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评估方法在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窦炎(CRS)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98例鼻咽癌放疗后CRS分成3组:经保守治疗(组1)、经上颌窦自然口扩大(组2)及联合下鼻道开窗(组3)为特征的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窦CTLund—Mackay评分、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等完整的主观、客观评价指标的特点。结果在症状的VAS评估中,保守治疗仅黏脓性鼻涕评分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另有面部胀痛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下鼻道开窗组优于单纯上颌窦自然口扩大组。保守治疗对上颌窦炎及蝶窦炎控制较差,手术对各鼻窦炎控制率较好,联合下鼻道开窗对上颌窦炎的控制优于单纯上颌窦自然口扩大。Lund—Mackay与Lund—Kennedy评分在保守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nd—Mackay评分在每组手术治疗前后、治疗后两组间及保守组与手术组治疗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und—Kenned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黏脓性鼻涕、面部胀痛这两项VAS评分较高的患者宜选择以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②在对治疗前病变范围的评估和手术疗效的判断上,Lund—Mackay评分更能真实反映放疗后CRS的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 CRSwNP )患者鼻窦内微生物感染对鼻内窥镜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101例行鼻内镜下Messerklinger术的CRSwNP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取上颌窦分泌物行微生物培养并鉴定,术后口服克拉霉素及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术前及术后第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 VAS)、Lund-Kennedy内镜评分及Lund-Mackay CT 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主观及客观病情评估。结果微生物培养阴性(MCN组)22例,细菌培养阳性(BCP组)54例,真菌培养阳性(FCP组)25例。随访12个月,MCN组、BCP组和FCP组有效率分别为90.9%、85.2%、64.0%,MCP组与FCP组相比,FCP组与BCP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N组与BC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CN组的VAS评分、Lund-Kennedy内镜评分和Lund-Mackay CT 评分最低,FCP组最高,MCN组与FCP组相比,FCP组与BCP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RSwNP患者鼻窦内微生物感染可能对鼻内镜手术的疗效产生影响,有微生物感染患者的疗效不佳,特别是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更差,应用敏感抗生素是否可以改善CRSwNP患者鼻内镜手术的术后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窦灌注液冲洗鼻腔对鼻息肉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9例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鼻窦灌注液组18例和生理盐水组21例。全部鼻息肉术后患者在接受术后综合治疗同时,分别采用鼻窦灌注液、9 g/L生理盐水冲洗鼻腔3个月。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及Lund-Kennedy评分评估疗效,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取鼻腔中鼻道黏膜作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黏膜中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1)术后2组SNOT-20及Lund-Kennedy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个月,2组黏膜细胞因子IL-5、 IL-8、 IL-10、 IFN-γ、 TNF-α、 GM-CSF表达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鼻窦灌注液组对细胞因子IL-5、 IL-8、 IL-10、 IFN-γ表达水平的降低作用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而2组TNF-α、 GM-CSF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3个月,2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鼻腔形态方面疗效相当,而鼻窦灌注液对IL-5、 IL-8、 IL-10、 IFN-γ水平的调节作用优于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克拉霉素颗粒对A,JL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予鼻渊通窍颗粒,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00%(33/5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44/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鼻塞、鼻漏、嗅觉障碍、头面部疼痛及临床症状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Lund—Kenned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鼻窦、脓涕及鼻甲充血肿胀症状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克拉霉素颗粒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其主要通过改善鼻窦腔黏膜炎性来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5.
刘海妹 《中外医疗》2013,32(16):166+168-166,168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护理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对粘膜恢复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冲洗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各52例,其中冲洗护理组采用冲洗液行鼻腔冲洗,常规护理组不进行鼻腔冲洗,比较术前和术后第1周和第4周的VAS评分和Kennedy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Kennedy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冲洗护理组均低于常规护理组,但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4周,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Kennedy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其中冲洗护理组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采用鼻腔冲洗护理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有利于患者术后愈合,显著提高了手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修正性鼻内镜鼻窦手术(RESS)与初次鼻内镜鼻宴手术(PESS)后的主客观疗效,了解既往鼻窦手术史是否会影响RESS的术后疗效,RESS是否能取得与PESS术同样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鼻赛结局测试20条(SNOT-20)、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健康训查(SF-36)、慢性鼻-鼻窦炎(CRS)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以及LundandKennedy内镜评分系统对45例RESS患者和59例初次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进行主客观疗效评价,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朵两组患并VAS评分、SNOT-20评分和SF-36评分术后均得到湿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手术有效率、手术前后生活质齄评分和改善情况以及LundandKennedy内镜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确掌握遁应证及允分合理的嗣手术期综合治疗处理前提下,结合熟练正确的手术操作可消除既往鼻部手术史对RESS疗效的不良影响,RESS能够取得上亍PESS相似的主客观疗效。  相似文献   

7.
李树正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212-1213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息内患者症状与生存质量(QOL)的有效作用及其转变规律。方法通过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健康调查(SF-36)和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NOT一20)等症状与QOL量表,对97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评估与随访调查,并与100名健康体检者的QOL状况进行对比。结果经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患者术后3个月SF-36量表的生理角色与总体健康等部分维度以及SNOT-20量表的20个条目总分与5大条目总分等指标均开始出现明显好转,QOL状态较术前均全面改善(P均〈0.05)。SF-36量表显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后与健康体检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SNOT-20量表显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后与健康体检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后症状总体上得到解决,生存质量基本恢复常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或鼻窦黏膜组织中的上皮间质转化状态(EMT)与临床资料、症状评分等的相关性,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5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不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30例及健康者15例的鼻腔或鼻窦黏膜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黏膜组织中上皮细胞表型标志E—cadherinmRNA及间质细胞表型标志α-SMA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患者症状评分的关联性。结果病例组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mRNA相对表达较对照组下降,间质细胞标志物α—SMAmRNA相对表达较对照组上升,提示病例组标本中存在EMT现象;α-SMAmRNA表达与吸烟史呈正相关关系,E—cadherinmRNA表达与年龄、病程、吸烟史等呈负相关关系(P〈0.05);睡眠评分、Lund—Kennedy总评分、前筛评分与0l—SMAmRNA表达呈正相关,鼻部症状评分、Lund—Kennedy体征总评分、Lund—Mackay体征总评分与E—cadherin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不伴有鼻息肉的CRS患者鼻腔或鼻窦黏膜组织中确实存在EMT现象;患者的病情越重,EMT现象越明显,EMT对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耀新  李静远  张建中  周艺仪 《西部医学》2018,30(12):1793-1796
【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鼻 鼻窦炎(CRS)术后应用曲安奈德喷鼻治疗疗效及对鼻黏膜白介素17(IL 17)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CRS患者38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对照组术后使用生理盐水灌洗患者鼻腔,观察组术后使用曲安奈德进行喷鼻治疗。比较两组术后7d与治疗1疗程后视觉模拟(VAS)各症状评分、鼻腔鼻窦结局测试 20(SNOT 20)评分、鼻黏膜纤毛传送率(MTR)、鼻黏膜白介素6(IL 6)、白介素8(IL 8)、白介素17(IL 17)表达水平和Eos计数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1疗程后,观察组鼻黏膜IL 6、IL 8、IL 17阳性细胞率、Eos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鼻黏膜MTR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各症状评分及SNOT 20各项内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S术后应用曲安奈德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鼻黏膜炎性因子水平,减小Eos浸润程度,提高鼻黏膜MTR,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 NP)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因诊断ECRSwNP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分别纳入实验组(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内镜术)和对照组(单纯性鼻内镜术),其中实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通过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项表(SNOT-22)评分、主观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内镜评分(Lund-Kennedy评分法)和鼻窦CT评分(Lund-Mackay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病情严重程度,并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SNOT-22评分、VAS评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选择性翼管神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GRβ在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耳鼻咽喉科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和GRβ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选取无鼻-鼻窦炎及变应性疾病史患者中鼻甲黏膜作为阴性对照。分析GRα和GRβ表达水平与Lund and Kennedy内镜评分和生活质量评价的相关性。结果:在有效组、无效组和对照组的鼻黏膜(鼻息肉)中均有较高程度的GRα阳性细胞的表达,各组间的GRα积分无统计学意义;另外,有效组和无效组的GRβ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组GRβ积分明显低于无效组,两两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将150例患者GRα的表达与Lund and Kennedy内镜评分无明显相关性,而GRβ的表达与Lund and Kennedy内镜评分呈现正相关。另外,GRα的表达与术后VAS评分、SNOT-20评分及SF-36评分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而GRβ的表达与术后VAS评分和SNOT-20评分均呈正相关,而与术后SF-36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GRβ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疗效不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FR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FR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生命质量[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48/49),高于对照组的77.55%(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鼻塞、头痛、流脓涕、嗅觉减退等临床症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Lund-kennedy、SNOT-2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FRS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鼻黏膜形态,提高其生命质量,效果优于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对鼻腔气流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鼻窦炎鼻息肉病人,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窦内镜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鼻腔气流和嗅觉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2组手术治疗后与手术前比较鼻气道总阻力及嗅觉功能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术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1).结论:鼻窦内镜术较传统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鼻腔内通气气流的情况,帮助改善嗅觉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纯性鼻内镜手术、鼻内镜+柯-陆氏手术、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3种术式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收治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行单纯鼻内镜手术者80例作为鼻内镜手术组,鼻内镜+柯-陆氏手术者80例作为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者80例作为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收集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资料。 结果 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和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鼻内镜手术组(P<0.05)。鼻内镜手术组、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Ⅰ期、Ⅱ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鼻内镜手术组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高于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和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P<0.05),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低于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手术组、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均为0例,3组Ⅱ期和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Ⅰ期和Ⅱ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但治疗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高,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适合采用鼻内镜+柯-陆氏手术及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   相似文献   

15.
易长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0):1312-1315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鼻侧切手术及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临床疗效,比较3种手术的适用范围。方法:将141例NIP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的方式,分为鼻内镜组、鼻侧切组及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组,分析3种手术的疗效,并随访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鼻内镜组、鼻侧切组及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内,鼻内镜组5例患者失访,鼻侧切组7例失访,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组3例失访;3组患者不同Krouse分期下的Ⅰ型、Ⅱ型、Ⅳ型总的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组Krouse Ⅲ型患者的复发率与鼻内镜组及鼻侧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同Krouse分期下的Ⅰ型、Ⅱ型、Ⅳ型并发症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鼻内镜组及鼻侧切组患者的Krouse分期下Ⅲ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组(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NIP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对于Krouse分期Ⅰ~Ⅱ期的患者更适合;对于Krouse分期Ⅲ期的患者采用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可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对Krouse分期Ⅳ期的患者上述3种手术疗效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内窥镜鼻窦术中对中鼻甲分别实施保留和部分处理后鼻气道阻力评分和主观症状评分的差异。 方法 选取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附属萧山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54例进行内窥镜鼻窦术的Ⅱ型以上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中鼻甲的处理方式分为2组,每组77例,对照组保留中鼻甲,研究组根据病情进行中鼻甲的部分切除。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术后清理时间和粘连的发生情况,使用主动前鼻测压法进行鼻气道阻力评分(nasal airway resistance,NAR)和视觉类比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test,VAS)进行主观症状评分,统计术前术后2组评分差异。 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分别为73例(94.81%)、63例(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清理时间和粘连发生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N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AR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其中研究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慢性鼻窦炎患者内窥镜手术时采用不同中鼻甲处理方式对NAR和VAS评分有影响,合理切除中鼻甲可有效降低手术清理时间和鼻腔黏膜组织粘连的发生率,且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鼻丘径路额窦开放为主修正手术联合中鼻甲全部或部分切除治疗难治性鼻窦炎(RR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RR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鼻丘径路额窦开放为主修正手术联合中鼻甲全部或部分切除治疗,其中26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采用内镜下传统矫正切除,16例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采用黏膜电凝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后1个月、6个月鼻塞、鼻漏、嗅觉减退或障碍、面部疼痛或压迫感临床症状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手术前(P<0.01)。患者手术后1个月、6个月的SNOT-20量表评分总分、躯体症状、精神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患者手术后1、6个月的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值均显著的低于手术前(P<0.01)。患者手术后达到治愈17例(40.48%)、好转21例(50.00%)、无效4例(9.52%)。结论:改良鼻丘径路额窦开放为主修正手术联合中鼻甲全部或部分切除治疗RRS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等指标,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Zhu-yuan decoction (ZYD) in patients after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ESS).

METHODS

A total of 85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44 were treated with intranasal corticosteroids (INC), and 41 were give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HM). Patients with 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 who underwent FESS were prospectively enrolled in the study. Before surgery, they were evaluated by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nasal endoscop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routine blood test. After surgery, they were randomized to take ZYD or INC for 12 weeks and revaluated by VAS; nasal endoscopy at 4, 8, and 12 weeks; and CT at 12 weeks after surgery.

RESULTS

In the both groups, VAS and endoscopy scor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4, 8, and 12 weeks, and CT scores after treatment declined at 12 weeks compared with baseline scor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with regard to postoperative VAS, endoscopy, or CT scores between groups. ZYD, combined with surgery, can reduce VAS, nasal endoscopy, and CT scores and has the same efficacy and safety profile as INC in post-FESS management. No fatalities or major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in either group.

CONCLUSIO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ZYD has similar effects and safety profiles in patients after FESS compared with INC.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普米克令舒经鼻雾化治疗方案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米克令舒喷鼻治疗,观察组鼻内镜联合普米克令舒经鼻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鼻内镜下息肉Lurid-Kennedy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的鼻部症状VAS、鼻内镜下息肉Lurid-Kenned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联合普米克令舒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可有效促进鼻部症状的改善,减少鼻息肉体积,减轻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