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阙春会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2):154-154
目的:做好人工碗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指导。方法:从心里、术前、术后和出院4个方面对病人进行康复指导。结果:45例经系统康复训练,均痊愈出院。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对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实施手术前后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通过术前宣教、术后规范化护理及康复指导,100例老年患者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未发生褥疮、深静脉血栓及伤口感染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100例病人均康复出院。结论:制定并实施规范化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可以有效的减少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社区康复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颖 《中医正骨》2005,17(9):75-7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是解除髋关节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康复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由于术后康复的滞后,使许多患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社区康复指导是术后康复指导的重要内容,是病人术后出院在社区内接受的功能锻炼指导.2002年8月~2004年8月,作者对本辖区2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进行了康复指导,促进了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肯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后,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出院时均能进行日常生活。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对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护理体会,为今后临床工作中提供借鉴,以提高病人髋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对78例接受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进行康复护理。结果78例病人均恢复了良好的髋关节功能。结论对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护理措拖有利于巩固疗效,提高病人髋关节功能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期治疗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等,近期效果明显优于矮他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而老年人的丁术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容易愈合,恢复慢。2003年1月-2005年1月对38例行髋关节置换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康复训练指导等护理。除1例患者出院后发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再次住院外,其余患者术后均康复良好,未发生任何护理并发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是解除髋关节疾患病人的疼痛 ,纠正畸形 ,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康复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要求中医护理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不同病人、不同时期的康复训练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并加强与医生、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才能保证全髋关节置换的成功[1] 。  相似文献   

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方法:总结、归纳、分析近年来关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康复治疗的相关文献。结果:根据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A)分类,制定个体化、循序渐进、全面训练的康复原则,可以较好地实现康复目标。结论:THA一般用于髋关节疼痛或功能障碍的终末治疗,可以促进THA后患者的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近二十多年来逐步广泛运用于临床,做好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康复指导,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将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14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指导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42例,男82例,女60例,年龄61~89岁,平均81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7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予以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并发症预防、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其中一例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经抗凝等处理后康复出院。结论:制订行之有效护理措施和早期健康教育能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病人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我院2010年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52例患者进行术前全面的评估,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全面的术前准备,术后给予严密观察,有效的预防各种并发症,康复指导,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功能.结果:52例病人完全康复.结论:围手术期正确、科学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患者能够完全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通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和早期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髋关节废用性病疾及股骨头、颈骨折常用的手术方法,具有关节活动好,下床活动时间早,并发症少的优点.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通过对我科6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老年病人的整体护理及康复指导,获得满意效果,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进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8例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28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方法:将3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结果:糖尿病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主要证型有气阴两虚、阴虚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阴虚发热、气虚发热,中药辨证论治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进行辨证论治,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陈毫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3):152-153
目的: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对4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实施系统化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后体位、病情观察、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平均住院16天,无1例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髋关节置换与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1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病人,分为关节置换组与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组,骨折按Garden分型,年龄60~89岁,平均73.6岁,分别行髋关节置换(n=80例)和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n=70例)。结果:2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髋关节功能、术后再次手术率、X线追踪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肯定,髋关节置换缩短了患者的卧床时间和康复时间,明显减少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尤其适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Ⅲ~Ⅳ型)的病人。  相似文献   

18.
袁菊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0):171-17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达到减除髋部疼痛,保持关节稳定,是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疾病常见的治疗方法.正确的康复护理是全髋关节置换成功的重要环节,指导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早期离床,早期功能锻炼是康复护理所需遵循的原则[1].本科2006年10月~2009年12月对3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5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采取术前心理护理,术后预防感染、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护理。结果:52例均治愈出院,随访1~2年,行走正常,患肢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加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张晋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166-167
目的:探讨高龄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心理疏导。术后加强基础护理、防止脱位、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康复功能训练、出院指导。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了翻修手术,经过我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没有一例人工关节的感染、脱位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髋关节功能经过锻炼半年后均弃拐行走,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手术创伤大,术前心理护理,认真准备,术后及时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关节脱位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时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对人工全髋翻修术的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