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海电网常规装机容量有限,加上华东电网采用分区控制的调频模式,大量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将对电网的调频、调峰产生不利影响。文章根据上海电网的控制模式和负荷特性,以及风电场的出力特点,指出现在条件下,从电网调频能力分析,上海单个风电场的最大装机容量不宜超过300MW;从调峰能力分析,到2020年,上海电网最大风电装机总容量不宜超过1000MW。文章还介绍了风电场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风电接入对西北电网辅助服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风电接入西北电网后对系统辅助服务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风电对自动发电控制(AGC)、调峰和备用的影响.得到风电场的风速分布及风速功率曲线后,采用滚动平均法分析风电出力曲线变化特征及风电波动增加的调峰容量.综合考虑风电出力与负荷容量这2个随机变量相互作用,依据系统可靠性不变的思路估算风电接入后的备用容量,并采用经验公式估算AGC容量.西北电网的实际测算结果显示,风电接入后需要增加较多的辅助服务容量,但是通过整个区域联合调度可降低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考虑电网约束的风电场自动有功控制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主动进行风电场有功控制,将其纳入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管理是电网与风电场都十分关心的课题.文中首先定量讨论了风电场有功控制能力及电网AGC对风电场的要求,提出了考虑储能的风电场有功控制3层模型,即能量管理层、风电场调度层及风力发电机控制层,可实现输出限制、AGC曲线跟踪控制、调峰控制等综合控制目标.对上述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通过与现有风电场运行模式进行效益对比,证明了风电场可以在较小的调节开销下实现上述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电力公司调度通信中心于2002年底开始投入使用南瑞OPEN2000能量管理系统。文中通过介绍该系统中自动发电控制(AGC)软件包的具体使用情况,提出了根据电网实际运行经验以及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正确设置系统中重要AGC参数的方法。用该方法设置参数,可使系统的适用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文中还介绍了在当前AGC工作的基础上,上海调度通信中心如何结合OPEN2000系统的应用来进一步提高电网频率控制性能标准(CPS)考核标准成绩。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AGC控制基本原理、控制标准。结合黑龙江省电网AGC的运行需求和控制模式,阐述了A标准和CPS标准下AGC控制模式的调节效果,并对黑龙江省电网提高AGC调节能力,提出了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东北电网与华北电网直流背靠背连网以后,华北电网对东北电网的频率支持减弱,造成目前东北电网频率波动较大;且当直流输电系统故障时,将引起整个东北电网功率不平衡,有可能导致东北电网频率指标下降的问题,结合吉林电网现状,通过对北美电力可靠性协会NERC的A标准和控制性能评价标准CPS的对比分析,指出东北电网目前采用的A标准不能满足大电网频率控制要求。介绍了华中、华东电网CPS执行情况,分析了吉林电网执行CPS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南方电网的CPS(Control Performance Standard)考核标准和在此标准下广西电网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的控制策略,结合广西电网的实际情况,总结和分析当前广西电网AGC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着重从技术和管理层面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宁 《广西电力》2001,24(4):4-6
结合目前南方互联电网运行的实际及各省 (区 )所采取的 AGC控制策略 ,分析了互联电网 AGC联合控制策略的配合 ,指出采取统一的 TBC联合控制策略配合方案可体现公平、公正调频原则 ,使全网的功 -频动态性能达到最佳 ,进一步提高南方互联电网的频率质量  相似文献   

9.
贾燕冰  严正  高翔  李红梅 《电网技术》2009,33(12):84-89
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是控制系统频率和区域间联络线交换功率按计划运行的重要手段。频率偏差系数K对于控制系统稳定和频率恢复起着重要作用。频率偏差较小时,设置区域的最理想频率偏差系数与本区域的自然频率相等,但当区域受到较大扰动时可能不利于系统频率恢复。文中在动态系数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之间AGC配合,确定了在各种扰动发生情况下区域频率偏差系数的方法。算例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有助于提高频率质量,减少无谓控制,改善系统的频率控制特性。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基于CPS标准的南方电网联络线功率与频率偏差的考核管理办法,分析了云南电网CPS考核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从AGC的管理、控制策略、一次调频以及调度自动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提高CPS合格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风力发电对配电网侧负荷建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MATLAB仿真工具并运用总体测辨建模原理,研究了风力发电对配电网侧综合负荷建模的影响。指出含风力发电的配电网侧综合负荷可以用异步电机并联静态负荷的广义综合负荷模型来等效描述;为了准确反映风力发电容量对综合负荷模型的影响,模型中的动态负荷所占比例的取值范围必须扩大到任意实数。对3种典型运行方式的建模表明,所提出的任意动态负荷比例的异步电机并联静态负荷的综合负荷模型,对不同风力发电容量和负荷水平的配电网综合负荷特性有很好的等效描述能力。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南通地区风力资源和风电场的建设情况,通过程序计算和实际运行数据,分析了如东150台风机(250MW)、启东68台风机(102MW)接入南通电网后,在南通电网近期结构中,由于风机机组自身的特征(如间歇性、随机性),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对有功潮流、无功电压和系统频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以来山西省风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省发改委组织编制的山西省"十二五"风电总体规划,2015年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2 000 MW,在分析山西省风电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政策及保障措施方面提出相关建议,确保山西风电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国君  肖勋 《变压器》2007,44(5):18-21
概述了风力发电系统的特点,介绍了风电用组合式变压器的技术要求与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集群风电场分别接入电网不同外送断面的特点,提出了调峰约束下考虑发电优先级的风电有功控制策略。所提控制策略按照弃风的严重程度,为各风电场设定不同发电优先级,结合电网消纳能力、风电场的装机容量和发电能力等因素计算各风电场的有功指令。指令控制周期内调峰约束与断面约束的配合、调峰目标值校验和强制触发策略的设计既保证了充分利用电网消纳能力和外送断面容量,又确保了调峰约束和断面约束的安全极限;高优先级风电场的钳位控制策略有效避免了电网消纳能力快速变化时低优先级风电场的有功大幅波动。冀北电网的实际运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赵强 《电工技术》2005,(12):58-59
针对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中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小型风力发电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的方法.基于单片机和DC-DC功率变换器,设计了智能快速充电器,该充电器在风力发电机输出电压波动范围大的情况下,也能对蓄电池合理充电.  相似文献   

17.
大规模风电并网的反调峰特性造成系统在负荷低谷时段弃风问题严重,在北方供暖期尤为突出。增强热电联产机组运行的灵活性,提高发电集团参与调峰的积极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提出了考虑发电集团主体协调的两阶段调度策略,将每个发电集团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各自以集团发电煤耗量最小为目标进行调度。针对弃风问题,通过增加储热装置提高发电集团的调峰能力,引入调峰补偿实现发电集团内部自调节、集团间辅助协调的风电消纳策略,减少对其他发电集团出力计划的影响。通过多种调度模式算例对比,所提调度策略能够实现风电消纳功率最大化,保证集团利益,调动发电集团调峰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风电并网容量的快速增加,风电功率的波动性与随机性给系统的调频控制带来的困难也更加突出。为此,提出一种计及系统调频需求的风电场有功控制策略,该策略依据分层思想,将控制系统分为风能管理层、风电场调控层和风电机组调控层,并根据风电机组、风电场运行信息和系统实时频率偏差等分为正常运行、紧急调控两种模式,一级调控、二级调控和临时故障等子模式,缩短系统频率异常时间。  相似文献   

19.
风能是一种清洁、廉价、储量极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风力发电是减少空气污染,缓解能源短缺的有效措施之一。介绍了风力发电系统的两种形式和并网运行的频率控制、功率控制、发电机转速控制。最后,简要分析了风力发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飞轮储能系统(FESS)中,通过带双向功率变换器的电机可将飞轮储能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无论何时从中等功率到大功率(kW~MW),在短时间内(几秒钟、几分钟)需要大量(几十万个)充/放电周期的情况下,FESS都是能适用的。FESS充电状态的监视简单可靠,飞轮的材料、电机的型式、轴承的型号以及密封的气体全部加在一起,决定着FESS的能量效率(>85%)。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离网风电系统(IWPS)的模拟,该IWPS由风轮发电机(WTG)、用户负荷、同步电机(SM)和FESS组成。模拟结果充分显示,FESS有效平抑了风电功率的波动与负荷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