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病因进行了分析,并作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检测和分析。结果:40条患病神经中8条正中神经诱发波形消失,32条正中神经感觉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25例患者伴有30条正中神经运动末梢潜伏期延长或(和)动作电位波幅降低。22块正中神经支配肌有去神经电位。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6例腓骨肌萎缩症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测,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6例患者运动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减慢、消失或波幅降低,且下肢重于上肢;6例患者被检肌肉均呈现不同程度神经源性损害.结论:CMT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是神经源性损害,神经电生理检查是发现和诊断CMT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电生理检查对诊断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C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查对比两组人员的神经-肌电图电生理检查指标,并分析了患者的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异常率.结果:观察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快于对照组、感觉电位波幅低于对照组、电位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运动电位波幅低于对照组、运动末端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5),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小鱼际肌和大鱼际肌的EMG异常率分别为13.75% 和56.25%.结论:神经-肌电图电生理检查对确定正中神经受损程度有重要作用,对腕管综合征有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臀部肌注致坐骨神经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对34例患者进行腓总神经、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并对胫骨前肌、腓肠肌、股二头肌长短头、椎旁肌L4-S1进行针极肌电图检测。结果:34例病例中,腓总神经传导速度NCV异常29例(85.3%),胫神经13例(38.2%),腓总神经、胫神经同时异常8例(23.5%)。经统计学处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肌电图示,有失神经电位改变者:胫前肌为29例(85.3%),股二头肌短头为29例(85.3%),腓肠肌为13例(38.2%),股二头肌长头为13例(38.2%)。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臀部肌注致坐骨神经损伤的诊断可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近侧端损害的神经电生理诊断意义.方法:对68例坐骨神经损害患者进行坐骨神经近侧端和远侧端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比较,同时检测54例患肢H-反射以及坐骨神经支配肌肉的肌电图(EMG).结果:坐骨神经近侧端损害54例(79%),坐骨神经远侧端损害16例(23.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相似文献   

6.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有灵敏度高而特异性差的特征 ,在定量诊断中 ,由于人群中个体差异大 ,因此 ,正常值应取 x±2 5s或 x± 3s为宜 ,这问题本刊稿约已向读者告示过。如果正确值取 x± 2s,那么假阳性就会增多 ,如用于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 (本刊 2 0 0 1,10 :139)和在多发性硬化的研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88,11:16 )中就会出现阳性率特高 ,引起异常结论的扩大 ,如用于半球卒中 ,就会出现病侧阳性率90 % ,健侧阳性率 71%的结果 ,这就形成了结论上的误导。因为在临床上 ,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表现之皮肤症状 ,从不会在健肢出现…  相似文献   

7.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臂丛神经血管和锁骨下动静脉在胸廓出口处和胸小肌在肩胛骨的喙突附着处受压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可表现为神经或动静脉受压的不同表现 ,以神经受压常见 ,也可二者联合出现。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胸廓出口综合征神经受压有特殊诊断意义。本文通过对 2 0例临床诊断符合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及相应肌肉作针电极肌电图检测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诊断意义及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2 0 0 3)1 资料…  相似文献   

8.
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项目很多,同时各种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用同一套检查方案处理所有病人显然是不适当的,必须在亲自进行临床检查并全面掌握病人的所有相关资料之后,针对性地个体化地设计检查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调整,方有可能得到对临床真正有帮助的检查结果和诊断意见.换言之,神经电生理检查不应是一种纯技术操作,而应是一个临床诊断过程或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返支卡压征的临床与电生理特点。方法:总结20例手术及电生理检查证实正中神经返支压征患者的临床与电生理资料,其中男51例,女5例,平均年龄37岁。结果:20例患者正中神经末梢运动潜伏时延长,腕-掌部运动传导速度(MNCV)减慢<50m/s,16例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16例拇短展肌见自发电位、20例感觉神经功能均正常。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是诊断和鉴别诊断正中神经返支卡压征的可靠手段,能为临床提供客观、准确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临床和肌电图诊断32例平山病患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资料,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①患者30例男性,2例女性,起病年龄16岁,单侧起病28例,其中4例双侧不对称性受累。15例伴有冷麻痹。所有患者均有手指伸展时震颤和前臂斜坡样萎缩。②感觉神经传导均正常,均未见运动神经传导阻滞,运动神经传导异常主要为尺神经、正中神经混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减低。③交感皮肤反应异常率45%,主要为双上肢波潜伏时延长。④针电极肌电图异常率以上肢远端肌最高。结论:平山病有其特定的发病年龄及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感觉神经功能正常,正中、尺神经传导异常,且检查有助于除外正中、尺神经及臂丛神经损害,针电极肌电图对确诊本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运动神经元病(MN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25例MND患者进行了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MEP)、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体感诱发电位(SEP)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20例进行比较。结果:MND组mMEP皮层潜伏期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均明显长于对照组;EMG神经原性损害占70%;NCV 30%患者异常;SEP未见明显异常。结论:mMEP结合EMG检查在MND的诊断和分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腕管综合征(CT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嵌压性周围神经病。诊断上除了基于临床表现和病史外,神经电生理检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它具有诊断、鉴别诊断、定位、定性、定量及预后评估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神经电生理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方法及新观点,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周围神经肿瘤临床上罕见,完整的病史、体检及诊断性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与电生理检查等对其诊断非常有用。股神经肉瘤的神经电生理表现鲜有报道。我们对一例股神经肉瘤的患者行神经电生理诊断及术中肌电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神经肌肉疾病涉及周围神经和肌肉的损伤或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受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在大多数情况下,常用的功能影像临床评估工具如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双能X线吸收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和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可以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肌肉电阻抗(electrical impedance myography, EIM)相对于其他评估技术具有简便性、定量性、灵活性、可重复性、对退化肌肉敏感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评估中。本综述将针对EIM应用于神经肌肉疾病的研究进行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肘管综合征(CuTS)早期尺神经损伤患者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Cu TS患者的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常规MCV、SCV检测,如尺神经发现异常随即加做尺神经节段检查和尺神经肘部节段检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0例CuTS患者患侧手与健侧手对照比较发现均存在尺神经损伤,为进一步对尺神经损伤定位,加做尺神经MCV节段及尺神经MCV肘部节段寸进法检测,发现肘段潜伏期差延长,尤以肘下3cm至肘上2cm节段潜伏期差延长较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0例CuTS患者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伤。3.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是影响CuTS患者肌电图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采用跨肘上、肘下分段刺激尺神经可获得更高的尺神经损伤阳性率,能早期发现尺神经沟局部的异常传导,使CuTS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2.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肘管综合征患者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特发性肌肉颤搐的神经电生理特点及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对5例特发性肌肉颤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有典型的肌肉颤搐,呈波动性、虫蠕样或水波纹样跳动,其中2例患者的肌肉颤搐仅局限在双侧腓肠肌,1例患者的肌肉颤搐游走于四肢、腰背部,时有时无,2例患者为持续性的面部、四肢、腰背部、胸腹部肌肉颤搐并伴有紧张、出汗、失眠和轻度肌肉酸痛。肌肉颤搐在活动后可加重,安静和睡眠时仍持续存在。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正常1例,其余4例均于静息时记录到肌肉颤搐放电(群发电位),所有患者均未见肌强直电位,无运动或感觉神经传导的异常。卡马西平或联合氯硝西泮治疗有效。结论:特发性肌肉颤搐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和神经电生理特点,可能在女性中多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骨间后神经受压的电生理诊断指标。方法:通过电生理检查,共确诊骨间后神经受压患者20例,观察其支配肌电生理指标。结果:20例骨间后神经卡压病人100%均见自发电位,50%有前臂运动传导速度(MNCV)减慢,70%有潜伏期延长,80%有AMP降低。结论:电生理检查能够为骨间后神经卡压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肌无力综合征是一种由抗体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部位及钙离子通道选择性破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生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1].由于早期原发肿瘤症状隐匿,容易误诊.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肌无力综合征的确诊中有重要作用.现将我科收治的5例患者的电生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尤是重复神经刺激(RNS)反应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患肢分别进行MCV、末端潜伏期、CMAP、SCV及F波检测,观察神经损伤情况。同时用同心针电极对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进行肌电图检查。必要时与健侧手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患者84例,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患者。其中全臂丛损伤25例,臂丛神经上中干损伤37例,臂丛神经下干损伤22例,臂丛神经节前损伤22例,臂丛神经节后损伤28例。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提供臂丛神经五大分支的功能状态、受损程度及损伤部位,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前期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重点依赖于对小纤维的评价.传统的神经传导检测只能反映大的有髓纤维的功能,而对于与痛觉及自主神经病变有关的小纤维病变缺乏敏感性.近年来随着神经电生理诊断技术的发展,糖尿病前期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不断提高.临床中常用小纤维病变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皮肤交感反应、定量感觉检查、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及定量催汗轴突反射等.就糖尿病前期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神经功能的病理学改变及神经电生理技术在糖尿病前期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进展加以综述,旨在为糖尿病前期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