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医学基础学科,实验课占总学时的 30%,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在实验中亲自动手进行反复多次的强化训练,以掌握这一学科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学生、教师及实验人员要经常进入实验室,接触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中存在着各种细菌的培养物以及各种培养基分离、收获的某些病原微生物 ,如金葡菌、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肝炎病毒等等。这些病原微生物对微生物学教师、实验员具有感染的可能性;而且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更具有危险性,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实验室感染。有关文献报导过某实验室实验人员因参…  相似文献   

2.
陈筱瑜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4):117-118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专业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践教学尤为重要。药剂工业生产设备与实验室设备相关性较差,一些重要的制药设备教师难以讲清楚,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学生难以理解。虽然可以组织学生前往药厂参观,但由于受条件限制,学生不可能直接接触到制药设备,更不可能有机会动手操作。我院办学的定位方向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人才。因此,近些年来我校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先后建立了多个药学实践教学基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我们对药剂学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基础医学的教学中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临床教学为学生将病原生物学知识与临床问题结合提供了一座桥梁。为此我们在五年制,六年制及七年制临床医学生的病原生物学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根据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与临床传染病学的密切相关性,在传授基础课内容同时,从临床精心挑选了系列病例,针对这些病例组织讨论,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及讨论,早期接触临床,掌握有关的医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的知识,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反馈信息表明让学生提早接触临床被认为是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一项成功举措。  相似文献   

4.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学的灵魂,是整个医学教育的核心,也是医学院校建设与发展的立足点[1]。高校医学实验室是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笔者所在的安徽医科大学病原与免疫学实验中心是安徽省省级示范实验中心,中心经过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运行与管理模式,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足,现就如何扬长避短、进一步促进实验中心发展谈一点体会与思考。1实施安全准入制度,为实验室安全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依托P2实验室实践平台,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和探索,创建适合于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通过改善教学条件(P2实验室的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引入综合设计型实验,强化了学生的服务意识、生物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生物安全一直是目前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学生的专业技术学习和基础研究均需要借助实验室平台,尤其在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中,因为实验操作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处理,所以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更为严格,加强进入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学生的安全教育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当前病原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现状,探讨在医学类高校普及生物安全知识、开展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现状和薄弱点,重点开展以生物安全知识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有效利用当前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探索生物安全教育与实验室管理的新模式;灵活利用蓬勃发展的在线教育平台,探索在线教育的新模式;重视生物安全文化的培育,通过创建教学文化和实施实验室安全,帮助新时期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教学资源整合及优化在病原生物学课程改革中的效果。方法以传统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法为基础,在医学卓越班中采取病原生物学课程内容整合与优化、网络教学建设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结果改革后的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受到学生的好评。结论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优化实践不仅有效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生物医学属实验科学,生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实习和工作均离不开实验室,有许多接触各类病原微生物的机会。2010年12月,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由于教师在实验中使用了未经检疫的山羊,导致2011年3~5月27名学生和1名教师陆续确诊感染布鲁菌病。这一震惊全国的生物安全事件充分说明生物安全教育的缺失是极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要提高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质量,必须更新其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中不能单纯追求是否让学生看到,其操作是否规范,这种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学生机械性的模仿能力,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就必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要在病原生物标本示教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标本陈列的优化组合则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护理实验室推行开放性实验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我校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实验资源为学生多开实验,利用课余时间,推行护理技术开放性实验。1开放性实验的现实意义实验室是“知识创新的源头,人才培养的基础”。所谓开放性实验就是为了有效利用和挖掘实验室资源条件,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技术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校把有限的实验场地、实验设备进行有机整合,配合教学尽最大努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实验设备,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步提高。2推行开放性实验的原因近几年来,中等卫生学校为满…  相似文献   

11.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主要是研究人体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中免疫学部分知识比较抽象、难理解,病原生物学部分知识点多、杂乱分散,学生要全面、牢固掌握有一定困难。本项目探索建立《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工作,立足于线下教学,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和技术,同时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优势,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又可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和监督作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专业水平。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可为课程建设和中医学等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医院校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及科研活动必然要接触到病原微生物等一些有害生物因子,其中经常接触的已知有害微生物有三类、四类病原微生物,少数二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及一些未知的有害生物因子。实验用的动物鼠、兔等可能携带有出血热病毒及鼠疫等高致病菌;鸡可能携带有禽流感病毒;接触未知病人血清可能传染乙型肝炎病毒等生物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职高专学生尽早接触岗位已经被广泛认可,并在教学中得到实践。以药学服务为理念,到社会药店开展“假日课堂”活动,就是旨在探索一套利用节假日时间,科学、有效的安排早期接触岗位的社会实践模式,并将其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相接轨。  相似文献   

14.
【】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医学实验室最新质量管理的理念和质量改进方法的标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学习和实践该体系,对于毕业后能够快速成为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临床实验室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ISO 15189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检验专业实习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按照质量体系的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参与到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各个实践环节中,通过编写体系文件,参加质量活动,并对质量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技能进行实践,既培养了学生ISO 15189标准的基本理念,也熟悉了实验室认可体系的基本模式和过程,毕业后很快成为了本单位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5.
医学基础课程侧重于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强、巩固理解与记忆,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1]。而实验室是学生进入临床之前的重要实训基地,它对学生的临床实习、就业、立业、创业意识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它的建设和管理状况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实现“培养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目标,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开展学生创新实践教学活动。1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和环境高素质的实验队伍和教师队伍是建设和管理高水平实验室的关键。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大对实验教学人员的引进力度,并进一步加强了我院实验人员的培养,积极鼓励我院实验教学人员外出进修、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这一方面有效地充实了实验教师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优化了我院实验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按照“集中投资,立项拨款,以教学为主,效益评估”的原则,打破传统的实验室建设模式,按学科特点和教学改革的需要,重新组建实验室和配置教学设备,将原隶属于10个教研室的教学实验室,重新组合成为5个实验室,其中包括机能学、形态学和病原微生物学3个综合性实验室和2个专科性实验室。实验室实行校院(系)二级管理,实现了资源共享,形成结构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功能齐全、设置完善的实验机构...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的物理课教学,都是在教室和物理实验室完成的,很少考虑到不同专业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要求不同。比如护理专业就要求学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掌握体温计的原理、血压计的原理、洗胃机的原理、氧气瓶的原理、输液的原理等,一切和工作及自身密切相关的知识,一切和将来工作密切相关的器械的原理等。洗胃机、氧气瓶都是护理实验室必备的仪器,物理实验室就不一定有。我们以往的物理教学都是用一张图来讲解洗胃机的工作原理,当学生在工作、实习中真正接触到这项操作时,虽然物理教师讲过,但依然感到茫然,无从下手。这种情况越来越多见,设想将护理专业中与护理操作密切相关的一部分物理实验内容放在护理实验室完成,提出该设想的思考如下。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灌注式”教学,学生作为“听众”处于被动地位,学生通过眼、耳摄取知识,客观上导致他们重视书本知识,忽视动脑、动手的训练,使教学与实践分离,成为典型的“纸上谈兵”。因此,要培养出在未来的岗位上能够担负起重任的学生,我们需要调整思路,让教师有更多机会接触实践,有更多时问补充教学内容。让学生尽早深入实践、接触实践内容,实现边干边学、边学边干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国际化护理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过程,建立“六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六位”指早期持续接触临床、实验分层教学、护理技能实训、临床综合技能考核、暑期社会实践和实验室开放项目6个实践教学环节,“一体”则指实践教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病原微生物学作为生物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前沿基础学科,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广泛交叉、相互渗透,在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实验课占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在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因此,病原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从优化实验室布局、实施标准化管理、规范人员职责、规范人员培训、加强试剂采购和废弃物处理等几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学实验室管理的几点看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