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力场所火灾是生产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威胁,特别是高压电力场所,电压等级高、电流负荷大,且设备高度集中,火灾风险更高。电力火灾发生前,往往会出现如温度异常升高、绝缘层热分解等情况,导致大量火灾粒子产生,而由于火灾产生的原因和火险源类型不同,火灾粒子的产生速度、浓度变化等也体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开展电缆廊道火灾试验,模拟多种典型火灾风险的发生,对产生的火灾粒子进行探测、识别及特征分析,形成基于火灾粒子变化特征的火灾识别方法,对火灾类型进行区分,为电力场所火灾防控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建筑中设置的空中会所逐渐增多,对于空中会所这类高大开放式空间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成为了设计的难点。依据相关规范,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空中会所的火灾探测存在的设计难点,阐述了极早期空气采样探测、红外对射感烟探测等火灾探测系统在空中会所这类高大空间中的应用。提出了对于空中大客厅这类场所火灾自动报警设计常见难点的解决方法,有利于提高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能够在火灾初期探测到火警信号,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付辰  罗辉 《电气应用》2021,40(7):62-65
近年来,我国的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在应用方面得到了较快推广,几乎成为每个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必设系统.然而,有毒有害气体探测报警技术对大多数人来说还十分陌生,虽已有成熟的系统,但也只是在个别行业中得到了应用,如煤炭行业、化工行业等.介绍了一种带有侦毒功能的吸气式火灾报警探测器.这是一种将有毒有害气体探测报警技术和火灾烟雾探测报警技术相结合的跨系统复合型探测器,对其系统构成和适用场所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给业内同仁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抽水蓄能电站主体设备位于地下掩洞、封闭场所内,大负荷、持续运行的电力设备火灾风险增大,防火要求高。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常规消防措施对超前期火灾预防尚显不足。因此,从抽水蓄能电站典型场所的火灾特征进行分析,利用“热解离子”探测技术,研究超前期火灾安全监测适用性,提出在主变压器室、电缆层等典型场景下的超前期火灾监测方法,并通过实际监测验证了所提超前期火灾监测方法的预警效果。抽水蓄能电站典型场景超前期火灾监测方法的提出提高了抽水蓄能电站早期火灾监控预防水平,有效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大空间建筑物早期火灾探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指出建筑电气在大空间建筑火灾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重点介绍了光截面感烟探测器和双波段图像型感焰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和典型应用。以及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应用场所,以对火灾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智能火灾探测系统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智能楼宇火灾监控系统,着重是在先期火灾探测和报警方面进行的研究.介绍了火灾探测的原理及其传统火灾探测算法和人工智能火灾探测算法的应用;深入讨论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体系结构;并将cAN总线技术应用于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中,构成分布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古建筑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改造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 《电气应用》2006,25(2):152-155
本文阐述了古建筑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其火灾报警系统的现状,结合古建筑群自身的特点,介绍了应用先进的火灾报警技术对不同建筑采取不同的探测手段,以有效提高古建筑群的防火安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结合目前高大空间建筑火灾探测技术多样化的特点,分析了用于高大空间火灾探测的各类火灾探测器的特点和局限性。提出了适用于高大空间建筑的组合火灾探测方式和性能化设计方法,以期对高大空间建筑火灾探测器的选型和布防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使用烟箱对光电型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产品进行测试时,我们会发现尽管使用相同的试验设备,相同样品,但是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测试时,报警器的响应阈值会有一定概率不同.本文通过在不同气流温度下对光电型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进行响应阈值的测试,对比了不同气流温度对报警器响应阈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浅谈测温电缆在电力工业消防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怀宇 《电力建设》2003,24(10):59-0
当前国内火灾探测技术滞后 ,无法有效避免火灾的发生。应用测温电缆FTLD、CTTC组成的早期火灾探测系统 ,能够在火灾尚未发生前即时进行精确的温度探测和预报 ,提高了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可靠性 ,使用户的消防联动系统具有充分的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 ,避免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