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城市发生超标准洪水时的受水灾影响范围对于城市防洪至关重要。以ARCGIS应用软件为平台,利用浑河沈阳城市河段主城区的DEM模型和水文分析数据,通过对比浑河沈阳城市河段的洪水风险图,分析了该河段右岸三环内主城区的超标准洪水淹没范围。分析方法能够满足超标准洪水淹没分析的应用,并可为其他城市或河流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的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超标准洪水是指超过防洪系统或防洪工程设计标准的洪水。由于洪水的随机性,每年汛期都可能发生超标准洪水。为及时、妥善地防治葫芦岛市女儿河(城区段)超标准洪水的灾害,保证抗洪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文章就做好女儿河(城区段)超标准洪水的防御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我国小型水库数目众多,承担着防洪、灌溉、供水等重要作用。为减少水库遇超标准洪水溃坝后下游风险区的生命财产损失,以南王水库为研究对象,考虑水库遇超标准洪水下瞬时溃坝与渐进式溃坝两种溃坝形式,采用DB-IWHR溃坝模型模拟溃口流量过程,利用MIKE软件构建一二维耦合模型模拟洪水演进情况并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下游淹没情况符合溃坝洪水演进的一般规律,模型可较好模拟超标准洪水引起大坝溃决的溃口流量与洪水演进过程,可为小型水库超标准洪水溃坝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清河流发生超标准洪水时的淹没范围,基于MIKE软件构建了海城河干流及其洪水可能影响区域的水流数值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合理设置,利用2012年典型实测洪水过程进行模型参数率定。选择2个堤防溃口进行超标准洪水演进计算分析,得出不同方案下的洪水淹没水深、淹没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该软件模拟精度高,拟合效果好,洪水淹没空间分布合理,可为河流洪水风险分析提供科学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5.
以2020年长江5号洪水为例,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基于天空地协同的超标准洪水监测体系,研究并提出了超标准洪水淹没影响指标提取和淹没影响分析技术,并针对长江5号洪水过程,开展了三峡库区和上游重庆地区天空地协同监测及淹没影响分析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充分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实现对淹没影响区域的多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卢旺达基加利市强降雨事件引发的洪水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治理城区内10个洪水风险点,需要站在流域视角分析城区上下游洪水以及城区洪水与流域洪水组合影响。通过构建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从流域视角定量模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NBS以及初步工程措施对洪水淹没的影响,支撑洪水治理综合措施方案的设计。模型分析表明:在100a一遇设计降雨条件下,采用NBS后约3.2%的淹没区域得到缓解;疏浚河道利用漫滩调蓄容积并对风险点位桥涵进行改扩建,能消除风险点的淹水问题;在上游河段设置调蓄水库时对下游淹没缓解效果明显。通过采用模型分析方法,可更好地为治理洪水风险制定适宜策略,为防洪措施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怀柔水库紧邻北京市怀柔城区,防洪功能显著。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出现超标准洪水的可能性较大。为及时、科学地调度洪水,尽最大可能减轻超标准洪水带来的灾害,保证抗洪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探讨怀柔水库超标准洪水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8.
郑楠炯  陈红梅 《吉林水利》2021,(6):50-52,57
洪水淹没范围是洪水影响的直接反映,也是洪水影响评估的基础.利用GIS工具将河段洪水水位转换为三维栅格水位,与区域的DEM进行淹没分析,结合河岸堤防高程修正,便捷地得到洪水影响范围,可以作为超标准洪水预案、洪水淹没影响评估等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潮白河流域综合规划——超标准洪水课题研究"为对象,分3种方案5种工况,在100 a一遇超标准洪水条件下,分析河南村橡胶坝至箭杆河入河口河段的现状行洪能力,同时模拟河段上下游左堤分洪后可能引起的淹没状况。模拟结果表明,当该河段潮白河遭遇100 a一遇超标准洪水时,左堤将要承受着漫堤的洪水风险;另外不论在河段上游还是下游加设分洪口,对于河道的洪峰削减均不明显,分洪口的选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以树背坑一库(小溪云龙河上游)和树背坑二库水库(小溪云龙河下游)为研究对象,利用水力学原理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比分析超标准洪水下梯级水库在下游水库溃坝和上游水库溃坝导致下游水库溃坝连溃两种情况下面临的洪水风险,同时制定受影响居民的避洪转移对策.通过两种情况下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对水库进行超标准洪水淹没分析时,...  相似文献   

11.
以张家港市中心城区为例,选取1965—2015年水文数据,采用适线法和同频率法计算200年一遇设计暴雨,运用MIKE11搭建张家港市水文水动力模型,分析计算在超标准洪水条件下张家港市中心骨干河道最高水位,将超标准洪水与常水位下的河道槽蓄量进行比较,计算该条件下张家港市可利用的洪水资源量.结果表明,中心城区在遭遇20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时,河道水位均未超过5.5 m,现有堤防高度基本可以满足该标准的要求,中心城区可利用洪水资源量约为333.63万m3.  相似文献   

12.
正确抓住洪水灾害形成的主要特.犬,结合水文实测资料和历史资料,准确计算水面曲线、日定淹没范围、调查淹没损失,从而编制出资水干流及城区的洪水风险因。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洪水风险评价模型指标的单一性,不能多方面综合评价洪水风险的不足,创建多指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Multi-index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MFCE)。该模型使用水动力耦合模型计算洪水淹没过程,利用GIS处理地形和社会影响因子,结合完整的多指标模糊综合评价体系评估研究区洪水风险等级。以江西省修水县为例,评价该区50a洪水风险。结果表明:(1)在传统的情景模拟法中,高风险区域集中在淹没深度大、淹没时间长的地区。由于洪水灾害给城区带来的损失远大于山体和林地,所以本文所建模型结果中的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区和公共建设密集的地区,提高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2)相比于传统模型,MFCE模型考虑了经济和复杂地形的影响,部分地区风险等级改变:传统模型评价为高风险的山体和林地(57.13%)和较高风险的农田(28.36%)风险等级降为低风险。城区周边较高风险地区(9.65%)提升至高风险。(3)改进模型模拟结果为高风险、较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和低风险面积分别为0.37 km2、0.62 km2  相似文献   

14.
正确抓住洪水灾害形成的主要特点,结合水文实测资料和历史资料,准确计算水面曲线,圈定淹没范围,调查淹没损失,从而编制出资水干流及城区的洪水风险图。  相似文献   

15.
根据防洪工程现状,分析发生大洪水的原因及洪水发生的特点和过程,通过模拟决口位置和决口后洪泛区水流情况,计算洪泛区的洪水淹没范围以及淹没历时,作为本区防汛指挥及制定超标准洪水预案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福建省南平市延平中心城区流域特点,基于基础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测量,重点考虑闽江及建溪、西溪的洪水,构建本区域一、二维耦合水力学模型,模拟分析6个漫溢计算方案的洪水淹没情况,开展洪水风险要素(淹没范围、水深、流速等)分析研究,绘制洪水风险图件,以进一步完善该区域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提高防汛抢险能力。  相似文献   

17.
应用GeoDam-BREACH工具包模拟了超标准洪水状况下小井沟水库下游的溃坝洪水演进过程,得到水库溃坝下游淹没范围与淹没区水深分布,然后采用Graham法对溃坝导致的生命损失风险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小井沟水库发生漫顶破坏时,溃坝洪水对下游产生严重影响,下游村镇有受淹风险;下游溃坝淹没区域的风险人口死亡率较高,并且随着警报时间的减小而增大,从而得出警报时间和风险人口对溃坝洪水严重性的理解程度是生命损失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当加强水库大坝的日常巡查工作和预警系统的结论。研究成果为小井沟水库的防洪调度和应急预案编制提供了有效支持,对于同类水库的防洪和安全管理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和预测常州市暴雨内涝风险,构建常州市主城区水文-水动力-河网-管网耦合的精细化数学模型,以2017年现场原型观测数据对数学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将2015年洪水模拟情况与实际淹没范围、淹没水深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水位和实测水位最大绝对误差均小于7 cm,计算水位曲线形状与实测水位序列匹配较好;城区70%的暴雨积水点与实际相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洪水演进及淹没情况。采用常州市主城区精细化数学模型模拟分析50 a、100 a、200 a一遇最大24 h设计暴雨工况时的洪水淹没情况和管道运行负荷状况,统计各水深等级下的淹没面积并绘制洪水风险图,为常州市城市防洪管理、城市发展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流域超标准洪水一直是困扰世界的重要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毁灭性影响.如何辨识变化环境下流域超标准洪水灾害的新特点及风险要素,是各国政府及水利工作者迫切需要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以长江流域为例,从气候变化、流域下垫面改变、防洪体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4个维度,动态审视了环境变化引起的流域超标准洪水风险及灾害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流域超标准洪水应对问题突出,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变化环境影响下,面临规律重新认知、技术亟需提升和措施体系亟待完善等重大挑战,其难度和复杂程度世界少有,相关研究成果距应用需求仍有较大差距。针对流域超标准洪水综合应对研究这一国家重大需求,拟融合多学科理论与前沿技术,采取理论与试验、物模与数模、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相结合的手段,开展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气象极端事件演变规律及超标准洪水致灾机理、暴雨洪水立体监测与精细预报预警、流域超标准洪水灾害动态评估、调度与风险调控、综合应急措施、调度决策支持系统集成与示范应用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工作。力求破解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流域超标准洪水演变规律与致灾机理研究难题,构建流域超标准洪水风险管理理论体系,突破流域超标准洪水立体监测-预报预警-灾害评估-风险调控-应急处置-决策支持关键技术瓶颈,形成流域超标准洪水综合应对的技术体系和成套解决方案,研发强适配性的多场景协同超标准洪水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并进行示范应用,以提升中国流域超标准洪水应对水平,保障国家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