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粉防己碱逆转人乳腺癌MCF-7多药耐药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粉防己碱与长春新碱合用能否逆转人乳腺癌MCF-7多药耐药细胞的抗凋亡作用。方法 :用荧光染料Hoechst 33342和碘化丙锭联染观察染色质凝集 ,流式细胞术检测G1亚峰 ,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 ,Fluo-3染色法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结果 :抗肿瘤药物长春新碱处理MCF 7敏感和耐药细胞后 24h ,可观察到2种类型的染色质凝集 ;但在耐药细胞中 ,相同浓度处理下染色质凝集的细胞明显减少。无明显细胞毒性的粉防己碱(20μmol·L-1)与长春新碱合用 ,荧光显示法和TUNEL法均证实敏感和耐药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粉防己碱与长春新碱合用明显升高细胞内的游离钙含量。结论 :粉防己碱能有效地逆转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
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与抗细胞凋亡作用关系密切。本研究用抗肿瘤药物阿霉素 (5μmol·L-1 )处理人乳腺癌敏感和耐药的MCF 7细胞 2 4hr后 ,观察到在敏感细胞中 ,有较多的漂浮细胞 ,阿霉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而在耐药细胞中 ,细胞形态未发生变化 ,阿霉素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其含量明显减少。阿霉素诱导MCF 7细胞的凋亡作用进一步用AnnexinV FITC染色法证实。此外 ,用高效逆转耐药性的药物粉防己碱 (2 0 μmol·L-1 )与阿霉素合用外理敏感和耐药的细胞 ,用线粒体荧光染料MitosensorTM 染色 ,证明合用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 :细胞凋亡的发生与细胞周期无关。本研究表明 :粉防己碱能逆转耐阿霉素的人乳腺癌MCF 7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苦参碱与粉防己碱合用能否逆转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方法:使用人乳腺癌MCF-7和耐多柔比星的MCF-7/DOX细胞进行研究.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罗丹明123荧光强度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糖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苦参碱作用耐药和敏感细胞的IC50相近,耐药细胞对苦参碱没有明显的交叉耐药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苦参碱单独处理MCF-7/DOX耐药细胞,可以微弱地降低其耐药性,并且与粉防己碱有协同作用;苦参碱与多柔比星合用,可以增加多柔比星对MCF-7/DOX耐药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且与粉防己碱有协同作用;苦参碱和粉防己碱、多柔比星合用处理细胞,MCF-7/DOX耐药细胞株P-糖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苦参碱与粉防己碱合用具有协同作用,能逆转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多药耐药性,降低P-糖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粉防己碱干预小鼠S180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对化疗诱导的小鼠MDRS180肿瘤细胞mdr1表达产物P170、细胞凋亡因子Fas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探讨其干预多药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低于治疗剂量的联合化疗药造模,同时给予粉防己碱4周,流式细胞荧光检测P170、Fas和细胞凋亡表达率。结果:粉防己碱明显减少耐药肿瘤细胞的mdr1表达产物P170,增加凋亡基因Fas表达率和细胞凋亡率。结论:粉防己碱可通过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调节干预化疗诱发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朱鹏飞  吕君  刘艳民  曾庆磊  明亮 《中草药》2019,50(5):1151-1156
目的研究蝙蝠葛碱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探索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和与Hedgehog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不同质量浓度(2、4、8μg/mL)的蝙蝠葛碱处理Huh7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Huh7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real-timePCR、Westernblotting法检测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蝙蝠葛碱质量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其对Huh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升高。其中蝙蝠葛碱8μg/mL作用48h对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48.8%)。蝙蝠葛碱可明显诱导Huh7细胞发生凋亡。随着蝙蝠葛碱质量浓度的增大,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蝙蝠葛碱各质量浓度组细胞Hedgehog信号通路中PTCH1、GLi1、SMO、SHH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同时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Bcl-2表达水平降低(P0.05、0.01),并呈质量浓度依赖性。结论蝙蝠葛碱可明显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其可能通过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以及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等作一概述。粉防己碱的多药耐药的可能机制包括抑制P-gp的功能、诱导细胞凋亡、下调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影响转录因子调控蛋白NFκB(nuclear factorkappaB)、影响耐药细胞钙离子浓度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粉防己碱(Tet)对耐三苯氧胺(TAM)的人乳腺癌细胞MCF 7/TAM逆转耐药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Tet对MCF 7/TAM 细胞的药物毒性及其逆转耐药效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et对MCF 7/TAM 细胞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基因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CF 7/TAM 细胞MRP1蛋白变化。结果 Tet对MCF 7/TAM细胞有明显逆转耐药作用,非细胞毒性剂量(0.625 μg/ mL)的Tet逆转耐药倍数为2.0。Tet作用于MCF 7/TAM细胞后,能够下调MRP1基因(P<0. 05)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Tet可逆转MCF 7/TAM细胞的耐药性,逆转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的MR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粉防己碱逆转膀胱癌耐药株BIU -87/ADM凋亡抗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逆转膀胱癌耐药细胞株BIU - 87/ADM凋亡抗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Tunel法分析粉防己碱对BIU - 87和BIU -87/ADM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免疫化学细胞法和RT - PCR法检测粉防己碱对BIU - 87/ADM细胞内liv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1.0 μg/ml粉防己碱能明显增强阿霉素(adriamycin,ADM)诱导BIU - 87/ADM细胞的凋亡(P<0.01),而对BIU - 87细胞影响不大(P>0.05);与单用阿霉素相比,粉防己碱和阿霉素联用能使BIU - 87/ADM细胞内livin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粉防己碱能逆转BIU - 87/ADM细胞的凋亡抗性,这一作用可能与粉防己碱和阿霉素联用下调liv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种中药生物碱对模拟临床化疗PFC方案诱导的小鼠S180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蛋白P170过度表达的逆转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性,探讨不同中药生物碱对肿瘤多药耐药逆转的差异,以指导临床应用,提高化疗疗效。方法:给予模拟临床PFC方案以亚于治疗剂量的联合化疗诱导四周的腹水型S180小鼠,苦参碱、粉防己碱、氧化苦参碱和盐酸小檗碱2周,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检测S180肿瘤细胞P170、TOPOⅡ、Fas、Trail和细胞凋亡率。结果:苦参碱、粉防己碱明显降低化疗诱导后耐药细胞P170表达率和TOPOⅡ活性,增加凋亡基因Fas表达率,促进耐药肿瘤细胞的凋亡;盐酸小檗碱明显降低化疗诱导后耐药细胞TOPOⅡ的表达率。结论:苦参碱、粉防己碱逆转肿瘤细胞获得性多药耐药P170过度表达与调控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噬在蝙蝠葛碱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蝙蝠葛碱(3.2,6.4,12.8,25.6μmol·L~(-1))以及蝙蝠葛碱与3-MA联合用药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自噬在蝙蝠葛碱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中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蝙蝠葛碱和3-MA对宫颈癌Hela细胞Cleaved caspase-3、Bcl-2、Bax和Beclin-1表达的影响。结果蝙蝠葛碱显著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3-MA与蝙蝠葛碱联合应用后,HeLa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蝙蝠葛碱上调Hela细胞Cleaved caspase-3、Bax和Beclin-1的表达(P0.05),下调Bcl-2蛋白表达(P0.05);与蝙蝠葛碱组比较,3-MA与蝙蝠葛碱联合应用组Cleaved caspase-3、Beclin-1、Bax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蝙蝠葛碱能够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上调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从而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和自噬性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对模拟临床化疗PFC方案诱导的小鼠S180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明确其对多药耐药逆转的作用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以指导粉防己碱临床逆转肿瘤患者多药耐药,提高化疗疗效。方法:模拟临床PFC方案,分别给予小鼠顺铂3 mg·kg-1,ip,每周 1 次;环磷酰胺和 5 FU各 3 mg·kg-1,ig,每日 1 次,连续 4周,流式细胞术荧光检测观察其对肿瘤细胞膜糖黏蛋白P170、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因子Fas,Trail、细胞黏附因子CD54的影响。结果:粉防己碱降低肿瘤细胞耐药基因表达产物P170的过度表达,增加对细胞凋亡因子Fas,Trail表达率,增加耐药S180细胞的凋亡,降低细胞黏附因子CD54的表达。结论:说明粉防己碱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与其对肿瘤多种相关生物分子因子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2.
邓文英  罗素霞  周孟强  李宁  陈小兵  韩黎丽 《中药材》2008,31(10):1522-1525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与奈达铂联合应用对人肝癌细胞株7402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经不同浓度的粉防己碱和(或)奈达铂处理7402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AO/EB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粉防己碱或奈达铂单药作用相比,粉防己碱与奈达铂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人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联合用药后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改变,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癌细胞Bc l-2基因表达明显下降,BAX表达显著增强。结论:粉防己碱与奈达铂联合应用具有显著协同抗肝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控以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3.
葛敏  潘扬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12):721-725
 甲基莲心碱10mg/kg、牛磺酸100mg/kg1次po均有降压作用,两药连续给药7d及14d的降压作用与给药1d无显著性差别,两药合用的Q值为0.83,表现为降压作用的相加。甲基莲心碱10mg/kg、牛磺酸100mg/kg连续ig2周(每天1次,qd),可明显改善肾性高血压大鼠的糖耐量异常,两药合用连续ig2周(qd),改善糖耐量的作用不比两药单用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蝙蝠葛碱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培养MCF-7细胞至对数生长期,经终浓度为0、2.5、5、10μg/mL的蝙蝠葛碱处理,其中0μg/mL蝙蝠葛碱为对照组;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Hoechst染色、实时定量PCR法、Western blot检测蝙蝠葛碱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凋亡指数、凋亡相关基因及PTEN/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蝙蝠葛碱各浓度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及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蝙蝠葛碱各浓度组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Bax、Caspase-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蝙蝠葛碱各剂量组PTE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PI3K、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蝙蝠葛碱具有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与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与调控PTEN/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neferine)对氧化损伤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7组,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溶剂对照组(DMSO)、氧化损伤组(H2O2)、氧化损伤加入槲皮素对照组(quercetin+H2O2)、氧化损伤加入莲心碱低、中、高浓度组(甲基莲心碱+H2O2、甲基莲心碱-M+H2O2、甲基莲心碱-H+H2O2)。将300μmol/LH2O2作用于加入槲皮素及不同浓度甲基莲心碱预培2 h的心肌细胞,继续培养24h,以细胞毒四唑盐(MTT)比色试验,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流式细胞凋亡率、Caspase酶活性为检测指标。结果:甲基莲心碱呈剂量依赖性降低H2O2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降低MDA、LDH量,增加细胞GSH-px活性,并显著抑制Caspase-3和9活性,减少细胞凋亡数量,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基莲心碱可保护和修复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的损伤,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增加细胞GSH-px活性,进而抑制Caspase-3和9活性,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小檗碱、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对HERG通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魏婷  梁喆  金彦  张丽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9-244
目的:利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定性、定量地检测不同浓度的小檗碱、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对稳定转染在HEK-293细胞中HERG钾通道表达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对大鼠心肌组织Ikr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小檗碱、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的抗心律失常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HERG-HEK细胞上HERG通道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并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定性测定不同浓度的小檗碱、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对HERG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定量检测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对大鼠心肌组织Ikr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小檗碱、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对稳定转染在HEK-293细胞中HERG钾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法检测稳定转染有HERG基因的HEK293细胞能高水平的表达HERG通道蛋白.10,30μmol· L-1的小檗碱明显抑制HERG-HEK细胞中HERG通道蛋白的表达(P<0.0l).10,20 mg·kg-1的小檗碱抑制大鼠心肌组织Ikr通道蛋白的表达(P<0.05).3,10,30μmol·L-1的莲心碱促进HERG-HEK细胞中HERG通道蛋白的表达(P<0.05).甲基莲心碱不影响HERG-HEK细胞中HERG通道蛋白的表达.结论:稳定转染的HERG-HEK细胞能高水平的表达HERG通道蛋白;小檗碱对体外HERG-HEK细胞和大鼠心肌组织Ikr通道的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莲心碱促进HERG-HEK细胞中HERG通道蛋白的表达;甲基莲心碱对HERG通道蛋白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口服给药对化疗诱导的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产物P170、肺耐药蛋白LRP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影响。方法:以亚于治疗剂量的联合化疗PFC方案,化疗诱导建立小鼠S180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模型,同时给予粉防己碱4周,流式细胞仪荧光检测P170,LRP,TOPOⅡ。结果:粉防己碱明显降低化疗诱导后耐药细胞P170,LRP的表达率和ROPOⅡ活性。结论:粉防己碱可通过抑制耐药基因表达和DNA拓扑异构酶活性,干预化疗诱发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胡敏勇  黄兆铨 《中医药学刊》2012,(10):2310-2312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neferine)对氧化损伤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7组,即空白对照组(contr01)、溶剂对照组(DMSO)、氧化损伤组(H202)、氧化损伤加入槲皮素对照组(quercetin+H202)、氧化损伤加入莲心碱低、中、高浓度组(甲基莲心碱+H202、甲基莲心碱一M+H202、甲基莲心碱一H+H202)。将3001xmol/LH202作用于加入槲皮素及不同浓度甲基莲心碱预培2h的心肌细胞,继续培养24h,以细胞毒四唑盐(MTr)比色试验,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流式细胞凋亡率、Caspase酶活性为检测指标。结果:甲基莲心碱呈剂量依赖性降低H202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降低MDA、LDH量,增加细胞GSH—px活性,并显著抑制Caspase一3和9活性,减少细胞凋亡数量,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基莲心碱可保护和修复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的损伤,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增加细胞GSH—px活性,进而抑制Caspase一3和9活性,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影响莲心总碱中甲基莲心碱稳定性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心总碱是从中药莲子心中提取的总生物碱,主要为莲心碱(liensinine)、异莲心碱(isoliensinine)及甲基连心碱(neferine),其中甲基莲心碱含量最高[1],它们的主要药理作用有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等[2-4]。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甲基莲心碱具有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5-8],这使得对莲子心的研究成为热点。对莲子心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和结构测定与修饰等已有研究报道[9-10],但未见有对甲基莲心碱稳定性的研究报道,本实验对可能影响甲基莲心碱稳定性的多种因素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蝙蝠葛碱对暂时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半暗带区神经元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伪手术组,模型组和蝙蝠葛碱低、中、高剂量组.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1 h后再灌注24 h.于大鼠脑缺血后即刻及复灌后11 h及23 h蝙蝠葛碱组腹腔注射蝙蝠葛碱(2.5,5,10 mg·kg~(-1)),伪手术组和模型组则注射生理盐水对照.再灌注24 h后,多聚甲醛灌流固定大鼠脑组织,制作病理切片.TUNEL染色法原位检测大鼠脑半暗带区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半暗带区细胞色素C释放情况和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细胞凋亡数(25.5±3.3)个/mm2比,蝙蝠葛碱中剂量组(18.9±2.02)个/mm~2和高剂量组(15.9±2.9)个/mm2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程度明显改善(P<0.05),蝙蝠葛碱中、高剂量组半暗带区细胞色素C释放减少,caspase -3和caspase-9表达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蝙蝠葛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