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用HCl溶液调节pH=12.0的NaOH溶液中,5-甲基-2-[3-(4-苯基-2-噻唑基)三氮烯基]苯磺酸(MPTTBSA)与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形成离子缔合物MPTTBSA-CPC。在该溶液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时,能定量置换出离子缔合物中的MPTTBSA,使缔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556 nm处的吸光度下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与溶液的褪色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光度测定法。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24×104 L·mol-1·cm-1和1.07×104 L·mol-1·cm-1,在0~2.5×10-5 mol·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应用于生活污水中微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SLS计)的测定,结果与亚甲基蓝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曙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弱酸性的HCl-NaAc缓冲介质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PB)以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能与曙红亚甲基蓝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后者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660 nm和658 nm,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与溶液的显色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在最大吸收波长处,CPB和CTAB的浓度分别在0~2.10×10-5mol/L和0~1.98×10-5mol/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79×104L/(mol.cm)和1.38×104L/(mol.cm),检出限分别为8.27×10-7mol/L和9.88×10-7mol/L,平均回收率为99.5%~102.6%。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水样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溴甲酚紫光度法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秦宗会  谭蓉 《日用化学工业》2006,36(6):392-394,408
在pH 6.40的NaH2PO4-Na2HPO4缓冲液中,溴甲酚紫与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PB)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最大褪色波长均在588 nm处。CPB和CTAB的浓度分别在1.5×10-6mol/L~1.8×10-5mol/L和1.0×10-6mol/L~1.6×10-5mol/L遵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83×104L.mol-1.cm-1和3.23×104L.mol-1.cm-1,检测限分别为5.12×10-7mol/L和4.75×10-7mol/L,回收率为97.4%~104.1%。方法有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水样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3,3ˊ-二甲基-4,4ˊ-(2-氨基噻唑偶氮)联苯(DATABP)在pH为12.0~12.5的强碱性介质中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及溴化十四烷基吡啶(TPB)3种的反应.实验表明DATABP与各表面活性剂均形成络合比为1∶1的绿色络合物.对CTMAB、CPB及TPB体系,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620 nm、630 nm 和64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5.60×103、5.52×103和3.07×103L·mol-1·cm-1.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水中的CPB,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溴化十六烷基吡啶-KSCN体系浮选富集钛的行为及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Ti(Ⅳ)与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和KSCN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Ti(SCN)26-][CPB+]2,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在一定条件下,Ti(Ⅳ)可与Cr(Ⅲ)、Mn(Ⅱ)、V(Ⅴ)、Al(Ⅲ)、Cd(Ⅱ)、Ni(Ⅱ)、Fe(Ⅱ)和Mg(Ⅱ)离子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6.
苯基荧光酮(PF)是许多金属离子的灵敏显色剂,也曾用于钛的光度测定。试验表明,在某些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酸性介质中,苯基荧光酮与钛发生非常灵敏的显色反应,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0~5以上。在掩蔽剂存在下,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某些钢铁中的微量钛。本文研究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氯化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铵(CDMAC),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存在下,苯基荧光酮与钛显色反应的特征和条件;共存离子的影响及消除干扰的方法,并拟定了纯铝和钢铁中微量钛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硫酸铵-碘化钾-溴化十六烷基吡啶.水液.固体系浮选分离汞(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在1.0g(NH4)2SO4存在下,当0.1moL/L碘化钾和0.001moL/L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溶液的用量分别为1.5、1.0mL时,KI—CPB—Hg三元缔合物可浮于盐水相上形成界面清晰的两相,从而使Hg^2+被定量浮选,而Zn^2+、Mn^2+、Ni^2+、Co^2+、Fe^2+、Al^3+等离子不被浮选,实现了Hg^2+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方法对合成水样中微量汞(Ⅱ)进行的定量浮选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基于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1-(4-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镉试剂,NPPAPT)发生显色反应,建立了一种镉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聚环氧丙烷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CP-60)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测定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82 nm,CP-60的质量浓度在0~0.13 mg.L-1内,符合比尔定律;将该方法直接应用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和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PB)的测定,同样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3,3ˊ-二甲基-4,4ˊ-(2-氨基噻唑偶氮)联苯(DATABP)在pH为12.0~12.5的强碱性介质中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及溴化十四烷基吡啶(TPB)3种的反应.实验表明DATABP与各表面活性剂均形成络合比为1∶1的绿色络合物.对CTMAB、CPB及TPB体系,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620 nm、630 nm 和64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5.60×103、5.52×103和3.07×103L·mol-1·cm-1.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水中的CPB,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在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下,研究扑热息痛在乙炔黑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一种简便灵敏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结果表明:CPB能使扑热息痛的氧化峰峰电位负移140 mV,并显著提高其氧化峰峰电流.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氧化峰峰电流与扑热息痛浓度在5.0 ×10-7~1.2×10-3 mol·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1.0×10-7 mol·L-1.将该方法用于速效感冒胶囊中扑热息痛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二甲酚橙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娟 《精细化工》2004,21(Z1):53-54
在硝酸-硝酸钠存在下,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pH=6.3左右)中,二甲酚橙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形成离子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590nm,摩尔吸光系数为6 9×104L·mol-1·cm-1,CTMAB的质量浓度在0~400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线性回归方程A=0 003323+0 0047C(C单位为μg/mL),相关系数为0 9975。用于生活废水中微量CTMAB测定,回收率为98 60%~98 98%。  相似文献   

12.
胡存杰  蒋燕胜 《化学世界》2007,48(7):388-389,394
以六水三氯化铁和硼氢化钾为原料,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粉末。对反应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反应物配比和反应时间等制备条件进行试验;同时对纳米铁降解水中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条件以乙醇-水混合体系下配比1∶1,10%PEG-2000,反应时间30 min为最佳;在pH=6、紫外光照时间为60 min,纳米铁粉末光催化降解氯代十六烷基吡啶的最佳用量为0.050 g/50 mL氯代十六烷基吡啶(50 mg/L);其对氯代十六烷基吡啶溶液的降解率达94.52%。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F)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显色剂.本文研究了在Na2B4O7-NaOH缓冲体系中,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下,镁与5′-NSF的显色反应.该体系的灵敏度较高(ε=1.01×105L@mol-1@cm-1),镁(Ⅱ)浓度在0~0.22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在联合掩蔽剂存在下,测定硅酸盐中微量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冯泳兰  邝代治 《化学试剂》2003,25(6):353-354,356
介绍了在NaOH介质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四烷基吡啶(TPB)存在下,1—(5—萘酚—7—磺酸)—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NASAPAPT)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的显色反应。该显色反应显色快,稳定,显色配合物最大吸收位于594nm,显色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配合比为1:3。研究的方法用于实样分析。  相似文献   

15.
滴体积法测定了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PB)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不同浓度的溶液遵从不同的动态表面状态方程,浓度低于0.031 mol·m~(-3)时,动态吸附量T_1遵从由Henry吸附等温式导出的动态表面状态方程;浓度位于0.031~0.560mol·m~(-3)的较大范围内,T_1遵从由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导出的动态表面状态方程;在更高的浓度下(如0.683 mol·m~(-3)),T_1只遵从从Langmuir等温式得出的表面状态方程。  相似文献   

16.
前言 现有的光度测钙方法为二元络合法,即钙与一种显包剂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有色的二元络合物,其方法灵敏度ε在10~3~10~4数量级。而且多种元素干扰测定,如Cu、Pb、Co、Ni、Cd、Zn、Sr、Ba、Fe、Mg等。为了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本文提出的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溴代十六烷基吡啶),钙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形成1:4:1的三元络合物。将长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引入,以胶东增溶分光光度法测钙含量,其灵敏度ε_(495)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和乳化剂OP混合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与镁的显色反应。在碱性条件下,镁与DBH-PF、CPB形成1:2:2的蓝色三元络合物,其λmax=62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6×105L·mol-1·cm-1,Mg(Ⅱ)量在0~0.2μg·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硅质砂岩、粘土以及水中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十六烷基吡啶氯盐对纯纤维素酶解糖化的优化条件及对体系酶活和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1-十六烷基吡啶氯盐提高纯纤维素酶解的最佳条件为酶量10FPU/g,底物质量分数 1.25%,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5g/L,反应时间12 h。纤维素平均转化率为59.91%,比无添加表面活性剂的酶解纤维素转化率39.12%提高了20.79%。1-十六烷基吡啶氯盐的加入,提高了酶解反应的最大反应速度和米氏常数,最大反应速度提高了58.22%,米氏常数提高了1.01倍。相对酶活提高率随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相对酶活提高率最高值出现在24h处,且相对酶活提高最高达53.18%。  相似文献   

19.
徐红  刘红 《化工时刊》2009,23(3):38-40
基于偶氮蓝与溴代十六烷基吡啶相互作用而导致溶液吸收光谱的变化,用褪色光度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在pH=5.2的缓冲溶液中,偶氮蓝在531nm波长处有一强的特征吸收峰,当在其溶液中加入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后,溶液发生褪色反应,吸光度差值与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浓度成正比。最佳条件下,溴代十六烷基吡啶的浓度在0~60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检测限(3σ)为0.22μg/mL。方法用于溴代十六烷基吡啶的测定,回收率为97.3%-103.7%。  相似文献   

20.
在三氟化硼乙醚溶液催化下,正辛醛与环氧溴丙烷首先反应生成2-庚基-4-溴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然后再与吡啶反应,研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吡啶环的单阳离子表面活性剂(2-庚基-1,3-二氧杂环-4)甲烷-1-吡啶盐。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和1HNMR分析表征并测定其电导率,该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4.0×10~(-3) mol/L,表面活性强于传统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