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盖挖逆作法施工地铁车站结构变形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车站施工工程为例,研究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时地铁车站结构变形的规律及其控制措施。采用Mida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施工过程中车站结构变形进行模拟分析可知,在盖挖逆作施工过程中地层及结构动态力学响应可划分为5个卸载—加载过程。因此,基于变位分配原理,提出车站施工过程的分阶段控制方法。施工前,依据车站结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式,通过模拟计算确定出各主要施工阶段车站结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值,同时通过中桩静载及内力试验,保证结构自身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施工过程中,按照地层协调开挖、结构协调施作来优化施工工序,综合应用沉桩工艺控制与注浆加固等技术措施,利用信息化监测及反馈技术进行阶段性动态监控,实现车站结构变形的有效控制。实际监测结果表明,动物园车站在盖挖逆作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结构差异沉降均在控制值之内,保证了车站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青岛地铁五四广场站采用盖挖半逆作法施工。通过Plaxis软件对吊脚桩进行建模,分析其受力及变形情况,采用MIDAS GEN软件分析了钢管混凝土立柱柱脚的复杂受力情况。仿真分析及验算结果表明,吊脚桩和钢管混凝土立柱的受力及变形情况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的北京地铁14号线东湖渠站的中间柱及基桩施工技术.对中间柱及基桩施工采用的护壁钢套筒的加工尺寸、各节钢套筒间连接方式进行优化,提高钢套筒安装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对定位器样式及安装方式进行优化,在满足钢管柱安装精度的前提下简化了施工工艺;在采用常规钢管柱上口固定措施时,用3~4个花篮螺丝固定和微调钢管柱上口平面位置,工艺简单易行.实践证明,该技术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4.
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龙翔隧道上跨广大铁路浴龙山隧道,与既有隧道衬砌最小净距为19.6 m。根据经验法,分析了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借助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既有隧道受影响的规律,把握了影响分析的重点。根据经验及数值模拟结果,提出既有隧道比较合理的变形预警值和容许值,既有隧道受影响的位置、范围及尺寸。  相似文献   

5.
盖挖逆作法对于位于城市交通繁忙地段、无敞开工作面的地铁车站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盖挖逆作地铁车站施工无可避免地会对周边建(构)筑物产生影响,不利于车站本身和周围人员的安全。为此,文章结合深圳地铁11号线华强南站工程实例,根据施工工况对周边建(构)筑物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车站施工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变形控制施工建议,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纵向倒边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城市繁华区域修建地铁车站往往面临交通疏解、管线迁改的双重难题。以北京地铁14号线朝阳公园站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针对以上问题,在传统盖挖逆作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纵向倒边盖挖逆作法。并对该方法的设计思路、车站结构受力体系以及设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讨。现场施工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浅析某盖挖逆作地铁车站的围护结构形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一个3层盖挖逆作地铁车站为例,对几种围护结构的形式进行受力分析和经济分析,得出各种形式的优缺点。当重点放在节省投资上,对工期要求不高时,推荐采用直径800mm的桩、地下3层加1道钢支撑的方案,投资较少,施工风险小;当工期最为重要,或施工技术和条件较差时,采用直径1 000mm的桩,没有内支撑和桩锚系统的方案最为合适,虽然造价有所增加,但施工难度和工序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苏州地铁某车站,采用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深基坑开挖对周围土体影响规律,分析新建车站施工对临近既有车站受力变形影响。经研究,基坑开挖前2/3深度时,对周围土体扰动主要表现为沉降范围扩大,继续开挖及随后的回筑阶段对周围土体的扰动以沉降量增加为主;新建车站施工,既有车站地下一层侧墙受压,最大压应力出现在顶板高度处,地下二层侧墙以受拉为主,且拉应力处于较高水平,最大拉应力出现在该层中部;新建车站施工时,既有车站靠向基坑方向倾斜;既有车站顶板靠近基坑一端出现沉降,随开挖深度增加顶板逐渐抬升,开挖过程中沉降值减小45.8%。  相似文献   

9.
盖挖车站依据土建结构浇注顺序的不同,通常可以采用盖挖顺筑法、半逆筑法和逆筑法3种施工方法。北京地铁某车站3号基坑由于管线改移及交通疏解等原因采用盖挖逆筑法施工,文章对盖挖逆筑法施工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总结,包括盖挖逆筑法施工流程、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地表沉降监测、施工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10.
新建地铁车站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机场线东直门站上跨下穿既有地铁13号线东直门站站后折返线工程为背景,研究新建地铁车站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隧道时既有地铁结构变形控制的标准及技术。施工前对既有地铁结构进行检测加固。根据检测评估、模拟计算和安全检算等结果制定既有地铁结构变形控制标准,并将沉降控制值按关键施工工序进行分解。施工过程中,采用加垫方法和PLC液压同步控制顶升技术等主动控制沉降。监测数据表明:隧道结构与轨道结构保持密贴;线路的轨距、水平、变形缝开合度均未超出控制值;开挖中导洞阶段及盖挖法施作下穿结构边墙和底板阶段既有地铁结构沉降占总沉降的50%左右,是施工控制的关键阶段;变形缝差异沉降超出控制值,是施工控制的重点位置;变形缝附近沉降、差异沉降等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是监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1.
在既有建筑下方修建浅埋暗挖岩石车站的工程难度极大,如何保证上部既有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以及新建工程的安全是设计、施工的难点。以重庆北站(南广场)为例,提出在既有建筑下方修建浅埋暗挖岩石车站的若干关键技术,并通过数值模拟、现场监测进行验证,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对大跨度、扁平的单层暗挖车站,在浅埋岩层中近距离下穿建筑物时采用中洞法是合理可行的,通过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能避免上部基础产生冲切破坏,有效保护建筑物,中洞结构施工是变形控制的关键工序;对浅埋岩层中的多层多跨地下结构,提出拱柱法的施工方法,解决传统PBA (框—梁—拱)工法应用于岩层时存在的开挖工序多、施工效率低等问题,能有效控制地层及上部建筑变形,其中地下一层结构施工是变形控制的关键工序。该方法对强风化及更好岩层中变形控制严格的地下车站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铁线网的加密以及客流的快速增长,在工程建设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客流大、编组长、换乘线路多的大规模车站,共用站厅超规范的5 000 m2不可避免。经过分析认为,地铁规范关于"换乘车站共用站厅不超5 000 m2"只适用6B编组的两线换乘车站,通过对不同编组、不同数量换乘线路的换乘车站站厅规模的研究,以及对其他城市实际案例调研分析,从保证消防安全的角度探讨更适应实际工程设计的规模标准,提出大面积车站应加强消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铁新建5号线东单站垂直上穿既有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基于Peck公式预测施工引起的地表最大沉降为-34.5~-69.0 mm.为了严格控制地表沉降和既有地铁区间隧道上浮,采用工程类比法和FLAC3D有限元法,对柱洞法、中洞法和侧洞法3种地铁车站施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柱洞法引起的地表沉降、既有地铁区间隧道上浮及结构内力变化均明显小于中洞法及侧洞法,因此施工方案选用柱洞法,并且洞室1、洞室3和洞室8的开挖以及中部梁柱体系施作阶段是柱洞法施工的关键控制步骤.施工完成后,实测地表最大沉降为-53.2 mm,既有地铁区间隧道底板最大上浮为7.7mm,均在控制标准之内.  相似文献   

14.
着重介绍转站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作业流 程,并将此技术方法应用于地铁深基坑桩顶水平位移 监测中,从而实现对复杂条件下基坑水平位移的高精 度监测。实践表明,该技术方法具有监测精度高、范围 广、操作灵活、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还可进一 步推广应用到复杂外形的建/构筑物的三维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开通对既有线网运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及既有线网的实际运营条件,分析新线客流预测、新线与既有线网的衔接关系及线网客流分布特征;从运力运量、设备设施能力匹配的角度,研究新线开通后对既有线网运营的影响。以2011年底新开通的北京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东段为实例,利用仿真的手段,研究该线开通可能对北京轨道交通既有线网运营带来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建成环境的协同发展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以西 安市为例,建立节点-场所模型,评估 2018、2019 年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建成环境的协同发展程度,分析各 站点协同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并根据协同水平变化趋势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轨 道交通站点与建成环境协同水平在空间上呈“由中心古城区向周围地区逐渐降低”的带状分布格局,在时间上呈 两极分化趋势;多数站点地区交通与建成环境呈协同发展状态,根据各站点协同水平变化趋势,可将站点归纳为 动态平衡站点、节点波动动态平衡站点、动态平衡-节点失衡站点 3 种类型;站点可达性水平提升会使其节点价值 与场所价值均有所增加,且节点价值增幅比场所价值增幅大。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规划、 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建成环境协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车站内易出现无线接入点(AP)信号故障的情况,选取该线路张江高科站和金科路站作为研究对象,对AP信号强度分布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产生通信故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采用专业软件建立车站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相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模型仿真场强分布,分析了车站内AP信号随距离变化的分布特点。分析了AP在有车和无车时的信号强度变化情况以及两车站内AP信号强度分布的相似性。同时根据理论分析得到AP信号受干扰的原因,并从降低干扰源、切断干扰路径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以保障良好的通信质量。可为其他车站的AP信号强度分析和通信故障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各类用地与客流的拟合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因素对客流的时空影响,为制订相关土地利用政策、合理组织站点客流提供依据.基于西安地铁4号线乘客出行特征数据,建立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的车站客流回归模型,量化分析了用地属性对车站客流的时空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因素对早高峰出站客流、晚高峰进站客流的...  相似文献   

19.
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筹备是为了使新建线路顺利投入运营,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对运营各项业务进行的前期筹划和准备工作。新建线路运营筹备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总结国内行业经验的基础上,对新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筹备模式进行探讨,并从人员筹备、运营参与建设和建章立制三个方面,介绍了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的运营筹备工作,以期为其他城市的新建轨道交通线路运营筹备工作提供一种思路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人像识别系统的技术要点和主流方案,对常见的两种部署方案——图像回传和视频流回传进行比选,并给出推荐方案;结合某市轨道交通3号线现状,讨论在既有线建设人像识别系统时需要注意的工程要点,包括前端摄像机的利旧与补充、传输带宽的计算与扩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