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我国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伟大战略。针对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状况,在分析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发展阶段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西部地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目标、内容和原则,提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是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加快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阶段,西部内陆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仍较为缓慢。结合目前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着重研究如何加快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一项重要策略 ,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指导方针。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要素。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不仅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也是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做出的战略决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鄂托克旗,是一个典型的蒙古族聚居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具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典型特征。鄂托克旗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对于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西部民族地区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要促进城市化发展 ,走发展大中城市之路的可行性不大。从我国长期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和实践看 ,发展小城镇对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工业化发展道路选择和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发展成本的对比分析 ,发展小城镇比发展大中城市具有更多优势。因此 ,发展小城镇是西部地区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加快城市化步伐是西部开发的重要途径,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的道路应是重点发展中等城市,而不应是重点发展大城市,或农村小城镇。  相似文献   

7.
县乡经济是构成地区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 ,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 ,由此决定了县乡经济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西部地区县乡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地区。为发挥县乡经济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作用 ,当前应努力加快西部县乡的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特色经济 ,大力发展小城镇 ,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加快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幅员辽阔,地广人稀,是少数民族的集结地区,因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问题一直困扰着西部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新中国建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虽然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发与建设,但西部地区仍处于贫困落后状态。今天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实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仍然是构建西部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与西部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技术产业是影响西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从高技术产业对西部经济增长先导性作用入手,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高技术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西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世界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也是改变西部地区落后产业结构的现实需要,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部经济发展对于协调区域经济,挖掘西部潜力,加快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面对世界经济的"绿化"与"软化"趋势、中国加入WTO的世界范围内竞争等四大背景,必须立足于生态学视野,实现以生态经济为支柱、以知识经济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观念转变为动力,即要有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探索形成西部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西产产业结构调整中信息产业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调整是西部开发的关键 ,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措施。文章通过分析信息产业的特征 ,分别从改造传统产业、塑造信息农业、推动城镇化建设、催生新兴产业、带动信息服务业等多个方面探讨了信息产业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功能和作用。这对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初期,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形成了闻名全国的"河州模式"。这一模式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即中央应给予少数民族地区一定的经济自主发展空间,为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比东部地区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以使少数民族地区有能力也有可能选择符合当地区情民情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而这一问题在西部尤其突出 ,本文认为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症结在于妥善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现今的西部 ,大力发展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应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浅析我国西部地区的三次经济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和“三线”建设是现代西部进行的以工业开发为主要内容的两个大开发时期 ,对于改变中国工业布局集中分布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况虽有重要意义 ,但两次开发从决策、规划到实施均是毁多于益 ,尤以成本效益方面为甚。而第三次工业西进与前两次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动因和背景 ,是我国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 ,特别是西部地区自身也具备了经济大发展的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软件市场的需求加大,软件开发人员突显不足,而国外市场的繁荣,又使我们的人才大量外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软件教学应该面向实际,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们软件开发的兴趣。从当前值的讲解,到源程序的录入都应该重点进行,从而加速我国软件人才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西进运动本质上是一场经济开发运动,而在经济开发过程中,首先是以农业为起点的,农业开发取得的成就最引人注目。在西部农业开发中,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速了农业的发展;改变了农业的布局;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美国开创的这条农业发展道路,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两型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内在统一的。从理论上来看,两者的内涵、本质是统一的。建设"两型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从实践上来看,4年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探索过程,为实现并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现实基础。随着"十二五"时期的深入推进,我们要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抓手,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构建的哲学基础与实现路径的认定,关系着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条件的判断.具体说来,是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实践基础上谈和谐,还是认为今天和谐的开始与发展需要对过去的历史成功作某种否定?正是基于这样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笔者主张和谐社会哲学基础的选择要从矛盾论预定到发展自身的逻辑,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具体说来是从"发展的红利"到"效率的函数",和谐社会的实现路径要导入经济演化理论和实践架构理论.  相似文献   

20.
西部农村工业化的创新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以来 ,农村工业的“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尤其是东部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目前西部地区的生存和发展仍然需要农村工业的发展。但在世界和中国经济环境都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 ,西部农村工业必须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 ,实行彻底的发展战略调整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