民区荒漠化生态优势和肉苁蓉发展前景,示范推广梭梭接种肉苁蓉建设基地。以移民区群众增收致富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采取“防沙+治沙+用沙”的生态建设措施合理进行资源配置,调整林业树种结构,发展绿色惠民产业,不仅可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而且能促进生态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农村产业生态化。为改善移民区生态平衡奠定基础,加快推进生态移民富民产业发展的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o Y.C.Ma)属列当科植物,别名苁蓉、寸芸、大芸、察干高要(蒙语)。味甘、咸,性温,有补肾壮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强筋骨的功能,治阳萎、腰膝冷痛、不孕、肠燥便秘等症[1~4]。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梭梭、白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肉苁蓉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不占用耕地,还有助于恢复荒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和沙区农牧民的生活条件,是一项较有前景的产业。但目前野生肉苁蓉及其寄主被大量采挖,使肉苁蓉处于濒危的境地。而人工栽培肉苁蓉存在病虫害严重、营养不足、接种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我们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了肉苁蓉高效栽培技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北疆地区肉苁蓉人工接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伟本  李特林 《农技服务》2010,27(5):602-602,631
总结了北疆地区近几年人工栽培肉苁蓉的生产实践,详述了北疆地区在梭梭、柽柳根部人工接种肉苁蓉的栽培管理、病虫鼠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为北疆荒漠地区发展沙产业,人工种植肉苁蓉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西部沙区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苁蓉是我国西部沙区特有的名贵药用植物。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们无节制地采挖肉苁蓉致使其野生资源日趋枯竭。因此,人工种植已成为发展肉苁蓉生产和保护沙区生态的当务之急。参阅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多年从事沙产业开发的实践经验,对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总结,以期为今后肉苁蓉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系统的、更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荒漠化治理的不断深入,梭梭人工造林和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梭梭人工造林和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的探讨,为我国荒漠化治理提供参考。首先,介绍了梭梭的人工造林技术要点;其次,阐述了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包括种苗繁育、田间管理等方面;最后,总结了梭梭人工造林和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在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并针对病虫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荒漠肉苁蓉的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苁蓉属列当科濒危种,别名大芸、寸芸、苁蓉、查干告亚(蒙语)。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不占用耕地,还可以恢复荒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和沙区农牧民的生活条件,是一项较有前景的产业。一、生长现状因野生肉苁蓉被大量采挖,其数量已急剧减少。据调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仅有7株肉苁蓉。梭梭是骆驼的优良饲料和当地群众的燃料,因过度放牧和大量砍挖,使肉苁蓉处于濒危的境地。二、形态特征肉苁蓉为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茎肉质,圆柱形或稍扁,高40~160厘米,具鳞片状叶。4~5月出土,  相似文献   

12.
肉苁蓉属于国家一类野生珍稀植物保护物种,被视为"沙漠人参"。肉苁蓉全草皆可入药,除了药用价值外,肉苁蓉在保护干旱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绍肉苁蓉原药、肉苁蓉切片和肉苁蓉茶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加速人工种植肉苁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肉苁蓉种子的室内愈伤组织形成,肉苁蓉种子及其寄主白梭梭种子的采集方法,肉苁蓉的人工种植试验.试验表明,从种植肉苁蓉寄主白梭梭到收获肉苁蓉1年可完成.探讨了肉苁蓉的人工种植研究.  相似文献   

14.
肉苁蓉是沙漠地区特有的寄生药用植物,为促进河西荒漠地区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防治荒漠化,目前金塔县鼎新镇正在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技术,但仍存在接种存活率不高、产量不均、接种方法不规范等问题。本文对河西地区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的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古浪县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十大产业""五小产业",着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农业特色产业带。以黄花滩移民区为重点的北部沿沙区特色产业带,主要扶持群众发展以日光温室精细果蔬为主的丝路寒旱农业,以牛羊鸡鸽为主的舍饲养殖产业,以枸杞、梭梭接种肉苁蓉为主的沙产业。其主要做法及成效:全面推进移民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富民产业培育资金扶持力度;全面保障移民区后续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管花肉苁蓉对柽柳器官同化物分配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柽柳和柽柳-管花肉苁蓉为试验材料,利用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13C)研究了管花肉苁蓉对柽柳同化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管花肉苁蓉促进柽柳光合枝13C同化物生成量提高33.9%。2)单位柽柳干量13C同化物分配量,在光合枝、茎和根分别提高113.0%、81.0%和72.0%;进而促进柽柳13C同化物更多向管花肉苁蓉转移,分配比例为37.6%。3)管花肉苁蓉提高柽柳光合枝叶绿素含量19.0%,光合速率提高20.0%,但单株柽柳干重为7.7 g,比对照降低了25.8%。结果提示:管花肉苁蓉优化了柽柳同化物在器官间的分配,促使更多的同化产物向管花肉苁蓉分配;管花肉苁蓉呼吸可能是导致柽柳-管花肉苁蓉总干重降低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临泽县地理气候条件适宜肉苁蓉生长,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学习和实践,临泽县肉苁蓉接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单位”“单位+农户”等的发展格局。从育苗工作和造林方法2个方面介绍了梭梭苗木栽培技术,从寄主选择、接种技术、田间管理、采收等探讨了肉苁蓉栽培种植技术,以供在生产中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梭梭和肉苁蓉为试验材料,在单株梭梭上寄生1~7个肉苁蓉,研究肉苁蓉寄生数目对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株梭梭上寄生肉苁蓉数目的增加,1)单株梭梭-肉苁蓉复合体生物量降低6.1%~10.5%;2)单株梭梭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累积量降低23.2%~30.7%,而肉苁蓉种子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累积量则提高143.8%~331.3%;3)单株梭梭上寄生的肉苁蓉种子产量提高170.3%~338.1%。结果表明适宜的肉苁蓉寄生数目能够通过优化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分配来提高肉苁蓉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19.
肉苁蓉俗称大芸,具有抗衰老、补肾壮阳、保护肝脏、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适宜肉苁蓉生长,在克拉玛依市周边种植的肉苁蓉主要以梭梭肉苁蓉为主。本文从梭梭栽培、肉苁蓉种植调制、肉苁蓉人工接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晾晒等方面对梭梭接种肉苁蓉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当地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国涛  郭玉海  杜友  崔旭盛  翟志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46-14247,14249
[目的]明确干旱胁迫对柽柳-肉苁蓉间同化产物的运输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中国柽柳和管花肉苁蓉为材料,研究不同土壤水分下柽柳-肉苁蓉的生长状况、碳水化合物分配规律和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结果]土壤干旱导致管花肉苁蓉接种率下降了51.7%,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仅为对照的12.5%;适宜条件下,管花肉苁蓉体内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分别为严重干旱下的1.3和1.2倍,但土壤干旱下管花肉苁蓉体内半乳糖醇含量提高2.1倍;土壤干旱导致管花肉苁蓉体内可溶性糖含量降低39.8%,淀粉含量下降37.7%;管花肉苁蓉可溶性糖分配比例由正常条件下的66.6%下降到19.1%,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由65.3%下降到12.9%。[结论]土壤干旱导致寄主柽柳同化产物向管花肉苁蓉的运输比例降低,管花肉苁蓉生物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