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省临猗县人民医院1995年6月-2005年6月共施行心脏外伤心包填塞抢救治疗26例,其中18例胸心外伤合并急性心包填塞,8例心脏外伤合并心包填塞,均得到合理诊治,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16例心脏外伤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心脏外伤的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16例心脏外伤的救治临床资料.结果 急诊手术16例,死亡2例,成功14例,无后遗症,总生存率87.5 %.结论 及时诊断并紧急开胸和准确操作是心脏外伤获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6岁,因胸部外伤后胸闷、气急、乏力7月于2007年5月21日入院.患者于2006年10月4日发生车祸导致脑部、胸部外伤,当时昏迷不醒,无休克表现,在广东中山市中医院住院,诊断为脑挫伤、肺挫伤、心脏挫伤.当时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超均提示前壁心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脏外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0年7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7例心脏外伤患者资料,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18-37岁,其中刀刺伤5例、胸部挤压伤2例、急性心包填塞6例。损伤部位:右心室3例、左心室2例、室间隔破裂1例、单纯急性心包填塞1例。结果急诊手术6例,保守治疗1例,没有死亡病例。结论早期快速诊断、积极抗休克治疗、紧急开胸手术是成功抢救心脏外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7例心脏外伤的诊治体会乳山市人民医院(264500)孙山岳,林吉鹏1987~1995年,我院共收治开放性心脏外伤7例,治愈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19~34岁。胸部刀刺伤5例,雷管爆炸伤1例,车祸1例。分别在伤后半...  相似文献   

6.
心脏外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总结分析心脏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89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18例心脏外伤患者,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6~55岁,平均(24.4±8.5)岁,刀刺伤10例,车祸伤5例,枪伤3例;急诊入院9例,门诊入院9例。其中诊断创伤性室间隔缺损7例。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死亡。结论:心脏外伤应尽快确定诊断,即刻手术,提高抢救成功率。合并的室间隔缺损或瓣膜病变,如果不危及患者生命,可以择期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外伤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心脏外伤病人救治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脏破裂急诊手术14例,抢救成功12例,手术效果满意,无明显后遗症,死亡2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和迅速开胸行心脏修补、止血是成功抢救心脏外伤的关键。对于极度危重,尤其是濒死或心脏已停跳的病人,主张行急诊室剖胸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外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心脏外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我科于1999年3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10例心脏外伤患者,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8~51岁,平均(29.5±8.5)岁。其中刀刺伤5例,车祸伤3例,高处坠落伤2例。表现为出血性休克者3例,急性心包填塞者7例。损伤部位有:左心室4例,左心房2例,右心室3例,右心耳1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没有死亡病例。结论:早期快速诊断、紧急开胸手术治疗,及时有效补充血容量,采取自体血液回输,是成功抢救心脏外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外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2年,手术治疗心脏外伤12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在17~47岁。创伤原因主要是刀刺伤9例,车祸伤1例,挤压伤1例,坠落伤1例。均经急诊手术治疗,总结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抢救治疗与转归。结果:12例患者中11例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1例因缺血缺氧脑病术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结论:基层医院在不具备急诊体外循环技术的情况下治疗心脏外伤,快速诊断、及时开胸手术、选择最佳手术路径及手术方式,是此类患者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心脏穿透伤是严重胸部外伤,病情危重,常迅速引起循环衰竭,导致患者死亡。1998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心脏穿透伤患者12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穿透性心脏损伤是胸外伤的危急重症,1987~2006年,我们对24例心脏穿透伤患者实施开胸手术抢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心脏外伤     
《高血压杂志》2006,14(1):68-68
问:最常见的非穿透性心脏外伤原因是什么?答:汽车交通事故问:胸廓钝挫伤后心脏什么结构最易受累?答:心肌损伤最为常见,引起心肌挫伤、心室破裂、心包填塞、主动脉损伤,瓣膜损伤也不少见。冠脉也可能受损伤,撕裂、血栓形成,心包也可能破裂。窦房结或房室结也可挫伤、水肿,发生窦  相似文献   

13.
救治心脏外伤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立军  张海成 《心脏杂志》2007,19(4):496-496
自1995以来我们共抢救了9例心脏外伤患者。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心脏外伤患者9(男8,女1)例,年龄16-49岁。8例为胸部刀刺伤;左前胸7例,右前胸1例,3例并发肺破裂伤。1例为缝衣针被拍打刺入心脏致迟发性心包填塞并发双侧肺部多处针刺伤。  相似文献   

14.
刘炳学 《山东医药》1999,39(5):24-24
1983~1998年,我科收治胸外伤患者1766例,其中发生严重并发症312例(占17.7%)。现将其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49例,女63例,年龄6~78岁。其中22例心脏刺透伤,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气急、烦躁、神志淡漠、反应迟钝...  相似文献   

15.
曹茜 《山东医药》2001,41(11):70-70
复合性外患者多伤情危重 ,变化快 ,合并失血性休克 ,如不及时抢救 ,可危及生命。 1998~ 2 0 0 0年我们救治复合性外伤患者 10 9例。其中颅脑损伤 31例 ,复合性外伤 5 4例 ,其他损伤 2 4例 ;合并失血性休克 6 5例。致伤原因大部分为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应备好抢救药品、器械 ,熟练掌握急救药品的应用方法、剂量、浓度 ,特别是用药过程中应严格三查七对制度。熟练掌握各项急诊急救操作技术和操作规程 ,如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吸痰术、吸氧术及呼吸机、心电图的应用等 ,做好气管切开、静脉切开、清创缝…  相似文献   

16.
心脏损伤后综合征(PCIS)是指心脏受到各种损伤后出现的以心包、胸膜和肺实质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最初用来描述发生于心脏外伤、心脏手术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迟发心包炎。目前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该综合征还可发生于心脏介入治疗后,鉴于心导管操作日益增多,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认识,有利于及早诊断和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脏外伤急诊体外循环下心脏修补术的手术配合方式。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修补术治疗的心脏外伤急诊患者中择取1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7例心脏外伤急诊患者进行心脏修补术的治疗,并给予必要的抗休克护理。结果 17例患者均治疗成功。结论对心脏外伤患者进行体外循环心脏修补术治疗时,应该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手术配合是影响抢救成功与否关键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85~1995年收治严重胸部外伤68例,现将全组病人的治疗情况和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心脏刀刺伤18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外伤无论在战时或和平时期均不少见.在和平年代,心脏刀刺伤尤为多见。在上至锁骨、下至肋弓,两侧至锁骨中线内的“心脏损伤危险区”内的损伤均可能伤及心脏。心脏外伤重迅速死亡,轻易被漏诊,所以在处理上要求尽快作出正确诊断.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以挽救病人的生命。我院近10年共收治18例心脏刀刺伤患,其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19—65岁,来院时间为10分钟至2小时不等,17例在全麻下急诊剖胸手术,16例恢复良好,无并发症,1例因术前未能及时明确诊断,辅助检查延误时间,至循环衰竭时方匆匆手术,  相似文献   

20.
迟发性心脏压塞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在胸部闭合性创伤或开放性创伤均可发生,由于其临床症状出现较为缓慢,临床上存在一定的误诊率[1].但其临床症状与心脏压塞发生的程度及速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明确诊断后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就我科救治的闭合性胸部外伤诱发的迟发性心脏压塞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