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81例经临床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53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两组间胆碱酯酶(CH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低血清胆红素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 91例冠心病患者和 5 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其中 ,心肌梗塞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心绞痛组 (P<0 .10 )。结论 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作为冠心病的生化指标之一 ,血清胆红素的降低是冠心病的又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09例,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4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69例,并将42例经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做为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 91例冠心病患者和 5 2例正常人 (对照组 )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其中 ,心肌梗死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心绞痛组 (P <0 .0 1)。结论 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作为冠心病的生化指标之一 ,血清胆红素的降低是冠心病的又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浓度变化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00例冠心病(CHD)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老年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5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回顾分析其临床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1冠心病组、脑梗死组以及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冠心病组和脑梗死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冠心病组和脑梗死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水平相近,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及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尤其是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更低,临床可以作为冠心病、脑梗死疾病诊断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稳定型心绞痛(SAP)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胆红素浓度的变化。方法检测105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并测定38例健康人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作对照,然后比较分析。结果SAP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主要是间接胆红素(IBIL)降低。AMI组、UAP组的TBIL、IBI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低胆红索水平人易患冠心病,冠心病患者胆红素突然升高可能预示心肌梗死或心绞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作为冠心病的生化指标之一,血清胆红素的降低是冠心病的又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血清胆红素与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四种动脉粥样硬化( AS)性疾病的关系。方法:观察组分为四组,单纯性高血压组、冠心病组、糖尿病组、脑梗死组,对照组为同年龄段健康查体者,检测空腹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间接胆红素,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直接胆红素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P>0 .0 5 ) ,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除脑梗死组外,其他各组均明显降低( P<0 .0 5 ) ;除脑梗死组HDL - C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他观察组血脂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 .0 5 ) ,且糖尿病组三酰甘油及冠心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 P<0 .0 1 )。结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血清胆红素浓度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间接胆红素降低更明显,提示可将胆红素水平作为AS患者体内氧化活性增加的一个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及检测血清胆红素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3例、在外科和骨科住院的普通疾病患者97例及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用生化类真空采血管抽取空腹12h静脉血3ml,采用钒酸氧化法并应用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观察对象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并计算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和普通疾病组均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明显负相关;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于临床诊断冠心病及提示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与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关系.方法 观察21例CHD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同时观察22例健康体检组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 冠心痛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均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血清胆红素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关系。方法:将12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62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63例),研究C反应蛋白、血清胆红素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UAP组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与对照组相比则明显下降(P<0.01)。CRP升高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P<0.01)。结论:C反应蛋白和血清胆红素可以作为预测疾病进展和预后的有效指标,C反应蛋白越高,胆红素水平越低,则病情越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00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胆红素的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浓度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预测或控制冠心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与血清尿酸胆红素和血脂水平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胆红素、血脂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分析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86例及非冠心病患者81例的血清尿酸、胆红素及血脂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高于非冠心病患者,而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HDL)均低于非冠心病患者。结论:高尿酸、低胆红素及高水平LDL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4,(8):994-995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LDL-C)联合检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作为实验组,以122例同样年龄段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清胆红素和LDL-C水平,并分析其与老年冠心病病情发展和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老年冠心病组血清LDL-C浓度高于对照组,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管状病变数量的增加,TBIL水平逐渐降低(P<0.05),LDL-C水平逐渐升高(P<0.05)。随着病情的进展,TBIL水平逐渐降低(P<0.05),LDL-C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胆红素和LDL-C异常与老年冠心病关系密切,联合检测胆红素和LDL-C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同分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检测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分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检测指标变化特征。方法:选择近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 87例。55例同龄、同性别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三组对象分别接受各类血清胆红素指标检测。结果:心绞痛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0.05),而UAP和SAP之间各类血清胆红素检测指标无明显区别(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着明确的血清胆红素各项指标异常,后者与心绞痛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17.
沈桂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1):3301-3302,3305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40例、非冠心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血脂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低胆红素血症对脂质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可能是冠心病一项新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5,(7):890-891
目的:分析生理浓度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9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观察组,99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钒盐氧化法分别测定两组血清胆红素的浓度。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浓度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杨茜  王莹  梁新妹 《海南医学》2008,19(7):29-31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方法符合条件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经体检证实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浓度并计算间接胆红素。再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并根据冠脉病变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之间血清胆红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可通过血清胆红素等生化指标的综合测定间接评估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血清尿酸、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16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92例)和对照组(76例),冠心病组分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亚组。分别测定其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酸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血清尿酸高于对照组(P〈0.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血清尿酸明显增加(P〈0.05或P〈0.001);双支、三支病变组血清总胆红素均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而双支与三支病变组血清总胆红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和胆红素浓度降低与冠心病相关,早期干预有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