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内科急诊之一,而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极易误诊。对我院2001-05~2007-02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DKA1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室颤动(VF)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常见原因。对我科2004—02~2006—02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并反复心室颤动患者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急诊科住院患者,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37~59(平均51)岁;有高血压病史3例,心绞痛病史2例,首次发作即出现室颤6例;心电图检查:其中急性广泛前壁3例,前间壁2例.下壁1例,前间壁合下壁1例.下壁加正后壁1例,高侧壁合并心尖部1例。均在发病3h内开始出现室颤,出现室颤次数分别为3~22次。由于经济原因8例均未选择急诊PCI治疗。  相似文献   

3.
对暴发型1型糖尿病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22岁。主因腹痛后口干、乏力、抽搐4d,发现血糖升高2d于200801—07入院。入院前7d,患者无明显诱因发作中上腹痛、呈腹胀、阵发性加重,无发热、发冷、恶心及呕吐,无腹胀。自服感冒药及胃药治疗效果不佳。于2008-01—02在外院查血清淀粉酶420U/L,尿淀粉酶5400U/L,血常规正常,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予禁食、补液、抑酶、抗炎治疗后,患者腹痛有所减轻,2008—01-03患者乏力,口于反复抽搐伴呕吐1次,血、尿淀粉酶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治失误的原因,总结其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误治的10例MDS病例。结果:10例患者均属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不能分类型(MDS—U),皆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结论:MDS—U与ITP在临床症状、体征极为相似,故需反复分析病情,完善检查,防止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5.
女,27岁。因停经45d、腹痛伴阴道出血7d于2008—02—25入院。门诊查血HCG747.70mlu/ml,入科经完善检查确诊为:(1)右输卵管妊娠(流产型);(2)左附件囊肿。经患者及其丈夫要求保守治疗,于2008—02—26给予肌注甲氨蝶呤针75mg,行杀胚治疗,肌内注射甲氨蝶呤针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下腹闷痛不适,要求手术治疗,于2008—02—29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报告:(右侧)符合输卵管早期妊娠,伴不完全性流产和出血;  相似文献   

6.
王海涛  于卫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932-3932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导致心功能不全、脑栓塞,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讨论其病因分布、临床表现特点,指导治疗,现将我院2006—05—2009—05住院治疗的168例心房颤动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又称过敏性咳嗽,是儿科引起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若临床上缺乏早期适当治疗,往往发展成为严重的哮喘状态^[1]。CVA临床表现均有长期、反复、持续咳嗽病史,以干咳为主,咳嗽无昼夜芝分,有少量白色黏痰或者是干咳,肺部无阳性体征。咳嗽常以运动,吸入冷空气和上呼吸道感染为诱因,在受凉,活动或哭闹后咳嗽加重,均无喘息,哮喘等典型表现,无发热病史。应用抗生素及止咳治疗无效。现将CVA常见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宫角妊娠误诊为滋养细胞肿瘤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24岁。因停经73d,检查发现子宫肿瘤43d而于2007-02-17入院。患者曾于2006—03—02因双胎妊娠(孕17^+6周)死胎引产,胎盘残留曾多次在我院及上级医院清宫、药物治疗无效,于2006—03—25在我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诊断为:(1)植入胎盘;(2)慢性盆腔炎,予植入胎盘切除术+子宫修补术+左侧输卵管宫角植入术+盆腔粘连松解术。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N)现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中DN约占15%。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衡量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尿微量自蛋白(U—ALB)是糖尿病肾脏微血管损害的检测指标。笔者通过对120例尿常规尿蛋白阴性糖尿病患者进行HbAlc、u—ALB及空腹血糖(FBG)进行检测,探讨其在D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可累及多器官受损,其肺外并发症中MP脑炎是MP所致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类型。我院儿科2001-02~2006—10共收治MP感染患儿422例,其中并发脑炎或脑膜炎35例,占8.29%。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院胸外科、肿瘤内科、呼吸内科2000—02/2005—06共收治肺硬化性血管瘤(PSH)8例,均经手术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儿童腹泻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腹泻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等)、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菌等)、原虫及真菌。现就儿童腹泻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1995年报道了河南省首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之后,在豫东南地区和供血员比较集中的地区,HIV—1感染者相继被发现。目前,出现临床症状者日益增多,表现多种多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HIVAN)是HIV—1感染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就2004—02/2005—09上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艾滋病(AIDs)患者的尿常规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因其反复发作,常规治疗得不到理想疗效,使患儿身心健康及家庭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现对本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156例RAP患儿进行病因及诊断分析,旨在提高小儿RAP的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畸胎瘤破裂误诊胃肠道穿孔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43岁。因突发腹痛3d伴发热2d,于2002—04—05人院。3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右腹中部刺痛,不久即有下腹部疼痛。为持续性钝痛,无恶心呕吐,无黑便呕血,无发热,未治疗,腹痛有所缓解,第2天出现发热。T38℃,在当地卫生院静滴头孢唑啉5.0,1次/d,共2d。仍有腹痛、发热,遂来院就诊。查体:T37.8℃。P100次/min,R20次/min,BP110/80mmHg。痛苦貌。强迫半卧位,胸、心、肺无异常发现。腹部稍隆.腹肌紧张,未及包块,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右中下腹为重,肝脾触诊欠满意,Murphy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  相似文献   

16.
1病历要 男,2岁。因反复发作性黏液血变2个月入院。患儿2个月前因发热、脓血便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菌痢,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后反复发作性黏液血便,不发热、无腹痛腹胀,精神好,排便无痛苦表情。查血、尿常规正常,大便脓血便,RBC(+++),WBC(+++),脓球(+)。后请小儿外科会诊,经直肠指诊可及质软包块,经手术治愈。最后诊断为幼年性息肉。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98—06~2005—10胆总管阴性探查12例,其中因为Mirizzi综合征Ⅰ型致胆总管阴性探查5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23~65(平均43)岁。均以急性腹痛伴黄疸人院。既往有2~4次发作史,病程3个月~5a,3例有胆源性胰腺炎病史。本组术前均行B超检查,诊断结石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18.
I型主动脉夹层误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I型主动脉夹层误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55岁。因反复发作性腹痛6d入院。患者于6d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地突然出现腹痛,以上腹部为著,伴左肩部及背部放身痛,全身冷汗及濒死感,伴呕吐、大汗淋漓,持续1~2h后缓解,缓解后无明显自觉不适。  相似文献   

19.
对缩窄性心包炎(CP)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49岁。因间断双下肢水肿9个月、腹胀7个月于2007—07入院。患者2006—11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双下肢水肿,为凹限性,伴心悸,活动后气促,上腹饱胀,夜间不能平卧等,无胸闷、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相似文献   

20.
笔者收治以肾小管性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51岁。因反复中上腹不适2a,乏力、口干、多尿1个月于2007—05—06收住院。患者入院前因反复中上腹不适,多次外院就诊,考虑为慢性胃炎,对症治疗症状时重时轻。1个多月前患者为治疗慢性胃炎在当地口服中药30余付(具体成分不详),出现乏力、口干、多尿,无皮疹、关节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等,24h尿量约400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