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中期广州市登革热流行情况综合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90年代初 ,广州市发生两次登革热局部流行 ,每次流行范围局限 ,发病率低。 1995年 ,广州市发生Ⅰ型登革热暴发流行 ,疫情波及 7区 1县级市 ,病例数达 550 5例 ,发病率创历史新高。1 发病概况90年代中期第 1次局部发病发生于 1994年 9月 ,于广州市某大院发生了一起由登革Ⅰ型病毒引起的登革热小规模暴发 ,罹患率为 12 .3% (13/ 10 6 )。经疫情紧急处理 ,未引起大院外流行。从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分离到 2株Ⅰ型登革病毒〔1〕。第 2次流行起于 1995年 4月 ,从首例确诊至 8月中旬 ,市区仅确诊 4例 ;8月底在番禺沙湾镇发现暴发疫情 ,因疫情报告迟…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天河区登革热流行现况及防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经蚊媒传播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DF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广东省是我国登革热流行的严重地区,研究该地区该病相关流行因素,为有效控制流行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我们进行了流行现况及控制措施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2~1993年中山大学登革热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199年福州市爆发登革热的流行特征与媒介白纹伊蚊种群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应用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检测病人血清中IgM与IgG。采集登革热患早期外周静脉血和捕捉伊蚊虫,接种C6/36细胞系作病毒分离及型别鉴定。建立疫情监测点和生态学观察点,全年观察幼虫的生态习性和季节消长规律,开展幼虫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布雷图指数测定。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与病原学检测确认为Ⅱ型登革病毒所致,本次流行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主要流行特征的总发病率为3.56%,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职业分布以农民、商人为主,分别占45.84%和21.05%,呈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和季节性,病例集中在8至9月份。媒介伊蚊虫密度6月初至9月下旬分别出现主次高峰,与登革热流行季节相一致。结论本次登革热的主要流行特征与疫区白纹伊蚊孽生地广泛存在,密度高,人群普遍易感和气候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2005年福州市登革热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监测登革热疫情动态与蚊媒密度变化情况。[方法]对2005年福州市登革热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发热病人血清255份,登革热IgM、IgG抗体均阴性;检测疑似登革热病人血清5份,登革热IgM、IgG抗体均阳性。57个媒介调查点蚊幼虫的平均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房屋指数、千人指数分别为15.09、10.48、8.87、43.15。县(市)地区白纹伊蚊密度远高于市区。[结论]福州市仍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代初 ,广州市发生了两次登革热的局部流行 ,发病率低。 1 995年 ,广州市发生了Ⅰ型登革热暴发流行 ,疫情波及七区一县级市 ,病例数达 5 5 0 5例 ,发病率创历史新高。现将九十年代中期广州市登革热发病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1 发病概况九十年代中期第一次局部发病发生于1 994年 9月 ,于广州市某大院发生了一起由登革Ⅰ型病毒引起的登革热小规模暴发 ,罹患率为 1 2 3% (1 3/1 0 6 )。经疫情紧急处理 ,未引起大院外流行。从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分离到 2株Ⅰ型登革热病毒[1 ] 。第二次流行起于 1 995年4月 ,从首例确诊至 8月中旬 ,市区仅确诊 …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四川省登革热媒介伊蚊的分布情况,为登革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2008-2009年登革热媒介伊蚊进行监测,分析蚊虫密度,分离登革热病毒。结果 19个监测点蚊幼虫的容器指数为24.05%,白纹伊蚊总密度为5.69只/人工小时。以废旧轮胎容器指数最高,为48.77%;特殊场所蚊幼虫容器指数和成蚊密度均较高,分别为40.74%和15.32只/人工小时;容器指数高峰在7月为30.60%,成蚊密度高峰在8月为7.94只/人工小时;白纹伊蚊是大多数监测点的优势蚊种,构成比在26.88%~98.37%之间;19个监测点白纹伊蚊的密度有地区差异,但无地理位置差异。甘孜州南线未发现伊蚊。内江市隆昌县采集的白纹伊蚊成蚊标本4470只,未分离出登革热病毒。结论白纹伊蚊在四川盆地分布广泛且密度较高,一旦有登革热病例输入,有可能造成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8.
2001年澳门特别行政区登革热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2001年澳门特别行政区登革热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方法 对澳门镜湖医院2001年8-12月989例登革热抗体阳性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年澳门地区登革热报告发病率为325.98/10万,居民普遍易感,经PCR方法检测是由Ⅱ型登革病毒引起。结论 早期发现病例,切断蚊媒传播途径,全社会参与,可避免流行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6年雷州市登革热的疫情动态与蚊媒密度变化情况,为雷州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原登革热流行区的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全年共采集血清标本192份,其中在发热患者血标本中检出登革热病毒IgM阳性1份,流行后期健康人群血标本中登革热病毒IgO阳性3份。检测蚊媒标本50只均未分离出登革热病毒。蚊幼虫的平均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房屋指数、千人指数分别为10.48、4.01、9.61、24.85。白纹伊蚊广泛分布且密度高,在原登革热流行区为优势蚊种。结论雷州市白纹伊蚊种群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暴发流行的高度危险性,务必加强监测,预防病原输入而引起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岱山县2008-2012年登革热相关蚊媒监测结果,为登革热流行风险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岱山县2008-2012年各监测点媒介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岱山县伊蚊主要为海滨伊蚊;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在0~1.20只/人工小时之间,海滨伊蚊成蚊密度在0.00~15.60只/人工小时;2008-2012年每年6-10月监测伊蚊布雷图指数( BI ),其中在大多数月份(22/25)均超过5年的安全水平,最高BI达41,房屋指数( HI)在4~33之间,容器指数( CI)在2.45~22.53之间,阳性容器以永久性容器为主,阳性率为10.06%。结论岱山县2008-2012年大部分月份伊蚊幼虫BI、HI、CI偏高,但结合成蚊监测结果表明,这一现象是由海滨伊蚊造成的,对输入性登革热传播风险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近年广州市登革热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将广州市2002年与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义乌市2005-2010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和伊蚊密度情况,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义乌市的疫情及媒介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义乌市近6年共报告194例病例,无死亡病例,病例主要发生在9月和10月,主要集中在义亭镇和佛堂镇,女性多于男性,中老年人、农民发病数稍多。布雷图指数(BI)2007年最高为28.00,其次是2005年和2008年,分别为24.00和16.40,2010年为5.47,明显下降。结论义乌市居民对登革热普遍易感,蚊虫密度较高,具备登革热暴发的潜在条件,必须提高病例发现能力并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3.
14.
登革热、疟疾流行状况和口岸蚊媒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位于亚洲东部,东西跨经度60多度,南北跨纬度50度。大部分位于温带亚热带地区,少数属于热带地区。由于太平洋季风影响,每当夏季多雨、气候温暖潮湿,自然条件对于许多热带病如感染性疾病、寄生虫病等是一个很好的环境。特别是占国土1/4的东部、南部居住着80%的人口受到许多热带病的侵袭和威胁。  相似文献   

15.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在全球范围广泛传播的急性蚊媒传染病,其传播和流行受病原体、病媒生物、气候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由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土登革热疫情在我国呈现流行纬度越来越高、流行区域越来越广的趋势。然而,传统的登革热疫情监测预警模型,大多集中于单一因素、单一地区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多因素监测预警系统,以提高早期预警能力。本文主要对我国登革热的流行特征、流行的影响因素及监测预警模型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登革热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湖南省2018年登革热本地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研究。方法 对报告的8例疑似登革热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对病例密切接触者搜索出的186例疑似登革热病例和发热病例开展病原学监测,应用C6/36细胞对病例急性期血清开展病毒分离,对15株登革病毒株E基因测序,分析病毒的血清型别和基因亚型,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可能的传播来源。在疫点开展蚊媒密度应急监测和健康人群回顾性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8例疑似病例血清标本,6例登革病毒核酸阳性,4例登革病毒NS1抗原阳性。186例疑似登革热病例,96例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分离到登革病毒株64株,经鉴定全部为登革病毒2型全球型,来源于广东和浙江省的可能性较大。应急蚊媒密度监测,疫点布雷图指数最高达65,具有极高的登革热传播风险。回顾性调查377名健康人群进行登革热抗体水平监测,IgG抗体阳性率为0.53%(2/377)。结论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遗传分析提示,湖南省2018年本地暴发疫情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由单一的登革病毒2型全球型引起。  相似文献   

17.
中国登革热流行概况与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V)所致的一组虫媒传染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DV有4种血清型(DV 1~4);感染DV后可发生登革热、登革出血热(DHF)或登革休克综合征(DSS).最近几十年全球发病大幅上升,WHO估计每年世界上约有5000万DV感染者,其中50万人因患登革热需住院治疗,感染者中约2.5%发生死亡.目前登革热在非洲、美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太平洋100多个国家呈地方性流行,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受DV影响更为严重[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2002年登革热暴发流行的特征。方法 对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蚊媒孳生地布雷图指数调查。结果 本次疫情共发病168例,发病率为19.41/10万;病例以21~40岁年龄组为主,占43.45%。发病时疫区布雷图指数高达145.0,平均为27.3。采取隔离治疗病人,开展以消除伊蚊孳生地,灭杀成蚊为主的综合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本次疫情证实为登革热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荔湾区2002年登革热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登革热流行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探讨相应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方法 对广州市荔湾区2002年登革热病例个案及疫点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相关环境因素及相互关系。结果 疫情始于7月止于11月,流行期123d,共发生登革热280例。病例集中在逢源街及毗邻的昌华、多宝、金花街道;发病以中青年为主(占69.29%),男女性别比为1.12:1,离退休人员、家务(待业)、学生发病较高,医务人员、食品从业人员、教师发病较低。流行强度与气温、雨量、布雷图指数(BI)、成蚊密度相关。暴发点呈“工地型”。结论 登革热流行与蚊媒孳生环境密切相关,与人群的卫生保健意识相联;今后要加强疫情预测预报的相关研究,加强城市管理,特别是闲置工地、空置平房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登革热的流行及对监测研究的建议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登革热是一种主要由伊蚊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自第一次于1779年印度尼西亚的巴塔维亚(即雅加达)和埃及开罗出现类登革热暴发(‘)以来,目前已扩展到世界热带、亚热带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并已在东南亚及美洲一些地区形成地方性而行。一般的登革热主要表现为发热、肌肉关节疼痛、皮疹、衰弱等症状,而本世纪50年代以来首先在东南亚出现以出血及循环血容量减少性休克综合征等严重临床表现的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从而出现了更复杂的疾病流行形式。我国在建国以前也出现过登革热的流行t‘],解放后则消失了,但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