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促进了农业产业链形成与发展,一方面促进分工收益增加,另一方面增加了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交易频率和交易成本。面对农业产业链纵向分工的"两难选择",研究和运用有效的制度安排或制度结构,将农业产业链上的农户和龙头企业进行有效的联接和关系整合,对于增加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性,提高农业产业链纵向分工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农业分工、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业产业链纵向分工的制度类型、制度属性、制度选择及其动态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产业链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有着纵向延伸、横向耦合和开放性的特征,通过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和关联共生实现产业的发展。农业废弃物产业是我国循环型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在农业废弃物产业中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发展农业废弃物循环型产业的重要途径,是深度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从上游、中游和下游充分释放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实现手段。RY农业生产基地以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基本思路,走出了一条经济持续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为我国农业废弃物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3.
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下,以农业技术进步为切入点,在对福建与台湾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产出率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寻闽台农业技术进步类型的转变,对比闽台农业技术进步的阶段性差异,提出了推进福建农业发展的技术路径选择:(1)从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两方面共同推动福建农业实质性的技术进步;(2)强化技术成果与农业产业链的融合,实现技术应用领域的纵向延伸;(3)依靠综合性技术进步模式,横向上拓展福建农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传统农业支撑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受传统作业方式、传统农业产业链、相关辅助行业发展严重滞后、政府的市场引导和制度建设职能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基于产业链延伸的思想,构建基于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农业支撑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型,进行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助于构建以优势特色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提升传统农业支撑型县域经济的发展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以经典分工理论为基础,设置了自给与外包服务的完全替代,部分替代和完全互补的关联性,探讨其对农业纵向分工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自给与外包服务满足完全替代或部分替代关系,那么外包服务交易效率和管理效率的改善,专业化经济程度的提高均会促进农业纵向分工。如果自给与外包的服务满足完全互补关系,那么自给和外包服务谁是“短板”决定了农业纵向分工的路径。外包服务为“短板”时,改善外包服务的交易效率和管理效率,提高其专业化经济程度均会深化农业纵向分工。自给服务为“短板”时,改善外包服务的交易效率会诱致农业生产的内生分工和纵向一体化。分析还发现,非农就业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发展会诱使农户减少,甚至退出自给服务,长期来看有利于深化农业纵向分工。结论表明,探讨农业中间服务的关联性为深化分工理论提供了新的可能,也为制定发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政策和明晰农业分工的规律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农业在认识上有三次突破 ,即大农业、农业产业化和观光农业的提出。这三次突破使我国农业由单纯粮食生产横向拓展为农林牧副渔生产 ,纵向拓展为农业经济再生产的全过程 ,由单纯提供物质产品到既提供物质产品又提供精神产品 ,它大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深刻地改变了农业的面貌 ,在推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山东省和河南省772份农户调研数据,估计了施肥托管服务对化肥减量的作用效果,并进一步从专业化分工视角阐析了施肥托管服务对化肥减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托管服务有助于在农业生产中实现化肥减量;异质性检验表明,在兼业程度较高、经营规模较小及有村集体监督的农户群体中,施肥托管服务对化肥减量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从横向分工视角看,横向分工水平的提升能够强化施肥托管服务对化肥减量的促进作用;从纵向分工视角来看,相较于半托管,纵向分工程度更高的全托管模式对化肥减量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据此,应进一步加大对托管服务的宣传与补贴力度,以协助小农户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化肥减量;同时应提高横向分工水平,促成连片专业化生产格局,并需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及完善保险体系以支持全托管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契约博弈模型的农业产业链纵向协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的优化演变有利于实现产业链整合,促进产业链参与主体利益互补机制的建立。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在分析市场交易、合同、合作社以及纵向一体化等多种纵向协作模式的运作方式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契约博弈模型对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优化进行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合同模式并不是一种稳态的纵向协作模式,而合作社模式是合同模式的改进,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纵向协作模式,并由此提出促进农业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组织结构的类型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结合方式不同,可以将农业生产组织结构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市场型、层级型以及市场与层级力量相互作用的混合型组织结构。由于在现代农业中,组织化程度高的农户在降低资产专用性程度、实现规模经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加快市场化进程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因而合作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趋势;但同时,农业生产又具有自我雇佣的优势,因而又适宜于家庭经营。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在现代农业中采用分散的市场型组织结构和紧密型的层级组织结构都不是农业生产组织的最优选择,混合型组织结构是农业发展中微观组织结构创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保险、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农户家庭经济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贫困陷阱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8年间的面板数据,动态测度了农户家庭的经济韧性。结合省际地区数据测算农业保险发展指数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农户异质性视角考察了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的提升效果。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对增强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农业保险发挥积极作用的有效传导路径。按照农业保险发挥的边际效果特征,将农户群体划分为高效型、低效型与无效型三种类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样本期间内不同类型间的农户存在相互转化现象,具体表现为高效型占比不断上升,低效型与无效型占比逐渐下降。当农户家庭经济韧性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农业保险才显现出明显的正向效果,且随着农户经济韧性水平的提高,农业保险的边际效果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特征。  相似文献   

11.
大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与西部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大农业生产领域中,全面开发生食食物链和腐屑食物链,使大农业资源体系中提供经济产品的每一环节所生产的非经济产品均成为下一环节的利用“原料”。形成范围大小不同、层次高低不同的循环利用途径,最大限度地获取符合人类利益要求的经济产品,将排除“废弃物”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保的融合,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经济全球化的“优化配置资源、优势互补、优胜劣汰”的逻辑,分析海南与东盟各国在热带农业发展上合作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把热带农业产业链理论观点,推广应用到海南与东盟各国热带农业的合作与发展上,提出构建“东盟农业生产基地+海南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流通+中国市场和非热带地区国家市场”的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依法平等协商,自主选择本地区需要参建产业链的农业行业,进行区域分工和自然资源、生产、流通、市场、国际贸易的要素整合,促进热带农业的跨国合作,创新国与国之间的热带农业合作生产经营机制与模式,搭建农业产业的发展新平台,弥补中国和东盟国家热带农业发展短板,提高生产效能,增强农业创利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体现富邻友好政策.  相似文献   

13.
加强产销衔接是加快建设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点.从农产品生产与销售分工的视角,运用间接定价理论模型,对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这三类与农户衔接的农产品销售主体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统一的理论解释.结果表明,多样化农产品销售主体的出现,是在农产品生产与销售分工的状态下,各市场主体比较了产品市场和不同类型劳动市场(生产劳动与销售劳动)的交易效率后,选择不同的剩余权利赖以实现的最优分工组织形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小农户融入农业绿色发展主要受制于其经营目标约束与要素禀赋局限。农业分工深化及其外包服务,一方面通过迂回投资,能够有效突破小农户绿色生产面临的瓶颈;另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和声誉激励,能够诱导服务供应商形成农业绿色生产的内生动力。以化肥减量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外包服务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化肥减量;第二,相较于规模户,外包服务对小农户实施化肥减量的促进效应更强;第三,伴随连片规模的扩张,采纳外包服务的化肥减量效应也显著增强。由此强调应倡导农业横向分工,鼓励小农户开展专业化连片种植,为外包服务积累充分规模的市场容量;同时深化农业纵向分工,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服务规模经营,以外包服务市场的繁荣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是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发明、技术的首次商业化使用或技术扩散,带动创新链中相关主体从事该链条中同一环节或不同环节的活动,并依此增强各主体之间的链接,使整条创新链不断扩展、延伸,并带动以创新技术为支撑的农业产业链顺畅运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它的创新机理是:同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链中每一环节的反应循环,推动同一或不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链中同一或同类环节之间的催化循环,再由催化循环推动同一或不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链中各环节之间的超循环。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超循环,实现教育、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传统农业技术在现代区域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经过与自然和社会诸多条件的长期磨合,已具备了其完善的形式.传统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形成;有利于吸收农村劳动力;为技术创新的提供可能性.由于现代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缺乏敏感性,加上机械工具对人力畜力替代的有限和农村劳动力供给的无限,依靠传统农业技术,精耕细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土地的生产力,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生产发展道路.新一轮的制度安排对传统农业技术的运用和创新带来发展的契机,发展中国家绿色无污染农产品的高需求收入弹性以及传统农业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又推动了新一轮的制度创新.做好中国区域农业技术规划,应从产品适应性和技术适应度两个维度对农业区域进行矩阵划分,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农业技术战略;应该充分利用传统农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应促进传统农业技术标准化,提高其生产效率,增进其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合作经济组织形式 ,体现了市场对农业生产资源配置的不同程度。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可分为商品化、市场化和工业化三个阶段 ,体现了产业之间分工、产业内部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等三个社会分工发展的不同过程。农业的规模经营必须以专业化分工的充分发展为前提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15个省市78家农民合作社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合作社内部治理对其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横向服务能力和在农业生产资料、技术、信息、金融、机械、农产品销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纵向服务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结构集中度对两者均有负向影响,成员广泛持股有助于提升农民合作社的横向和纵向服务能力;理事长的受教育程度对横向服务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股权激励对两者均有较显著的影响;内部监督对农民合作社纵向服务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普通农民在理事会中比重的过高、理事会成员出资比例过高等会降低农民合作社的横向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界定农业旅游本质有利于发展农业旅游,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以旅游者为 视角,把旅游者作为农业旅游的起点和归宿,通过访谈调研,采取内容分析和扎根理论的方法研究发现:一是把农业环境、农业 生产活动、农业文化等作为旅游吸引物;二是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农业旅游的理解存在差异,并建构了不同的类型,具体包括 观光游览型、生活体验型、文化教育型、身心愉悦型、追求幸福型;三是农业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追求农业生活中的旅游幸福或 其他目的,以农业环境、农业文化等旅游吸引物为依托,通过观光、生活体验等活动从而领悟异地身心自由体验之境界。  相似文献   

20.
在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过渡的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数字经济可以通过要素扩展、载体变革与动力创新推进产业链现代化,以产业链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于数字经济驱动产业链现代化的现状分析,面对我国低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偏高、中等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较低的结构性问题,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高技术产品与中等技术产品出口占比、降低低技术产品与资源型产品出口占比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结合国家战略导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应把握数字经济机遇,以提高产业链运转效率、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推动产业链区域布局优化为目标,构建高效安全、韧性更强、分工合理的现代化产业链,为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提供关键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