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BS-g-MMA/BA聚烯烃胶粘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MMA/BA对SBS接枝共聚胶粘剂的胶粘原理、基本配方及合成工艺,并探讨了溶剂体系、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对合成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工艺条件,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在不含"三苯"的溶剂中,研究了氯丁橡胶(CR)、SBS、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自交联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NAM)及丙烯酸(AA)的多元共混接枝共聚,着重讨论了SBS用量、MMA/BA配比,复合交联剂NAM及AA用量、复合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对胶粘剂粘合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CR/SBS/MMA/BA/AA/NAM自交联环保型接枝胶对非极性鞋材的粘接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水为分散相,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用既可作溶剂又可作共聚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SBS在开放体系下进行悬浮接枝共聚反应。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合成条件对接枝共聚物剥离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氯丁胶生产工艺基础上,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对氯丁胶进行接枝共聚,成功地探索出改性物与高分子聚合物合成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的用量及第一单体MMA的用量对接枝共聚反应转化率和剥离强度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5.
SBS/MMA-BA接枝贴塑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选用MMA和BA为接技单体,对SBS进行溶液接枝共聚改性,并配合增粘树脂制备了贴塑胶。探讨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共聚物的存在,阐述了溶剂和增粘树脂的选用原则。试验结果表明.该胶对纸/BOPP的复合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6.
有机硅改性SBS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SBS树脂和含双键的硅烷偶联剂为原料,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合成了粘接性能良好的改性SBS树脂。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引发剂用量及原料配比对产物粘接强度的影响,优选的最佳条件为:SBS树脂与有机硅摩尔比为1∶0.8,引发剂BPO用量为总单体量的1.5wt%,65℃下反应2~3h,可制得性能优异的有机硅改性SBS树脂。红外分析表明,有机硅被成功地接枝到了SBS树脂上。  相似文献   

7.
袁清峰  闵峻 《中国涂料》2009,24(7):27-30
通过丙烯酸自由基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实现在纳米碳酸钙表面的聚合改性,对表面改性进行表征,并对改性条件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纳米碳酸钙接枝后红外图谱表明,MMA已经成功接枝聚合在纳米碳酸钙表面。同时丙烯酸包覆在纳米碳酸钙表面最佳条件为:改性剂用量为8%,温度70℃,pH值为5,此时活化度最高。并且当m(MMA)∶m(CaCO3)为1∶3,引发剂用量为MMA的5%时,温度为75℃时,表面接枝率最高,达到了47.8%。  相似文献   

8.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少量水存在下,研究了微晶纤维素(MCC)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考察了含水量、反应时间与温度、MMA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体系含水质量分数为50%左右,MMA用量为MCC质量的20%,过硫酸铵用量为MCC质量的10%,反应温度在80℃,反应时间为40min左右,可得到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均较高的接枝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法(TGA)以及X射线衍射法(XRD)对合成的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固相法淀粉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少量水存在下,研究了玉米淀粉(CS)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考察了含水量、反应时间与温度、MMA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体系含水质量百分数为40%左右、MMA用量为CS质量的15%、过硫酸铵用量为CS质量的8%、反应温度在80℃、反应时间为0.5h左右,可得到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均较高的接枝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法(TGA)以及X射线衍射法(XRD)对合成的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王茂元  仇立干 《化学世界》2007,48(7):402-405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使壳聚糖与丙烯酸甲酯(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二种乙烯类混和单体接枝共聚,用红外和综合热重法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含量以及壳聚糖和单体的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高接枝率产物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接枝率随上述实验条件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反应温度为80°C,反应时间为120 min,壳聚糖、硝酸铈以及单体(VMA∶VMMA=2∶3)的用量分别为0.80 g0、.08 g和5 mL时,接枝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