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血氧疗加血液稀释方法改变苯引起血液流变异常的系数.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系统,用自血氧疗和血液稀释法对28例苯引起血液流变异常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分析.结果 28例治疗后,有力地改善了脑血管流量,降低了血液红细胞比积、血液黏度、使红细胞的黏附性降低,增加血氧饱和度,使血液流动加快.结论 两种方法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医疗条件也逐渐得到改善.在临床医疗中对血液需求量逐渐上升,伴随着血液用量的上升相关的血液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血液安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及有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血站检验科肩负着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检测的重任,其主要职责是保证血液安全.因此对血站血液检验分析质量进行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针对目前血站血液检验分析前后的质量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简要的探讨,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临沂市血液非正常报废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在临床救治患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血液来源特殊,因而资源宝贵,但这些宝贵资源,每年除了通过正常血液检测,剔除不合格血液外,还存在一些非血液检测因素引起的血液报废,从而造成血液、试剂和人力的浪费.我们统计了不同血液成分报废品种的数量及百分比,根据报废原因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血液报废,充分利用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4.
血液在临床救治患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献血人数的日益增多,降低血液的非正常报废率,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成为血站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保障临床输血安全,降低血液非正常报废率.我们对江西省血液中心近三年无偿献血血液的非检测因素报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对血液调配流程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站为保证临床医疗用血的供应并减少血液库存过期的损失,一般建有血液调配业务流程以进行血站间的库存血液盈亏调配.为保证全省血液调配的便捷和安全,两年来浙江省依托已经建成的浙江省血液信息网和浙江省血液系统中心数据库,优化了血液调配管理模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公路运输中血液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保证血液质量,笔者对血液运输过程中可能影响血液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汽车、摩托车作为血液运输工具,就血液的库存时间、运输时间、运输距离以及环境温度与振动等因素对血液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血液在临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血液质量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冷链是确保血液质量的基本条件,加强冷链管理是保证血液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加强输血质量,提高临床血液使用的监督管理水平,确保血液安全,成都市血液中心与唐山企奥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于2009年开始建立成都市临床用血医院血液管理网络,打造互联互通的血液制品信息化管理机制.经过3年运行和完善,与联网的医院实现了血液使用全过程追溯,对血液的使用起到了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9.
新的<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7.3条款要求:应对血液在运输过程中的储存温度进行监控,应建立和保存血液运输记录.本省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便利的交通设施及血液中心建立的历史时机,构建了"中心辐射型采供血网络"[1],率先在国内实现了血液集中化检测.随着血液集中化检测模式的运作,血液运输过程的冷链温度监控已成为确保血液质量,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关键环节,是整个采供血系统质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将本省的血液运输冷链温度的监控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液是宝贵的资源,血液的过期报废既是对资源的浪费,又会加大血站的支出成本.因此既要保证临床医疗机构的血液供应,又要防止血液因过期而报废,是血站人永远追求的目标.为此,笔者对本中心库2004-2008年以来的过期血液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保障血液安全、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是血液管理工作的目标,而阻断经输血传播HIV是保障血液安全的重中之重.近年我们探索了长三角跨省级行政区域HIV确认阳性献血者的联合屏蔽研究.通过建立联合屏蔽机制,共享HIV确认阳性献血者信息,依托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HIV确认阳性献血者的联合屏蔽并阻断其异地再次献血,提升了长三角地区阻断经输血传播HIV的水准.该模式的建立和运作为血液工作的长远发展和血液安全的提升拓展了空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何燕芳  李尧  张月萍  莫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0):1501-1502,1504
目前我国的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保存血液和血液成分多采用传统的冰箱或冷库.传统的冰箱或冷库需人工进行库存盘点和入、出库操作,效率低下,易出错,耗时耗力.梧州市中心血站与科技公司合作研发的全自动血液冷藏系统,将智能仓储科技与传统的血液冷库技术相结合,具有自动存取、库存实时监控、异常报警、温度恒定、大容量的特点,实现了对血液和血液成分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冷藏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卫生部规定各级采供血机构对无偿献血者进行血液检测的常规项目,ALT升高也是血站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为了降低血液报废率,献血前ALT检测已成为采供血机构血液筛查的主要项目之一.从2009年夏季开始,本血站对首次或再次献血者进行献血前ALT筛查,发现血液复检时,仍有因ALT异常而报废血液的情况.因此,笔者对进食与血液冷藏两因素对ALT复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血液预警系统的功能与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年来,随着对血液安全的关注,各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血液预警系统(Haemovigilance System),其根本目的在于监控临床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数据收集、贮存、分析与处理,使血液及血液制品的使用更加科学与安全.笔者就血液预警系统的定义、组织与功能、意义以及各国血液预警系统的现状作了分析,同时对国内血液预警系统的发展做了设想.  相似文献   

15.
在制备血液成分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血液离心后血辫热合口发生渗漏,造成血液污染,导致血液报废,增加成分制备人员职业暴露机会.为充分利用宝贵的血液资源,最大限度降低血液报废率和成分制备人员职业暴露机率,我们分析了本站2008年1-12月血液经离心后发生血辫热合口渗漏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WHO血液筛查建议书主要内容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血液筛查建议书>(简称<建议书>),对于全球,特别是尚未完全建立血液筛查体系的国家的血液筛查提出了具体建议,支持这些国家加强和改进血液筛查计划.我们现分2期对<建议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希望能对我国血液筛查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降低血液报废率,合理利用有限的血液资源.方法 该单位2010年1月对无偿献血者进行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筛查,对筛查前后采回血液的AL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快速筛查ALT后,降低了ALT不合格血液的采集,极大地减少了单项ALT不合格血液的报废.结论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简单,结果快速可靠,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是一种适宜无偿献血中快速筛查ALT的仪器.  相似文献   

18.
非检测因素导致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血站基本上实现了无偿献血,在用血量逐渐上升,献血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降低血液报费率,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成为血站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有效利用血液资源,降低血液报废率,加强对采供血环节的监控,我们对内蒙古血液中心2008-2010年无偿献血非检测因素导致的血液报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6血液筛查、隔离与放行 6.1血液筛查过程血液筛查及血液和血液成分隔离,是确保血液安全的2个关键过程,应予实施.根据筛查结果,决定血液是放行供临床或生产使用,或是做报废处理.应采用献血时采集的血液标本,由配置适当的实验室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TTIs筛查,并记录血液标本所做的所有检测.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三高"特点.近年来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发现,血液黏滞性增高所致血液流变紊乱是高血压及其他的心血管疾病形成的危险因素.现将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收治中的10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探讨高血压病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