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蛋白199(CA199)、α—L-岩藻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CEA和CA199;采用速率法检测AFU;用酶法检测γ-GT。结果单项AFP、CEA、CA199、AFU、γ-GT的血清水平原发性肝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AFP、CEA、CA199、AFU、γ—GT的血清水平原发性肝癌组与肝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CEA、CA199、AFU、γ-GT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阳性率达94.12%.显著高于单项AFP阳性率68.62%(P〈0.01)。结论AFP、CEA、CA199、AFU、γ-GT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阳性检出率,特别是单项AFP检测阴性的肝癌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和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对67例PHC患者、42例肝硬化患者、93例乙型肝炎患者和71名健康人,进行AFP、TBA、GGT和ALT指标联合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HC组、肝硬化组的AFP、T...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G、TBA联合AFP和PIVKA-Ⅱ检测在HB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回顾性研究模型,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乙肝患者60例(肝炎组)、肝硬化患者60例[肝硬化组(肝硬化代偿组36例)、(肝硬化失代偿组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肝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进行血清甘胆酸(CG)、总胆汁酸(TBA)、甲胎蛋白(AFP)、维生素K缺乏Ⅱ诱导蛋白(PIVKA-Ⅱ)等肝病生物学指标水平测定,比较各指标水平在肝脏疾病中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比较各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中效能.结果 肝癌组的AFP、PIVKA-II、CG和TBA水平均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硬化代偿组的AFP、PIVKA-II、CG和TBA水平均低于肝硬化失代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G诊断早期肝硬化的AUC最大;AFP鉴别肝硬化代偿期与肝硬化非代偿期及肝炎的AUC最大;PIVKA-II鉴别肝硬化失代偿期和肝癌的AUC最大.四项指标联合诊断早期肝硬化的AUC最高为0.974,灵敏度(98.3%)和特异性(91.7%)高于其他单一指标;四项指标联合鉴别肝硬化代偿期与肝硬化非代偿期的特异性最高为88.9%;AFP+PIVKA-II联合鉴别肝硬化失代偿期和肝癌的灵敏度最高为100%;AFP+CG联合检测鉴别肝硬化代偿期和肝炎的特异性最高为95.0%.结论 CG、TBA、AFP和PIVKA-Ⅱ检测在HB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对HB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及评估肝脏受损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甲胎蛋白AFP与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6年1月至3月收治的肝病患者268例,其中病毒性肝炎患者59例、肝硬化患者96例、其他肝病患者33例和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早期50例、晚期30例),对其AFP和PIVKA-Ⅱ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组(P <0.005);AFP和PIVKA-Ⅱ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和0.926,两指标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1;血清AFP单独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0%和66.49%,PIVKA-Ⅱ单独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0%和85.11%.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率,并联联检可将敏感性提高到97.50%;串联联测可将特异性提高到94.1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在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上两指标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44(P =0.763),两者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PIVKA-Ⅱ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诊断价值高于AFP;两指标在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上没有相关性,两指标联合可以明显提高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血清中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水平),分析GP73指标对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作用,探讨血清GP73水平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 LISA)定量检测60例体检正常者,128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CH/LC)患者和96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的GP73,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AFP的水平.结果 经统计分析,正常对照组、CH/LC组和PHC组GP73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73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67%和95.21%,AFP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3.96%和87.23%.GP73和AFP联合检测时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96.52%和87.46%.结论 GP73对PHC的诊断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血清GP73联合AFP检测能够有效地提高PHC的诊断效率,可用于PHC高危人群的普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GP73、AFP及AFP-L3联合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肝病中心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PHC组),慢性乙肝患者59例(CHB组),肝硬化患者68例(LC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试者血清GP73、AFP及AFP-L3水平及相关诊断学指标.结果 PHC组、CHB组、LC组患者的GP73、AFP及AFP-L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HC组患者的GP73、AFP及AFP-13水平均显著高于CHB组和L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HC的诊断,血清GP73的灵敏度显著高于AFP和AFP-L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73、AFP和AFP-L3三项联合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任一单项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GP73、AFP和AFP-L3三项指标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指标,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血清GP73联合AFP对PHC的早期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联合AFP对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共收集160例血清,其中PHC患者64例,肝硬化患者46例,健康人50例。应用ELISA定量检测血清GP73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AFP水平。结果:GP73诊断PHC的敏感性达到81.2%,与本文患者AFP的敏感性(63.5%)相比,前者有显著增高。GP73和AFP两者联检敏感性有显著提高,达95.3%,与单一GP73或AFP相比敏感性有显著差异(P〈0.01),而特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GP73可能是诊断PHC一个血清标志物,联检血清GP73和AFP对PHC的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中肿瘤标志物AFP、AFP-L3及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单独以及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我院收集到的肝病患者共243例,其中PHC组98例,病毒性肝炎组63例,肝硬化组82例,另外从我院体检科选取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以上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AFP、AFP-L3及PIVKA-Ⅱ的检测和分析。结果PHC组血清中AFP、AFP-L3及PIVKA-Ⅱ中位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病毒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P均<0.05)。AFP、AFP-L3及PIVKA-Ⅱ诊断PHC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0.610及0.901。血清中这三种肿瘤标志物诊断PHC时单独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69.4%、61.2%、80.6%,特异性分别为77.2%、89.0%、82.7%,联合检测串联时特异性提高到95.1%,并联时灵敏度提高到91.8%。结论血清AFP、AFP-L3和PIVKA-Ⅱ在临床上对于PHC的诊断有着非常高的临床价值,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PHC的诊断效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85例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进行AFP、CEA、α-L-岩藻糖苷酶(alpha-L-fucosidase,AFU)、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gamma-glutamyl tranaferase isoenzymes,GGT-Ⅱ)等四项肿瘤标志物联检,以探讨其在PL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AFP、GP73、GPC3及TSGF的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60例、肝硬化患者(LC)6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比较四组AFP、GP73、GPC3、TSGF水平及诊断效能。结果 PHC组、CHB组、LC组患者的AFP、GP73、GPC3及TSG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组间比较,PHC组患者的AFP、GP73、GPC3及TSGF水平均显著高于CHB组和L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GP73、GPC3及TSGF四项指标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96.0%、96.3%、96.2%)均显著高于任一单项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FP、GP73、GPC3及TSGF对于原发性肝癌是敏感性指标,四者的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铁蛋白(SF)四者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PHC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我院收治的4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及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三组入选者血清AFP、AFU、GP73及SF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AFP、AFU、GP73及SF水平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FP、AFU、GP73、SF及四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HC的诊断中,AFP、AFU、GP73及SF四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5.0%,显著高于四者单独检测的灵敏度65.0%、73.3%、78.3%、61.7%,同时上述四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67.5%,显著低于四者单独检测的灵敏度76.3%、77.5%、78.8%、8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指标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略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AFP、AFU、GP73及SF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而AFP、AFU、GP73及SF四者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对PH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CYFRA21-1、CA724、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血清CYFRA21-1、CA724、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选取PHC患者65例、肝硬化患者47例、正常对照组40名,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其血清CYFRA21—1、CA724、AFP水平。结果表明:PHC患者血清AFP、CYFRA21—1、CA724阳性率分别为72.3%、44.6%、35.4%;AFP、CYFRA21-1和CA724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有显著提高,达95.4%,与单-AFP阳性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特异性无明显下降(P〉0.05)。AFP、CY-FRA21-1和CA724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GP7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作用,探讨血清GP73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60例体检正常者(正常对照)、178例慢性肝炎或肝硬化(CH/LC)患者和194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的GP73,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AFP的水平。结果经Kruskal—Wallis检验正常对照组、CH/LC组和PHC组GP73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PHC组的GP73水平明显高于CH/LC组(P〈0.001)。以ROC曲线确诊PHC的GP73临界值为190.7ng/ml,AFP的临界值为35.2ng/ml,单项检测时,GP73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5%和86.6%,AFP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58.8%和83.7%。GP73和AFP联合检测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5.6%和81.5%。结论GP73对PHC的诊断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血清GP73联合AFP检测能够有效地提高PHC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4.
血清AFP、AFU、GPDA在PHC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对60例PHC患者血清AFP、a-L岩藻糖苷酶(AFU)及甘氨胺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的检测,进一步探讨三项标志物的特点及联合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PIVKA-Ⅱ、AFP和GGT的水平,探讨这3个检测项目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进而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已证实患原发性肝癌(PHC)的住院患者,对照为健康体检人员与患肝良性疾病患者.分别测定血清PIVKA-Ⅱ、AFP和GGT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明确最佳临界值(cut-off value),评价3项指标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血清PIVKA-Ⅱ、AFP和GGT水平在原发性肝癌与肝胆良性疾病和健康体检者比较时,3项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项指标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绘制的ROC曲线,AUCPIVKA-Ⅱ=0.882,AUCAFP=0.833,AUCGGT=0.703,可见,在诊断PHC方面,单项指标中PIVKA-Ⅱ具备最高的诊断价值,其次为AFP,诊断价值最低的为GGT.分析PIVKA-Ⅱ、AFP与GGT血清水平对PHC的诊断效率,灵敏度PIVKA-Ⅱ最高为73.0%(AFP:55.7%,GGT:47.8%),特异性AFP最高为97.9%(PIVKA-Ⅱ:96.5%,GGT:73.4%),阳性预测值AFP最高为95.5%(PIVKA-Ⅱ:94.4%,GGT:59.1%),阴性预测值PIVKA-Ⅱ最高为81.7%(AFP:73.3%,GGT:63.6%),准确性PIVKA-Ⅱ最高为86.0%(AFP:79.1%,GGT:62.0%).当3项指标联合检测时,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略有下降,而灵敏度上升到80.9%(单项检测最高的PIVKA-Ⅱ为73.0%),阴性预测值上升到86.0%(单项检测最高的PIVKA-Ⅱ为81.7%),准确性上升到88.4%(单项检测最高的PIVKA-Ⅱ为86.0%).结论 单项指标中PIVKA-Ⅱ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AFP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而AFP和GGT水平对于PIVKA-Ⅱ阴性的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较好的补充作用.因此,3项指标联合测定,能够使PHC的诊断准确性与灵敏度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及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3种指标联合应用对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肿瘤科、肝病科及体检中心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例临床诊断结果分为三组:PHC组36例,良性肝病组40例,健康对照组40例,比较三组AFU、AFP、TSGF水平和3项指标单独与联合应用的阳性率。结果 PHC组AFU、AFP和TSGF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AFU+AFP+TSGF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3种指标单独检测或双指标检测结果,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AFU、AFP和TSGF联合检测应用于PHC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种指标可互为补充,综合提高阳性率,减少漏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中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甲胎蛋白(AFP)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单独和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意义,为PHC诊断和普查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采用ELISA对81例PHC、176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30例其他肿瘤疾病和40名健康人的血清GP73、甲胎蛋白异质体( AFP-L3)和AFP进行检测。结果 GP73、AFP和AFP-L3在肝癌组的敏感度分别为77.78%、62.69%和51.85%,在非肝癌组的特异性分别为84.55%、86.99%和96.34%。三者联合检测时,其诊断的敏感度可提高至88.89%。结论 GP73对PHC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度,AFP-L3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血清GP73、AFP和AFP-L3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PHC的临床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8.
比较三种定量测定AFP方法的性能及其性价比和评价临床意义。采用ELISA、R IA和化学发光酶免疫(CLEIA)法,分别检测326例肝病患者和100名健康体查者(对照组)血清AFP水平。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皆能反映血清AFP水平(P〉0.05),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敏感性,两两比较的相关系数为0.96~0.99,呈高度相关;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阳性率最高,高水平升高所占比例也显著高于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各级医疗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选择。AFP对原发性肝癌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是发现早期肝癌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们选用AFP、CA-50、CA-19-9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PHC)和肝硬化(LC)患者血清,旨在探讨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PHC组:符合PHC诊断标准的本院住院患者48例(男41,女7),年龄35~78岁,平均53.1岁。 (二)LC组:按照1991年全国肝硬化专题讨论会拟定的标准,明确诊断肝硬化的住院病人40例(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并与甲胎蛋白(AFP)比较在肝细胞癌(HCC)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测定77例HCC、21例肝硬化、20例肝炎以及59例健康对照组血清GP73和AFP的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HCC组血清GP73和AFP均显著高于肝硬化、肝炎及健康对照组(均为P<0.05);早期HCC组血清GP73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5),而血清AFP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GP73对HCC的诊断敏感度明显高于AFP(85.7%vs 62.3%,P<0.05),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其诊断敏感度到90.9%.结论 GP73是一项很好的诊断和鉴别早期HCC的血清标志物,且可能对HCC进展的监测具有作用.AFP联合GP73检测可显著提高对HCC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