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返流(GER)的关系越来越受重视,为了解哮喘患者GER发生的规律及抗哮喘药物和胃肠动力药物对GER的作用,作者采用食管下段pH值监测的方法从4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检出支气管哮喘合并GER24例,并对其进行了抗返流治疗前后的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GER)与成人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症状相关性,了解抗返流治疗对合并GER的哮喘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对52例常规治疗后仍有顽固性咳嗽等症状的成人哮喘患者经24小时食管pH监测确诊为GER,分组抗返流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52例中可筛选34例,将3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经抗返流治疗后,治疗组咳嗽、胸闷和胸骨后烧灼感等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①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具有较高的GER发生率(58%)。②对于有GER并与哮喘症状密切相关的患者抗返流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症状。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与GER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GER)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及制酸药物对GER的作用。方法:采用便携式24h pH值自动记录仪对30例哮喘患者进行六项返流指标监测。20例正常人作对照,并随机抽取16例哮喘合并GER患者进行抗返流治疗。结果:哮喘组六项返流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合并GER的发生率为70%,用质子泵抑制剂对16例合并GER者抗返流治疗,治疗后各项返流指标明显降低。结论:哮喘与GER之间有密切关系,GER是诱发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质子泵抑制剂对哮喘合并GER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24小时pH值自动记录仪监测20例哮喘患者6项胃食管返流(GER)指标,其中10例行抗返流治疗。结果:哮喘组6项返流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例经拮抗剂治疗后各项返流指标明显降低。说明CER是诱发哮喘发作的一个重要因素,HZ拮抗剂对哮喘合并GER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陈建婷  陈观发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221-3222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GER)与哮喘的关系。方法:对17例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返流病(GERD)患者进行食管24 h pH值监测及胃镜检查并进行抗返流治疗,以19例无呼吸系统症状的GERD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食管24 h pH监测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胃镜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抗返流治疗对哮喘治疗有效,提示哮喘症状与酸返流密切相关。结论:胃食管返流病并哮喘症状的患者酸返漉比普通GERD患者重;24 h食管pH监测有助于了解哮喘患者的症状与GER的相关性;对有GER并哮喘症状的患者,抗返流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症状。  相似文献   

6.
胃食道返流(下称GER)是引起或加剧支气管哮喘尤其是内源性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GER是由于食道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致使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GER可诱发支气管哮喘,哮喘发作亦可导致GER,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我院自1990~1998年收治的GER合并支气管哮喘4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作者试用西沙必利治疗胃食管返流(GER)的支气管哮喘21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共40例均为本院确诊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返流(GER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及哮喘分型构成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其中治疗组21例,在常规解痉、抗炎、祛痰、止咳等常规治疗下加用西沙必利40mg/d;对照组19例,给予常规治疗,另两组均给予氢氧化铝凝胶20ml,餐前及睡前各一次.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返流和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水利  孙升寿 《医学综述》1998,4(8):418-420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以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临床特征,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许多因素可诱发或者加重哮喘,而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一个极为常见、容易被忽视的因素.GER可诱发哮喘最早由William Osler在1912年提出,并认为GER可直接刺激支气管或者间接来源于胃反射的影响诱发支气管哮喘.目前,GER与哮喘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在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主要对GER在哮喘发病机制中作用及诊断治疗做一简单总结介绍.1 GER及其在哮喘中发病情况1.l 生理性GER GER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越过食管下端括约肌返流入食管的现象.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发现正常人均有GER,一昼夜可发生数十次GER,通常出现在饱餐时,返流总时间<1小时/24小时,且无任何临床症状,称为生理性GER.  相似文献   

9.
嵇友林 《河北医学》2002,8(11):993-995
目的 :探讨抗返流治疗对伴胃食管返流 (GER)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6 0例GER合并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两组患者在常规服用β2 受体激动剂的同时 ,采用单盲法 ,A组口服安慰剂 ,B组口服吗丁啉和雷尼替丁作抗返流治疗 ,4周后测定FVC、FEV1、PEF。结果 :B组肺功能改善明显 ,与A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GER是诱发和加重哮喘的重要因素 ,哮喘合并GER患者作抗返流治疗能有效控制哮喘发作 ,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探讨北方寒冷地区胃食管返流(OER)患者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发病关系,我们通过对9例患者的临床分析,认为在寒冷地区除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做好秋冬季的预防和药物控制外,还要注意GER是诱发和加剧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提示如何早期发现存在的GER,商讨初步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部分成人哮喘患者经常规治疗仍迁延不愈,可能与胃、食管返流(GER)存在密切关系Ⅲ。本文应用携带式24h食道pH动态监测仪对41例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以上患者进行24hpH监测,以探讨支气管哮喘与GER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胃食管反流与哮喘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哮喘患儿中50%~80%与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本文试探讨儿童胃食管返流(Gestro esophageal Reflux,GER)与哮喘的关系。方法:对我院51例有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胸部X线检查及鼻部检查正常,怀疑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儿进行24 h食管p H监测,记录患儿反流与呼吸道症状同时进行抗反流治疗并以51例无呼吸道症状的GER患儿作为对照。结果: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GER患儿食管24 hp H监测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抗反流治疗对哮喘治疗有效。结论:胃食管反流并哮喘症状的患儿返流比普通GER严重,对有GER并哮喘症状的患儿,实施抗返流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提示哮喘症状与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与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海标 《浙江医学》1997,19(4):256-256,F003
近年来有较多文献报道胃食管反流(GER)与支气管哮喘有密切关系,GER可诱发和加剧哮喘,哮喘发作亦可导致GER。对GER并有哮喘病人经抗反流药物治疗往往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哮喘和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食管24小时pH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食管24小时动态监测仪对哮喘发作期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进行研究。其中哮喘发作期(A组)23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B组)20例,正常对照组(C组)10例。对其中12例并发GER的病人应用雷尼替丁和奥美拉唑治疗前后进行24小时pH监测。结果:24小时食管pH<4的总时间百分丰,pH<4的立位总时间百分率,pH<4的卧位急时间百分率,反流≥5分钟的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pH<4的反流次数以及总计分,A、B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A组显著高于B组。以总计分>16.7为判断标准,A组GER发生率87%,B组70%。pH<4的发作时间与哮喘发作呈正相关(γ-0.602,P<0.005),总计分与哮喘病情严重度呈正相关关系(γ=0.537,P<0.01)。伴有GER的病人经雷尼替丁(8例)和奥美拉唑(4例)治疗2周后,24小时食管pH各项指标基本正常(P<0.01)。结论:哮喘和慢阻肺急性加重期GER发生率显著升高,宜常规进行食管24小时pH监测,如发现GER,及时应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两者均是治疗GER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胃食管返流(GER)儿童抗返流功能情况,分析儿童胃食管返流的可能病因.方法 收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1995年4月至2005年12月确诊的胃食管返流患儿42例,对其消化道钡剂造影、食管压力测定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收集40例非胃食管返流患儿的相应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大于6个月婴儿,His角度大于45°时,GER发生率大于85.7%,小于45°时,GER发生率为O;大于6个月GER患儿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约为(1.07±0.51)kPa;正常对照组LESP(2.02±0.5)kPa.;小于6个月婴儿,His角度大于45°时,GER发生率大于90%,小于45°时,GER发生率小于40%.小于6个月GER患儿LESP约为(0.68±O.35)kPa;正常对照组LESP约为(1.10±O.24)kPa.结论 下段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是导致GER的.主要因为,而LESP则是反映下食管括约肌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黄冠新 《广西医学》2004,26(10):1536-1537
近年研究发现 ,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返流 (GER)的关系越来越受重视。许多研究报道 ,GER可引起或加剧哮喘 ,抗返流治疗可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 ,并且在一些研究中显示有PEF和FEV1的改善。笔者对 2 6例夜间哮喘的患者 ,采用胃复安抗返流治疗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临床上引起婴幼儿反复呕吐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内的胆盐和胰酶等返流至食管,导致返流性食管炎、吸入性肺炎、哮喘等并发症,甚至造成猝死[1],现已引起临床的重视.笔者对2011年8月至2014年6月经胃食管造影明确的86例胃食管返流(GER)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朱延力 《广东医学》1992,13(6):293-294
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简称GER)是指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频繁地返流到食道的一种病理状态。反复的返流可以产生食管炎、食道溃疡或狭窄等并发症。研究证明,GER与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9.
曾小冰  李敏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1):150-15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伴有胃食管返流病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入院诊断为伴有胃食管返流病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从遵医行为依从性、中医系统治疗、体位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5方面循证,得到最佳证据指导临床护理;对照组采取平喘、抗感染、抗返流等常规治疗和护理。对2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哮喘复发率及复发再入院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遵医行为依从性好,哮喘复发率及复发再入院率低,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伴有胃食管返流病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预防和减少哮喘发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埃索美拉唑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返流(GERD)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确诊的60例哮喘合并GERD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30人,观察组患者口服埃索美拉唑肠溶片.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疗程6周.记录服药前后病人支气管哮喘评分,胃食管反流病评分以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支气管哮喘评分以及胃食管反流病评分均显著低对照组(2.00±0.50)分vs(3.00±0.70)分,(1.50±0.70)分vs(2.00±0.80)分,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返流病患者的治疗中,并发症较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