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于发生皮肤软组织的缺损性断指患者,探讨采用不同皮瓣进行再植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对收集的60例患有皮肤缺损以及软组织缺损的断指患者,采用邻指掌的侧皮瓣、前臂掌侧的静脉皮瓣、邻指背的静脉、动脉蒂岛状的皮瓣进行断指再植手术,观察其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50例断指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采用邻指掌的侧皮瓣、前臂掌侧的静脉皮瓣、邻指背的静脉、动脉蒂岛状的皮瓣对皮肤以及软组织缺损的断指患者进行再植手术,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建立新的静脉逍路,避免因短缩指体带来的功能及外观影响.方法通过对25例34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断指分析,依据缺损的形状大小,远近断面静脉的口径、走向,位置及移植静脉的匹配等情况,采用前臂掌侧静脉皮瓣移植和吻合指掌侧浅静脉两大方法建立新的指体血液回流通路,同时注意精确修复指伸肌健为吻合血管提供良好的条件.结果自1996年至今,施行前臂掌侧静脉皮瓣移植6例7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均成活.施行吻合指掌侧浅静脉的19例27指成活23指,总成活率为88.2%.结论前臂掌侧静脉皮瓣及吻合指掌侧浅静脉为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的指体血液回流建立了另一通路,不但对指背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的成功提供了可靠保证,也为其他类型的断指再植提供了新的建立血液回流通路的选择,扩大了新指再植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宋洪波 《潍坊医学院学报》2007,29(5):F0003-F0003
我院自1994~2006年6月,应用邻指背侧带蒂皮瓣,邻指掌侧带蒂皮瓣、邻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及前臂掌侧静脉皮瓣等4种方法一次性修复有皮肤、血管、神经缺损的断指再植16例17指.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建立新的静脉通路,避免因短缩指体带来的功能及外观影响,方法:通过对25例34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断指分析,依据缺损的形状大小,远近断面静脉的口径,走向,位置及移植静脉的匹配等情况,采用前臂掌侧静脉皮瓣移植和吻合指掌侧浅静脉两大方法两大方法建立新的指体血液回流通路,同时注意精确修复指伸肌健为 合血管提供良好的条件,结果:自1996年至今,施行前臂掌侧静脉皮瓣移植6例7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均成活,施行吻合指掌侧浅静脉的19例27指成活23指,总成活率为88.2%,结论:前臂掌指背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的成功提供了可靠保证,也为其他类型的断指再植提供了新的建立血液回流通路的选择,扩大了新指再植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指侧方岛状皮瓣和微型静脉皮瓣的局部解剖及在皮肤缺损型断指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别利用上肢血管铸形标本、前臂取皮手术标本、新鲜废弃手部标本及活体手部体表测量标本等进行应用解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按掌侧、背侧及环状缺损3种类型选取皮肤缺损型断指病例18例19指,分别设计指侧方岛状皮瓣、前臂微型游离静脉皮瓣...  相似文献   

6.
的 :探讨手部掌侧浅静脉的应用解剖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在断指再植术及术后静脉危象处理中吻合指掌侧浅静脉 ,在指侧方岛状皮瓣中携带指掌侧浅静脉 ,掌侧软组织撕脱伤术中吻合掌侧浅静脉。结果 :断指再植成活率为92 .1% ,指侧方岛状皮瓣全部存活 ,掌侧软组织撕脱伤 5例存活。结论 :手部掌侧浅静脉具有表浅、易寻找、解剖恒定的特点 ,可在断指再植、指侧方岛状皮瓣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自1992年12月至1997年10月,作者采用足(手)背静脉皮瓣重建静脉通道并修复指背(掌)皮肤缺损的方法治疗8例9指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病例,其中指掌侧皮肤缺损2例2指,指背侧皮肤缺损6例7指,再植指及静脉皮瓣全部成活,功能外型恢复满意。本文就其手术方法及皮瓣、断指成活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合并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48例54指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并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断指组织缺损的不同情况,在断指再植的同时分别选用指动脉皮瓣、掌背皮瓣、骨间背侧皮瓣、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静脉皮瓣、足背皮瓣、第一趾"C"型皮瓣、第二趾复合组织瓣移位或移植修复组织缺损或桥接再植.结果 54个合并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成活51指.术后随访3月~1年,再植拇手指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合并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在再植的同时合理选用皮瓣移位或移植修复组织缺损或桥接再植,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静脉皮瓣动脉化急诊一期修复离断手指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12例手指离断并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手指再植同时切取同侧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根据缺损部位吻合血管选择动脉-静脉-动脉吻合方式,将皮瓣内静脉干的远端与离断指远端动脉吻合,静脉干的近端与离断指近端吻合。出院后随访全部患者,间隔3个月/次,共12个月,并进行评估。结果出院时12例患指术后皮瓣及手指均成活,皮瓣质地、色泽与手指正常皮肤相似,皮瓣无臃肿,供区伤口Ⅰ期愈合;出院后随访全部患者12个月:患指未见明显萎缩,基本感觉均已恢复,能正常持物,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各指均为优。结论应用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一期修复手指离断伤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查掌背动脉皮瓣在治疗伴皮肤、静脉缺损的拇指(Ⅲ°~Ⅴ°)断指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2月至2005年12月,在11例拇指断指再植中,应用吻合静脉的掌背动脉皮瓣局部转位或"风筝"式移位修复皮肤缺损,重建指背静脉回流;结果皮瓣与断指均存活,外观及功能良好,按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1],优8例,良3例;结论掌背动脉皮瓣在伴皮肤和静脉缺损的拇指(Ⅲ°~Ⅴ°)断指再植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皮瓣在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方法断指伴有软组织缺损病人54例76指,再植同时根据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和伤情采用不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76块皮瓣中71块成活,76指中再植成活69指,保存了患指长度,为患指获得良好的外形和功能奠定了基础。结论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根据伤情采用不同皮瓣进行修复,经临床应用证实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含指神经背侧支的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带指神经背侧支的皮瓣修复26例(31指)伴肌腱或骨组织外露的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其中,对远端指腹缺损患者,术中将指神经背侧支与创面指神经残端吻合重建皮瓣感觉;而对近、中节掌侧软组织缺损者,直接采用邻指或隔指侧方岛状带指神经背侧支皮瓣覆盖。结果术后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创面愈合良好;获随访4—27个月,修复后指腹饱满,色泽正常,感觉恢复,静止两点辨别觉达4—8mm,手指功能按TAM法评定为优。结论采用带有指神经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不仅能修复缺损皮肤,且能重建皮瓣感觉,是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查掌背动脉皮瓣在治疗伴皮肤、静脉缺损的拇指(III°~V°)断指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2月至2005年12月,在11例拇指断指再植中,应用吻合静脉的掌背动脉皮瓣局部转位或"风筝"式移位修复皮肤缺损,重建指背静脉回流;结果:皮瓣与断指均存活,外观及功能良好,按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1,优8例,良3例;结论:掌背动脉皮瓣在伴皮肤和静脉缺损的拇指(III°~V°)断指再植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移植在断指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放大10倍的手术显微镜下对离断指体彻底清创,显露指动静脉指神经,按照常规固定骨折修复肌腱,再行腕掌侧静脉移植,分别行动脉远、近断端吻合,通血后行指神经及静脉吻合。伴皮肤缺损行转移或邻指皮瓣修复。结果:28例31指,成活30指,成活率为96.8%。术后随访6~12个月见再植指体外形饱满,痛温觉恢复,指腹两点分辨觉8~1.0mm,患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静脉移植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使复杂性损伤严重的断指再植成活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提高了优良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邻近正常的手指指背皮瓣修复伤指掌侧肌腱或骨外露的皮肤缺损—邻指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邻指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结果:所有皮瓣都成活,随访13例1个月~半年,皮瓣颜色质地和正常接近,手指屈伸功能好,皮肤感觉部分已恢复。结论:手指是上肢重要而灵活的运动器官,皮肤软组织缺损后,需及时修复,使用邻指皮瓣修复效果满意、快捷而方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伴有复合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的手术方法。方法将43例45指分为伴皮肤缺损的断指、伴皮肤、肌腱缺损的断指、伴手指节段性缺损的断指三类,分别应用单纯皮瓣、带肌腱的皮瓣、足趾复合组织桥接断指。结果43例45指断指及移植组织全部成活,经6~12个月随访,断指功能恢复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指再植与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属优者16指,良者24指,可和差者5指,优良率89%。结论不同类型的复合组织桥接修复伴复合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的方法,可以不缩短手指,既完成了断指再植,又修复了复合组织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讨论指部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手部受伤不同状况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外科治疗.结论 拇指及手指掌、背侧的皮肤缺损,其基底部仍保留有血液循环的软组织基床,无肌腱或骨质外露,均可考虑行游离植皮术.多适用于手指背侧小量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或骨质外露,不宜行游离植皮修复的创面.邻指皮瓣移植术除适用于手指指端掌侧斜形或整个指腹皮肤缺损,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创面外,还适用于手指中末节掌侧,或近中节掌侧的皮肤缺损,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创面修复.邻指皮下组织瓣移植术适用于手指背侧中等面积的伴有肌腱、关节囊或骨质外露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8.
邻指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邻指皮瓣修复手指近中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应用邻指皮瓣修复手指近中节掌侧皮肤软组织31例。结果 术后31例全部成活,28例2周断蒂,3例瘀血,3周断蒂。术后随诊6-12个月。皮瓣血运、质地良好,外形与功能满意。结论 该皮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是修复手指近中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佳皮瓣。  相似文献   

19.
潘子年  王成  陈世玖 《吉林医学》2009,30(9):794-795
目的:探讨腕掌侧浅静脉移植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患者采用腕掌侧浅静脉移植处理断指再植手术中的血管缺损。结果:再植手指均成活,外观和功能良好。结论:对于断指再植中血管缺损的处理采用腕掌侧浅静脉移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胡进  赵劲民  沙轲  杨志  苏伟  花奇凯 《广西医学》2007,29(7):1016-1017
目的 对几种治疗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临床应用及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根据缺损的部位、形状及面积,对42例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采用邻指皮瓣、拇指掌侧推进皮瓣、腹部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食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41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5个月,39例皮瓣的外形、功能均良好,其中指掌侧推进皮瓣感觉最好,指腹二点分辨觉4.8 mm.结论 对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应根据缺损的部位、形状及面积,和患者对功能及外观的要求,选择恰当的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