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频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567-456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高频超声诊断并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或外科手术复位的小儿肠套叠资料。结果: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成功24例,经外科手术复位成功5例,误诊1例,超声诊断准确率96.7%。结论:高频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回-结型肠套叠的诊断与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经超声诊断的回-结型肠套叠142例。结果:经X线空气灌肠成功复位119例、误诊2例,21例病人复位失败,选择外科手术。结论:超声诊断小儿回-结型肠套叠有较高的准确率。 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是首选的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2例小儿肠套叠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所有病例均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超声监视下复位及手术证实,其中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23例,超声监视下复位25例,经手术确诊14例,误诊2例,超声确诊率96.7%。结论: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诊断较有特征性,应作为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并且对肠套叠的临床复位方式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经空气灌肠或手术证实的小儿肠套叠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5例超声诊断为小儿肠套叠的患儿,经空气灌肠和手术结果对照,14例诊断符合,其中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11例.经手术确诊3例,误诊1例,超声诊断准确率93.3%。“同心圆征”和“套筒征”是小儿肠套叠特征性超声征象。结论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迅速而无痛苦,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经临床证实的小儿肠套叠病例52例,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52例小儿肠套叠,超声检出50例,超声检出率为96.2%。肠套叠的超声特征性改变为"同心圆征"和"套筒征"。超声发现的50例肠套叠中45例检测出肠壁血流信号,5例未检测到血流信号,其中4例经手术后证实为肠坏死。所有病例经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手术治疗后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有提示肠管坏死的作用,是目前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2例小儿肠套叠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所有病例均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超声监视下复位及手术证实,其中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23例,超声监视下复位25例,经手术确诊14例,误诊2例,超声确诊率96.7%。结论: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诊断较有特征性,应作为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并且对肠套叠的临床复位方式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乔海燕  汪玲珑  庄颖彬 《中外医疗》2008,27(33):122-122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彩色多普勒影像学特点及辅助临床选择复位方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小儿肠套叠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超声图像特征并经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复位等证实.结果:其中X线空气灌肠复位68例,经手术确诊9例,误诊1例.结论: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诊断较有特征性,应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并且对临床选择肠套叠复位方式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凤菊  杨焕松 《右江医学》2010,38(2):181-182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特点、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小儿肠套叠住院病例46例,分析其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小儿肠套叠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不同切面下均有较特异的超声表现,所有病例均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超声监视下复位及手术证实,其中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17例,超声监视下复位26例,经手术确诊3例,超声确诊率100%。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无辐射,无创性,并且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复位方式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是目前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声像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757例超声诊断为肠套叠,并有×线下空气灌肠复位、彩超监视下中药水压灌肠复位和手术结果对照的患儿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57例超声诊断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患儿,经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彩超监视下中药水压灌肠复位和手术结果对照,155例诊断符合,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87%。“同心圆”征或“靶环”征,“套筒”征或“假肾”征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图像的特征性改变。结论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准确率高、迅速、无创伤、无痛苦,而且还能够动态观察肠套叠治疗后的复位情况,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超声检查应作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首选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小儿肠套叠水压复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二维及彩超的肠套叠显像诊断,并经超声监测下肛肠灌水复位67例。结果:66例复位成功,1例患儿因套叠时间过长复位未成功,改为手术,成功率98.5%。结论:超声监测下小儿肠套叠水压复位是目前小儿肠套叠治疗的首选方法。优于以往X线片下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小儿肠套叠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诊断及复位的临床应用体会,提高小儿肠套叠诊断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8年本院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诊断、复位及手术治愈小儿肠套叠71例。结果71例在空气灌肠中均可见肠管内软组织肿块影,并应用空气灌肠仪使65例成功复位(成功率91.5%),6例手术。结论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最重要的X线诊断方法,也是最佳无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及评估X线腹部平片,透视下空气灌肠诊断小儿肠套叠及气压灌肠复位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对肠套叠临床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近5a经空气灌肠或手术证实120例肠套叠患儿的X线腹部平片,透视下空气灌肠点片及复位影像作对照分析。结果:合理应用气压灌肠使102例成功复位,成功率为85%。结论:普通X线检查对确诊肠套叠有一定的局限性,空气灌肠为肠套叠进一步确诊提供了更准确的方法。而且透视下空气灌肠能使大部分肠套叠复位成功,具有较快速、安全、价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肠套叠超声与X线诊断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婴幼儿肠套叠的二维超声与X线检查的有关问题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取一连续时间段,对超声诊断为肠套婴幼儿再行空气灌肠X线检查,对X线检查也确诊为肠套叠者即行空气灌肠复位,未能复位的则行外科手术处理。对超声诊断为肠套叠者而X线检查不支持其诊断的,由临床继续观察,对仍不能排除肠套叠者施行剖腹探查。结果:根据超声图像作出肠套叠诊断者125例,此125例再经空气灌肠X线检查,发现套叠块119例,未发现套叠块6例,在X线未发现套叠块的6例中,有4例临床症状继续存在,后经剖腹探查证实为肠套叠,且均为小肠套叠。超声误诊2例,X线误诊4例,结论:本组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诊断肠套叠的准确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超声检查对于各种类型的套叠均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而空气灌肠X线检查对于单纯小肠套叠及发生于小肠内的其它罕见套叠则较难发现。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诊治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妍 《吉林医学》2009,30(20):2429-2430
目的:提高对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的诊治水平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08例明确诊断为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在X线下观察空气灌肠复位的过程。结果:608例患儿中一次性复位成功480例,肌内注射解痉药后经二次空气灌肠成功80例,复位失败48例,其成功率92.1%。结论:空气灌肠是诊治小儿肠套叠的主要方法。在X线下做空气灌肠安全无损伤,复位过程清晰直观,加强空气灌肠整复护理是提高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陈金萍 《吉林医学》2010,(26):4467-4467
目的:探讨透视下空气灌肠对婴幼儿急性肠套叠诊断及复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为小儿肠套叠患儿在X线下行空气灌肠诊断与复位。结果:透视下观察,只有少部分病例见到有诊断意义的X线征像,而行空气灌肠后所有病例均可见肠腔内软组织肿块或杯口状充盈缺损。55例成功复位,5例复位失败,复位成功率达91.7%。结论:X线下空气灌肠简单清洁、安全有效,复位过程清晰、直观,是诊治婴幼儿肠套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宋莉 《西部医学》2012,24(10):1993-199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疑诊急性肠套叠的小儿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确诊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采用0.9%NaCl溶液灌肠复位治疗,对声像图特征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48例患者中,45例经高频超声准确诊断,符合率93.8%;漏误诊3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特征性超声图像改变是"同心圆"征或"靶环"征,"套筒"征或"假肾"征。其中43例患者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进行了灌肠复位治疗,全部获得成功,成功率100%。结论高频超声是早期诊断和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探讨超声高低频对肠套叠的诊断特点及其价值。方法对76例经空气灌肠或/和手术证实的肠套叠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76例肠套叠患者中,超声诊断74例,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97.4%,与行X线下空气灌肠相比,二者诊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其中回盲型60例,结肠12例,小肠型2例。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声像图,横切呈"同心圆"征,纵切呈"套筒"征,斜切呈"假肾"征。结论超声的高低频探头对肠套叠的诊断符合率高,对临床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影响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的因素,提高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98例具有典型肠套叠患儿经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分析复位情况.结果:98例肠套叠患儿,回结型84例,回回结型10例,回回型1例,结结型3例;灌肠整复成功68例(69 4%).结论: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时对确诊小儿肠套叠的部位及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实时超声监测下自然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2月至2008年12月利用超声监测下自然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57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并和X线空气复位对照和分析。结果:561例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达97.57%,无一例出现并发症;14例复位失败而行手术治疗,3例套叠肠管缺血坏死行肠切除术。结论:超声监测下自然水压灌肠复位对治疗小儿肠套叠具有复位成功率高,安全性大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早期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锦州妇婴医院门诊急诊经超声显像检查,同时经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证实的118例肠套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中109例经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后复位,其余9例手术。手术的9例中其中5例超声提示肠坏死,1例超声提示肠套叠合并肠重复畸形可能,1例超声提示肠套叠合并肠系膜囊肿。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检出率高的特点,同时提供肠坏死可能,为复位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是早期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