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家元 《福建地理》2000,15(3):8-11
河间尘地湖和河谷沉溺湖是江汉湖群中的两种主要类型,它们的形态特征和在成因与新构造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它们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河间洼地湖和河谷沉溺湖是江汉湖群中的两种主要类型 ,它们的形态特征和成因与新构造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它们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湖后菜子湖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庆菜子湖区退耕还湖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退耕还湖后退耕年限、植被恢复状况及人类活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恢复良好的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地表裸露;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上升趋势,退耕20年后湿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达到原始湿地水平,而亚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仍显著低于原始湿地;圩内水产养殖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低于圩外水产养殖湿地和原始湿地。结果分析表明退耕后植被恢复状况及水产养殖等人类活动影响退耕后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减少人类活动干扰有利于退耕后湿地生态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4.
艾比湖流域环境生态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曦 《干旱区地理》1990,13(4):55-61
1 艾比湖流域环境生态系统的结构从流域整体上可分成三个亚系统。1.1 山区生态亚系统由北天山西段北坡、阿拉套山南坡及玛依力山(准噶尔西部山地南部)等山地自然生态子系统组成,1.2 冲积平原生态亚系统由博尔塔拉、精河、奎屯三河冲积平原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组成,1.3 湖区生态亚系统主要由湖泊、沼泽等自然生态子系统  相似文献   

5.
艾比湖水量平衡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艾比湖发生剧烈的变化,从1950年至1977年,平均每年湖泊水域而积缩小20.3km~2,引起湖周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植物衰亡,沙暴和浮尘日见增多,环境恶化。有关方面十分关注,提出要保持艾比湖一定的水域面积,保护湖区的生态环境。为此,了解入湖水量及其消耗,对艾比湖水量平衡进行分析计算,显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艾比湖与苏联境内的萨司克湖、阿拉湖同属于一个断裂构造带的陷落湖,形成于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期内,现湖水面积542km~2,湖底平坦,据艾比湖盐场测量,坡度在0.15‰~0.37‰(表1),最大水深约2.8m,平均水深约1.4m,储水量约7.6亿m~3。湖面12月封冻,翌年3月解冻,最大冰厚0.32m,汽车可在冰上行驶。  相似文献   

7.
艾比湖流域主要河流径流量的多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主要河流的选择历史上与艾比湖有联系的河流约有23条,较大的有塔城地区的奎屯河及其主要支流四棵树河和古尔图河,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托托河、精河、阿卡尔河、博河和大河沿子河.上述河流大部源于天山北坡,部分源自阿拉套山南坡:根据上述河流产流特性,本文选择博河、精河、奎屯河及其支流四棵树河为代表(以下概称四河),探讨径流变化趋势,四河均在河流出  相似文献   

8.
9.
乞盖淖湖湖床垂向渗透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与湖水的转化必须要通过湖床沉积物,因此湖床渗透系数是评价湖水与地下水定量转化关系的基础。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乞盖淖湖为例,首先分析了湖床沉积物的颗粒组成,然后利用现场渗透试验方法进行了野外试验,计算了湖床的垂向渗透系数。湖床沉积物粒径分析结果表明,湖床沉积物以粉细沙为主。湖床垂向渗透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各测点的平均垂向渗透系数介于0.83~13.59cm/d,表明乞盖淖湖床垂向渗透性能在空间上具有非均质性。该研究为定量计算地下水与湖水的转化关系提供了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10.
艾比湖流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艾比湖流域的环境特点、社会经济基础、目前生态环境情况及地区经济开发前景看,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是水资源的利用与合理分配,是编制区域开发规划的首要问题。所谓合理开发利用是指:发扬优势,改善生态,防止掠夺,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艾比湖沿岸生态环境的演变与保湖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钱云 《干旱区地理》1996,19(1):48-52
近年来艾比湖沿岸的生态环境经历了重大演变。保护艾比湖对确保亚欧陆桥铁路的畅通和发展新疆经济有重要意义。同时保存艾比湖的可能性能确定存在。  相似文献   

12.
高邮湖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廖高明 《地理学报》1992,47(2):139-145
高邮湖地区古为古潟湖浅洼平原,局部浅洼地段有小湖泊。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夺淮以后,由于治河者多采用在黄河北岸筑堤南岸分流以保漕为主的政策,把大量黄水引泻到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使高邮湖诸小湖的湖面不断扩大,曾一度发展到五荡十二湖,到了明代后期,才基本上汇为一湖。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河终端湖区荒漠化过程中土壤植被系统的演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洪浪 《地理科学》1990,10(4):379-384
  相似文献   

14.
艾比湖退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艾比湖自2.5万年以来湖面从3000km~2缩减为本世纪初的1310km~2,到本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湖面由1200km~2迅速缩减为522km~2,平均每年退缩21.2km~2,是2.5万年以来退缩速度的300倍.解放以来平均每开垦1万亩土地,湖面约退缩2.25km~2,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所致,垦荒造田引水灌溉导致退缩的因素占85%以上;森林植被破坏引起入湖水量减少的因索不到10%;而大气环流周期性变化引起干旱的波动因素占2-5%。由于艾比湖所处的地理位置,它的存在和退缩对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应采取强有力措施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5.
16.
可可西里地区乌兰乌拉湖湖泊环境变迁及古人类活动遗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可可西里地区及在乌兰乌拉湖所发现古人类活动遗迹的综合研究,认为乌兰乌拉湖地区自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湖泊环境发生了由湿润(3×104aB.P.以前)──温暖(2×104aB.P.前后)──干暖(1×104aB.P.以前)──冷干(1×104aB.P.以来)的变化,湖水也产生了多次进退变化,与之相适应的古人类活动也发生了迁徒变化。  相似文献   

17.
博斯腾湖流域气候及湖陆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容  杜勇 《干旱区地理》1994,17(3):90-94
通过流域多个气象站的资料,分析了流域气候条件,并通过对湖区测点的气象观测资料与陆区测点- 焉耆站的同步资料对比分析,讨论了博斯腾湖区域小气候其湖陆风特征。  相似文献   

18.
达里湖是达里诺尔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9年对达里湖水体中污染物的调查结果,研究了达里湖水体中的金属污染物、非金属污染物和类金属污染物的特征,并将研究结果与以往达里湖的相对应的调查资料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达里湖水体的污染物特点和污染物对鱼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7月,达里湖水体中的氟化物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9.
石臼湖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富营养化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了石臼湖水质现状及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石臼湖的水质级别为Ⅲ级、Ⅳ级,污染程度为轻、中度污染;影响各水域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硫化物、总氮、总磷;水体富营养化较为严重,高锰酸盐指数、总磷严重超标。造成石臼湖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渔业与养殖、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因素。  相似文献   

20.
张柏 《地理科学》1993,13(2):138-1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