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DV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65例急慢性DVT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分析,与手术、X线造影和临床对照.结果 急性DVT患者36例,慢性DVT患者29例,病变位于左下肢者38例(58.5%),右下肢者21例(32.3%),双下肢者6例(9.2%).慢性DVT患者中有11例形成侧支循环.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疾病、安全、迅速,可了解血管血流状态和血管周围情况.解释原因不明的肢体肿胀,早期发现深静脉血栓有利于疾病随访,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效果的判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观察低分子肝素对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治疗组在术后以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治疗;对照组无预防措施。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髋关节与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合并软组织损伤发生率、DVT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高龄及合并糖尿病为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发因素。结论低分子肝素有效降低了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血栓病是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并发症之一,包括血栓性浅静脉炎和深静脉血栓(DVT)形成,DVT是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严重并发症,近年发现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治疗不及时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本文诊治下肢DVT34例,报道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4.
<正>疾病不确定感是指缺乏确定与疾病有关的事物的能力。当疾病引起相关刺激时,患者会对刺激的构成及其含义进行归纳和认知,当个人无法归纳这些事件的含义时,疾病不确定感就会产生。疾病的不确定感往往会增加患者的负面情绪,造成患者紧张焦虑、不遵医嘱,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质量[1]。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5.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常见周围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主要的危害是继发性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 thrombotic syndrome,PTS)的发生~([1]),严重威胁患者健康。该病治疗的目标为预防静脉血栓蔓延和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减少PTS的发生~([2])。下肢DVT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溶栓,外科取栓等~([3]),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4-5])。本文将对近年来DVT的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我院引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后,我们采用介入方法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56例,疗效较好,现介绍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84岁,平均54.5岁。左下肢静脉血栓43例,右下肢静脉血栓8例,双下肢静脉血栓5例。介入治疗时间:发病后72h内5例,1~2周28例,>2周23例。1.2介入治疗①穿刺部位选择:常规穿刺健侧股动脉,穿刺插入泰尔茂产6F鞘组,经鞘管插入超滑导丝及泰儿茂产5F或6FRH血管造影导管或超滑导管至患侧股动脉内造影;②通过造影明确病变情况,经导管给予动脉内灌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下肢闭合骨折术前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extremi-ty,DVT)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下肢闭合骨折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确诊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下肢骨折并发DVT的危险因素。结果下肢DVT包括髂外静脉血栓、股静脉血栓、腘静脉血栓、胫后静脉血栓、比目鱼肌静脉血栓。下肢骨折术前并发DVT形成情况:①患者年龄70岁以上23例;②骨折合并其他疾病11例,其中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3例,合并高血压和脑梗死2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4例;③多发骨折10例;④下肢骨折后7~14d发生DVT28例。结论 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梗死等疾病,下肢多发多段骨折。DVT多发生在下肢骨折后7~14d,尽早安排手术治疗比其他预防DVT措施在降低围术期肺栓塞风险中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讨论下肢静脉血栓溶栓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2例患者在抗凝溶栓治疗的基础上施以精心的护理,愈后良好。结论: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多见于下肢,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时可致残。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是下肢静脉,又以左下肢最为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下肢深静脉血栓若未及时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学习,甚至致残,重者可以并发肺栓塞(PE)而致死。故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对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促进康复非常重要。临床应加强本病的预防及溶栓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骨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78例,根据患者就诊时间与要求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139例在术后以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治疗,对照组139例无预防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为21.43%,合并软组织损伤发生率为25.00%,股静脉、腘静脉DVT发生率为5.04%,DVT总发生率为9.35%,与对照组相比髋关节与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合并软组织损伤发生率、DVT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年龄在50岁以上、合并糖尿病为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发因素.讨论:本次临床研究中,低分子肝素有效降低了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由于二者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联系,目前已将二者作为统一的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目前已经是临床常见疾病,此病可并发下肢肿胀、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后遗症,严重可引起肺动脉栓塞,危及生命,及时采取治疗及合理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治疗周期及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2006-01~2010-11我院收治DVT患者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7例IS并发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病人中,男19例,女18例,平均年龄76.3岁,伴有高血压病15例,高血脂7例,糖尿病11例。DVT的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浅表静脉曲张、皮温增高。用彩超或静脉造影确诊;经溶栓、抗凝等规则治疗,患肢与健侧周径差值从治疗前的(4.9±3.8)cm缩小为(1.9±1.6)cm(P<0.05)。结论高龄、卧床及血液高凝状态是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DVT的主要原因,规则溶栓、抗凝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治疗IS合并DVT,对IS患者,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沈云 《安徽医药》2006,10(4):307-307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 in thrombosis,DVT)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探讨临床护理要点和措施。方法对40例下肢DVT的病人进行溶栓、抗凝、祛聚治疗及护理。结果40例下肢DVT的病人平均住院10~14 d,肢体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及压痛明显缓解,无1例出现股青肿及股白肿。患肢大腿周径平均缩小5.3 cm,小腿周径平均缩小3.1cm。结论加强对下肢DVT的病人溶栓治疗的护理,可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收集32例妇科手术后发生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年龄、麻醉、原发病及手术方式等是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结论 DVT是妇科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应引起充分重视,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术后采取有效的方法可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疾病,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E)。DVT 和 PE 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DVT 如在急性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称为血栓后综合征( PTS)。DVT 是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采用介入技术治疗本病已成为较为成熟的常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下肢血管血栓是临床较常见的血栓性疾病,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劳动影响很大,严重时可引起坏疽。近来,我院用精制蝮蛇抗栓酶做股动脉注射加静点治疗12例下肢动静脉血栓病人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下肢动、静脉血栓病人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42~80岁,平均55岁。起病时  相似文献   

16.
肖军  杨滔 《中国医药指南》2011,9(8):219-220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常见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80%~90%的PTE栓子来源于下肢DVT[1]。DVT多发生于各种手术后、慢性病长期卧床以及因多种原因造成肢体活动受限的人群,好发于下肢,是血管外科常见病,也是下肢骨折及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者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对下肢骨折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病人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髋部及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多见。据报道,全髋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32%。由于骨折的创伤、手术、失血、长期卧床、输注库存血等因素造成血管壁损伤,血液流速减慢,血液凝固性增高从而容易形成DVT,其主要临床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肌肉深压痛,皮肤温度变冷,肤色苍白等。而DVT一旦形成,轻者影响术后患肢康复,严重者可因栓子脱落并发肺血栓而危及生命,因此,预防DVT是骨科护理的一个重点。我科去年对DVT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实施护理措施,有效控制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在周围血管病中,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病并非鲜见,其药物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也各异,为筛选最佳方案,本研究用肌氨肽苷和葛根素(冰干粉)联合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41例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宫颈癌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手术根治切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是近期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引起其他部位或器官的栓塞,影响预后,加重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患者对医疗技术服务的要求。积极有效预防大手术后患者DVT的发生是医疗和护理服务的重点。本文旨在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术后应用,以预防DVT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分析我院妇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的46例行肿瘤术患者的基本资料,统计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原因、临床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在这46例患者中,有10例(21.73%)并发了下肢深静脉血栓,11例(23.91%)患者因血管炎并发了DVT,26例(56.52%)因卧床时间过长并发了DVT,5例(1.08%)因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并发了DVT。结论长时间的卧床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患者在术后要增加对下肢的锻炼,早日下床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有凝血前兆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抗凝血处理,预防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