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志禹  毕杨 《计算机应用》2007,27(2):438-441
曲波变换是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具有复杂纹理的图像进行去噪。在分析独立分量分析(ICA)的基本模型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快速离散曲波变换和FastICA算法进行有噪图像盲分离。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含有加性观测噪声的混合图像,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去噪分离。  相似文献   

2.
一种改进的PCNN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使用小波变换及简单融合规则的图像融合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s,PCNN)融合规则的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图像融合方法。对已配准待融合图像进行NSCT分解,采用改进的PCNN融合规则对Contourlet域系数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的NSCT系数,经逆变换重构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上都取得了较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3.
SAR图像的NSCT域自适应收缩相干斑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Nonsubsampled Contourlet(NSCT)变换域自适应收缩的SAR图像相干斑抑制算法。首先将SAR图像分解至NSCT域,其次对NSCT系数进行Pizurica自适应收缩。利用NSCT变换的良好的方向选择性及平移不变性,同时结合Pizurica自适应收缩的方向空间相关性及其局部噪声度量,自适应地得到各方向的高频子带系数对应的收缩因子,修正NSCT系数,最终将修正后的子带系数通过NSCT逆变换获得经过斑点噪声抑制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小波域软阈值和Contourlet域软阈值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有效抑制SAR图像斑点噪声的同时能更好、更清晰地保持图像的边缘细节特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主分量分析(PCA)和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提出一种新的多光谱图像和全色图像的融合算法。该方法对多光谱图像进行PCA变换,对所得的第一主分量(PC1)以及全色图像进行NSCT变换。对二者的低频近似系数再次进行PCA变换以寻求多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的平衡;对于高频细节系数,通过结构相似性指标(SSIM)和局部Sobel梯度进行融合,进一步提高空间信息量;经过逆NSCT和逆PCA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增强融合图像空间细节表现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了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优于传统的基于IHS、PCA、小波变换和Contourlet变换的融合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复合NSCT分解DCT变换和SVD分解的多重变换水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水印的抗旋转攻击鲁棒性,加大水印的嵌入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和离散余弦变换(DCT)结合的双重变换域水印算法。对图像进行NSCT变换,将低频系数进行DCT变换,对DCT域低频系数进行奇异值分解(SVD)。经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对常规滤波、旋转有很好的鲁棒性,特别面对旋转攻击时,算法仍能很好地提取出水印信息。  相似文献   

6.
为了消除语音信号分离中仍存在的部分混叠声音,提出一种基于小波消噪和独立分量分析(ICA)结合的信号分离方法。该方法将小波变换和独立分量分析结合,利用小波变换的去噪作用,滤除原始语音信号中的噪声后作为ICA的输入信号,采用FastICA算法在小波域进行独立分量分析,对输入信号实施分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调高了传统独立分量分析对语音信号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增强多光谱和全色影像融合质量,提出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非下采样Contoulet变换(NSCT)和IHS变换相结合的融合方法。方法 先对多光谱图像进行IHS变换提取亮度I分量,采用主成分分析增强I分量得到新的I+分量;然后通过NSCT变换分别对I+分量和全色图像进行分解,并采用边缘梯度信息激励的PCNN得到融合图像的低频和高频分量;最后进行NSCT逆变换、IHS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结果 利用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留光谱信息的同时提高了图像空间分辨率,获得了较好的融合效果。结论 结合NSCT和IHS变换的融合方法在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指标上都优于常用的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工程》2017,(10):179-185
传统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技术融合后图像的细节表达不清晰、病灶不明显。为此,设计一种V-变换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相结合的融合方法。对源图像进行多层次V-分解,使其被分解为轮廓图像和细节图像两部分,对其中的轮廓图像做NSCT变换,在NSCT域中设计融合方案,针对细节图像给出细节信息的融合策略,将融合后的轮廓图像和细节图像叠加,以得到最终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离散小波变换、NSCT变换的方法相比,该算法在视觉效果和评价指标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新的结合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和主分量分析(PCA)的图像自适应阈值去噪方法。通过PCA估计NSCT域中的噪声能量,并与NSCT系数的领域信息相结合,构造出自适应阈值对遥感图像进行去噪。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与Contourlet硬阈值,基于Contourlet的图像PCA和NSCT硬阈值去噪方法相比能够有效去除遥感图像的高斯噪声,较完整地保持图像的边缘等细节信息,提高了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图像视觉效果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受到相干斑噪声的干扰,严重影响了SAR图像的后续处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在非下采样轮廓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域将中值滤波和邻域收缩法相结合的SAR图像去噪算法。该算法对原始SAR图像进行NSCT分解,得到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图像,对低频子带使用中值滤波处理以去除低频子带中的低频噪声,利用NSCT分解系数之间的相关性,使用邻域收缩法对子带图的系数进行收缩,以消除高频子带中的高频噪声。实验证明,该算法与小波域邻域收缩去噪算法和NSCT硬阈值去噪算法相比,在去噪性能和视觉效果方面均有所提高,在消除噪声同时可以较好地保护纹理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1.
基于空间自适应Bayesian缩减的NSCT域图像去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强  高勇  焦李成 《计算机应用》2010,30(8):2080-2084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自适应Bayesian缩减的NSCT域图像去噪方法。该方法运用了广义高斯分布对NSCT域图像的子带系数进行建模,并通过构造各向异性的椭圆窗口来描述各个子带内系数的局部背景特性,从而建立了NSCT域空间自适应Bayesian缩减机制的图像去噪方法。通过图像去噪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与4种具有平移不变性的Contourlet去噪方法做了对比,进一步证实了所提出方法的优良去噪性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非子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针对人类视觉特性, 以及全色高分辨图像和多光谱遥感自身的特点, 提出一种非下采样 Contourlet (NSCT) 域的图像融合新策略. NSCT 具有好的多分辨、移不变和多方向等特性, 能对图像中的边缘和围线信息给出渐近最优表示. 为了更好地保持空间分辨率和颜色分量, 引入基于 LHS 变换的亮度成分叠加策略. 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融合方法在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光谱信息. 与传统的 PCA 方法、基于 IHS 的融合方法、基于小波加权的融合方法, 以及同样采用本文的融合策略、分别基于小波变换和基于 Contourlet 变换的融合策略相比较, 本文方法在视觉效果和客观衡量指标两方面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3.
现在是用数字图像进行临床诊断的时代。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非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和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优点的肿瘤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分别对一组正常人的脑部CT和MRI图像及一位40岁酗酒男性的脑部MRI和PET图像施行三次样条插值配准,并进行非采样轮廓波变换获取其高频和低频信息。将低频子带系数输入PCNN神经元经计算获得融合图像低频系数,对于高频部分对比度被用于激化PCNN网络。最后经逆NSCT变换生成融合图像,并将该图像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结果显示第一组的融合图像中高密度组织得到了增强并减少了像素扭曲且肿瘤组织能被检测,第二组的融合图像清晰显示了脑部解剖结构同时壳核、尾状核也到得了明确定位。由于非采样轮廓波变换优良的方向性和几何表达能力,该方法能够为外科医生提供精确的肿瘤定位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边缘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为基础,充分利用了该变换的尺度相关性以及各个尺度方向子带系数的方向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边缘检测的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新方法可以更好地把握图像的曲线或直线状边缘特征,与基于小波模的极大值边缘检测方法相比,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胡华 《计算机工程》2012,38(4):179-181
针对人脸识别中的光照变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自商图算法。对光照图像进行伽玛变换,使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析,对各方向子带进行Wiener滤波,利用自商图模型提取人脸图像的光照不变特性。Yale B与CMU PIE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的平均识别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平移不变性、多分辨率、多方向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尺度相关与阈值去噪相结合的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图像去噪方法。首先对噪声图像进行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得到各个尺度各个方向子带的系数,然后采用相关系数归一的方法,结合Bayesian自适应阈值来达到更好的去噪效果。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去噪后图像的峰值信噪比的同时,有效保留了图像的纹理信息,避免伪吉布斯现象,改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自适应图像去噪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自适应图像去噪方法。首先对噪声图像进行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得到各个尺度各个方向子带的系数,再根据该系数的能量自适应地调整去噪阈值。实验表明,与Contourlet多尺度阈值去噪、Contourlet自适应阈值去噪相比,该方法在保留图像边缘细节的同时,能提高图像的PSNR值,减少了Gibbs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