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桶装饮用纯净水开封后保质期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桶装饮用纯净水开封后在饮水机内的安全饮用时间。方法:在秋、冬、春3个季节里,采用经检验合格同一批次的15桶饮用纯净水分别放置在清冼消毒后的饮水机上进行模拟跟踪实验,检测饮水机出水口微生物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放置在饮水机上的桶装饮用纯净水随饮用时间的延长微生物数量不断增加,合格率不断下降。实验第3天饮用水内细菌总数的合格率为80%~93%,第7天合格率减少到46%~86%,第14天后合格率已减到46%以下。霉菌及酵母菌的情况与细菌大致相同,也是随饮用时间的延长,合格率不断下降。结论:建议消费者在饮用桶装纯净水的时候,尽量缩短其饮用时间,一般3d以内为安全饮用时间,最长不宜超过7d。确保桶装饮用纯净水的安全卫生,饮水机应定期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桶装饮用水的饮用周期和饮水机的清洗消毒间隔时间,为消费者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以开封使用的饮用水和经过消毒的10台饮水机作为实验对象,检测不同时段饮用水和饮水机热水口、冷水口、内胆三个环节微生物变化情况。结果:桶装水在开封后5 d内饮用冷水比较安全,到第7天饮用就存在卫生安全隐患;至第10天时桶装饮用水菌落总数全部超标;对饮水机消毒后5个月内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菌落总数变化最为显著,热水口、冷水口、内胆三个环节中以内胆最易受污染。内胆在0.5个月受到细菌污染,在1个月受到霉菌和酵母菌的污染。结论:为避免发生二次污染,确保饮用者的身体健康,建议桶装饮用水在开封后应尽量在7 d内饮用完,3 d后要尽量喝热水;饮水机每间隔1个月要进行清洗消毒,在夏季最好半个月清洗消毒一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师办公室内饮水机桶装纯净水的使用情况及微生物污染状况,探讨其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方法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情况选取学校21台同一品牌的饮水机和桶装水取样,按照GB 17324-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对流经饮水机的水样进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pH和电导率的检测结果进行判定。结果冷水菌落总数合格率为71.40%,靠窗处的5台饮水机,冷水菌落总数均不合格,其余不在窗户阳光直射下的16台饮水机冷水菌落总数合格率为56.25%,且随着饮用时间延长而降低,7 d后合格率为0%,pH合格率为90.48%,电导率合格率为57.14%;沸水菌落总数合格率为100%,pH合格率为76.19%,电导率合格率为57.14%。冷热水中总大肠菌群均未检出。结论某高校教师办公室内饮水机冷水微生物随着饮用时间延长,超标率不断增高,饮水机的摆放位置对细菌污染程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桶装饮用纯净水桶盖内塞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了解桶装饮用纯净水桶盖内塞的污染状况。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52份桶盖内塞中有38份内塞的菌落总数≥189cfu/个,12份内塞的霉菌及酵母菌≥189cfu/个。结论 桶盖内塞污染严重;密封性好的桶盖和内塞能有效阻止桶外微生物污染桶内纯净水;桶盖内塞污染的细菌可能是导致饮水机上的纯净水,在饮用过程中细菌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桶装纯净水饮水机使用过程中微生物污染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并研究桶装纯净水、饮水机使用过程中微生物污染及影响因素 ,为制定相关卫生要求和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并分组对纯净水跟踪及饮水机不同部位进行微生物污染水平的检测。结果  35 .6 %用户从未对使用过的饮水机进行消毒 ,34 .8%的用户饮水机内胆壁不洁 ;检测饮水机内胆及冷水阀口菌落总数 (中位数 )分别为 2 72 0cfu/cm2 、2 0 8cfu/cm2 ,对用户正在使用的桶装纯净水检测 ,按《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判断菌落总数合格率为 0 ,大肠菌群全部合格 ,霉菌合格率 98.3%。对饮水机消毒后跟踪检测到第 12d时 ,纯净水菌落总数已经超标。结论 造成桶装纯净水饮用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饮水机的二次污染 ,饮水机使用时应定期消毒 ,桶装纯净水开盖后应在 10d内饮用完。  相似文献   

6.
饮水机中纯净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及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西平  李霞  鲁波  周淑玉 《卫生研究》2001,30(6):357-358,361
为了解饮水机中纯净水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变化规律 ,对现场使用的饮水机水中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及消毒后纯净水中细菌总数变化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 ,饮水机纯净水细菌污染严重 ,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 ,水中细菌总数不断增多。消毒剂可杀灭水中细菌 ,但无法在饮水机使用过程中有效地防止细菌污染和细菌生长。建议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空气中微生物进入饮水机中 ,并选用合适的有机材料防止饮用水微生物生长 ,确保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苏州市高新区中小学校桶装水的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影响桶装水水质的关键环节,为指导学校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5—10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高新区11所中小学校,对52台正在使用的饮水机进行卫生学调查及采样检测。结果本次调查共采集271份样品,11份桶装水原水的合格率为100.0%,52份饮水机冷水口涂抹样合格率为13.5%,52份冷水口出水合格率为28.8%,52份热水口涂抹样合格率为73.1%,52份热水口出水合格率为76.9%,52份内胆涂抹样合格率为19.2%,不合格指标均为细菌总数。高新区学校桶装水存在微生物污染,饮水机冷水口出水合格率低;饮水机消毒时间和桶装水饮用时间是影响学校桶装水水质的关键要素。结论学校应当加大对桶装水的饮水机的清洗消毒工作,监督桶装水的及时饮用;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加大对学校桶装水水质的监督监测;建立桶装水安全操作技术,规范学校桶装水的使用过程。  相似文献   

8.
张清华 《职业与健康》2000,16(11):46-47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饮水的质量已引起足够重视,家庭、集体场所饮用桶装纯净水已相当普遍,为了解桶装(18.9L/桶)纯净水在饮用过程中的卫生状况,以便改善其饮用质量,保障饮水者的身体健康,我们于1999年对徐州市区部分桶装纯净水用户进行了卫生调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内容、方法1.1 调查对象 调查纯净水饮用(家庭、单位办公室)的情况并分别采集购进原桶水,热水阀,换水前冷水箱放空后,冷水阀水,饮用第5天、10天、15天的冷水阀水进行检测。1.2 调查内容 将上述所采集样品,分别进行细菌菌落总数、  相似文献   

9.
饮水机微生物污染及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饮水机微生物污染状况并探讨有效消毒方法。方法:检测了52台饮水机内胆水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并观察了8台饮水机用1/10优洁消毒剂消毒2min前后内胆水细菌总数的变化。结果:饮水机内胆水细菌总数中位数440cfu/ml,超标率96.15%,霉菌和酵母菌中位数0cfu/ml,超标率30.77%,1/10优洁消毒剂接触2min,对5台饮水机内胆杀菌率均为100%,对其余3台的杀菌率分别为99.56%,99.77%和99.78%,其中个别未杀灭的细菌为芽孢杆菌,结论:饮水机内胆微生物污染严重,1/10优洁消毒剂接触2min,可有效消毒饮水机内胆。  相似文献   

10.
桶装纯净水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汪莉 《实用预防医学》2004,11(1):133-134
对桶装纯净水进行了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桶装纯净水的饮用时间及饮水机的定期消毒提供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桶装饮用水的饮用时间对细菌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桶装饮用水的饮用时间及其卫生安全性。方法于2004年7—10月,随机抽取河南省新乡市饮用水市场中同一批次的桶装饮用水,将其中检测合格的桶装饮用水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将实验组安装在事先选定的饮水机上,并置于饮用状态;对照组则封口保存于无菌室内。在第5、10、15、20天,采集对照组与实验组水样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夏季,实验组在第5、10天,水样均未超标;在第15、20天,分别超标39、40桶,超标率为97.5%,100%。大肠菌群在各饮用时间均未超标。菌落总数在第5天变化不明显;第10天开始升高,但还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第15天急剧升高,超标39桶,超标率为97.5%;第20天则全部超标。霉菌、酵母菌在第5、10天均未检出;第15天急剧升高,分别超标7、5桶,超标率分别为17.5%,12.5%;第20天分别超标12、9桶,超标率分别为30.0%,22.5%。夏季对照组水样均未超标。秋季,实验组和对照组水样均未超标。结论夏季,饮用时间在10d之内;秋季,饮用时间在20d之内,桶装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是卫生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桶装水饮水习惯存在污染隐患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当前桶装水饮水习惯存在污染隐患的情况,探讨如何减少桶装水在饮水机内的污染。方法:对93户包头市市区内桶装饮用水用户及6所学校30个班级的饮水机使用、饮水习惯等情况进行调查,对部分样品进行抽检,并对调查和样品检测结果加以归纳、分析。结果:多数用户存在饮水机清洗不及时桶装水饮用时间过长,而桶装水饮用时间超过数天,相关理化、微生物指标明显超标。结论:当前的桶装水饮水习惯的确存在较大的污染隐患,必须加强桶装饮用水安全知识的普及,改变当前桶装水饮水习惯及完善相应的制度措施以确保我国居民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城区空气微生物污染及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了解重庆市城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1999年11月13日-12月13日在重庆市城区某采样点距地面1.5m高度采空气样,每天3次,连续30d,采用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推荐使用的空气微生物评价标准评价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结果:空气细菌和霉菌计数分别为76-21758cfu/m^3和1538-4179cfu/m^3,分别占空气微生物总数的63.8%和36.2%,霉菌包括马丁霉菌(20.4%)和耐高渗透压霉菌(15.8%),细菌、马丁霉菌和耐高压霉菌的优势菌株分别为芽孢杆菌(52.4%),曲霉菌(19.0%),和青霉菌(32.6%),细菌中97.1%和G+,空气样本中细菌、马丁霉菌和耐高渗透压霉菌含量达污染级别及以上的分别为45.6%,72.1%和63.3%,结论:重庆市城区空气微生物污染较重,尤其是空气霉菌的污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嘉兴市城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嘉兴市城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 于2002年9月30日-10月29日在嘉兴市中心某采样点进行为期30天的空气采样,每天3次,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m处。用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推荐使用的空气微生物评价标准评价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结果 空气细菌和霉菌计数分别为568-4630cfu/m^3和507-5347cfu/m^3,分别占空气微生物总数的47.4%和52.6%。霉菌包括耐高渗透压霉菌(37.9%)和马丁霉菌(14.7%)。细菌的优势菌株为芽胞杆菌(37.6%)和葡萄球菌(36.4%),耐高渗透压霉菌和马丁霉菌的优势菌株均为青霉属(62.5%、61%)。细菌以G^ 菌为主(占77.8%)。空气样本中,耐高渗透压霉菌和马丁霉菌含量达污染级以上分别为66.7%和20%。结论 嘉兴市城区空气微生物污染尤其是霉菌的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15.
The prevalence and diversity of Salmonella spp., filamentous fungi, and yeast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fecal pollution indicators (total coliforms, fecal coliforms, enterococci) and total heterotrophic bacteria cou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95 water samples from the northern Greek rivers Aliakmon and Axios. Salmonella spp. were isolated in 27.4% of the samples and a total of 19 serotypes were identified. The frequency of Salmonella isolation was higher in the Axios (36.8%) than in the Aliakmon (21.0%) river. Significantly (P<0.001) more Salmonella spp. were recovered during warm (41.4%) than cold (5.4%) months. Salmonella-positive samples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counts of total heterotrophic bacteria and coliforms. Filamentous fungi were isolated from 98.9% and yeasts from 17.9% of the samples with respective mean counts of 2.36 x 10(3) and 1.28 x 10(2)cfu/100mL. Totals of 23 genera of filamentous fungi and 3 genera of yeasts were identified. The most frequent filamentous fungi were Penicillium and Aspergillus, while Candida was the most prevalent yeast. A significant (P<0.001)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the fecal pollution indicators was demonstrated only for filamentous fungi.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se rivers may be potential pathways for human and other animal contamination with Salmonella spp., filamentous fungi, and yeast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pollution of marine waters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黄春华  马兆民  吴涌兴 《职业与健康》2008,24(16):1679-1680
目的了解无锡市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状况,以保证供水的质量和安全。方法2005-2007年对无锡市生产和销售的桶装饮用纯净水质量进行监测,按GB17324-2003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2005-2007年无锡市桶装饮用纯净水合格率呈上升趋势,3a的合格率分别为61.19%、70.11%和80.30%。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电导率、游离氯、亚硝酸盐、高锰酸钾消耗量。结论无锡市桶装饮用纯净水合格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仍应加强纯净水生产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