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光学仪器测量需要测量点之间通视,数据需要手工记录和进行繁琐的后处理。RTK技术将GPS接收机、现场手持计算机和无线电数据链相结合,实时提供cm级测量精度,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它由基准站、流动站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在基准站安置GPS接收机,对GPS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将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GPS接收机在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地计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RTK技术可以替代常规测量为地质勘查工作快速提供可靠、高精度的测量成果。  相似文献   

2.
张驰  钱锦超  袁野 《安徽地质》2022,(S2):186-190
针对连续运行基准站(CORS)网观测文件处理工作中面临的头文件信息错误、工作效率低、技术门槛高等问题,研发了一种针对Rinex2格式CORS网观测文件基于Linux命令行的标准化命名,调用TEQC软件进行头文件信息编辑、质检和使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高精度坐标框架解算自动处理脚本。以东海海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进行的实测表明,该脚本提高了观测文件处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了技术门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大比例尺重力勘查中采用GPS RTK测地的新思路,介绍了GPS RTK原理及在重力勘查中的作业方法,如何建立基准站、移动站以及建立高程异常改正模型和建立DEM地面数字模型进行地形改正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GPS-RTK测量技术具有较高速度和精度。电台模式和CORS模式是RTK测量比较常用两种模式,而常规的RTK作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测站周围地形地物和无线电都会对RTK的测量精度造成一定影响。在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电台模式和CORS模式这两种较常用的模式从工作原理、设备配置、作业流程与误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并对GPS技术在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GPS—RTK测量定位技术在地质测绘中广泛应用。本文以福建省尤溪县枣坪煤矿为例,通过RTK技术在山区地质测绘中进行图根点测量、勘探线剖面测量、钻孔定测等方面的应用,较系统地讲述了RTK坐标转换参数解算、野外数据采集的要求,分析了RTK的观测精度范围,总结了RTK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使用技巧,为提高地质测绘工作效率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GPS在南水北调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庆中  李莉 《地下水》2012,34(5):153-154
GPS和RTK已是非常成熟的测量技术,在长跨度的带状测区中将二者结合,利用GPS的静态定位技术进行首级控制,用RTK技术进行断面基桩放样及施测,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鲁北段的5标段断面复测中得到很好应用,实践表明E级GPS网二维约束平差精度远优于规范要求,RTK测量成果,经用多种常规测量手段检查后,其精度较高。GPS和RTK相结合的关键技术是整周模糊度的确定,差分数据的传输,坐标转换参数的未定三个方面。RTK作业距离受卫星状况、天气状况、数据传输状况等影响,应使各点与基准站电台准"电磁波通视"。  相似文献   

7.
GPS RTK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庆森  赵成 《吉林地质》2007,26(2):84-86
1 GPS RTK测量技术简介 GPS RTK即实时动态卫星全球定位技术的简称,它是通过一台基准站和若干台移动站组成的测量系统,基准站和移动站之间使用无线数据链进行连接.  相似文献   

8.
苏艳红  刘沙 《山东地质》2011,(5):30-32,38
随着GPS技术的飞速前进,利用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已成为GPS应用的发展热点之一。通过对胜利油田单基站CORS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在胜利油区石油天然气井位测量中的应用方式及精度分析的论述,对单基站CORS系统在石油天然气井位测量中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江志恒 《物探与化探》1989,13(3):194-198
文章简述了建国后国家重力基准所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即1957年系统和1985年系统。文中分析了这两系统各自的精度和主要技术特点;讨论了当前国家重力基准系统使用中所面临的两个迫切和重要的实践问题;1)对旧系统的精度评价及其向新系统的转换;2)受新网控制的各类高精度附加重力测量,如国家重力一等网的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GNSS高精度后处理软件GAMIT/GLOBK,对26个连续运行参考站的监测数据进行基线与平差解算.结果表明:CORS站解算结果大地高精度都在2 mm之内,其中有23个站的高程误差小于1 mm,占总数的88.5%,可以得到高精度解算成果.将部分已有的CORS站纳入地面沉降监测系统,可以弥补监测站的数量不...  相似文献   

11.
牟元英 《江苏地质》2022,46(4):411-416
城镇城市化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给高精度重力探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从重力探测设备、高密度数据采集、精细数据处理和解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高精度重力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研究应用取得的成果,包括重力仪精度及在干扰情况下的读数时间、三维坐标获取、地形改正方法、异常数据计算、反演方法及成果解释等,可对城市进行无损探测获取地下地质结构及特殊地质体分布信息,同时满足城市绿色环保勘探的要求,为城市空间探测挖掘重要地质信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12.
徐燕君  陈明  伍卓鹤 《江苏地质》2021,45(4):425-432
城镇城市化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给高精度重力探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从重力探测设备、高密度数据采集、精细数据处理和解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高精度重力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研究应用取得的成果,包括重力仪精度及在干扰情况下的读数时间、三维坐标获取、地形改正方法、异常数据计算、反演方法及成果解释等,可对城市进行无损探测获取地下地质结构及特殊地质体分布信息,同时满足城市绿色环保勘探的要求,为城市空间探测挖掘重要地质信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13.
小热泉子铜矿区物探找矿效果及综合找矿模式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在小热泉子铜矿区进行了一系列综合物探方法的试验研究工作,其中高精度重力、高精度磁法、激发极化法综合物探勘查对矿床的进一步勘探发挥了重要作用,综合找矿模式的建立在2000年矿区勘探工作中取得了重要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仪器采集精度的提高,分析、反演解释技术的长足进步以及油气藏重力勘探的需要,出现了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结合测井资料,通过重力模型正反演计算,得出高精度重力勘探浅层油气藏是可行的结论。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自提出以来获得了不断的完善发展,并在某气田的实践中被证明是勘探浅层油气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GPS技术出现以前,进行地形测量以及放样等工作用到的仪器主要是全站仪,因其精度高、作业稳定等特点,成为大多数作业单位的选择。但在作业过程中,全站仪需要两点通视,且不能全天候作业,因而影响了作业效率。虽然1+1模式下的GPS测量技术能够解决全站仪的大部分缺陷,但传统的RTK技术仍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如用户需要假设本地的基准站,误差随着距离的增长而增加等缺陷,使得其在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VRS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以上难题而应运而生。详细论述VRS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简要介绍了网络RTKGPS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许传新 《世界地质》2016,35(3):887-893
当使用传统的观测模式观测GPS控制点较难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时,可以利用参考站高精度的坐标作为静态GPS网的起算点进行控制网布设。以山东省临沂市D、E级GPS控制网建立工程为例,介绍了使用基于SDCORS点观测模式布设GPS平面控制网的方法,并对控制网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出基于SDCORS的点观测模式在D、E级GPS控制网的布设中应用是完全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高精度物探重力测量中,需要提供高精度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物探长剖面测量中,对东西跨度较大的线路进行控制测量时,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和高程引起的投影变形较大,不能满足长距离重力测量对精度的要求。基于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基本理论,采用斜轴变形椭球高斯投影方法,结合最小二乘法、坐标转换理论及椭球变换,将原始椭球构建斜轴变形椭球,可以减小高斯投影横坐标和高程投影变形的影响,避免高斯投影分带过多对应用的影响。以漠河—呼和浩特物探长剖面测地数据为例,利用GPS快速静态测量获得平面和高程位置,测点距离约1km,通过斜轴高斯投影进行投影,最大平面精度为67.87mm/km,最大高程精度为53.039mm/km,最大投影综合变形的中误差为88.51 mm/km,大大减小了投影变形,提高了地图投影精度。因此,该投影在跨度物探长剖面测量中的应用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8.
储修林 《安徽地质》2021,31(2):173-175
随着区域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CORS)在高精度的区域似大地水准面基准上的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服务范围越来越宽,服务水平越来越高,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文章基于地下水监测站点工程所要求的常规测量方法无法实施的D级GPS高精度平面点位和高程的测定,采取利用AHCORS加以解决,成果精度分析与验证表明,各项指标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重力勘探中近区地形改正的重要性以及至今没有效果较好的地形改正方法,笔者采用四种方法(目估、激光测距仪、森林罗盘仪、RTK)分别从人工、使用仪器、用时、精度及综合的台效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近区地改提供了较好的应用和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重力勘探在过去几年中主要应用于:(1)地壳深部构造与地壳均衡研究;(2)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圈定成矿远景区;(3)寻找储油构造和各种固体矿产。 由于现代重力测量精度的大幅度提高,使重力勘探应用领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拓。目前,重力方法不仅可在难度较大的找矿工作中发挥作用,甚至可用于直接找矿;同时,具备了完成多种不同地质目的和要求的工程地质勘察的能力. 精密重力测量有时也称为高精度重力测量或微重力测量.前者通常是仅就测量精度与过去相比较而言的,例如,在1:5万重力勘探中,过去的异常精度要求是±0.4~±0.8mGal,现在的高精度重力勘探一般为±0.1mGal左右;微重力测量的主要含义是指这种重力测量是在微小重力差条件下进行的,这个微小重力差有时只有几十微伽,所以微重力测量对测量精度的要求更高(通常在±10μGal之内)。 精密度重力测量目前已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固体矿产资源的勘探 用于寻找那些由于埋深较大或规模较小或干扰背景较强的微弱重力异常的矿体。例①中科院测地所与江汉油田合作在约3000m深处找到了盐层或岩丘;②苏联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于暗色岩中追索寻找金伯利岩甚有成效.重力场变化范围一般在0.2~0.9Gmal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