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特点,结合以往设计经验,从二次系统建模原则、建模要求与可视化展示、设备"四统一"接口的要求、二次回路数字化展示等方面研究三维设计对变电站工程建设的影响;提出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模块化设计、与土建专业间接口标准化和统一化的方案;建立智能二次设备柜内光缆回路、电缆回路模型,建立电缆回路与原理图,支持同名虚端子自动连接,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运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变电站二次专业设计现状,研究变电站二次数字化设计流程和三维电缆敷设方案,提出二维电气原理图数字化软件与三维电缆敷设软件间的接口和协同设计的方案,实现数字化移交,提高了变电站三维数字化设计的效率,满足了施工、运维、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阶段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数字化设计中三维模型开发时间长、扩展性差以及应用范围有限等问题,通过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多个核心模型文件应用分析,提出了基于扩展模型的三维装配技术。该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关联,逻辑回路与实回路的映射,通过运用标准族库技术、文件解析技术以及自动成图技术,实现三维模型实物与逻辑关系的耦合,最后以实际220 kV智能变电站为试点,实现了三维模型在二次系统仿真分析、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证明了该技术可有效提升二次系统三维设计和运维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4.
以规范1 000 kV变电站施工图设计文件为基本目标,对电气一次、二次、土建等专业的主要技术原则进行解读。电气一次部分,对电气主接线图、电气总平面图、配电装置等施工图内容深度规定进行解读;二次部分,对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及站内通信、计算机监控系统、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直流及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和其他二次系统等施工图内容深度规定进行解读;土建部分,对总布置、建筑、结构、水工、暖通、消防等施工图内容深度规定进行解读。施工图内容深度规定对指导特高压后续工程设计、规范设计文件、提高变电站建设质量和水平、合理控制造价提供重要支撑,深度规定解读便于设计、咨询等相关单位更好理解和应用深度规定。  相似文献   

5.
二次系统施工图标准化设计是智能变电站规范设备建模和系统参数配置的基础,是全站工程施工及调试的依据。针对目前二次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通用设备接口规范,研究确定了二次系统施工图标准化设计内容及表达方式,有效规范了各种二次设备的信息模型,实现全站模型的标准化,以满足"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由于智能变电站内二次回路需要模拟的对象较多,并且具有时序性特征与非时序性特征,导致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三维可视化效果较差。基于此设计了一个基于电网信息模型(grid information model, GIM)模型的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三维可视化系统。系统硬件部分,重点设计处理器、互感器采样模块与互感器采样模块;系统软件部分,对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几何元素间求交计算、模型切割、模型贴合。在此基础上采用GIM模型建立时序模型,完成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三维可视化系统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基于GIM模型的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三维可视化系统不仅提高了建模帧速、可视化效率与可视化效果,所设计系统的可视化结果基本不存在缺陷。所设计系统还减少了施工变更次数、施工成本与施工周期,施工成本最大降幅接近0.5倍。因此,说明所设计系统提高了变电站二次回路三维可视化效果,可以满足系统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动态化变电站二次设计图纸的二次回路仿真培训系统。该系统采用自动建模技术将CAD版的变电站二次设计图纸自动转化为动态仿真图纸,并与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三维仿真系统一一对应,可在三维场景里对二次回路元件进行测量、操作,同时,也可在仿真图纸界面看到对应的二次回路原理图、节点图等实时反映的元件状态变化。系统采用一种简单实用的二次回路计算方法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变电站二次回路各节点电气量,为二次回路仿真测量、元件动作逻辑提供数据支持。该系统在南方电网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南宁局投入使用,以500kV南宁变二次回路为仿真对象,实现了二次回路仿真。  相似文献   

8.
针对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采用CAD图纸表达方式无法机器获得设计内容的问题,提出一套完整的变电站二次回路数字化设计流程;并研究服务于数字化设计的变电站二次设备及回路的建模方案.从二次回路数字化设计需求着手,分析不同部门对二次回路建模的需求,二次设备建模关注设备的物理属性和连接属性.在建模方案中,定义智能建模的范围、建模对象...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 Visio 平台的变电站二次回路仿真培训系统.该系统采用 Visio 界面,结合自主开发的实时数据库,合理抽象二次回路元件特性,利用图形自动识别技术和组件化、图库模一体化技术以及拓扑结构自动识别技术对变电站二次回路元件进行自动批量建模,从而最终实现对变电站二次回路原件正常及各类典型异常情况下的动作逻辑及电气关系的仿真.而且,该系统提供与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三维仿真系统、电网仿真系统的接口,可与变电站仿真系统联合运行,完整地实现变电站从一、二次设备到二次回路元件的仿真,为变电站相关专业人员掌握二次回路缺陷发生的现象、原因及变化过程,以及总结积累二次回路缺陷判断、查找和处理经验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动态仿真环境.  相似文献   

10.
娄悦  孙纯军  秦华 《华东电力》2011,(5):732-736
简要介绍了常规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表达需求.针对智能变电站网络化信息共享的特点,根据220kV西泾智能变电站实施方案,提出"SV/GOOSE信息流图+SV/GOOSE信息逻辑配置表+装置光缆联系图"的智能化变电站二次施工图设计方法.SV/GOOSE信息流图表达逻辑原理,SV/COOSE信息逻辑配置表将原理映射为虚回路的具...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电气附件是电气安装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它作为辅材贯穿于电气安装工作始终,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质量,是电气安装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2.
吴建华  洪祥武 《微特电机》2002,30(4):21-22,25
冷轧硅钢取代热轧硅钢是硅钢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牌号冷轧硅钢由于磁感,铁损的差异,对电机性能的影响不尽相同,文章分析了各种牌号冷轧硅钢的性能情况,以三种典型电机为例讨论了用冷轧硅钢取代热轧硅钢片时电机设计特点和牌号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智能电网崛起、需求侧响应体系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含智能用电信誉度评价的智能用电终端设计思路。在该设计中,电网既能有效实时地将有价值的用电信息传递给用户,还能接收用户端的反馈信息。终端中的智能用电信誉度评价体系能够对用户的用电习惯进行量化评价,其结果能够有效指导与规范用户用电行为,并可对电网规划、运行及调度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熔铸法和粉末冶金法制备了CuNiZrY铜基电接触材料。通过电接触实验,得到了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铜基触头的材料转移和接触电阻数据,并进行了电接触性能分析;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和EDAX能谱分析对铜基触头材料进行了电侵蚀形貌观察及区域元素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17.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talks about the oddities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that have come and gone within the memory of living engineers. This article also describes the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 regarding the old technologies such as constant current transformer and ceilometer.  相似文献   

18.
19.
Three general problem areas are considered. They are electrode immersion length, parallel electrode effects, and power density distribution. Use is made of data from operating furnaces, water models, and mathematic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电费回收难问题始终困扰着供电企业,电费代收业务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难题,但是电费代收业务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不能满足供电企业营业日益发展的需要.文章通过研究电费收缴的现状,分析进一步拓展电费代收业务的可行性,开展电费代收业务的效果检验,在总结以往电费代收业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寻进一步拓展电费代收业务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